國家級示范中心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
時間:2022-08-05 03:08:00
導語:國家級示范中心建設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針對國內高校工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硬件資源相對緊張,教學過程走馬觀花、淺嘗輒止的現狀,構建了開放共享的內外互補實踐平臺,通過轉變人才培養方式,不斷完善“三實一創”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探索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內涵發展,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實現國家級示范中心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示范中心建設;實踐教學;三實一創
黨的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做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論斷。就教育工作來說,黨的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確定了建設教育強國這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目標。教導說:“我們的學習應該是全面的、系統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書本學習,也要向實踐學習;既要向人民群眾學習,向專家、學者學習,也要向國外有益經驗學習。有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有實踐知識的學習。”闡釋了學習是成長進步的階梯、實踐是提高本領途徑的育人觀[1,2]。高校承擔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高素質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務,必須積極創新實踐育人的方法和途徑,努力提升育人工作的成效;扎實推進實踐育人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資源支撐[3]。
一、中心發展格局
作為一所以“工程”命名的大學,武漢工程大學一貫注重辦學的工程特色。按照知識—能力—素質的人才培養規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科學合理地設置各類實訓、實驗、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等環節,并通過學科競賽與學術活動、社會實踐和技能訓練、創新創業訓練等多個環節,全面構建并不斷完善與理論教學體系相互呼應又相對獨立,課內課外結合,校內校外結合,模擬與面向企業實際結合,實訓、實驗、實習、創新創業為一體的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體系。為確保“三實一創”(實訓、實驗、實習、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圍繞實踐教學體系,依據現代工業生產流程,以“大工程觀”為引領,遵循“一大四結合”(大化工、機化結合、礦化結合、藥化結合、材化結合)的建設思路,著力打造涵蓋多學科專業的全方位、綜合性、開放式工程教育教學與創新創業訓練平臺[4]。項目建設立足于學校“兩型兩化”(創新型、復合型、國際化、工程化)、“新工科”等各類具有工程內核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面向全校學生開展工程認知教育、工程實踐及創新創業訓練活動,為相關理論課程的現場教學、實習環節的校內教學、綜合性實訓教學等提供大力支持,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數字化虛擬、系統化實體和創新創業三個平臺,初步具備工程教育教學和創新創業訓練兩大功能。其中,系統化實體平臺整合了企業捐贈的工業裝置、采購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以礦、化、材為主線,以機、電為支撐,貫穿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要素,建成邏輯上相關聯的涵蓋流程型制造和離散型制造的工程實體教學平臺[5]。數字化虛擬和創新創業兩個平臺按照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工程教育理念,集合了現代制造加工設備和數字化設計、管理軟件以及虛擬仿真教學資源,有利于學生掌握基于網絡的智能化集成技術,熟悉虛擬設計與現代制造過程以及制造工藝、設備和工廠的柔性和可重構性[6]。
二、中心建設可持續發展思路與實踐
(一)以開放共享方式,搭建“內外互補”實踐平臺,為新工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目前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正加速進行,工程教育與產業發展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二者相互支撐。教育部于2017年2月18日在復旦大學召開的高等工程教育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與會高校對新時期工程人才培養達成了“新工科”建設復旦共識[7]。中心圍繞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學科專業的新結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教育教學的新質量、分類發展的新體系等內容,以現代工程教育理念為指導,以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為核心,面向學校“大化工”特色優勢專業群,全面整合校內外工程化實踐教學資源,建設學校與產業協同、教學與科研協同、實踐與創新協同的工程教育與實踐公共教學平臺。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數字化虛擬平臺、系統化實體平臺及創新創業平臺。依托建設成果,全面加強實踐教學基礎條件建設,促進教師隊伍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加強科研與教學的融合,打造學生創新創業平臺,落實以“三實一創”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進一步突出學校在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方面的辦學特色,充分發揮學校作為地方行業人才庫、智力源和研發中心的作用,與廣大地方行業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溝通機制[8]。目前中心的授課對象可涵蓋我校絕大部分學院的學生,年教學人次達到22萬以上,保證了設施的高效利用。(二)轉變人才培養方式,不斷完善“三實一創”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改革實踐教學培養方案。自“十一五”學校提出實施《以“三實一創”為核心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計劃》和《工程教育改革方案》以來,根據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并重的原則,圍繞增強學生工程素質、創新創業意識、實踐能力以及交流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的目標,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工程教育人才培養環境,形成由“理論教學平臺、實踐教學平臺、創新教育平臺”組成的課程體系。通過項目建設,不斷完善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呈現為一個“三類三層金字塔”結構體系[9]。三類為實驗、實訓、實習,三層為基礎、綜合和創新(見圖1)。(三)為師生搭建創新創業平臺,探索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以“三實一創”為核心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計劃》要求,以“低年級實行通識教育和學科基礎教育,以提升學生素養;高年級實行有特色的專業教育,以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準則設置課程體系,在“理論教學平臺”和“實踐教學平臺”之外特別構建了“創新教育平臺”[10]。《創新創業基金管理辦法》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供了制度保障。從“十二五”開始,學校陸續組織開設包括專業導論、學科前沿、研究方法、職業發展、就業創業指導等融合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的創新創業類課程,并將其納入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建設,組織編寫了相關教材。創新創業活動中,通過答辯演講,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指導學生撰寫各類報告,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擬定實驗(或設計)方案,來引導學生的科研思維;師生共同分析試驗產生的各種現象,來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2015級培養方案統一要求學生必須通過學術周、學科競賽及第二課堂創新創業活動等途徑獲得不少于4個“創新學分”,并出臺了《創新學分認定管理辦法》。因此,中心系統構建了集教育培養、訓練實踐、孵化扶持于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在堅持做好專業培養的基礎上,從細微處入手,從點滴做起,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創新創業的全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公民意識、人文素養、社會責任感和溝通能力等的培養,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成才,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學目標。同時,主動適應人才需求和學生發展的多元化和高端化需求,堅持“追求卓越”,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提高學生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三、建設成效
2017年,中心相關教師承擔科研項目67項,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44項;在“JOURNALOFMEM-BRANESCIENCE”、“MaterialsChemistryFrontiers”、“InternationalJournalofAdvancedManufacturingTech-nology”、“JOURNALOFMACROMOLECULARSCI-ENCEPARTB-PHYSICS”等國外重要刊物共發表相關科研論文81篇。這些科研項目及所取得的成果,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視野。學生通過研究創新型實驗發表研究論文6篇,獲得專利7項,有500多名學生在省級以上學科競賽中獲獎。中心建設為學校培養“兩型兩化”高素質人才提供了良好支撐,解決了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硬件資源相對緊張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對實踐環節教學產生走馬觀花、淺嘗輒止的印象,提高了實踐教學質量和效果,明顯增強了學校優勢學科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相比2013年,2017年本科生國內外升學率由16.58%提高到23.69%;出國率由1.25%提高到2.15%;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其中高端就業率由2014年的7.43%提高到2017年的9.42%。麥可思畢業生調查數據顯示,我校畢業生畢業一年后的月收入均高于同類院校。
四、結語
根據黨的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中心將繼續堅持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以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為重點,以加強實驗實踐隊伍建設為基礎,進一步完善“三實一創”的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和改善基礎設施和設備條件的智能化、網絡化教學平臺建設,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擴大資源共享,為兄弟院校師生和社會提供更優質的全方位服務,加強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與合作,借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使其成為開放型、共享型的環境與化工類人才培養實踐教學基地。
參考文獻:
[1]雷云.建設“教育強國”實現偉大復興———報告中的教育宣言與未來圖景[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5(01):16-18.
[2]宋德民.認真學習貫徹精神投身建設教育強國新征程[N].中國教育報,2017-11-20(001).
[3]申紀云.高校實踐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2,(Z2):11-14.
[4]王傳新,王升高,黃志良,等.《材料科學基礎》課程創新性實驗的開設與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4):33+35.
[5]陳萍,周會超,周虛.構建虛擬仿真實驗平臺,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3):277-279.
[6]陸順壽,曹其新,李翠超.工程訓練中心可持續發展———工程實踐創新中心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11),145-147.
[7]“新工科”建設復旦共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0-11.
[8]肖利,張頔,劉茂軍,等.地方高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實踐教學[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10):153-155.
[9]馮其紅,胡偉,王增寶.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大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2):130-132.
[10]劉軍山,王成剛.基礎實驗課“三個結合”創新能力培養模式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11):196-198,212.
作者:于傳浩 蔡超 付艷鋒 周耀勝 祝宏 單位:武漢工程大學
- 上一篇:超級計算機設計研究
- 下一篇: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路徑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