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適宜技術論文
時間:2022-03-25 03:44:00
導語:綠色建筑適宜技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建筑”也稱為生態建筑、可持續建筑,最早是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明確地提出來的。用建設部仇保興副部長的總結——“綠色建筑”就是指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的空間,同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產、建筑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及拆除、回用過程)中實現高效率地利用資源(能源、土地、水資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梢姡G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就是為了使得建筑在滿足人類不斷提高的健康、舒適、安全的需要基礎上。對環境、資源影響最小,最終做到可持續發展.前提都是為了人類的永久利益。社會上有一些觀點把綠色建筑看得很片面、絕對化,要不就是極端限制人的合理需求,以保護環境為唯一目的;而另一些觀點就是把綠色建筑當成是僅僅是為人類的眼前利益、健康或舒適(像綠色建材、綠色蔬菜一樣看待)而不怎么從整體上、長期上考慮對環境的影響。這兩種觀點可能都不利于“綠色建筑”的健康發展和推廣。綠色建筑最終的目標是以“綠色建筑”為基礎,進而擴展至“綠色社區”、“綠色城市”層面。達到促進建筑永續發展的目標。這意味著建筑不僅被作為非生命元素來對待,更被視為自然生態循環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中國的國情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二氧化碳排放居第二位,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要求,中國要采取一系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結構,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就能源消費而言,在我國化石能源資源探明儲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儲量也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氣僅為45%;而目前我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水平是發達國家的2~3倍以上。就土地的情況而言,我國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資源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實心黏土磚每年毀田12萬畝;物耗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鋼材消耗高出10%~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衛生潔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僅為發達國家的25%。嚴峻的事實表明,中國不僅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也刻不容緩。
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國不僅經濟上“窮”,在資源和環境上更“窮”,但要想做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要擺脫狹隘的“唯經濟窮論”,全面在“四節一環?!鄙咸岣邩藴?,用強有力的稅收、金融、土地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或開發綠色建筑項目,走在地區、國內甚至國際的前列。同時,強制要求經濟發達地區和大型城市的節約標準,提到一個和自身地區資源相符合的程度。
成本問題
從全國范圍里來講。絕大多數普通的民用建筑在節能等方面存在巨大的缺陷和不足,因此需要我們進行綜合的設計來增加建筑這些方面的品質和性能,每一方面的改善基本上都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比如成本增加10%以上,是必然的。就住宅而言,一說到因為“節能要增加成本”,就有許多人說會增加購房人的負擔,好像以后使用過程中的使用成本對老百姓無關緊要一樣。因此,我們不僅要關注建造的經濟成本,更要關注今后使用中的經濟成本以及生態成本和社會成本。就生態成本來講,今天對環境的污染今后需要花費更大的代價去治理;就社會成本來說,綠色建筑由于改善了室內的環境,使人的疾病發生率大幅度下降,因為人有80%的時間是在室內活動,這樣疾病發生率將會大幅度下降.壽命將會延長,生存質量也大大提高,這就是另一方面的節約;同時,在建筑數十年的使用過程中.使用成本將高于建造成本數倍以上。,因此,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生態成本、社會成本和全壽命周期的經濟成本上,況且現在的房價即使沒有技術含量和“四節”,性能的提高也在不斷的增加,這種價格的增加加大了房地產泡沫的可能性,因此房地產價格的理性回歸應該是建立在價值的增加基礎上的。我認為可以鼓勵各個地方的高檔住宅或其他民用建筑通過適當的高投入,帶來項目的內外環境質量、提升“綠色”性能,從而提高房子的品質,以品質來支撐高于其他普通房子的價格,讓這些高價房成為“綠色建筑”的榜樣,以此帶動地方住宅技術及產業化的發展,最終讓更多的普通房子更容易實現“綠色”夢想。
綠色建筑需要什么樣的技術?
在探索綠色建筑的技術路線時.經常會聽到一些專家主張應該采用“低技術”,有些認為應該采用“適宜技術”,還有些認為應該采用“適宜技術結合高技術”等等不同的觀點,我個人認為這種爭論沒有意義。技術是用來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具體問題的,應該根據具體項目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求來選擇。更多技術選擇的可能性一方面能夠滿足建筑師的創造需要,另一方面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在我們國家目前普遍技術非常落后的今天,如果不是大力去發展高新技術而一味強調低技術,只能是更落后,離我們自己的標準也會越來越遠。
在技術選擇上,我們應該從所需要的建筑性能和全壽命周期的觀點去分析、判斷、計算、選擇。汪光燾部長說過,要充分認識資源環境問題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制約因素。,我們當前在經濟增長方式方面主要還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難循環、低效率”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低技術能夠解決還需要拖到今天嗎?高低是相對的,適宜不適宜也是相對的,如果站在國際的水平上看,我們國內有些專家認為的“高技術”早已經是“低技術”和“適宜技術”了。所以根據我們的國情,恰恰需要去大力鼓勵開發綠色高新技術甚至是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同時去大力鼓勵使用高新技術,工程實踐能促使技術的發展,使之變成適宜技術。只有這樣.到2020年我們的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能源資源消耗水平才有可能接近或達到現階段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這是我們國家建筑發展的總目標。
總之,綠色建筑的發展建設需要正確看待衛生、安全、健康、舒適的問題和當地資源情況,目前各地的節能標準里面所假定的舒適度,前提是小康標準的,是最基本的,不能完全體現今后的發展方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適度的標準也會提高,能源等資源的消耗也將會大幅提高。因此應該根據當地氣候和生活習慣、經濟水平分級,適應不同收入階層和滿足不同的需求,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時,綠色建筑的設計需要將有關今后使用費用(如采暖制冷等)或能耗等定量化,要具體到單位使用者,這樣有利于老百姓的選擇權、知情權和監督。有了老百姓的參與,綠色建筑才會更加迅速和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