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經濟與港口協調發展研究
時間:2022-07-12 04:10:06
導語:產業經濟與港口協調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綠色發展和協調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建設的基本戰略。港口城市依港興市,港城經濟相互依存和制約。南通市產業經濟強勁,南通港內河運輸發達。南通城港經濟發展中存在城港發展地域爭奪加劇、城港經濟綜合競爭力低、南通市內產業經濟難支撐港口大發展等問題,需要進一步明確港口定位、依托上海航運中心協調發展臨港產業、發展海港石化碼頭和產業、促進港口產業與城市經濟的綠色協調發展。
關鍵詞:南通;港城經濟;產業經濟;綠色協調發展
一、引言
2017年10月18日,中共第的報告全文共十三部分,其中三個部分涉及了“綠色發展”理念,且強調“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綠色發展成為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念基石。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綠色運動從民間走向政府理念,試圖協調人類發展與自然環境制約之間的矛盾。綠色理念指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經濟增長和資源節約,它們之間實現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體系,目的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1]。協調指系統或要素間和諧和共存的關系,發展指系統本或要素的優化過程。“協調”與“發展”的結合是“協調發展”,在協調發展過程中,系統或系統要素之和諧共處、相互優化[2]。在協調發展的相處過程中,發展是系統運動的趨勢,協調是對這種優化行為的有益約束和規定。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又相互獨立、共存。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綠色、協調發展是處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關系的最佳選擇。[3]城港經濟是指以港口為核心,港口城市為載體,港口相關產業為支撐,海陸腹地為依托,同時實現港口與城市之間相關聯系、密切協調、有機結合、共同發展,進而推動區域繁榮,實現大陸經濟和海洋經濟的結合[4]。港口經濟與城市經濟是相輔相成的,需港口和城市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實現以港興市,以市托港。
二、南通城市和港口經濟發展現狀
(一)南通市城市經濟發展現狀。南通近年地區生產總值如表1所示,2017年GDP達到7734.6億元,位居全國城市第18位,地級市第6位;增速7.8%,高于全國平均增速。其中第二產業產值3639億元,增長6.8%,第三產業產值3712億元,增長9.4%。高附加值產業貢獻率提高,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7.8%,增幅明顯;南通重點“3+3”產業產值增長9.8%,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智能裝備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增速較快,分別達到15.6%、15.2%、15.1%和11.3%。[5]南通產業不斷轉型升級,經濟質量提高,高科技產業異軍突起。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高新信息技術產業“一核兩區六基地”開始建設。另外,南通市產業園區優化功能布局,無縫對接上海經濟,深入融合“一帶一路”戰略、長江經濟帶建設和江蘇省“1+3”功能區戰略,落實長三角城市群、揚子江城市群建設規劃。目前,南通市重點發展“3+3+N”產業,即形成了船舶海工、高端紡織、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六大主導產業,培育互聯網經濟產業。利用政府引導,市場配置機制,優化了產業資源,集聚了經濟高端要素,重點發展企業集群。推動南通船舶海工向綠色化、標準化、流水化、國際化方向發展,使產品符合國際船級社標準和新的國內環保標準。支持高端紡織向智能化設計、定制化生產、個性化服務升級,利用互聯網做大做強疊石橋世界紡織中心,啟動通州灣高端紡織產業園建設。助力新技術研發,提升智能化水平;培育了工業機器人、3D打印等新產業,促進南通智力制造、自動制造。新能源電池業發展迅速,新能源汽車廠在如皋順利開工建設,從動力電池到整車分工協作的產業鏈基本形成。(二)南通港口發展現狀。南通港2017年泊位102個,萬噸級泊位53個;工作拖輪22艘,駁船4艘;倉庫堆場面積43.8萬平方米,體積444.4萬立方米;裝卸機械972臺。歷年南通港吞吐量見表1,其中2017年,南通港務集團貨物吞吐量2.36億噸,同比增長4.2%;外貿貨物吞吐量5945萬噸,同比增長2.3個百分點;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標箱,增速達20%。[5]南通市推動“一市一港一集團”發展模式,堅持效益與協調發展為一體,整合港口管理、經營、集疏運三個一體化;不搞大開發大建設,在保護長江沿岸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和轉型升級,促進南通港口和城市協調發展。南通港實施“一港八區”方案,即通海、如皋、通州灣、洋口、呂四(含東灶港作業區)5大重點港區為主體,天生、狼山、啟海3大港區為補充,聯動疊石橋“陸港”及內河港口建設的“五主三副多聯”的全市港口發展格局,促進重點突出、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建立了港口岸線聯審制,對港口岸線使用集中管理。南通港集團開始運營,港口集團優化重組,保華集團、北京國投交通已全部退出;南通港集團與中遠海運合作成立了集裝箱運營公司。全市港口集疏運規劃基本形成,通州灣港區、如皋港區兩條鐵路專用線進入國家港口集疏運鐵路建設項目庫。另外,為了南通經濟綠色協調發展,市區碼頭搬遷加快推進。根據規劃,南通市區沿江段將逐步退出貨運功能,其中集裝箱碼頭向通海港區轉移、散貨碼頭向天生港區橫港沙作業區轉移。通海港區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水工部分已通過交工驗收;橫港沙散貨碼頭工程正抓緊開展項目報批、建設。
三、南通綠色城港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南通市經濟難以支撐南通港“一港八區”的高端發展。長三角是我國港口分布密度最大的區域,南通沿江港區對上海港(外高橋、黃浦江)、江陰港、太倉港、南通港、常熟港形成激烈的競爭;南通海港通州灣港區、洋口港區面臨連云港港、上海港(小洋山港區)、寧波舟山港區的競爭。面對上海港集裝箱業務位居世界首位的優勢與地位,以及寧波舟山港和連云港港的深吃水散貨泊位優勢,南通港只能錯位發展,將集裝箱業務作為上海港的輔助港,散貨運輸發展為沿江經濟服務,重點發展通州灣、洋口石化碼頭,促進遠離城區的石化工業發展,適度超前發展期臨港經濟。(二)南通市城港發展的空間矛盾加劇。由于土地利用、船舶大型化、臨港工業的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南通港口與城市發展到現階段,出現了發展不協調的問題。南通市由于前期重點發展海工船舶業,沿江資源被船廠占據,造成土地、岸線等資源緊張,環境污染嚴重。南通沿江土地、水域資源是南通港發展的基礎,城市擴張和港口發展矛盾加劇。臨港工業對綠色南通造成沖擊,南通港、造船廠和臨港工廠產生大量的污水、垃圾、廢油液等。特別是市區附近的南通老港、中遠川崎船廠產生的噪音、粉塵、揚塵等也會對南通城市環境有很大的影響。(三)南通市城港綜合競爭力較低。南通港區域分散,沿江深水泊位較少,集裝箱吞吐量較小;大力發展的通州灣液化氣船碼頭剛起步,靠泊船少;南通市區縣都存在不同等級開發區,從國際級的南通經濟開發區到蘇通科技園,管理分散,缺乏統籌管理。南通港碼頭所有權屬于不同級別企業和政府,單個港口企業的資本逐利,很少不考慮與南通城市經濟綠色和諧發展。造成南通城市經濟管理型人才欠缺,高端港行人才匱乏,總體城港經濟競爭力較低。(四)南通優勢產業功能很難支撐港口發展。南通臨港工業發展形成規模,港口功能實現多樣化和專業化,船舶海工、高端紡織、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等六大主導產業。但目前船舶海工和紡織業還是南通市的支柱產業,資源消耗大、污染嚴重、產能過剩;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剛剛起步,電子信息、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占工業銷售的比重較小,企業科技研發投入趨緩,產業升級壓力大。適應港口發展的高端服務業發展水平較低,物流業的發展水平相對于高速發展的港口還顯得較低。物流業在全市增加值和服務業中的比重還比較小;本土物流企業規模偏小,缺乏高檔次、規模化的龍頭物流企業;物流基礎設施不能適應南通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需求。另外南通市港口信息化落后,高端人才比較落后,港口服務裝卸效率總體不高,跟深圳、上海還有很大差距。
四、南通城港經濟協調發展建議
(一)明確南通港口戰略定位,與上海港深入合作、協同發展。[6]統籌規劃,科學合理制定南通港口“十三五”發展規劃及長期發展目標。首先,南通港要定位為上海港口的組合港、輔助港,長江航道下游的樞紐港。結合上海自貿試驗區運作的新現狀、新形態,利用南通市和上海的區位優勢,全面對接上海港,無論是港口硬件建設還是軟件管理,都要向上海港口跟蹤學習。另外,適度超前地控制港口投資建設力度,增強南通港綜合競爭力。上海港為世界第一大集裝箱港口,其定位以集裝箱干線為主,同時為國內樞紐港、中轉港。南通港作為其長江航道的下游的輔助港,可重點發展長江集裝箱中轉業務,與上海港的合作要優勢互補。其次,與上海港和寧波舟山港錯位發展,重點發展液化氣運輸,進而促進南通石化工業的發展壯大。最后,承接上海港產業轉移的需求,發揮南通港市作為長江下游的中轉港優勢,努力發展散雜貨和特種貨物的業務,服務南通經濟發展。(二)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經濟和港口發展對接。2013年9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成立對南通市經濟和港口發展提供機遇和挑戰。目前基本形成長三角地區港口群布局,以上海港(外高橋、小洋山)、寧波舟山港為干線港,包括蘇州、南京、南通等長江下游港口共同組成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水路運輸系統。以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已經形成,其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是世界頂尖的經濟灣區。南通城港經濟要以上海、蘇南為依托,整合長江沿岸港口和海港資源,產業分工互補,形成區域協調發展。南通港優勢是長江內河運輸和海上運輸的交匯點,是上海港資源整合、互補發展的重要合作對象,長江內河運輸的中轉站。南通應利用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和通州灣大發展的優勢,配合上海航運中心的發展,可以進一步強化為上海城港經濟的配套服務,更好地參與上海經濟與港口分工合作,有利于發揮對上海港散貨分流、整裝貨物分撥與喂給的功能,從而有利于南通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進而參與國際競爭。(三)協調發展臨港產業體系和現代服務業。南通市臨港產業要以高新技術、智能化制造和綠色能源產業為主體,形成面向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相結合的現代物流產業園區,促進港口航運相關產業和物流產業協調發展,促進南通城港經濟發展。政策扶持航運服務業,利用互聯網經濟和資本市場,探索發展高附加值的航運融資體系及服務體系。南通海工船舶作為支柱產業,要改進目前南通航運相關產業以市場融資為主的局面,聯合基金、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和市場資本,提升海工產業融資水平。學習創新航運投資方式,鼓勵南通市內外多種資本參與設立相應的產業基金(船舶產業基金和物流產業基金等),有的放矢地為南通市航運服務業的提升做多渠道發展,進而實現港口與城市經濟的互動,提升城港經濟綠色度。(四)大量引進港航方面專業人才。目前江蘇省內包括南通市港航方面人才的培養主要是江蘇科技大學培養的船舶建造類人才,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和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培養的航運服務業人才。為了提高南通市港口與航運業發展,僅省內的人才培養還不夠,還要大力引進船舶建造設計、海事、遠洋物流相關及金融領域相關的高端人才。對落戶南通市的高端港航人才的以特別優惠政策引進,為發展南通城港經濟提供相應的人力資源。需借鑒英國倫敦、新加坡、香港等國際航運中心航運經紀服務的發展經驗,借力上海航運中心建設,著力發展船舶買賣經紀、船舶租賃經紀等船舶運營性航運經紀,重視發展船舶融資經紀、船舶保險經紀等船舶金融性經紀,為南通產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五)發展南通城港綠色經濟。1.減少港口生產污染,防止重大港口污染物泄露事故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和港口法律法規行為堅決禁止,以環境保護為首位,規范港口建設和營運。對靠港船舶和長江過路船,實施定期和不定期的大氣和水污染檢查,杜絕超標排放,做到船舶垃圾和污油水全部回收,減少長江水源污染。建立船舶應急反應和溢油監測體系,提高船舶溢油事故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適應通州灣石化碼頭需求,防止惡性污染和泄露泄露事件發生。將社會資本準入船舶廢棄物、污油水接收業務,做到垃圾密封輸送,實施防塵、抑塵措施,建設南通安全港口,綠色港口。2.控制臨港工業污染,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南通臨港工業要逐步淘汰和轉移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益產業;優先發展高科技、高投入、低污染的綠色產業。加強南通沿江水域和通州灣等近岸重點水域污染防治,綠色開發長江和海洋資源。盡力建設沿江生態保護濕地和生態保護,協調南通宜居城市和經濟發展。對沿江海工船廠建立土地置換和無效益退出機制,使其遠離城區,使無經濟效益的企業有序退出市場,提高單位國土面積的生產總值。
五、結語
南通經濟增長迅速,內河運輸發達,城港經濟協調發展潛力已經進一步釋放。未來南通港需與上海港深入合作,錯位發展。實現南通產業經濟與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支持通州灣海港和臨港產業開發。引進港航方面專業人才,使南通城市與港口發展更協調。同時,堅持南通城港經濟綠色化,減少港口生產污染,防止重大港口污染物泄露事故,控制臨港工業污染,促進經濟與環境保護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妍,馬麗斌,劉婷婷,等.綠色發展理念下PPP支持河北特色小城鎮發展的創新對策[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17,(4):107-111.
[2]李俊哲,劉暢,徐蕊.河北省沿海港產城協調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8(4):61-67.
[3]朱善慶,吳曉磊,劉健,等.“多規合一”背景下臨港經濟區規劃探索[J].水運工程,2016,(10):28-33.
[4]宋敏,李劍,蔣苗苗.上海港對間接腹地經濟的作用研究——基于資本路徑和物流路徑[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6,25(2):180-189.
[5]南通統計局網站.數據南通[EB/OL].tjdata.nantong.gov.cn/indexTree_toIndex.do,2017-11-5.
[6]王建濤,夏存霞,王鈴.提升我國航運軟實力之對策建議[J].水運管理,2016,38(5):9-11.
作者:賈立校 王建濤 馮愛國 單位: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航海系
- 上一篇:生態馬克思主義消費異化評析
- 下一篇: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要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