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中腹痛病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8 08:13:00

導語:內經中腹痛病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經中腹痛病研究論文

【關鍵詞】腹痛;病證;內經

腹痛是胃脘以下、恥骨以上部位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常見病證。《內經》對腹痛病證的論述,其內容分述于各篇之中,大體已構成對該病證認識的一個雛形,但其內容較為零散。筆者試從病變臟腑、病因病機、診斷和治療等幾個方面予以歸納分析,以期對該病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有所裨益。

1與腹痛相關的病證

在《內經》,腹痛并沒有作為單獨的病證而列出,而是一個癥狀,見于多種相關病證中。

1.1疝瘕《素問·玉機真臟論》指出了疝瘕的癥狀表現以及相應的治療方法。“黃帝曰: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于人……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情繼續發展,就會出現“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脫肉,目眶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的危象[1]。

1.2疝《素問·長刺節論》指出了疝的癥狀及治法。“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兩股間,刺腰髁骨間,刺而多之,盡炅病已”[1]。

1.3伏梁《素問·腹中論》指出伏梁的病因及癥狀特征。“帝曰:人有身體髀股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于大腸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1]。

1.4胞痹《素問·痹論》指出了胞痹所出現的腹痛。“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于小便,上為清涕”[1]。

1.5脾瘧《素問·刺瘧》指出了脾瘧所出現的腹痛。“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已汗出,刺足太陰”[1]。

2病變臟腑

腹痛的發生,與多個臟腑相關,其中與肝、脾、腎,以及胃、大小腸、膀胱的關系最為密切。

《素問·臟氣法時論》指出了臟腑病變所導致的腹痛。

“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身重,寢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樂,取其經,少陰太陽血者”[1]。

《素問·刺熱篇》指出了肝熱病所出現的腹痛特征。“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刺足厥陰少陽,其逆則頭痛員員,脈引沖頭也”[1]。

《素問·厥論》中,論述了發生于厥陰、太陰的厥證腹痛特征。

“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內熱。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太陰厥逆,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1]。

《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中,指出了大腸、小腸、膀胱病變所致的腹痛。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問候,取巨虛上廉”。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后,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

“膀胱病者,小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脛踝后皆熱若脈陷,取委中”[2]。

《靈樞·脹論》中,論述了肝、大腸、小腸脹所致的腹痛。

“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

“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則飧泄不化”。

“小腸脹者,少腹脹,引腰而痛”[2]。

《靈樞·師傳》中,論述了胃熱腹痛。

“胃中熱則消谷,令人懸心善饑,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饑,小腹痛脹”。

3病因病機

寒邪入侵,滯留經脈,是導致疼痛的主要原因。此外,風、熱、濕、燥,以及氣逆、蟲積、食積、瘀血、氣血不足等原因,均可導致疼痛。《內經》中提示了“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的理論觀點,對后世影響極大。如《素問·舉痛論》指出了寒邪阻滯經脈,導致經脈不通則痛:“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1]。又如《靈樞·五癃津液別》指出氣血及陰精虧虛而導致的失榮作痛:“陰陽不和,則使液溢而下流于陰,髓液皆減而下,下過度則虛,虛故腰背痛而脛酸”[2]。

3.1寒《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于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系于肝,寒氣客于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厥氣客于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寒氣客于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1]。

3.2風《素問·氣交變大論》曰:“歲土不及,風乃大行,化氣不令,草木茂榮,飄揚而甚,秀而不實,上應歲星,民病飧泄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復,肌肉酸,善怒,臟氣舉事,蟄蟲早附,咸病寒中”[1]。

3.3濕《素問·氣交變大論》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樂,體重煩冤”[1]。

3.4火《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則焰明郊野,寒熱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則血便”[1]。

3.5熱《素問·舉痛論》曰:“熱氣留于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干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1]。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歲少陰在泉,熱淫所勝,則焰浮川澤,陰處反明。民病腹中常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寒熱皮膚痛,目瞑齒痛頰腫,惡寒發熱如瘧,少腹中痛,腹大,蟄蟲不藏”[1]。

3.6燥《素問·氣交變大論》曰:“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民病兩脅下少腹痛,目赤痛眥瘍,耳無所聞”[1]。

3.7蟲積《靈樞·厥病》曰:“心腸痛,懊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蛔也”[2]。

3.8瘀血《素問·舉痛論》曰:“厥氣客于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1]。

3.9食積《靈樞·百病始生》曰:“其著于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饑則安”[2]。

4辨證診斷

4.1辨寒熱痛得寒則重,得熱則止為寒痛;得熱則重為熱痛。《素問·舉痛論》:“寒氣客于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則痛久矣”[1]。

4.2辨虛實痛之拒按為實痛;按之痛緩為虛痛、寒痛;按之無益則病位較深。《素問·舉痛論》:“寒氣客于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寒氣客于俠脊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1]。

4.3腹痛的脈象特點《素問·平人氣象論》曰:“寸口脈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寸口脈沉而喘,曰寒熱。脈盛滑堅者,曰病在外。脈小實而堅者,曰病在內。脈小弱以澀,謂之久病。脈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1]。

4.4腹痛的色診《靈樞·五色》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男子色在于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圓直為莖痛”[2]。

5治療特色

《內經》中對腹痛的治療,多采用針灸和按摩的方法,指出了以熱治寒,以及按摩除寒的治療方法。《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于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寒氣客于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1]。

《素問·長刺節論》曰:“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兩股間,刺腰髁骨間,刺而多之,盡炅病已”[1]。

《素問·骨空論》曰:“絡季脅引少腹而痛脹,刺譩譆”[1]。

《靈樞·經脈》曰:“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后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腹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于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取之所別也”[1]。

《靈樞·四時氣》曰:“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脘,取三里”[2]。

《靈樞·五邪》曰:“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余,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饑;陽氣不足,陰氣有余,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余,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于三里”[2]。

《靈樞·熱病》曰:“熱病挾臍急痛,胸脅滿,取之涌泉與陰陵泉,以第四針,針嗌里”[2]。

《靈樞·厥病》曰:“心腹痛,懊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也。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也”[2]。

《靈樞·雜病》曰:“腹痛,刺臍左右動脈,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已刺按之,立已”[2]。

《靈樞·衛氣》曰:“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于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沖脈于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于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針,必先按而在久,應于手,乃刺而予之。所治者,頭痛眩仆,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2]。

【參考文獻】

[1]唐·王冰(撰注),魯兆麟等(點校).黃帝內經素問[M].沈陽:遼寧科技出版社,1997.

[2]河北醫學院.靈樞經校釋[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