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治療研究論文
時間:2022-03-18 01:10:00
導語:抑郁癥治療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抑郁癥;中藥療法;針刺療法;灸法;綜述文獻
抑郁癥是一種發病率高,癥狀復雜多樣的常見情感性精神障礙,以持續的心境低落、快感缺乏為特征,常伴有睡眠異常、食欲及性欲減退等軀體癥狀[1]。其病因及病理機制目前尚不清楚。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增加,本病的發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現代醫學對其治療仍存在起效慢、療程長、副作用大、藥價昂貴、部分患者對抗抑郁劑治療無效等諸多問題。中醫藥治療抑郁癥有療效好、副作用少、易于被患者接受等優點,因此受到普遍關注。現將近年來中醫藥治療抑郁癥的進展綜述如下。
1中醫治療抑郁癥理論溯源
抑郁癥屬中醫學郁證范疇,中醫認為郁證的發生,多因郁怒、思慮、悲哀、憂愁等七情之所傷,導致肝失疏泄,脾失運化,心神失常,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成。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郁、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異物梗阻、失眠等各種復雜癥狀。《內經》中與抑郁癥類似的描述如《靈樞·癲狂》“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饑”,《素問·通評虛實論》“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中記載的多種病證與抑郁癥有相似之處,相關成方現代廣泛用于抑郁癥的治療。如《傷寒論》小柴胡湯證“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胸滿,煩驚……”,認為病位主要在肝,病機為肝失疏泄。《金匱要略》涉及此類癥狀的病證主要有百合病、臟躁等。治以滋養心肺陰血、清熱安神為法,百合地黃湯主之。若百合病日久,陰虛內熱甚,則口渴明顯,應以栝蔞牡蠣散主之。
把郁證明確作為一種獨立病證來論述,始于金元時代。朱丹溪提出了“氣、血、痰、火、濕、食”的六郁學說。明代徐春圃指出:“郁為七情不舒,遂成郁結,既郁之久,變病多端。”說明以情志改變為主要特征的狹義的郁證已逐漸成為獨立的研究對象。林佩琴在《類證治裁·卷之三·郁癥論治》中“七情內起之郁,始而傷氣,繼必及血,終而成勞”,指出了郁證的病理演變規律。《臨證指南醫案·卷六·郁》中“其原總于心,因情志不遂,則郁而成病矣。其癥心脾肝膽為多”,簡明總結了郁證常涉及的臟腑。
2中藥療法
中醫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或將抑郁癥分為虛證、實證兩大類;或將其分為肝氣郁結、郁久化火、氣滯血瘀、心脾兩虛、陰虛火旺等若干證型[2,3]。初病因氣滯而夾濕痰、食積、熱郁者,則多屬實證,治療以疏肝理氣解郁為主[4]。《證治匯補·郁證》中提出:“郁病雖多,皆因氣不周流,法當順氣為先。”此法既是抑郁癥初起的常見法則,也是抑郁癥治療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則。若病情遷延日久,由氣及血,化火傷陰,病及心、脾、腎,多屬虛證。治療則分別采用養心安神、補益心脾、滋補肝腎等法則。著名的中藥方劑有:柴胡疏肝散、丹梔逍遙散、甘麥大棗湯等。邢協強[5]從肝、心、脾、腎入手治療老年抑郁癥肝失疏泄、痰氣郁結者,治宜疏肝解郁,理氣化痰,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樸湯加減;尤坤[6]對肝郁脾虛型,采用理氣解郁,健脾和胃,方以消遙散加減;熊抗美[2]對于肝郁脾虛型治以疏肝健脾化濕,柴胡疏肝加甘麥大棗湯加減;全世建[7]認為抑郁癥與中醫學中的百合病類似,證屬心肺陰虛,采用百合地黃湯治療,均取得良好效果。
3針灸療法
20世紀50年代以來,電針灸治療抑郁癥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觀察,取得了可靠的療效,臨床顯效率可達75.2%。康波等[8]針刺印堂、百會、大椎、身柱、膻中、巨闕等為主治療抑郁癥,總有效率90%,與西藥阿米替林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并觀察到針刺可使患者腦電活動趨于正常。吳北燕[9]認為本病屬心、肝、脾三臟氣血失調,故辨證選心、脾、肝三經及任督俞穴行平補平瀉手法,針灸并用,取得了較好效果。侯冬芬等[10]用G6805電針儀,電量6V,疏密波型,頻率2Hz刺激百會、印堂二穴,與傳統針法取百會、印堂、內關、神門捻轉補法進行對比研究,發現電針組療效明顯優于后者,有統計學意義。
4心理治療
抑郁癥的心理治療,也被歷代醫家所重視,《素問·湯液醪醴論》指出:“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強調心理活動直接影響疾病的病程和預后,郁結不解,徒恃藥石,其效不著。因而,抑郁癥的治療必須配以精神的調理。由于抑郁癥病因機復雜多樣,治療也要方法靈活,因人而異。心理治療必須在充分使用抗抑郁藥物的前提下進行。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的病期、年齡、文化程度等,選用不同的或綜合性的心理治療方法。對抑郁癥有較好療效的心理治療包括人際心理治療、認知治療、行為治療、交互作用心理治療和婚姻家庭心理治療等[11~12]。
總之,抑郁癥多由情志內傷發病,與心肝、脾、腎關系密切,中藥治療多以疏肝、健脾、益腎、養心、安神為大法;而針灸以取頭部及奇經穴位為多,電針療效較好。但也存在辨證分型不系統、治療不規范、不統一等問題。另外,有關中醫藥抗抑郁機理的動物實驗研究亟待加強。抑郁癥是一種由生物、心理、社會等多種因素作用而致的疾病,引起人體多系統、多層次的病理反應,多靶點作用的中醫療法對此類疾病有一定的優勢。因此,開展中醫藥、針灸、針藥結合、中西醫結合治療本病必然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張小麗,陳少玫.中醫藥治療抑郁癥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中醫藥,2007,36(1):60-61
[2]熊抗美,趙志付,劉國.從肝論治抑郁癥57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3,10(1):60-61
[3]許紅,王翅楚.針藥結合治療抑郁癥臨床研究[J].上海針灸志,2003,22(6):7-8
[4]馮廣玲.中西醫結合治療抑郁癥[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6,14(4):55
[5]邢協強,謝新年.抑郁癥的中醫辯證論治[J].醫學臨床研究,2003,20(7):541-542
[6]尤坤,張全朋,丁長林.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抑郁癥120例臨床觀察[J].黑龍江醫藥科學,2001,24(4):107-108
[7]金世建,張麗君.百合地黃湯治療抑郁癥.山東中醫雜志,1999,18(3):134
[8]康波,張平根,熊生財,等.電針與阿米替林治療抑郁癥觀察[J].中國針灸,2002,22(6):383-384
[9]吳北燕.針灸治療抑郁癥[J].四川中醫,1996,14(9):53
[10]侯冬芬,羅和春.電針百會印堂治療30例中風后抑郁患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1996,16(8):23-24
[11]林惠卿,陳國平,陳擇歧,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抑郁性神經癥療效觀察[J].中醫藥學刊。2006,24(7):1386-1387
[12]余菊,羅潔,趙垂紅,等.中藥配合心理治療抑郁癥舉隅[J].貴州中醫院學報,2003,25(1):20-21
[13]李瓏,汪亞珉,杜鵑,等.中藥合并心理支持治療抑郁癥55例臨床研究[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4,23(2):10-11
- 上一篇:中醫藥治療腎小球研究論文
- 下一篇:市工業技術改進獎勵實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