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習語文化差異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23 11:26:00
導語:英漢習語文化差異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習語堪稱語言之精華,它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沉積的產物,它最能鮮明地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英漢文化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文化,它們的淵源和發展道路各不相同。從日常生活現象及動植物方面來考察英漢語言中文化同異現象,以求在外語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習語;英漢文化;異同
習語又稱熟語,從廣義上說,它包括成語、俗語、諺語等,是一種在意義上和結構上都比較穩定的語言結構。英漢文化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文化,它們的淵源和發展道路各不相同。漢語習語和中國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體現了漢民族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態度,記述其民族和社會的歷史發展過程,呈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個性。同樣,英語習語與英美文化歷史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組合結構和修辭方法與英美文化密切相關。習語之所以最能鮮明地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特點是和這種歷史文化的沉積分不開的。習語堪稱語言之精華,在體現語言的文化特征方面,比之其他語言成分更具典型性。因此,考察習語可以看到英漢文化的特定社會背景及發展的文化軌跡。從而比較準確地把握英漢語言中文化同異現象,以求在外語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英漢習語中文化的相似與差異比較
人類共有一個客觀的大自然,共同的生活經歷、共同的感受,有語言的“共性”特征。一個民族的習語往往又都能在其它民族的習語中找到它們的影子,例如,英漢語言中都用羊比喻溫順,用鋼鐵比喻堅硬,用象比喻高大,用狐貍比喻狡猾等。若把英漢習語的喻體作一對比,就會發現形象相同、意義相似的習語俯拾即是。例如:
①Nomancanservetwomasters一仆不能侍二主。
②Bitterpillsmayhaveblessedeffects良藥苦口利于病。
但是,可以看到有些習語盡管意義相似,它們在不同文化中的表達卻有微妙甚至是明顯的差異。例:
①Thefoxpreysfartherfromhome兔子不吃窩邊草。
②Heliveswithcrippleslearnstolimp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這些相同或相近的意義在不同語言中表達上的區別突出反映了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這些差異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中,也體現在人們的思想和信仰之中。正是這種在宗教信仰、思維和風俗習慣上的差異才使各個民族的習語各具風采。從習語中可以觀察到各個民族相似的或特有的習俗,甚至識見和情感。由此可見,習語是反映民族文化共性與差異性的一個窗口,對習語翻譯而言,文化之間的相似性不僅使它成為可能,也為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便可找到對等的習語“Manproposes,Goddisposes”而“當著矮人,別說矮話”,甚至可以找到三條相近的英習語:
①Hethathathoneofhisfamilyhanged,maynotsaytohisneighbor,hangupthisfish
②NamenotaropeInthehouseofamanthathangedhimself,
③Don’ttalkofahalterincompanyofhimwhosefatherwashanged
但是,也可以看到,文化之間的差異給習語翻譯帶來了困難甚至障礙。以“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為例,“三更”“五更”尚可在英語中找到基本對等的詞“watch”,“閻王”在英語中便找不到對等概念了。盡管英語中有“devil”、“satan”、“Princeofdarkness”等豐富的詞匯,但所指的都是邪惡的神、魔鬼,這與中國神話中的“閻王”相距甚遠。在中國傳說中,“閻王”作為陰間之神,不僅掌握著塵世百姓的生死,令人生畏,同時他也給鬼魂生前的行為做出判決,是賞罰分明的一個神話人物。這與英語中的“devil”等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因而,習語中涉及到某一文化中特有的事物或概念,往往不容易做到理想的傳譯。筆者試將習語中所涉及的概念和形象歸于日常生活現象及動植物,并作一分析比較:
1日常生活現象
(1)飲食
習語中最能體現中西文化差異的要數有關食物和餐具的習語了。觀察一下這則習語:“生米做成熟飯”,米,盡管是亞洲人的主食,在西方由于東方式餐飲業的發展,接受米飯的人越來越多了,因而對這一概念來說多數西方人并不陌生。但是該習語中一個微妙的問題是字面意義與內涵意義之間的差距。在漢語中“生米做成熟飯”同“木已成舟”或“覆水難收”意義基本相同,都用以表示一件原非所希望的事情既已發生,只好接受這一現實,因而是用于表達無可奈何情緒的一句常用的習語。由于使用的是比喻,其喻意比較隱含。如果僅僅譯成“thericeisalreadycooked”來對應“生米做成熟飯”,則譯文完全停留在字面意義上,有不到位之處,容易產生歧義,需要進一步補充說明。
(2)數字
英漢習語中由數詞構成的習語比比皆是,如“一舉兩得”“千方百計”“萬水千山”“手無寸鐵”“五光十色”等,英語中相似的例子也不勝枚舉:Acathasninelives(貓有九命)。Oneenemyistoomany,andahundredfriendstoofew(敵人一個嫌多,朋友百個嫌少)。Oneeyewitnessisbetterthantenhearsays(百聞不如一見)。
漢語常用“萬”或“十八、三十六、七十二”等表虛指數字。例如:“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而英語中相對應的數字卻不具有虛指功能,這同計數單位有一定關系,例如“萬”是漢語中一個計數單位,在英語中是“tenthousand”,使用的計數單位卻是“thousand”。這對習語翻譯也有一定影響。英語中也有一系列虛指數字。
①Don’tworry,wehaveathousandandonewaytodoit.(不必發愁,我們有許多方法可以做的)。英語習語athousandandoneway其字面含義是“一千零一個辦法”,但這里并非實指,而是虛指“許許多多”。②Thechildrenwasintheseventhheavenwiththeirnewtoys(孩子們有了新玩具,高興極了)。習語theseventhheaven意為inastateofgreathappinessandcontentment。在猶太文化中,第七重天為最高,也是上帝的住處,喻指在天堂里,自然是高興萬分了。
(3)顏色
在中國,紅色是吉祥喜慶的顏色。逢年過節,處處便有這種顏色襯托喜慶節日的氣氛:掛起的大紅燈籠、門框上的紅紙對聯、小輩們收到的用紅紙包的押歲錢,不一而足。而在婚禮中紅色更是無處不在:新娘著紅妝,新郎戴紅花,窗戶上貼有紅紙剪成的“喜”字,洞房內紅燭高照。紅色在中國是一種深受喜愛的顏色,與其有關的習慣用法更是不勝枚舉:紅雙喜、大紅榜、開門紅……而英語國家中正好相反,紅色代表的是危險和警告,它往往出現在交通標志上,有時也表示負債,一個習語“beinthered”即是債臺高筑的意思。
此外,像黑、白、黃、藍等顏色在漢語和英語中的意義多有出入。如黑色,漢語中多表示人心陰暗險惡,比如“天下烏鴉一般黑”中,黑色便用以指無處不在的官僚腐敗等陰暗面。而英語中黑色卻是莊重肅穆之色,男賓在婚禮或是葬禮等正式場合,著裝都是黑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人葬禮上用白色,但西方人白色用于婚禮(尤其新娘)。這反映了東西方人對白色的不同認識。在東方人眼里白色透露的是蒼涼和哀傷,在西方人眼里白色卻常常意味著純潔。相反,表示悲傷的顏色在英語中是“blue”,不論“Loveisblue”還是音樂中的“blues”,“blue”都與憂傷有關,這同漢語中的用法是大相徑庭的。
2動植物
在各個文化中,帶有感情色彩最濃的莫過于動植物了,人類的靈性、勤勉甚至好惡、丑惡往往不同程度地被賦予動植物身上,折射出該民族的愛憎。但是,同一種動物或植物在不同文化中往往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這在習語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
(1)動物
英漢語言中動物的內涵意義截然不同的例子更為突出。英語國家把狗視為“man’sbestfriend”(人類最好的朋友),有不少習語都反映了使用英語的民族對狗的喜愛,如asfaithfulasadog(像狗一樣忠誠);It’sdoggedthatdoesit(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而漢民族則把以狗指人視為罵人,漢語習語中狗的形象多數是貶義的,如“狗腿子”“狗東西”“狗急跳墻”“狗仗人勢”“狗眼看人低”等都帶有強烈的貶義色彩。
蝙蝠(bat)在漢語中因“蝠”與“福”同音,便成了吉祥。幸福的象征,而在西方bat的形象卻是一種瞎眼、丑陋、兇惡的動物。許多人迷信bat與巫婆有關,人們相信bat闖入私宅是死亡的兇兆。如asblindasabat(眼力不行),havebatsinthebelfry(思想古怪),bebats(發瘋)等。
喜鵲(magpie)在漢語中是一種吉祥之鳥,傳說每年7月7日,牛郎織女銀河相會,喜鵲群集搭橋。民間認為喜鵲報喜,成語“喜鵲登枝”表示的就是這個意思。但在英語中magpie的形象卻是一種叫聲股噪,愛往巢里叼亂七八糟東西的鳥,常用來指饒舌或喜歡收藏破爛、什么都舍不得扔的人。實際喻義是“嘮叨、饒舌、嘰嘰喳喳、嘴巴不閑的人”。
海燕(petrel)在漢語里是一種不畏艱難險阻,迎著暴風雨奮勇拼搏的海鳥,它是勇敢、頑強、不屈不撓的象征,這可能與在中國流傳很廣的高爾基膾炙人口的散文詩《海燕之歌》有關。可是在英語里“astormypetrel”是指一個“到處惹麻煩的人”。可見英漢文化中動物的喻義不僅僅是存在著程度上的差異,有些甚至是沖突的。
(2)植物
在對植物名稱的翻譯中也有許多現象值得比較研究,例如牡丹對中國人而言,還有很重要的象征意義。由于其盛開時的絢麗模樣,牡丹備受世人的推崇。中國歷代詩人詞人都有作品誦詠牡丹,把它當作富貴的象征。若推而廣之,中國古代文人多有寄情山水花草,他們的作品中出現的植物許多都有象征意義,如梅花之不畏苦寒、松竹之高潔。菊花之樸素等等都代表著中國的民族精神和價值觀念。古人托物言志的習俗更加賦予各種植物多種多樣的情感。由此可見,簡單的一兩株植物往往折射出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其象征意義和聯想意義極為豐富,往往無法在翻譯中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
二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中,并且反映民族的風情習俗。不同的民族的文化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這是因為不論人們種族、膚色、國籍、民族如何,一般地說,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擁有同一個世界和宇宙。他們的生理結構、思維活動、感情標準(喜、怒、哀、樂)、道德標準(是、非、善、惡)大致相同。人們的日常生活、思想感情、追求和愛好也往往不相上下。他們對客觀世界的體會和看法在總體上接近。這種文化的普遍性產生了漢英習語的相似性。從另一方面來看,作為文化主體和創造者的人都屬于一定的民族,無不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生活和創造文化。各民族在地域、生態環境以及社會經濟、文學、歷史、宗教、發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從而形成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使得一個民族的文化在許多方面有別于另一個民族的文化。這種獨特在不同的民族語言中都有鮮明的體現,導致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習語,即承載了大量“民族文化積淀”的習語。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研究習語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途徑。因而,在外語教學中應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使之正確領會語義,學會用外語進行有效的交際。
參考文獻:
[1]畢研韜,李聞海語言與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3]王德春語言學概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4]王壽來英語格言諺語小辭典[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1992
[5]張培基習語漢譯英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 上一篇:工商分局食品監管經驗交流
- 下一篇:環保新工業生態建設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