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道路記載

時間:2022-04-20 05:07:00

導語:古代文學道路記載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古代文學道路記載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涵蓋面廣,我國古代道路的開辟與管理,在世界道路史上居于領先的地位,中國古代文學對與先秦先民密切相關的道路有多種詳細的記載

一、道路名稱的記載《釋名·釋道》:“道,蹈也;路,露也。言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劉熙所訓十分貼切的向后人傳遞了遠古時代道路形成的信息,是靠眾人經年累月地走出來的。《帝王世紀》曰中華始祖黃帝“命豎亥通道路”,“道路”之名遂由此而定。黃帝因見蓬草隨風吹轉而發明了車輪,《路史》載黃帝于是以“橫木為軒,直木為轅”制造出車輛,對交通運輸作出了偉大貢獻,故尊稱黃帝為“軒轅氏”。隨著車輛的出現產生了車行道,人類陸上交通出現了新局面。《古史考》記載:“黃帝作車,任重致遠。少昊時略加牛,禹時奚仲駕馬。”《尚書·舜典》中講堯年紀大了,經過反復考驗選擇了舜為自己的接班人,并將帝位傳讓給了他。舜登位后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辟四門,達四聰”,“明通四方耳目”,二月巡泰山,五月去衡山,八月訪華山,十一月到恒山。可見舜帝對發展交通、開辟道路是非常重視的。

《尚書·禹貢》記載夏禹的事業,也是從“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入手的。《史記·夏本紀》記載他“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檋”,足跡幾遍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在諸多有關道路的專名中,最重要而又最形象的是“行”。“行”像十字交叉的大路,本義是道路。《詩經》中就用“周行”來指大道,用“微行”來指小路。“衍”是邑中道,“街”是四通道,“衡”是四達道,“街”是通道,“衡”是通街。遇到河流便了開辟水路,我國橋梁設施的發明創造,更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交通傳承事項。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會踏石過河,即用石塊等距置于溪澗小河之中,這就是最原始最簡便的石橋,這種石橋古籍稱之“碌”。先秦古籍中多稱為“梁”,首先是木梁,最原始的梁橋是獨木橋,這種橋古代稱之為“榷”。《廣雅·釋宮》訓為“獨梁也,《初學記》卷七云:“獨木之橋曰榷。”由于獨木難行,古人很早就知道把原木排列在一起加寬橋面,稱之為“輿梁”。遇到河道較寬,單不足,古人就把“履石渡水”的“殊”與“橫木以渡”的“榷”結合起來,在河道中間堆石為墩,架起了多孔梁橋。

二、道路分類的記載《周禮》載首先把道路分為“國中”和“鄙野”,即市區和郊區,可謂現代城市道路和公路劃分的先河。城市道路分為經、緯、環、野四種,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都城中有九經九緯,成棋盤形,圍城為環,出城為野。經、緯、環、野各規定有不同的寬度,其單位為軌,每軌寬八周尺,每周尺約合0·2米。經涂、緯涂寬九軌(約合14·4米),環涂寬七軌(約合11·2米),野涂寬五軌(約合8米)。《周禮·地官·遂人》根據路面寬窄情況把郊外道路分為路、道、涂、畛、徑五個等級,《說文》鄭玄注:“徑容牛馬,珍容大車,涂容乘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徑”最窄,“路”最寬。《爾雅》根據道路的交叉情況又把道路分為九類,即“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衡,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駿,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逆。”《說文》:“達,行不相遇也。”,走一條路而沒有相遇的障礙物,自然是暢通無阻了。因此,在古代的交通道路中,“道”是指通達無歧,“歧”是指岔道,“劇旁”是指岔路很多,“衙”是指四通八達的街道,“康”和“莊”是指寬闊平坦的大路。

三、關于道路的規劃管理以及沿線的服務性設施的完整記錄殷商時代,王朝直接在交通干道上建有食宿交通設施,專供貴族階層人員過往寄舍,稱之為“羈”。西周時在道路管理上更為具體,“國中”和“鄙野”,分別由名為“匠人”和“遂人”的官吏管理。朝庭設有“司空”掌管土木建筑及道路,而且規定“司空視涂”,按期視察,及時維護;《國語》上載“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并“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是以后養路、綠化和標志的萌芽。而且《周禮》上載“凡國野之道,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名侯館,侯館有積”,其道路服務性設施齊備程度,可想而知。

四、關于道路作用的記錄古代道路是政治紐帶,春秋爭霸,戰國稱雄,車戰頻仍,交往繁忙,道路的作用顯得日益重要。《國語》單子出使陳國,憑借對陳國道路的觀察預言陳國滅亡,緣由是:“火朝覿矣,道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視涂,澤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積,場功未畢。道無列樹,墾田若藝。膳宰不置餼,司里不授館。國無寄寓,縣無旅舍。”即天很亮了,道路還沒有整理,不能行走。禮賓司沒有派人到邊境迎賓,養工處不巡視道路,湖邊上沒造堤防,河川上沒架橋梁。田里的稻谷露天堆積,禾場做到一半丟在那里。路邊沒有行道樹,田里長的是茅草芽。管宴席的不送牲畜來,管賓館的不接待客人。首都沒有酒店,小城也沒客棧。那么,應該是怎樣的呢?單子就引錄周朝的法制:“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國有郊牧,疆有寓望。藪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災也。其余無非谷土,民無縣耜,野無奧草。不奪農時,不蔑民工。有憂無匱,有逸無罷。國有班事,縣有序民。”這就是一部城市道路管理手冊:種植行道樹來標志里程,偏遠地區要建立旅客餐飲服務。城市近郊要有牧場,邊境要建迎賓酒店。洼地里要保留野草,城區里要空出樹林和水池,以備防災。其他的土地,都種糧食,使農民不會將農具懸掛起來空置。政府不可以耽誤農務,不可以浪費人民勞力。國民有優裕,無匱乏,有休閑,無過勞。首都的基礎建設按部就班,地方的力役供求井井有條。

五、關于周道的記載周武王姬發滅商后,為了有效發揮兩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在它們之間修建了一條寬闊平坦的大道,號稱“周道”,并以洛邑為中心,向東、向北、向南、向東南又修建成等級不同的、呈輻射狀的道路。周道是西周王室的生命線,也是國家交通的中軸線。《詩經·大東》上說:“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睠言顧之,潛焉出涕!”意思是說在這條寬廣平坦、筆直如矢的大路上,老百姓看到王公貴族掠走了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不能不傷心落淚。《詩經·大東》還說:“維北有斗,西柄之揭。”是說天空北面有北斗,周道像一把朝西的勺柄,連結了七星。在我國古代交通發展史上,修建周道的重大意義是不可低估的。不僅周、秦、漢、唐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心,都是在這條軸線上,而且在以后的宋、元、明、清時期,這條交通線也仍然是橫貫東西的大動脈。周道在我國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上,起了奠基性的作用。盡管古典文獻中關于道路的記載不是非常全面,正是這些珍貴的文獻資料,才使得我國的道路文化在世界道路史上熠熠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