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構思轉化思想的培養透析

時間:2022-05-19 11:18:00

導語:作文構思轉化思想的培養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文構思轉化思想的培養透析

摘要:本文主要是探討如何在作文構思訓練中培養轉化思想,主要從五個方面來培養。實與虛的轉化;褒與貶的轉化;散與聚的轉化;因與果的轉化;寬與窄的轉化。

關鍵詞:作文構思轉化思想轉化技巧

清人沈德潛說:“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這里說的是煉字過程中對立面的轉化。構思過程也存在這種轉化。作文構思的實質是對寫作素材的改造和制作,而要完成這一改造制作過程,必須離不開對材料實施轉化。就中學生進行的作文訓練而言,無論是命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題目只能提供對立面中的一個方面,構思時必須涉及對立面中的另一個方面,因此,實題要虛做,虛題則要實做;原因要化為結果,結果則要追溯原因,等等。可以說,轉化,是作文構思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因而作文構思訓練必須包括辯證轉化思想的訓練。

訓練轉化思想必須掌握轉化的技巧。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這一問題。

一、實與虛的轉化

“實”就是具體地、直接地寫;“虛”就是抽象地、間接地寫。作文訓練中的“實題”提供的多是具體的人物、事件、實物等方面材料,如《毀樹容易種樹難》、《老師的眼睛》、《教室里的歡笑》等,寫此類題目若是一味求“實”,不注意“實中有虛”,則表達上易呆板,也缺乏積極的思想意義或必要的思想深度。故“實題”一定要“虛做”,或揭示具體事物的本質,或揭示具體事件的意義,或展開由此及彼的聯想,或回避正面實寫,代之以旁敲側擊。如《在陽光下成長》,可由“陽光”聯想到“父愛”“母愛”“師愛”“友愛”,而不能只在“陽光”本身做文章。又如《××比賽》這類題目,若是正面描寫比賽場面,做到“實中有虛”,揭示比賽意義,未嘗不可;但有的同學寫跳繩比賽,卻回避了正面實寫,而是寫一個“潛補隊員”因給同學看衣服不能觀看比賽,只能聽到賽場傳來的陣陣的歡呼,揭示他想看比賽但又不玩忽職守的矛盾心理,如此化實為虛,更耐人尋味。

二、褒與貶的轉化

劉禹錫的《陋室銘》看題目是在貶陋室之“陋”,但文中大部分篇幅都是在寫“陋室不陋”,這種化貶為褒的寫法令人感到獨具匠心。《媽媽說謊了》這個題目,固然可以批評媽媽的缺點,但為什么不可以寫媽媽為了高尚的動機撒了一個令人感動的謊呢?

不僅“貶題”可以“褒做”,褒題也可以“貶做”。如《老師,你對我太好了》,題目是個“褒題”,但有的學生寫因為自己學習好,老師對“我”特別好,結果使“我”和同學們之間產生了隔閡,同桌疏遠了“我”,“我”好苦悶、孤獨。文章寫得出人意料,耐人尋味。

三、散與聚的轉化

有的作文題目提供的是幾種看起來互不相干的材料,可稱之為“散題”。如《羊肉、菜湯和考試》、《小橋、男孩和我》、《爸爸、媽媽和裙子》。這類“散題”須“聚做”,也就是通過各種聯想,合乎情理地將其聯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如《小河、男孩和我》,有的學生寫:“我”過小河時發現一位老大娘也在過河,她拄著拐杖,站立不穩。“我”想幫一把,但又不想麻煩自己。此時,對岸的一個小男孩沖進河里,扶大娘過了河。這種化散為聚的訓練,同時也發展了創造性思維能力。

“聚”題則要“散做”。寫《我的班級》,就應該從構成班級的各個要素如同學、老師、教室、學風等幾方面展開,否則,很難使文章具備充實的內容。當然,“散”中也要有“聚”。

四、因與果的轉化

如《媽媽不在家》,可把題目看作原因,文章可把重點放在寫“結果”上。這是化“原因”為結果。又如《他終于受到了表揚》,題目是“結果”,作文時要重點寫原因。有些現象既可以看作甲種現象原因,又可以看作乙種現象的結果,可以既寫原因又寫結果。

五、寬與窄的轉化

寬題指內容上空間范圍大、數量多的題目,如《我的老師們》、《父輩》、《我們這代人》。“寬題”不能當“窄題”寫,否則會離題,如《父輩》不能寫成《父親》。但要注意“化寬為窄”,辦法很多:可以用分解法,如《眼病的防治》,可分解為“近視的防治”“遠視的防治”“紅眼病的防治”等幾個“窄題”;可以采用賦例法,如《父輩》,就可以自己的父親為例,剖析父輩在價值觀念上與年輕一代的差異。

“窄題”是指空間范圍小、數量少的題目,如《記一輛紡車》、《角落》等。寫此類題目要善于“拓寬”,辦法之一是“滾雪球”,即以題目中的材料為中心,增加一系列陪襯內容。如《范進中舉》以范進為中心,增加了胡屠戶、張鄉紳等眾多陪襯人物。辦法之二是“串線式”,即以題目為線索串起眾多人物,如《七根火柴》。

培養學生轉化思想,一是要注意命題必須能激發學生“轉化”的要求;二是要加強構思過程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