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導下的市場化——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遷方向

時間:2022-05-07 05:00:00

導語:國家主導下的市場化——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遷方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主導下的市場化——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遷方向

中國教育制度(人力資本生產制度)必然發生變遷。變遷的方向是:國家主導下的市場化,即在國家的控制、指導、調節或準許下,使市場機制的作用在教育與培訓領域得到逐步發揮和全面貫徹。理由如下:

第一,國家的主導作用具有必要性。在中國,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大三位主體,具有完全一致的利益追求和目標函數。由這三位主體構成的“國家”,內部交易成本較低、工作效率較高,功能強大,控制和主導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是在國家的完全控制、指導、調節下發生的。人力資本生產制度變遷,作為經濟和社會制度創新工程的一部分,只有在國家的主導下,才可能順利實現。違背或不順應國家意志的制度創新活動,現期內,至多是短期內,可能會有“機會主義”行為帶來的收益,但用不了多久,創新的邊際成本就會高于邊際收益,因而不可能持久。

第二,經濟和社會制度創新的方向具有決定作用。人力資本生產制度,是社會系統中具有開放性的子系統,主要功能是為經濟建設服務。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導致人力資本生產制度發生變遷。變遷過程遵循一定的內在規律,但變遷方向主要決定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在國家的主導下,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制度發生市場化方向的變遷。競爭機制和價格制度,不僅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得到全面應用,而且廣泛作用于教育與培訓、科學研究、技術創造、醫療保健、文化繁榮、社會保障、非營利部門和組織管理等多個方面。人力資本生產制度的創新過程已經開始,競爭機制和價格制度正在教育與培訓領域逐步實施。

第三,國家與人力資本生產制度的關系具有歷史性。在西方國家,現代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主要起源于宗教和非宗教民間組織和個人發起的教育活動。目前,在歐洲和美國、日本等地,非公立教育十分發達,著名高等學府的舉辦者多數是民間法人而非政府。非公立教育制度變遷會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但主要取決于民間舉辦者的決策。與西方國家現代教育的發展史不同,中國現代教育的發展,是在政府主導下的發展。自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清政府創辦第一所國立大學——京師大學堂,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這半個世紀的時間里,盡管出現了由教會等民間組織和個人舉辦的私立教育機構,但從未獲得充分的發展機會。處于支配地位的始終是國立教育。

第四,國家與人力資本生產制度的關系具有現實性。1949年至改革開放前,中國的教育基本上處于國有國營狀態。改革開放以來,雖然非公立教育有所發展,但公立教育仍然是全國教育制度的絕對主體。國有教育與培訓制度的創新,自然必須由所有者主導和參與。事實上,迄今為止所進行的全部教育制度創新活動,無一不是在國家主導下發生的。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中國人力資本生產制度的變遷,只有通過國家主導下的制度創新活動才能夠實現。制度變遷的方向,與經濟和社會變遷的方向具有一致性。人力資本生產制度發生國家主導下的市場化變遷,意味著國家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改造現存教育與培訓制度,以達到優化國有人力資本生產資源(教育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最大化人力資本產出的目的。(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