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德育課改革研究

時間:2022-10-29 02:42:00

導語:中專德育課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專德育課改革研究

【摘要】本論文就職業中專德育課教學的現狀做了分析,了解到學生和教學本身的一些問題和弊端,并對此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關鍵詞】叛逆心理;灌輸德育;主體德育

【Abstract】Thepresentpapertakingofficeindustryspecializedmiddleschool’smoraleducationclassteachingpresentsituationtomaketheanalysis,understoodthestudentandteachingitselfsomequestionsandthemalpractice,andproposedownopinionandthepositionregardingthis.

【Keywords】Rebelpsychology;Instillsintothemoraleducation;Mainbodymoraleducation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第一段寫了這樣發人深省的話:

1988年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的巴黎聚會上,有人問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學者說:“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東西放整齊、有錯誤要道歉。”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道德素養的最重要的道理,在少年時期沒有成為習慣,那么造成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可見,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乃至于大學,德育教育都是一門至關重要的課程。

然而,職業中專的德育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現在的德育課太難上了,學生上課不聽講,亂鼓搗、亂講話,簡直無視于老師的存在。

那么,這一現象是如何出現的呢?

1學生群體本身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1心理健康問題困擾著當今中專生。當今中專生的精神面貌呈現出新特點:基礎知識較差,學習能力不高,行為習慣不良的學生較多;特別生活背景如離異家庭、困難家庭較多;心理健康不良的較多。如今的中專生心理健康問題多表現為心理發展不平橫,如:性格孤僻、怪異;情感脆弱易變,意志不夠堅強;缺乏合作精神,以自我為中心;愛與老師頂牛、愛鉆牛角尖;不能接受老師家長的批評與指導;對他人缺乏同情心、愛心:甚至叛逆等等。叛逆心理是一種反常的情感體驗和行為傾向,通常表現為情感的對立、抗衡和情緒上的嫌惡、不滿。叛逆心理是這一時期學生的一個鮮明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

我從事班主任工作三年了,我遇到過很多學生的心理問題。記得一個女生一夜未歸家,父母找她急的如熱鍋螞蟻,結果這個女生沒事人一樣清晨來上學。經過我細心的思想工作,才吐露實情。原來她花錢請了一個男生在外面過夜。后來我追問她怎么想的,這樣糊涂。她回答父母管她太嚴,什么也不讓她做,她就故意做給父母看的。一個花季少女就為了和父母賭氣,就這樣糟蹋自己。這一時期的心理狀態將直接導致普遍的厭學、棄學。

1.2基礎知識水平低也困擾著當今中專生。如今的中專生成績太差,底子太薄。有一次一名計算機老師講程序,其中涉及到2的平方。結果一個學生問老師,2的肩膀上那個2是干什么的。聽起來是笑談,也確實有一些時日成為了笑談,可是笑談之后卻是一種濃濃的擔憂。還有一個老師講,在講憲法修改程序時,他們班的學生竟然分辨不出1/2和2/3哪個數字更大一些。而和他們講國家政治制度,他們更是如聽天書。這樣的學習底子,要怎么接受中專的教育呢?

1.3思想僵化,精神世界匱乏。現在的大多數中專生把睡眠時間改在上課,把休閑時間全部砸在了網吧里。網吧成了他們的第二課堂。那種良莠不齊的環境,正慢慢的腐蝕著中專生的精神和思想。另一部分學生上課不睡覺,卻帶著耳機聽音樂,或者拿著手機打游戲。好像游戲和歌曲就是他們全部的生命價值。很多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已經完全變形,甚至扭曲。一次講職業道德的課上,我問大家你們的興趣是什么?結果全班四十幾名學生異口同聲的說“玩”。

2現在的教材版本已經不再適應變化現在的中專德育教學使用的課本還是《職業道德》、《法律基礎知識》、《哲學》和《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生澀的哲學理論和枯燥的政治語言讓學生對德育課提不起興趣。再加上高考和認定考試根本沒有一個道德標準,沒有考核做約束,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更淡了。

以上問題的出現必然要求職業學校德育課的改革。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德育教學的老師更應該深深的思考,德育教學的改革應該如何進行?

2.1教學要以中、下學生為主要對象。以前聽過很多老師講觀摩課、示范課。可總有個感覺,那就是老師總是提問一些學習拔尖的學生,借以展示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學習狀態。不可否認,這樣做的目的很容易達到,然而一個班級拔尖的學生只占少數,甚至少之又少。

按照“正態分布”理論,學生群體中,上、中、下學習成績層次的存在是正常的,也是永遠存在的。所以在教學中,我們絕不能忽視中、下學生。在我們中專學校,班級里能排在上的學生鳳毛麟角,大多數還都是中、下學生。作為德育老師,無論從語言組織上,還是教學環節的安排上,都要以他們為主。積極的調動起他們的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2.2必須變灌輸德育為主體德育。古時候大禹治水采用了疏導的方法,現在的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采用這種方法。當今的學生逆反心理非常強,如果在德育課上你告訴他什么不該做,什么該做,他可能恰恰反著去做。但如果你能通過一些手段,例如設立情境去啟發他,讓他自己感受到錯誤。那么,他對于這方面的判斷將更準確一些,記憶會更深刻一些。

2.3翻新教材,使教材向淺顯深蘊發展。當前職業中專所引用的德育教材版本老舊,期中經過幾次改版。一方面,從內容上看這套教材偏重于理論研究,而缺少了吸引中專學生注意力的內容。并且有很多內容沒能做到與時俱進。另一方面,從德育教學的要求看,這套教材缺少接近當今學生實際的東西。現在的中專生缺乏團結合作精神、缺乏愛心和同情心,更談不上尊重他人,熱愛集體。所以中專的德育教學應向提高道德素養方向偏移。

2.4教師自身德育水平的提高。俗話說的好,言傳不如身教。我們每位德育課老師都要加深自身的德育素質和修養。如今有些老師受腐朽思潮的影響,都把眼睛盯在了利益上,而忽視了自己言行對學生的影響。這一時期的學生,正是形成比較穩定的價值觀、世界觀的時候,而他們對世界有著自己獨到的認識,尤其對老師更加的注意。這個時候老師的不良行為和不道德的舉動將給學生帶來非常大的傷害,因此老師的德育水平直接影響德育課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細雨巧潤百花紅》.遼海出版社

[2]《教學微格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