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防治對策論文
時間:2022-09-26 04:15:00
導語:地質災害防治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闡述了民和縣地質現狀,地質災害的成因,當前防災存在的問題,防災對策四個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地質災害現狀防治
我縣位于青海省的東部門戶,全縣總面積1893.82平方公里,全縣共有八鎮,十四個鄉政府,是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又是地質災害高發區,每年汛期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嚴重威脅著人民生民財產安全。因此,認清我縣地質災害現狀,正確處理現實條件下地質災害防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是各級領導和社會公民面臨的新任務,也是實現社會穩定,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先決條件。
一、我縣地質現狀
2001年省水堪院派專家對我縣地質災害情況進行了區劃與調查,共查處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63處。2004年我局對109國道泥石流做了調查,發現泥石流隱患點2處。2005年因峽門地區突降暴雨,發現2處滑坡隱患。目前全縣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67處,涉及全縣18個鄉鎮,47個行政村,其中滑坡49處,泥石流15處,崩塌3處,重大地質災害點達8處,主要分布在官亭鎮,杏兒鄉,隆治鄉,新民鄉,巴州鎮,李二卜鎮,古山鎮等7個鄉鎮,10個行政村、263戶,2728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直接受到危機。
二、地質災害的成因
我縣地質災害形成的原因較為復雜,總體上表現在地質條件、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三個方面。
1.地質條件。我縣地質災害多發生在侵蝕剝離避低山丘陵區,依據其成因和形成機制,分為黃土丘陵、洋山剝離丘陵:(1)黃土丘陵:分布于黃河湟水河兩岸VI階級以上地帶,頂級為風級及黃土狀況,一般海拔在24002500米,切割深度為200—500米,溝岸壁陡橫斷面為V型坡面上落水洞屢見不鮮是滑坡、泥石流的主要發育區,在溝底可見紅色碎銷巖出露。(2)淺山剝蝕丘陵,分布在黃土丘陵與山丘之間過渡地帶,多由第三系紅層構成,局部上覆冰水堆積的卵、礫石層海拔在24002500米。紅層表面部分風化強烈,也是我縣地質災害最為集中的區域,危害最為嚴重的區域。
2.自然條件。我縣屬典型的山區縣,山高坡陡,不少村民就居住在坡度為30—40度的山坡上、破腳下或陡砍下,如果受暴雨影響,極易形成滑坡或崩塌。
3.人為因素。主要因修公路,修水庫,開砂取礦及村民挖宅基地而引起的,這些地方很大程度上破壞了自然程度的穩定性,增加了自然坡度的臨空面,從而形成了崩塌和滑坡隱患,一旦條件成熟,極易整體下滑或崩塌,這種人為因素造成的地質災害很難預料,是人防不勝防。
三、當前防災存在的問題
我縣對地質災害工作是十分重視的,成立了地質災害防災領導小組,編制了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確定了重要地質災害點,明確了各鄉(鎮)責任人,制定了地質災害責任制、動態巡查制和二十四小時值班制度。這幾年雖發生了多次地質災害,但無人員傷亡事故,但縱觀全局,我縣地質災害防災工作仍存在以下問題:
1.地質條件差,地災隱患面大。第三系紅層和第四系黃土層是我縣地災的多發層,我縣大多數地災點都分布在該地區,由于第四系土質松散,村民建房大多數選擇這類容易平整宅基地的地層,而這類土層一旦穩定性被破壞,增加臨空面,極易形成危害較大的滑坡和崩塌。
2.通信條件差,交通閉塞,信息傳播和抗災工作很難及時到位。由于我縣地質災害隱患點大多數在交通較為閉塞,通信設施較為落后的山區,對于地災方面的天氣預報和上級有關指示精神無法快速、準確的轉達到隱患點或災害點上,給防災抗災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3.部分村民對地質災害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存在聽天由命的思想,一部分村民心存僥幸心理,愿秉家舊業,雖經鄉(鎮)府多次做工作并限期搬遷,然遲遲未動,寧可簽訂生死狀,也不可搬遷;還有一部分群眾愿意搬遷,但由于生活困難和難以選擇合理的宅基地搬遷難以實現。
4.地質災害檢測的技術人員嚴重缺乏,全縣各鄉(鎮)國土員為地質災害聯絡員,但真正對地質災害的常識了解很少,更缺乏相應的知識培訓地災常識缺乏,但沒有經過專門培訓,對如何避災了解不夠,還有個別村級干部夏季外出打工不在崗現象存在。
四、防災對策
1.突出重點。對地質災害威脅大,面積廣的地災點政府應撥出專款,在汛期進行專人檢查,易便在制定預案、落實責任人、簡測人以及搶險時做到有的防失盡量減少意外損失。
2.加大宣傳力度。牢固樹立防范意識,做到家喻戶曉,各級部門要把地災防災的宣傳當做一項長期任務來抓,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使防災意識深入到每個村民心中。
3.著眼于長遠,防患于未然。凡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應進行建設用地地災危險性評估,必要可提前進行防災治理,減少隱患發生。公務員之家
4.增加財政收入,添屬必要的裝備和增設隱患點標志。警示牌上標明災害地點、災情類型、規模和危機范圍,標明安全撤離路線等。
5.加強地災防災抗災隊伍建設,切實履行好職能,提高行政效率和工作水平,引進人才組織專業培訓,制定應急方案真正建設起各部門,各層面的快速反應機制。
6.加強工作指導,加大督查力度??h政府要長期或不定期組織專門督查組下到各鄉(鎮)進行防災督查指導,檢查汛期地質災害責任制落實情況。檢查汛期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執行情況,指導排除工作,對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防治進行集體規劃和研究等。
- 上一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和諧社會的構建論文
- 下一篇:林業在低碳經濟發展領域的地位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