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平衡指數的護理專業高校生膳食質量

時間:2022-04-01 10:43:00

導語:膳食平衡指數的護理專業高校生膳食質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膳食平衡指數的護理專業高校生膳食質量

傳統的膳食評價是采用單一營養素或食物組指標,如能量攝入量、脂肪供能比、維生素A、維生素C攝入量等,只能反映膳食某一方面的狀況和問題,不能解釋膳食中復雜性。膳食平衡指數(DietBalanceIndex,DBI)是依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結合中國居民膳食特點及問題特征制定的評分體系,適合評價成年人的膳食質量[1]。本研究就將采用膳食平衡指數的方法科學、合理評價大學生的膳食營養狀況,為有針對性的使用膳食指南提供依據。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醫學院校中在校護理專業學生共200人,均為女生,年齡(20.50±2.75)歲,身高(162.63±5.45)cm,體質量(54.49±6.58)kg。進行飲食情況調查。

1.2方法

1.2.1膳食調查

采用24膳食回顧調查法對200名在校的護理專業學生,進行連續3d(包括2個學習日和1個休息日)的膳食情況調查,包括每餐膳食攝入的種類、數量、烹飪方式,包括零食、夜宵等。調查人員經過專業培訓和嚴格考核,利用常見食物模型和量具進行演示,并對膳食問卷進行食物編碼和量化。

1.2.2評價方法

1.2.2.1營養素攝入量

依據《食物成分表》(2002)和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00)計算及評價。

1.2.2.2膳食質量評價

采用膳食平衡指數DBI-07法,結合大學生膳食特點和該年齡段學生的能量推薦量,將DBI中能量攝入水平分為7550~9200kJ。指標包括反映膳食中是否存在不足及不足程度的負端分LBS(分值范圍是0~72:分值0表示無攝入不足,1~14為較適宜,15~28為低度攝入不足,29~43為中度攝入不足,43分以上為高度攝入不足;如果沒有飲水量數據,分值范圍為0~60,1~12為較適宜13~24為低度攝入不足,25~36中度攝入不足,36分以上為高度攝入不足)、過量程度的正端分HBS(分值范圍是0~32:分值0表示無攝入過量,1~6為較適宜,7~13為低度攝入過量,14~19為中度攝入過量,19分以上為高度攝入過量)以及總分TS(分值范圍是-72~44:如果為負值,說明在平均水平更趨向于攝入不足,如果為正值,說明在平均水平更趨向于攝入過量,如果為0,不一定表示膳食平衡,可能是膳食過量和不足的程度相等,相互抵消)和膳食質量距DQD(分值范圍為0~84:分值為0表示膳食中既不存在膳食不足問題,又不存在攝入過量問題,分值1~17為較適宜,18~34為低度膳食失衡,35~50為中度膳食失衡,50以上為高水平膳食失衡;如果沒有飲水量數據,分值范圍為0~72,分值1~14為較適宜,15~29為低度膳食失衡,30~43為中度膳食失衡,43以上為高度膳食失衡)[2]。

1.3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對指標進行描述統計分析。

2結果

2.1大學生各類食物的攝入狀況

以分值-2~2為達到或接近推薦攝入量,其結果為:蔬菜、水果、豆類和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均達到或超過了推薦量;而谷類食物攝入的平均水平9.5%達到標推薦量,處于適宜范圍內(-4~4)的人數僅為43.5%;奶類有50%以上的人的攝入水平在推薦量的50%以下;食物種類的平均水平也很低,所有人的分值都在-8~-4,即被調查對象在3d中吃到的食物種類一般在6種左右。在調查期間沒有飲酒或酒的攝入量接近推薦量。只有15%的人鹽的攝入量未超過推薦量,約有1/2的人食用油的消費量達到推薦量(表1)。

2.2人群評價

被調查人群中負端分(DBI-LBS)的均值為31.14(s=6.13),為中度攝入不足;正端分(DBI-HBS)的均值為7.41(s=4.92),為中度攝入過量;總分(DBL-TS)均值為-12.68(s=5.81),說明大學生群體膳食攝入更趨于攝入不足。膳食質量距(DBI-DQD)平均分為37.68(s=10.23),說明大學生群體膳食情況整體屬于中、低度失衡狀態。而李繼斌[3]等的調查結果顯示:該校女生(DBI-LBS)的均值為25.8(s=5.3),低度攝入不足;其正端分(DBI-HBS)的均值為5.5(s=2.3),表示膳食攝入較適宜;總分(DBL-TS)均值為-17.9(s=8.3),說明平均水平更趨向于不足;膳食質量距(DBI-DQD)平均分為31.1(s=6.5),說明該校女大學生膳食處于中、低度失衡。比較2所學校女大學生的整體而言,我校大學生膳食存在的問題更趨于攝入過量引起的失衡。

2.3不同膳食模式學生的食物攝入情況

應用DBI-LBS和DBI-HBS的分值水平的不同組合,可將膳食分為9種模式。在本次調查中,13.5%的學生膳食結構模式為A;模式B的學生比例最大,占51.50%;模式E的比例為17.00%;模式D和模式G的人數均較少,分別占8.5%和9.5%,本樣本人群中沒有模式C、F、H和I。從表2可見,模式A與D、模式B與E相比較,在攝入不足程度相同情況下,模式D和模式E攝入過量程度的提高主要歸因于肉類食物的增加。相應地,模式A與B、模式D與E相比,在攝入過量程度相同的情況下,模式B和模式E攝入缺乏主要體現在蔬菜、水果、奶類、蛋類和豆類攝入的減少。

3結論

從本次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護理專業學生的膳食結構中,仍以攝入不足為主要問題,主要是谷類、蛋類、奶類及豆類食物,其中奶類及豆類食物攝入不足最為嚴重。與此同時,也存在攝入過量的問題,動物性食物尤其是肉類及其制品存在著一定比例人群攝入過量,其食用油、鹽過量攝入的比例也較高。飲水雖然達到要求,但多選擇為果汁、可樂、雪碧、礦泉水、純凈水等。所以護理專業大學生的膳食整體上屬于中度營養不足。這些問題主要原因在于:(1)學生大多在學校食堂就餐,由于受食堂食品種類的限制,使學生們就餐食品多樣這點受到限制,且食堂整體用油、鹽量過高,使其用量超標,而奶制品缺乏與地處海南有關;(2)學生膳食的食物種類雖然較豐富,但由于存在有“苗條美”的觀念使部分女學生在膳食就夠上缺乏動物制品的攝入,同時主食量也嚴重不足;(3)海南特色食物中除了豐富的海產品,雞肉、鴨肉等傳統食品的攝入也較高,如海南傳統四大名菜(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和和樂蟹)深受本地居民的喜愛;受南方高溫的影響,學生的飲食習慣中鹽量需求大,常喜食咸魚、蘿卜干等腌制品;(4)受地域影響海南天熱,所以有晚睡的習慣,學生正常的生活中就多有吃夜宵的習慣,被調查對象中85%的學生有吃夜宵的習慣。

針對上述學生營養問題,建議在今后的營養膳食改進工作中,首先可通過提高學生營養專業知識水平以促進其飲食行為的改變;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4]的要求,大學生膳食應為: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要搭配;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吃清淡少鹽、新鮮衛生的食物;三餐分配要合理,保證吃好早餐,避免盲目節食。其次,通過優化學生集體食堂的經營方式以豐富學生的選擇,從而優化其膳食模式,使各種食物的攝入量搭配合理以滿足各營養素的均衡攝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