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術后觀察及監護
時間:2022-07-23 11:10:33
導語:腹部術后觀察及監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腹部術后最為常見的并發癥是粘連性腸梗阻,腹部術后約有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粘連,而其中有超過40%的患者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粘連性腸梗阻約占所有類型的腸梗阻的30%。筆者所在醫院治療的腹部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86例進行特殊的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86例病例均為筆者所在醫院于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腹部術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齡8~71歲,平均(47.8±7.6)歲;腹部手術類型:41例患者為腸切除吻合術后,占47.67%,15例患者為闌尾切除術后,占17.44%,13例患者為胃大部切除術后,占15.12%,9例患者為婦科手術術后,占10.47%,5例患者為外傷脾切除術后,占5.81%,3例患者為膽道手術,占3.49%。梗阻發生時間為:37例患者為4天后,占43.02%,23例患者為1個月后,占26.74%,11例患者為1年后,占12.79%,8例患者為5年后,占9.30%,5例患者為10年后,5.81%,2例患者為20年后。
1.2梗阻的原因
患者的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急性炎癥滲出、局部的水腫、腹腔內黏膜組織的創傷、組織細胞的缺血、局部的炎癥刺激、腹腔內化療藥物刺激等因素引起,當患者術前伴有腸梗阻、腸穿孔以及腸破裂時,手術治療后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率更高。
1.3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術治療,給予患者持續胃腸減壓,常規禁食水、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聯合應用抗生素及胃腸外營養。如患者非手術治療效果不明顯,患者出現腸狹窄的情況時,則應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如果選擇手術時機需要在護理過程中嚴密的觀察患者癥狀的變化。
1.4護理
1.4.1心理護理腹部術后發生粘連性腸梗阻的患者,因為擔心再次進行手術而產生恐懼及焦慮等負面的心理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在術后的護理過程中向患者耐心的講解治療的各種相關知識,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進行治療[1]。
1.4.2一般護理禁食水并給予持續的胃腸減壓,同時觀察胃管內的液體性質,如發現液體呈血性,則應立即進行手術治療。
1.4.3綜合性護理積極糾正患者的水電解質紊亂、糾正酸堿失衡,同時給予患者全身抗感染治療。當患者突然體溫升高,同時伴有腹壁肌緊張時,應考慮腸梗阻的發生。
1.4.4針灸與按摩采用針刺足三里、天樞等穴,同時按摩患者的大杼穴及白環俞等穴,可以促進患者的腸道蠕動。減少患者術后腸梗阻的發生[2]。1.4.5中藥治療術后可以給予患者大承氣湯灌腸,以促進腸管的收縮和腸道蠕動,從而減少腸梗阻的發生。
2結果
86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在給予非手術治療后痊愈出院,占69.77%;其余26例患者均采用再次的手術治療,再次手術后,24例患者痊愈出院,占27.91%,2例患者發生死亡,占2.33%。
3討論
粘連性腸梗阻是腹部術后最為常見的并發癥[3]。嚴重時需要進行再次手術治療。對于首先采用非手術治療的患者需要密切的觀察患者的病情,以確定最佳的手術時機。(1)腹部術后3~4d腸蠕動會逐漸恢復正常,在此之前,患者會出現腹脹的情況。如果術后4~5d,患者仍未出現肛門排氣的情況,并伴有腹痛腹脹等癥狀,則應考慮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2)如果患者經過持續胃腸減壓及全身抗感染治療之后,患者的病情仍未好轉,并且患者出現持續性的腹痛、壓痛、血壓下降、心律加快、腹穿抽出血性液體等急腹癥的癥狀,應做好急診開腹手術治療的準備。因此,對腹部術后患者進行密切的病情觀察,可以及時的對粘連性腸梗阻做出診斷,以決定患者是持續的非手術治療,還是進行再次的開腹手術治療[4]。預防粘連性腸梗阻的措施[5]主要有:術后盡早開始各種適應性的運動,包括主被動的變換體位,并讓患者盡早的下床活動;術后每日用溫水泡腳,通過刺激足底反射區,可以有效的促進腸道的血液循環,從而增強腸道的蠕動力,促進肛門盡早的排氣;術后可以采用藥物刺激患者的肛門,以促進肛門排氣的發生,達到減少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6]。本組研究可見,通過密切的觀察患者的病情和給予特殊的護理,可以減少腸梗阻的發生,減少患者再次手術的痛苦。
綜上所述,對于腹部手術患者,術后應密切的觀察患者的病情,同時給予患者綜合性的護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粘連性腸梗阻的發生,并可以確定非手術治療及再次手術的時機。
- 上一篇:性病患者心理監護策略
- 下一篇:監察局招商項目建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