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外傷病患醫院感染循證監護
時間:2022-07-13 01:40:37
導語:顱腦外傷病患醫院感染循證監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極易發生醫院感染而影響預后,危及生命[1]。循證護理是患者提出護理要求之前,護理工作者根據有價值的科學研究結果為依據,及時準確地實施護理[2]。我院將循證護理運用于預防治療重癥顱腦外傷患者醫院感染的護理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入住我院ICU接受治療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46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平均年齡(48.3±8.5)歲。均經頭顱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確診為重型顱腦損傷。
1.2分組
46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3例,予以常規護理治療;研究組23例,運用循證護理治療。
1.3醫院感染分析
分析并記錄兩組患者的醫院感染種類以及各自的例數,計算發病率,并進行比較分析。
1.4循證護理措施
1.4.1呼吸道感染的預防
1.4.1.1循證證據長期平臥位是致肺部感染獨立的相關因素;年齡>60歲、機械通氣>4d、頻繁霧化吸入和吸痰也是導致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且肺部感染的危險性隨吸痰次數的增加而增加[3]。
1.4.1.2護理措施(1)保持患者側臥位或側俯臥位,定時進行基礎護理。(2)病房應保持通風,每日應定時進行有效空氣及物體表面消毒。(3)做好氣管切開術后護理。(4)切勿頻繁吸痰,吸痰過程應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吸痰管應保證一次性使用。(5)霧化吸入操作時應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運動。(6)使用鹽水棉簽進行鼻腔護理1~2次/d,口腔護理2~3次/d。
1.4.2胃腸道感染的預防
1.4.2.1循證證據由于廣譜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破壞了腸道菌群間的動態平衡,是導致胃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同時鼻飼液制備過程不清潔、營養成分配制不合理等也可引起患者慢性腹瀉,使胃腸道感染程度加重[4]。
1.4.2.2護理措施(1)對患者家屬進行飲食指導。(2)營養液配制要合理,成分均衡且新鮮,鼻飼時要嚴格無菌操作。(3)患者喂食時應采取半臥位。
1.4.3泌尿系感染的預防
1.4.3.1循證證據頻繁更換導尿管會增加尿道感染的可能性,應減少導尿管的更換次數,避免尿路感染;同時膀胱沖洗和更換集尿袋均能導致尿路感染,長期導尿更換頻率為每周1次[5]。
1.4.3.2護理措施(1)計算患者液體出入量,保證充足尿液生成,以達到尿道沖洗的作用,減少細菌附著。(2)予以間歇排尿法減少尿路感染,促進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復。(3)每周更換1次集尿袋,每3周更換1次導尿管,如有尿液混濁,則應沖洗膀胱。(4)留置導尿過程予以會陰護理2~3次/d。
1.4.4壓瘡的預防
1.4.4.1循證證據壓瘡發生的常見因素有:機體局部組織持續遭受壓力,受壓處皮下脂肪減少,缺乏組織緩沖,導致血液循環障礙;蛋白質合成減少,皮膚松弛干燥,缺乏彈性,使皮膚的角質層保護能力下降;顱腦外傷患者由于保護性反射消失,運動及感覺功能喪失,局部組織神經性萎縮[6]。
1.4.4.2護理措施(1)加強對患者家屬預防壓瘡措施的宣傳教育工作,注重對皮膚的觀察以及護理皮膚的方法,建立壓瘡重在預防的觀念。(2)記錄翻身卡,做到勤擦洗、勤翻身,保證2h翻身1次,有條件使用氣墊床。(3)通過胃腸外和鼻飼增加營養供給,保證蛋白質合成。(4)禁止按摩受壓處,對于血供不好組織要避免繼續受壓。(5)床單或衣服要勤換,以減少尿液對皮膚的刺激。1.5統計分析應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組間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患者呼吸道、胃腸道、泌尿系、壓瘡的醫院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循證護理其核心思想是鼓勵護士參與醫療干預,加強了醫護間的協調和護理的科學性,其作用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提高護理質量。重癥顱腦損傷是外科創傷中最嚴重的一種損傷,死亡率高,對于護理要求高。通過將循證護理的理論運用于預防重癥顱腦外傷的醫院感染,可以降低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率,提高生存質量及護理質量[1]。本研究中通過采取一系列循證護理措施,使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呼吸道、胃腸道、泌尿系、壓瘡的醫院感染率明顯降低,表明該循證護理措施對于預防醫院感染是有效可行的,值得在臨床護理推廣。
- 上一篇:安監局執法監察總體方案
- 下一篇:WTO標準與貿易保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