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護理在綜合醫院臨床實施情況分析論文

時間:2022-09-27 09:38:00

導語:分級護理在綜合醫院臨床實施情況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級護理在綜合醫院臨床實施情況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分級護理臨床應用符合率

[論文摘要]目的:調查分級護理在臨床應用的現狀,找出分級護理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議。方法:隨機選取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內科系統、外科系統、婦科、兒科共19個病區的住院病人1816例,應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指定1名中級職稱以上護師到病房進行現況調查。結果:特級、三級護理病人的實際情況與分級護理標準基本符合;一、二級護理病人實際情況與分級護理標準不符合。結論:分級護理內容不完善是臨床病人護理級別與分級護理制度不符合的主要原因,應對分級護理內容加以改進,使臨床易于操作。

我國的分級護理始于1956年,為張開秀、黎秀芳等老前輩所倡導而成,一直沿用至今。在醫學科學和護理理論不斷發展的今天,原有分級護理制度中的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已不能適應現代護理的要求[2],國內也有同行提出,分級護理的內容已相對陳舊,在臨床執行中存在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對我院分級護理臨床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分析了執行分級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隨機選取2007年3~9月在我院內科系統、外科系統、婦科、兒科共19個病區住院的病人1816例進行分級護理實施情況調查,其中男961例,女855例,年齡6~78歲,平均年齡43.2歲。調查特級護理病人117例、一級護理病人441例、二級護理病人1012例、三級護理病人246例,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816份,回收1816份,回收率100%。

1.2方法

根據分級護理制度中各級別護理的要求,設定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4種問卷調查表。

1.2.1調查內容

(1)病人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診斷、住院科室。

(2)護理實施內容包括以下6個指標:①巡視病房間隔時間:分為24h專人護理,15~30min,1h,2h,>3h,12h;②生命體征監測間隔時間:分為15~30min,1h,2h,3h,4h,6h,8h,12h;③生活自理能力評價:分為完全依賴、部分依賴、自理3個層次;④基礎護理項目:包括口腔護理、皮膚護理、會陰護理;⑤心理護理;⑥衛生宣教。

1.2.2調查方法

指定1名經過培訓的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護師深入病房,用各級別護理問卷調查表,評價相應級別護理病人的病情,填寫調查表后收回匯總,統計出病人病情與級別護理的符合情況。

1.3符合率的評價標準

特級護理:能夠24h專人護理、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依賴的視為100%符合;一級護理:每15~30min巡視病人1次,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或部分依賴的視為100%符合;二級護理:每1~2h巡視病人1次,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依賴的視為100%符合;三級護理:每12h巡視病人1次,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2次,生活完全自理的視為100%符合。

2結果

(1)本次調查中有266例病人的病情與其醫囑護理級別不符合,屬人為因素導致的,如醫生對分級護理認識的差異性和受收費因素影響,其中特級護理11例、一級護理91例、二級護理141例、三級護理23例。

(2)病人病情與醫囑護理級別符合情況見表1。

3討論

近幾年來,國內對分級護理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的人日漸增多,探討的問題愈加深刻,提出的建議應引起我們護理工作者的重視。本次臨床調查結果顯示,分級護理制度在臨床實施過程中確實存在諸多問題。

3.1分級護理內容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

分級護理制度中有些內容較籠統,臨床執行中隨意性太大。例如,特級、一級護理對生命體征監測的間隔時間沒有具體的規定,本次調查中特級護理的病人間隔15~30min監測生命體征的65l例(61.3%),1h的22例(20.8%),2h的19例(17.9%);一級護理的病人中間隔1h監測生命體征的191例(54.6%),2h的52例(14.9%),3h的17例(4.8%),4h的90例(25.7%);沒有規定具體的時間范圍,形成同樣級別的護理,病情監測的時間卻相差甚遠。

3.2分級護理制度中病情依據和護理要求存在矛盾

分級護理制度中依據病人的病情輕重來決定病人的護理級別,并規定了相應的護理要求。在一級護理中,有時會出現病情與護理要求不符,有些病人需要給予完全的生活幫助,但不一定需要嚴密的病情觀察。本次調查中,骨科一級護理病人51例,其中46例(90.2%)為臥床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低,需要完全依賴或部分依賴,護理要求很高,但是生命體征相對平穩,并不需要隨時監測,給臨床護理級別的選擇帶來問題,給臨床醫生和護理人員帶來困惑。

3.3分級護理制度中有些內容執行有一定難度,不切合實際[4]

分級護理制度中要求對一級護理病人每15~30min巡視病房1次,該標準既概念模糊,又不可執行。每次巡視病房做什么,全面評估病人病情,還是監測生命體征,是否需要記錄,無明確規定。況且,本次調查中有此需要的病人僅為33.4%。再說,假如一個病區有10個一級護理病人,每個病人巡視1次需要5min,那么需要3個護士連續巡視才能完成,此標準適合特護的病人應用。調查又發現一級護理巡視病房時間間隔1h的183例(52.3%),生命體征監測時間間隔1h的191例(54.6%),每小時巡視時間的例數與每小時監測生命體征的例數接近,因此取消巡視時間的規定,改為病情監測時間更為合理。

3.4分級護理中病情依據滯后

由于醫學科學的快速發展,從前的疑難、危重病例,已經能夠很好地控制或治愈,例如腎衰竭病人在分級護理中定為一級護理,隨著血液透析技術的開展,不但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而且,定期透析病人還可以繼續參加工作。各種制度需要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進行修改,否則就會給臨床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3.5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分級護理制度中規定,對特級、一級、二級護理病人要做好基礎護理。但由于內容籠統,不同護理級別的病人需求不同,如特級護理病人基礎護理需要護士做,而一級、二級護理病人需要護士完全或部分協助。況且不同的疾病需要的基礎護理項目不同,如婦產科的病人會陰護理多,神經科的病人則需要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所以,不同護理級別、不同疾病不能一概而論。

3.6醫囑中護理級別不準確

在本次調查中有266例醫囑護理級別與病人需求不符,應為一級護理的病人,醫囑定為特級護理;應為二級護理的病人,醫囑定為一級護理等等,醫囑護理級別不準確的原因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4建議

分級護理制度病情依據不可能涵蓋所有疾病,建議用生命體征監測時間的長短,作為病情輕重的依據,取消巡視病房時間;另外可以根據病人的自理能力分為不同的活動度,護士根據病人的活動度給予生活協助,病情監測與生活護理應分別分級分度,匹配使用;基礎護理項目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分別對待,以便使分級護理制度更實用、便于操作。

參考文獻

1丁言雯.護理學基礎.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63

2劉義蘭.對分級護理制的商榷.護理學雜志,2006,21(12):44-45

3楊潔.介紹日本分級護理制度.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80

4李文清,劉莜詠,葉利軍.改進分級護理制度以減少護患糾紛的探討.中華護理雜志,2007,42(3):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