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護理對創傷骨科患者的影響

時間:2022-10-14 03:56:17

導語:心理護理對創傷骨科患者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護理對創傷骨科患者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在創傷骨科患者護理過程中,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患者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產生的臨床影響效果。方法從本院創傷骨科歷年所診治的患者中,篩選出142例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將所選樣本均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心理護理);患者在本院接受相關治療及護理的時間為2018年2月~2019年12月;觀察指標使用患者在護理后的總依從率及生活質量評分(WHO),對比兩組患者以上指標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總依從率達到了95.77%(68/71),而對照組僅為69.01%(49/71),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指標包括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軀體角色、情緒角色、心理健康)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改善程度更大,兩組差異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干預模式,可極大地提升創傷骨科患者在臨床早期功能鍛煉過程中的護理依從性,有助于患者各項機體功能的恢復,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心理護理;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影響

果創傷骨科所收治的患者,大多會承受極大的疼痛,患者因此會產生很多不良情緒和心理,如焦慮、抑郁、恐懼、煩躁等,從而對臨床治療和護理造成不利影響,甚至會拒絕相關醫護措施,不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因此,臨床對創傷骨科患者的心理干預,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創傷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觀察該項護理措施對患者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篩選出142例本院診治的創傷骨科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將所選樣本均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心理護理);患者在本院接受相關治療及護理的時間為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數據,如性別、年齡、傷情、身體狀況等,分組后的組間對比差異均較小,無統計學意義。1.2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臨床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著重增加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1)通過觀察、與患者交流、向患者家屬側面了解等方式,全面了解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狀態,結合患者病情,給予針對性的情緒安撫和心理疏導,讓患者能夠保持情緒放松,同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2)對患者進行疾病和健康知識宣教,讓患者對相關知識有全面正確的認識,并通過安慰、鼓勵,給患者列舉治療效果較好的案例,將依從性好的患者樹立為榜樣等方式,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和治療,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工作;(3)通過指導患者調整呼吸,想一些開心的事,聽輕松舒緩的音樂,看喜歡的電視節目,聽廣播等方式,引導和幫助患者采取注意力轉移的方式,提高對疼痛的耐受力,并遵醫囑給予患者適當的鎮痛治療;(4)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一些患者由于懼怕疼痛以及運動會影響治療效果,因此不敢、不愿開展早期功能鍛煉。對此,護理人員應當著重向患者強調早期功能鍛煉對于促進康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使患者具備相應的康復意識,提升患者的意志力,增強患者及早康復的信念,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鼓勵患者術后盡早下床活動,加快軀體功能的恢復[2]。1.3觀察指標。統計對比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如下指標情況。1.3.1護理依從性。該指標通過問卷調查對患者早期功能鍛煉的依從性進行評價,按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三類,對患者進行分組、分類的指標數據統計和對比分析。1.3.2生活質量評分。(WHO)該指標包括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軀體角色、情緒角色、心理健康等五項,滿分100分,指標數據均與分值成正比。1.4統計學方法本研究的各項數據均經統計整理后錄入到SPSS20.0統計學軟件實施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的呈現形式為(x±s),接受t檢驗,計數資料的呈現形式為(%),接受x2檢驗,將P<0.05作為判定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總依從率為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較大(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進行兩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價指標的對比,結果表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更優,兩組差異存在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結論

創傷骨科主要針對因外力或者暴力而導致四肢、關節、骨盆及脊柱發生骨折的患者,因而患者會承受極大的疼痛,加之對自身疾病療效和預后康復的擔心,極易因此出現心理上的負性情緒和反應,并可能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3]。因此,臨床在對患者進行對癥治療的基礎上,有效的心理干預護理措施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創傷骨科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調節和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的疾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進行科學的術后康復訓練,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生活質量。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心理護理較常規護理干預模式,臨床療效更好、效果更加顯著,接受心理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生活質量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模式,可極大地提升創傷骨科患者在臨床早期功能鍛煉過程中的護理依從性,使患者能夠更好的配合醫護人員開展相應的康復治療,有助于患者各項機體功能的恢復,可促使患者盡早康復,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該護理方法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張敏.心理護理對創傷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7):70-71.

[2]黃亞.探討心理護理對創傷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7):45-46.

[3]王丹丹,梅龍飛,王慧琴,等.疼痛管理在創傷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04):84-85.

作者:鐵伊靜 單位: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