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貨運論文:探索中國航空貨運發展措施
時間:2022-02-03 09:30:04
導語:航空貨運論文:探索中國航空貨運發展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李云溪
據統計,在2011年,全球前10位的貨運人共包攬44%的貨量,而全球共有超過900家航空公司。這意味著貨運人具備巨大的市場勢力。而傳統航空貨運企業至今無法辨清貨運人和實際托運人到底誰是真正的客戶?貨運人到底是競爭對手還是合作伙伴?國外的商業實踐領先國內數十年,傳統航空貨運企業,世界勁旅如AF-KLM貨運部和盧森堡貨航Car-golux等從未提出過向物流化、第三方物流等轉型的戰略。因此,慎言“航空貨運企業由單一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
運飛機,大幅提高運力?目前波音和空客都手握大量的寬體飛機訂單,包括A330,A350,A380,B777,B787,B747-8等,這些大型寬體客機就像一架架微型全貨機,不僅運載能力大幅提升,而且可以實現貨物的集裝化運輸。實際上,運力過剩一直是航空貨運的痼疾。業內人士預測到2020年,航空貨運的主力將回歸到客機腹艙。全貨機將收縮到在細分市場如超大件、危險品運輸等方面發揮作用。
美國的航空公司已經回歸到依賴客機腹艙運力的模式,日本航空公司緊隨其后,目前美國骨干航空公司只有原西北航空公司旗下擁有全貨機就是明證。漢莎貨運航空公司在2009年甚至提出要完全撤出全貨機的運營。而國內貨運航空公司引進飛機背后的邏輯,一是獲得規模經濟,攤薄成本;二是構建航空運輸網絡。實際上,二者都是很難站住腳的。按照國外的研究,航空公司的機隊規模增長到大約50架之后,規模經濟就不太明顯。反觀國內大型航企旗下貨運航空業務,從財務投資角度來講,完全是一筆不能再糟糕的投資,無一不大幅拖累集團公司盈利,所以我們應該評估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全貨機?需要多少?不是說我們的出口貨量由外航承運超過50%我們就一敗涂地,只要運力不構成國際貿易的瓶頸,這種商品化同質化的運輸服務由外航承運又何妨?美國民航不可謂不強,但據統計,美國出口貨量的52%由外國航空公司承運。有時候,大未必是美。
理論來自于實踐,理論反過來指導實踐。理論要接受實踐的檢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如果所研究的理論脫離于實踐,甚至與實踐格格不入,那么所研究的就是偽科學,得出的就是偽結論。錯誤的政策和投資決策帶來的必將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這說明我們在航空貨運方面的基礎研究還不夠,國外的同行走過的彎路,我們就要力求避免,學術界應該為政府和實業界提供一個客觀的正反分析,正如在社會歷史領域所展示的一樣,商業史本身就是商業實踐前進的一面明鏡,這些歷史的經驗教訓是我們政府決策者,投資者和職業經理人進行商業決策的最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