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錦標賽開展現狀分析
時間:2022-06-12 10:25:27
導語:航空航天錦標賽開展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目的
現代航空已成為中國國防和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因素,隨著國民經濟的提高,航空模型運動在航空航天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國產大飛機C919在2017年5月5日首飛成功,承載幾代人的航天夢,使夢想成為現實。參與C919研制的有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數10萬產業人員,可見參與范圍之廣,參與人數之多。2017年7月驕陽似火,全運會賽場上燃起航模人的熊熊熱情。闊別24載,航空模型項目自第八屆全運會停辦后,以群眾體育項目的形式重回第十三屆全運會賽場,這是一次翱翔藍天的夢想回歸??蒲蓄惾珖娇漳P瓦\動錦標賽是通過參賽選手自行制作航空航天模型進行縮比驗證飛行,檢驗創新作品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實用性,對拓展大學生及科研所相關人員的設計制作和創新意識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對科研類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開展現狀進行研究。2.2研究方法。2.2.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書籍、報刊、網絡關于航模型運動有關方面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比較、歸納與總結。2.2.2調查法。對中國航空運動學會航空航天模型委員會、高校分管航空模型運動的領導或指導教師就該高校開展航模運動的場地器材、經費、組織形式等進行電話或郵件訪談了解航空模型運動開展情況。2.2.3邏輯推理法。通過搜索文獻資料,依據前人對航空模型運動的研究,結合科研類全國航模運動近10年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推理、歸納與總結。
3結果與分析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個性時尚的航空模型運動這項科技體育運動項目需求增加,使得航空模型運動得到蓬勃發展。航空模型運動是室內設計、制作及戶外放飛運動相結合的活動。航空模型的制作本身就有較大的體能消耗,加上野外對模型飛機的操縱、放飛及回收等一系列動作,更有效增強了參與者的靈敏、耐力、臂力、腹部和腿部的力量及熱量的消耗。為了促進航空模型運動更有力地發展,2004年由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主辦了“科研類全國航空模型運動錦標賽”??蒲蓄惾珖娇漳P瓦\動離不開高科技的成果,更能開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3.1科研類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的競賽分析??蒲蓄惾珖娇蘸教炷P湾\標賽,與美國世界大學生航空設計大賽、歐洲大學生載重飛機設計大賽,合稱為世界高校科研類飛行器設計賽三大賽事。隨著科研類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賽事的逐漸壯大,這項智慧型賽事有了更大的“野心”——在未來謀求將該賽事打造成國際賽事。自2004年以來比賽已成功舉辦13屆,主要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競技與娛樂的模型運動,旨在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挖掘、開發科研院所和大學生有關人員的技術創新能力。該賽事由三部分組成:(1)創新作品縮比驗證;(2)結合國家相關重點課題創新評比;(3)各參賽單位學習交流。表1顯示,2008年參加科研類全國航空模型錦標賽的有20所,2016年達到100所高校,參賽人員從300余名增加到2100余名。從舉辦地點進行分析,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主要是該區域高校開展航空航天專業較多,航空模型運動普及較廣。從參與高校數量和人數來看,參與高校增加了5倍,參與人數增加了7倍。自2004年該賽事開始啟辦至今已連續舉辦13屆,賽事規模逐漸壯大,使更多的高校及相關的科研所都踴躍參與進來,進一步增強了對科技理念的提升。3.2高校航空模型開展活動的分析。調查顯示,我國航空類專業院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昌航空航天、沈陽航空航天5所大學,另有30余所大學有相關的專業或學院。非航空類高校航空模型運動運用最多的就是校運會的開閉幕式,該校航空專業學生或航模協會學生放飛自己親自設計的航模在田徑場上空馳騁與翻轉時非??簥^與振奮人心。被譽為“非航空類院校的標桿”的河北科技大學,自2008年底開始開展航?;顒?,其組織形式是以航模協會的形式進行組織與發展。該校在全國賽事中從被質疑到逐漸被認可,見證該校航模活動從發展到壯大的歷程。河北科技大學航模運動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校領導的重視與省航模協會的指導、校航模協會會員多學科交叉起到的互補作用、指導教師的專業及辛勤付出和學生的勤奮好學及思想碰創。河北科技大學場地器材比其他非航空類院校相對完善:新校區廣闊的場地供航模試飛,具有對航模愛好者全天候開放設備齊全固定的實驗室,為航模愛好者提供了有利的科技創新場所,有新的想法、好創意隨時可實驗與操作。特別是非航空類院校開展航空模型運動的經費主要來源于該校的科技創新專項基金,由于經費的限制對航空模型的研發受到一定的制約。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雖然航?;顒訉ε囵B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具有突出作用,但是高校發展航模運動具有一定的制約因素。究其原因:一是場地器材實驗設備不完善,二是科技創新專項經費不足,三是領導重視程度不夠等,從各個層面上制約了航空模型運動在高校的推廣與開展。河北科技大學被譽為“非航空類院校的標桿”源于該校熱情高漲的學生隊伍和指導教師的專業及辛勤付出,特別是領導的重視,取得了很多優異成績,探出了良性的發展模式,但目前航模運動在該校的定位也僅僅是一項課外科技創新活動。4.2建議。4.2.1培養青少年對航空模型運動的興趣。航空類專業高校航空協會會員在入會或入校前大部分都未真正接觸過航模運動,希望相關部門和機構加強對航模運動知識的推廣與普及。建議對具有航模特殊創新能力的初、高中階段的學生開啟直通車,只要他們的成績達到一本線,航空類專業院校就可以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單招,進而更好地培養他們的科技創新意識,帶動航模運動更好、更快地發展。4.2.2加強校企聯合產學研合作模式。大學生航模基地與航空科技企業的產學研合作是校企聯合的一種新突破。即航空特色院校在培養自身專業人才的同時,也將科技創新、科研成果通過與企業、科研機構多種合作形式逐漸向現實生產力轉變。4.2.3依托俱樂部形式開展航模運動。隨著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不斷地應用,高等院校應當將現有資源利用好。依托航模俱樂部多組織相關活動,在比賽場上大家比拼技藝,比賽場下大家是朋友;加強交流,碰創新思想、新突破。
參考文獻:
[1]許宜北.我國航空體育運動發展及對策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04.
[2]趙怡雯.我國航空體育賽事資源的市場開發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1.
[3]韓建昌.我國通用航空文化建設研究[D].西安:西北工業大學,2016.
作者:盧福麗 何祖星 單位:貴州理工學院體育教學部
- 上一篇: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論文
- 下一篇:安全文化在航空油料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