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手術護理信息化管理探討

時間:2022-03-24 11:49:12

導語:急診手術護理信息化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急診手術護理信息化管理探討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手術護理中構建信息化高效創新管理的實踐價值。方法:采用隨機對照試驗的方法將200例患者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00例患者。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管理模式,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構建信息化高效創新管理。評價兩組患者對護士綜合能力的評分,并記錄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對護士綜合能力的評分,如護士急救知識掌握度、護士急救實踐能力等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急救用物準備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急診手術護理中構建信息化高效創新管理,可提高護士應急能力和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對提升急診手術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高效;創新管理;急診;護理管理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速與生活方式的改變,各種疾病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呈持續攀升趨勢[1]。目前,手術是急診科主要治療有效手段之一[2]。但由于部分疾病手術較為復雜,易發生術后出血等病情兇險的并發癥,若不及時施救,很容易威脅到患者生命,導致患者死亡[3]。因此,加強急診手術護理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當前新形勢下醫療體制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以提高醫療質量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護理服務需求,同時通過形成常態化管理以提高護理管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保障患者安全。此外,通過常態化管理來強化醫護人員危機意識,增強其危機感,促使其不斷學習以提升其綜合素質,避免護理差錯發生,不斷提升護理質量[4]。近年來新常態化醫療體制改革下完善急診護理管理模式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目前在我國,急診手術護理管理水平還參差不齊,科學規范的風險管理模式尚缺乏探索。醫院急診手術積極構建信息化高效創新管理,一方面可持續提升護理管理質量,另一方面可保障患者安全,對此進行了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2020年1~3月醫院急診手術收治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半隨機對照試驗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患者。觀察組男54例,女46例;年齡為27~62歲。對照組男59例,女41例;年齡為26~6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嚴格按照醫院急診手術相關流程展開護理等。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構建信息化高效創新管理。(1)組建信息化管理隊伍。由醫院急診科護士長、主任醫生及相關護理人員組成,且護士長任小組長。(2)精心準備,明確信息化高效創新管理工作流程,細致查找潛在危險因素。小組成員通過頭腦風暴等方式對既往護理工作情況進行分析,找出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借鑒既往護理工作經驗等來確定急診科護理中存在的高危因素,如急救物品管理不當或急救技能欠缺等。(3)組織全體護理人員和急診科醫生共同討論急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分析,提出建設性意見。此外,對找出的風險因素進行編號,并深入探討其可能帶來的危害。(4)制定措施并落實到位。小組成員根據風險因素來針對性制定護理措施,并全程做到信息化管理。重新完善和修訂急診科手術交接工作流程,同時細化交接內容,如手術方式和手術類型等。手術完成后必須由患者責任護士與麻醉醫生等當面進行交接,避免出現交接信息失真等,規范術后交接方式,如口頭和書面等。督促護理人員加強交接管理,交接過程中需確認患者基本情況。修訂后的相關流程,由小組成員組織全體急診科護士進修培訓,同時做好考核,確保培訓效果。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升護理人員急救水平。小組成員通過投票方式來選出科室內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作為授課老師,負責為護理人員授課,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來提升教學效果。制定嚴格的培訓和考核計劃,并邀請相關急診科專家來授課,也可采用視頻等方式授課。加強急診科儀器的管理,在小組成員的組織下,醫院急診科要不斷創新急救物品管理方式,結合急診科工作實際可采用急救物品管理盒,如多層物品箱等。護士長要加強對急救物品的清點和管理,確保急救物品處于完好、有效狀態。加強考核,應急團隊小組負責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對考核優秀者給予激勵,以此激發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學習,提升護理服務質量。1.3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對護士急救知識掌握度、護士急救實踐能力的評分,滿分為100分。記錄兩組患者的急救用物準備時間,統計兩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1.4統計學方法。選擇IBM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管理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對護士綜合能力的評分,如護士急救知識掌握度、護士急救實踐能力等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急救用物準備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2.2兩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9%(P<0.05)。

3討論

傳統模式護理管理以護士長為主,一線護理人員完全以急診科相關流程和要求開展護理工作,并以執行護士長決策為主。既往護理管理主要以事后監管和應急處理為主,但隨著人們對醫療服務要求的提高,顯然傳統護理模式已無法滿足患者需求。為此,急診科要防范于未然,要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以預防護理風險發生,將護理風險消滅于萌芽階段。急診手術信息化高效創新管理是基于前瞻性分析理念的管理模式,它強調“事前預防”與“事中控制”,借助信息化技術來加強急診科護理管理,具有前瞻性,從而可避免差錯發生,保障患者安全。本次研究發現,采用信息化創新管理時,通過組間管理團隊來分析急診科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并針對性風險因子進行分析,并進行編號,整改一個銷號一個,從而從根本上來確保急診科護理安全性[5]。信息化管理具有高效性,通過培訓護理人員等來推進護理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轉,同時通過整合醫療資源,做到責任明確、人工明確等來全方位保障急診科護理安全[6]。信息化高效創新管理并非一次性的風險管理改善模式,其強調發現問題→分析→解決→經驗反饋→發現問題,如此循環可持續、反復發現問題,有利于護理質量持續改進[7-8]。信息化高效創新管理成員由醫院急診科經驗風險的護士長和護理人員及醫生組成,負責指導一線基層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有利于護理人員有條不紊的開展護理工作,從而確保安全性。此外,邀請相關專家等來給護理人員授課,提升其綜合能力,進而提高護理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信息化高效創新管理在急診手術護理中的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提升醫院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趙靜.優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7):1919-1921.

[2]王霞,卓瑩,魏恩榮,等.個性化疼痛護理緩解急診腎結石患者生理應激及疼痛的作用分析[J].貴州醫藥,2018,42(10):1272-1274.

[3]唐玲.急診手術分布特點對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的啟示[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9):794-796.

[4]王慧.優質護理服務對急診手術患者手術成功率及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1):1660-1662.

[5]陶云燕,朱琳,彭順秀,等.手術室優質護理對婦科急診手術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6):102-104.

[6]馮艷紅.優化護理流程在提高急診手術患者手術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3):229-230.

[7]張曉芬,袁承軍,何玲,等.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搶救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干預評價[J].河北醫藥,2016,38(8):1272-1274.

[8]邱祥,金倩倩,周嬋,等.急診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綠色護理通道的建立及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8,25(3):302-304.

作者:陶若冰 肖士祿 單位:安吉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