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產業革命下工業企業管理創新研究
時間:2022-05-06 03:01:55
導語:新一輪產業革命下工業企業管理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首次明確提出要把產業的結構調整上升為我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以現有產業的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的快速崛起和產業間互動融合發展等一系列的舉措都在表明,我國正在經歷一場產業革命,這次產業革命涉及行業之多、波及企業數量之廣前所未有。目前,河南正處于產業革命進行中的攻堅期,在這一關鍵時期,作為本輪產業革命的中堅力量,本土企業的傳統管理模式水平滯后、運行效率低下,已經不能適應新一輪產業革命的發展趨勢,在此大背景下,需要企業積極創新,創造出更加適應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新型企業管理模式,保障本輪產業革命能夠按照計劃平穩、有序地實施完成。
一、河南新一輪產業革命發展綜述
產業革命在目前產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下,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它不僅包括科學技術的革新,還包括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新型發展路徑的形成等一系列會對產業發展形成重大深遠影響的變革。當前,河南產業結構調整劇烈、新興產業迅猛發展以及產業間的趨同發展效應明顯,具體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以先進制造業為首的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
產業革命的發生通常最先是以工業的技術革新為標志,作為傳統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制造業一般都是最先進行技術革命的,而先進制造業作為未來制造業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廣泛的被制造業企業使用。先進制造業相對傳統制造業而言,具有巨大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信息化:先進制造業主要采用電子計算機和互聯網等設備第一時間接收外部最新產業發展方向和行業產品信息,反饋給設計研發中心,對產品的外觀、功能、功耗等方面進行實時改進,將信息傳輸給生產線,實現產品及時的更新換代。
2.自動化:先進制造業的生產線大多采用自動生產機器人來輔助人力生產,生產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汽車、機械、造船、航天等領域,生產自動化可大幅度地提高生產效率,保障生產安全,解決生產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3.智能化:以智能機床和3D打印機為代表的智能化設備已經占據了制造企業廠房的重要位置,隨著這些設備在生產當中的大規模普及,企業可以為消費者制造出他們想要的個性化產品,從而進一步擴大消費群體,取得更高的收益。
4.柔性化:柔性生產,是指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計算機數控機床為主的制造設備來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方式。柔性生產線可以根據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實時作出針對性的調整,實現小批量精準生產,為企業獲得最大收益。可以實現“供—產—銷”一條龍的高效流暢的供應鏈體系,達到全產業鏈的高效運行。
5.生態化:相對于傳統制造業,先進制造業由于采用了更加環保和高效的生產設備,降低了長時間持續性的環境污染,做到了工業生產和自然環境的共同發展,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河南目前大多數工業企業仍然處于傳統制造業階段,先進制造業發展水平較低,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智能制造專項項目中,河南僅有宇通客車、許繼電器兩家企業入圍。
(二)大力發展以新型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
新的產業革命使原有在產業內部發展的下屬子產業由于獲得了技術和管理上的巨大進步,逐漸發展壯大并最終成為獨立的新興產業,使現有的產業布局發生重大變化,顯著改變了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走向。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例,生產性服務業是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河南生產性服務業雖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迅速,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和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2013年全省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為5830.52億元,2014年已經增加到了6687.43億元,不考慮價格因素比上年增長14.7%,而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呈現出逐年穩步提高的態勢,2013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50.81%,2014年上升到了51.59%,增加了0.78個百分點。除生產性服務業外,生物醫藥、3D打印、光伏制造等新興產業不僅更加豐富了現有產業的組成,同時也提升了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性。
以往歷次產業革命都無一例外地引發了企業管理方式的革新,而新一輪產業革命同樣影響著企業管理體系和管理模式。外部整體產業發展和市場經營的大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企業原有的管理體系逐漸表現出水平滯后、效率低下等缺點,已不能完全適應新的產業發展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在原有的管理體系上進行創新,創造出新型的、能夠更加適應產業發展環境的管理方式,才能在本輪產業革命中立足。本文從組織結構設計和管理機制兩方面提出三種新型的管理模式進行探討。
(一)嵌入式組織結構管理體系
相對于產業間頻繁的互動發展,企業之間由于生產流程、管理體系之間有較大差異,加之保密等因素的存在,致使企業的運行相對外界仍然是封閉的,依然是以單獨個體的形式存在,即使是有親密合作關系的企業之間也僅限于較淺層面的交流,導致企業間的合作發展效率低下,阻礙了共同發展的進程。在這種情況下,針對企業間互動發展的嵌入式組織結構管理體系應運而生。嵌入式組織結構管理體系應用于企業的管理體系中,特別是有合作關系的企業之間的互動發展,很好地解決了由于管理體系的封閉性帶來的阻隔問題,嵌入式組織結構可以是事業部、職能部門甚至是整個管理層的嵌入模式的多種方式,形式多樣、靈活多變,可以實現一個企業直接地對合作企業管理體系的監管、調整、重組等一系列活動,這種互動發展的模式可以使生產性服務業企業更好地與生產企業母體進行對接,消除彼此之間的差異和磨合,實現高效的生產。目前,嵌入式組織結構管理體系主要應用于聯系緊密的產業,如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互動發展、食品行業的全產業鏈生產等領域,今后還會逐步向更多的產業推進,形成產業互動發展的未來趨勢。
(二)自適應式柔性管理體系
柔性管理是從企業的經營方面出發,對事業部、職能部門進行柔性化改革,實現各部門對企業整體戰略調整的自動適應。以事業部為例,事業部制組織結構最早起源于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是由通用汽車公司總裁艾爾弗雷德•斯隆于1924年提出,故被稱為“斯隆模型”,又稱“聯邦分權化”,是一種高度(層)集權下的分權管理體制。事業部制,就是按照企業的主營業務包括按產品、地區、市場等來劃分部門,設立若干個事業部。事業部是在企業宏觀的領導下,擁有完全經營自主權,實行獨立經營、獨立核算的部門,既是具有利潤生產和經營管理職能的受公司控制的利潤中心,同時也是產品責任單位或市場責任單位,對產品設計、生產制造及銷售活動負有統一領導的職權。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事業部已經在傳統工業領域的管理體系中占據統治地位,進入了發展的穩定期,但隨著新一輪的產業革命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的異軍突起,傳統的事業部體系受到強烈的沖擊,事業部一成不變的規模和流程客觀上阻礙了以適應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靈活應變的生產方式,事業部制也急需像先進制造業一樣采用柔性化的管理體系。柔性事業部可以通過自身的調整自動適應整體的管理體系,不僅能與管理層實現同步發展,自身的戰略調整甚至還可以反向引導管理層進行相應的調整,產生促使管理層進行調整的“外溢改革效應”,企業整體互動發展,以實現企業的最終發展目標。柔性事業部與先進制造業在形態、路徑和機理等方面高度相似,已率先應用到了先進制造業企業的管理體系當中,今后還會擴張到其他行業和領域,發揮其應有作用。
(三)基于業務流程的管理控制體系
現代企業以事業部制為主體的組織結構設計雖然較之前的職能制組織結構在管理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其中對企業發展影響最大的就是各事業部內部由于有自己的職能部門,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封閉式的體系運行,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各自為政的局面,對其他事業部的協調性下降,甚至對領導層的指令的執行力也有所下降,企業內部體系松散,整體性和凝聚力差,導致企業運行效率下降。究其根本原因,并非事業部這種形態的結構性缺陷,而是在宏觀層面上缺少根據將各事業部以及事業部與領導層之間銜接起來的紐帶,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和溝通,提高部門間的協調性,而企業基于業務流程的管控體系的出現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以制造業企業為例,業務流程從最高級別的董事會開始,將分屬各事業部當中的職能部門如研發部門、營銷部門通過流程指令串聯起來,并嚴格按照從最初戰略的制定到最終產品的銷售這一流程的先后順序來執行,涵蓋了戰略流程、經營流程和保障流程,而同時也將公司級流程、部門級流程和崗位級流程串聯起來,由于各事業部之間的職能部門已經通過流程緊密的聯接在一起,事業部之間的協調也順理成章地通暢了,大大提高了溝通效率,減少了無謂損耗,最終為企業創造了更多價值。基于業務流程的管理控制系統目前已經在制造業企業特別是高端制造業企業中開始采用,今后會有更多的企業采用這一先進的管控體系。
三、意義與啟示
新一輪產業革命由于涉及行業和地區范圍較廣,對技術和資本的要求較高,目前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會對現有傳統的產業結構和管理模式產生強烈的沖擊,造成深遠的影響。由于現有的企業管理體系發展相對滯后,存在諸多問題,已經不能適應本輪的產業革命,急需管理體系的革新。本文中的三種管理體系創新模式的提出是一次探索,對河南工業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和意義:一是對企業的組織管理體系進行改造和創新,完善其內部組織結構和管理機制,有助于企業形成更加科學、合理、完備的現代企業組織管理體系。二是推進河南工業企業的組織管理體系的調整,有利于河南產業轉型和升級,實現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深度融合,對促進河南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诤幽夏壳爱a業整體發展還處于較低層次,工業企業管理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體系的改進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支持;同時,政府相關管理機構也應盡快出臺政策,設立專項基金,完善對中小企業的幫扶制度,使企業早日實現管理創新。
作者:袁博 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
- 上一篇:開發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計劃
- 下一篇:建投公司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