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變革范文

時間:2024-01-23 17:51: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變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變革

篇1

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發展,值此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我們集結各種優勢資源,通過對各領域改革探索的深入研討和總結,推出具有時代特色的“中國模式與新理論”系列報道。

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場以實行“”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在農村拉開帷幕。30年的改革實踐證明,農村改革是卓有成效的,促進了其他各領域改革的開展,使整個中國步入改革開放時期。但在改革的重心轉入城市之后,農村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顯得滯后了。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回顧和總結“三農”改革的經驗和教訓,對開啟新一輪農村改革意義重大。

回顧30年農村改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得到了很好的詮釋。農村改革的每一步前行都來之不易,都是在“左”和“右”的爭議和質疑中,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無論是“”,還是“村民自治”,等等,無不如此。

現在,我們步入統籌城鄉發展的康莊大道,但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問題和爭議依然很多。農村土地問題是農村改革的關鍵所在。“中國最大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最大的問題是土地問題。”杜潤生如是說。他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改革政策研究與制訂的核心人物之一。無獨有偶,著名的“三農”問題專家陸學藝指出,計劃經濟體制仍然在束縛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最主要的有兩個,一是戶口制度,一是土地制度。他從事“三農”問題的調查研究30多年,足跡踏遍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篇2

關鍵詞:小城鎮建設;問題 ;路徑; 探析

目前,全國有將近2萬個小城鎮,小城鎮所具有的城市功能不斷增強,人口集聚效應明顯,不僅是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支撐,也是擴大內需、刺激經濟的重要途徑。成功推進小城鎮建設,既可以促進新農村建設,又可以繁榮城市發展,這需要科學的制度設計、規劃設計和產業支撐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來保障。

一、小城鎮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科學規劃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和土地資源浪費

嚴重

當前,我國大多數小城鎮在綜合規劃上缺乏統籌性、前瞻性,導致工業園區泛濫,基本每個縣都有一個甚至多個開發區,中心鎮或鄉鎮也在規劃園區。園區內產業設置基本不分類,各種企業都可以入駐,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給當地造成了很大的環境問題。而園區內基本上沒有成型的生活區和商業區,在環境惡化的情況下,即使有規劃也難以落實。最為嚴重的是在一些縣市,隨處可見用圍墻圍起的土地內雜草叢生,沒有企業入駐,土地荒蕪,造成了土地的巨大浪費。

(二)難以形成產業鏈,經濟發展不可持續

小城鎮在土地和勞動力等方面的得天優厚低成本優勢,對企業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在一段時間內可吸引很多企業入駐。但因很多小城鎮沒有成型的產業鏈,這就增加了企業的物流成本,降低了企業效率和利潤。通常,很多企業只能維持三四年的發展,而后便陷入困難,甚至是撤資或破產,導致大量工人失業,這不僅給當地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當地社會的穩定。

(三)受城鄉二元結構制約,人口集聚和城鎮規模發展不

匹配

一方面是園區過度開發導致的土地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是農村土地制度的制約,農民對土地的依賴,導致農民工難以“脫農進城”,也就不能實現農民工的“市民化”;再就是城鄉二元戶籍制度,城鎮戶口落戶的諸多限制,是阻礙小城鎮人口難以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實現小城鎮的良性發展,促進人口向小城鎮不斷集聚,就要放寬落戶限制,并提供基本的社會保障,讓農民擺脫對土地的依賴,使得城鎮規模擴張的前提是城鎮人口的大量集聚,即我們從根本上講的人的城鎮化。

二、小城鎮發展的主要路徑探討

小城鎮的人口集聚功能主要是針對周邊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即市民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主要依靠農村人口的適度轉移,是農民生活方式的徹底改變。農業技術的進步和農業產出的低下,解放了大量農村勞動力,農業現代化會釋放出更多的富余人口,有序向小城鎮轉移是大勢所趨,也是各地政府今后工作的重點。因此,要促進小城鎮的健康發展,就要充分考量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協調發展。

(一)科學規劃,為小城鎮的健康發展提供空間保障

人口的大量聚集,必然需要更大的空間承載。現有的小城鎮面積必然要不斷膨脹,城鎮建設不能再是簡單的攤大餅,跑馬圈地式的粗放模式。小城鎮建設必須要納入各地的城鎮體系規劃,把發展重點放到縣城和部分基礎條件好發展條件好、潛力大的中心鎮,實現集聚人口功能,發揮農村地域性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不能一味追求小城鎮的數量,把重點放在小城鎮的增容擴容上,真正做到規模適度,注重效益,必須走一條低成本的城鎮化道路。產業園區的規劃設計,要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的承受力,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切莫只看眼前利益,而犧牲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在做好園區配套基礎設施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開發,使藍天碧水、工廠車間和諧共生。

(二)產業主導,為小城鎮健康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產城融合是新一輪城鎮化的主要模式。城市發展歷程證明,資源型城市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而且是以破壞生態平衡為代價,隨著資源的枯竭城市也陷入枯竭。而有產業支撐的城鎮,則穩步發展,而且有良好的創新內生動力,隨著產業的不斷升級,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城市也愈加變得美好,走的是環境友好型發展模式,是一種可持續的長期發展模式。因此,城鎮的發展必須以產業為依托,以經濟的發展為前提,因地制宜,結合實際,要立足當地的資源、區位人文等方面的優勢,或工或商,走各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三)改革戶籍制度,破除小城鎮發展的體制障礙

人口的自由流動是城鎮化推進的基本前提。城鄉二元的戶籍制度限制了農業人口流入城鎮,因為城鎮無法為農業戶籍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社會保障,農民的保障還是依附在土地上,這樣就形成了人在城市,根還在農村,城鄉分割的畸形結構。大量農業勞動力不能離開土地,人均土地面積不能增加,不利于農業機械化和土地規模經營。農業不發展,勞動力人口就難以解放,城鎮工業人口就難以擴大,城市就很難實現根本發展。現行的戶籍制度已經不適應推進城鎮化的發展,必須積極探索,創造出有利于促進農村人口城鎮化的戶籍管理制度。

(四)深化土地流轉,以農業現代化推動新型城鎮化

加快出臺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法律法規,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保障流轉土地的農民權益,促進農業規模化、現代化。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深加工產業,改變傳統的農業耕作模式,促進農業人口集中居住,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加快推進中心村、中心鎮建設,以便推動更多的農民進入小城鎮生產生活。加強對農村閑置宅基地的管理和規劃,對長期閑置的宅基地收取費用或限期收回,解決部分“兩棲”占地現象,既保護農村從業人員利益,又加速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城鎮化是農民工轉為市民的外在拉力,農業現代化則是催生新市民的內在推力。

經濟技術的發展,必然引起產業和生活方式的變革,也需要必要的制度變革和設計,新型城鎮化是今后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小城鎮則是承載多數新市民的主體,特別是來自農村的轉移人口。在工業化、農業現代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搞好小城鎮建設應該是各級政府和社會都應該共同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紅霞,淺談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與小城鎮建設[J],科技創業月刊,2007(1).

篇3

關鍵詞:東北地區;城鄉協調發展;困境;出路

中圖分類號:F1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685(2013)05-0069-04

目前,東北地區工業化已經進入到中期階段,信息化進入到加速階段,城鎮化進入到質量提升階段,農業現代化進入到成長階段,城鄉關系當中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的矛盾比我國其他地區表現地更為突出。因而,東北地區要建立新型城鄉關系體系,必須準確認識城鄉協調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困境,探索符合區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規律的城鄉協調發展出路,提升以工促農的能力,增強以城帶鄉的動力,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目標。

一、東北地區城鄉協調發展的困境

(一)城鎮化的聚集效應大于擴散效應,城鄉發展失衡

1.土地要素過度向城鎮集中逐漸削弱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東北地區傳統城鎮化以城鎮數量增長和人口規模擴大為主要模式,對土地資源需求巨大。東北各省區“十二五”規劃提出繼續以城市規模擴張作為新一輪城鎮體系建設的重點,其中遼寧省沈陽市提出建設37個新市鎮,打造56個主導產業園區;哈爾濱市提出“北躍南拓”城市擴張戰略,建設松北新城和哈南新城。東北地區城鎮土地超規模集中的壓力日益顯現。由于東北地區以項目建設帶動城鎮化的快速擴張,新增建設用地大幅增長,使農村土地資源向城鎮集中的速度不斷加快、規模不斷擴大,導致人地矛盾凸顯。雖然東北地區對主要流域后備耕地開墾速度加快,用以彌補耕地減少的不利局面和帶來區域耕地總量增長,但是后備宜農耕地面積減少和其他各類土地絕對量在減少,耕地的可持續性產出增長面臨新的挑戰,削弱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基礎。

2.優質人力資源向城鎮集聚逐漸動搖了農業現代化的人力資源基礎。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必然帶來農村勞動力向城鎮和非農產業集聚,這是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客觀規律。在東北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大量農村優質人力資源向城鎮轉移,直接影響了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對高素質人力資源的需求。從東北地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構成變化看,男性務工人員占到全部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總量的70.2%,而21~30歲的外出務工人員則占到總量的35.4%,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務工人員占到總量的79.6%。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在性別構成、年齡構成和文化構成上都表現為農村優質勞動力向城鎮二三產業集聚的特征。大量相對優質的人力資源從農業生產體系中“溢出”侵蝕了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影響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現代化進程,進而演變為進一步強化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誘因。

3.城鄉生態協調發展面臨新挑戰。東北地區傳統城鎮化進程雖然帶來全新的生產與生活方式變革、社會財富的集聚,推進了現代文明的發展,但同時也帶來環境污染、資源消耗等問題,生態問題成為東北地區城鄉協調發展進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目前,有毒化工和重金屬污染由工業向農業、由城區向農村轉移成為當前污染物城鄉空間轉移的一種顯性現象,而且化學肥料使用量日益增長,已經嚴重威脅到東北土地的肥力,70%至80%土地肥力在下降,使東北地區農地承載能力不斷降低,對未來保障糧食的穩定、可持續供給形成了挑戰。

(二)傳統城鎮化優勢逐漸削弱,城鄉協調發展動力不足

1.東北地區城鎮化發展速度趨緩。東北地區傳統城鎮化發展優勢建立在重化工業基礎之上,城鎮化發展優勢遠高于全國其他地區。但是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東北現象”和“新東北現象”,使東北地區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發展模式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直接影響了區域城鎮化進程。“十一五”期間,東北地區城鎮化率年均增長僅為O.6%,而全國平均增長1.13%,東北地區城鎮化速度已經落后于全國平均發展速度。工業化動力不足,中小城鎮產業聚集能力不強,使得東北地區建立在傳統重化工業基礎上的產業優勢、區位優勢、科技優勢、國有企業的體制優勢、國家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區劃優勢等逐漸削弱,導致城鎮化發展速度趨緩。

2.城鄉協調發展的動力不足。城鄉協調發展的關鍵在于實施以工促農和以城帶鄉的戰略,但是由于東北地區傳統城鎮化發展優勢逐漸消失,導致以工促農的能力不足、以城帶鄉的動力弱化。一方面,東北地區城市調整改造的壓力不斷加大,以工促農的基礎并不穩固。雖然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城市化改造中遺留的國有企業改制、城市整體功能提升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弱化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能力。工業化還要繼續承擔改革成本,支持城鎮化進程和生態環境建設,以工促農的能力處于低水平階段。另一方面,城鄉發展差距持續擴大,以城帶鄉的能力弱化。目前,東北地區已經進入工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農業在GDP中的比重降到12%。但是2010年東北地區農村勞動力占全部勞動力的39.1%,全國平均為36.7%,黑龍江省更是達到44.4%,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可見,經濟增長并沒有帶來農村勞動力占全部勞動力比重降低,區域經濟與農村經濟處于失衡發展狀態,以城帶鄉作用未能發揮出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壓力巨大。

(三)傳統城鎮化的制度約束日趨顯現,城鄉人口流動受阻

1.基本公共服務的城鄉差異影響了農村人口向城鎮居民轉型的進程。城鄉基本服務均等化是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統籌城鄉發展戰略提出以來,東北地區不斷加大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投入,但是城鄉基本服務均等化重點領域中存在的矛盾仍舊突出。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基本上由廣覆蓋向全覆蓋邁進,東北地區城市正在將國有企業改制中的人員全部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正在由試點向廣覆蓋轉變。然而,城鄉社會保障在資金來源、保障水平和保障層次上存在差別,兩者之間未能有效對接,直接導致農村居民向城鎮遷移缺乏必要的社會保障支持,影響農村居民在城鎮就業和生活的穩定性。

2.征地制度的城鎮偏向影響農村人口城鎮化的意愿。農民決定是否在城鎮生活或就業的依據是其轉移成本與收益的對比。土地經營收益是轉移成本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放棄土地經營收益必須代以其他方面的補償,才能保障農民向市民轉變過程中收益與成本對等,農民才可能放棄土地的承包收益,固定在城鎮就業和生活。然而,目前的征地補償辦法,一方面,由于離城市遠近形成的級差地租導致農民獲得的征地補償存在巨大差距,造成補償不均等現象;另一方面,土地平均產值作為補償標準隱性取消了農民在土地按市場價值出售產生增值收益的分配權力。而農民在向城鎮遷移過程中放棄耕地的補償不能支撐起固定在城鎮生活和就業的經濟基礎,放棄土地的成本大于收益,因此,更多的農民會選擇流動的方式改變其收入結構,在不放棄土地經營權的同時在城鎮就業或生活,直接弱化了農村流動人口市民化的效果。

二、東北地區城鄉協調發展的主要出路

(一)推動中心城市產業外溢,促進城鄉邊緣區發展

1.構建以開發區產業集聚為主的城鄉邊緣區發展模式。東北地區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受規模、結構、環境的影響,已經出現了產業外溢的趨向,產業體系中的某一環節或者部分由于不適宜繼續在城市中心存在而向城市周邊遷移。而以城鄉邊緣區中小城鎮為主發展產業園區,既離城市中心較近,還能緊靠交通干線和城市服務業,將產業集聚與城市周邊的中小城鎮發展結合起來,成為承接城市中心產業外溢的主要載體。通過城市中心產業外溢發展城鄉邊緣區可以帶動和輻射城市周邊的農村經濟,一方面,有利于在城鄉邊緣區形成專業化的產業園區集聚發展模式,可以為城市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更為廣闊的布局空間,并要素供給;另一方面,依靠中心城市生產和生活服務體系輻射帶動中小城鎮商業化發展,為產業園區提供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城鄉邊緣區產業集聚發展模式使中小城鎮的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得到充足發展,繁榮了小城鎮經濟,成為帶動周邊農村發展的區域中心。

2.以政策引導城鄉邊緣區發展。促進城市中心產業向城鄉邊緣區外溢是產業結構轉移的過程,還是多種政策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僅需要從產業發展政策和城市發展規劃上積極推進,還應采取財政、稅收、土地等多種政策共同推動。在產業政策體系上,根據東北區域主導產業發展戰略和新興產業培育計劃,依據不同區域優勢和資源特點,著重優化區域產業布局體系,做好配套產業發展規劃,形成產業分工協作,提升城鄉之間的產業關聯度。在財政政策方面,大力支持開發區建設,重點是園區和中小城鎮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此外,在土地政策上優先供給,在信貸政策上積極鼓勵商業銀行的支持,促進城鄉邊緣區的產業集聚。

(二)提升中小城鎮在城鄉協調發展中的栽體功能

1.強化中小城鎮在城鄉協調發展中的節點地位。東北地區要在空間結構上構建起中心城市——中小城鎮——農村三元城鄉結構,形成合理的城鄉層級體系,需要提升中小城鎮在城鄉協調發展中的載體功能。合理劃分中小城鎮規模等級,重點發展人口在3萬人到5萬人規模的中小城鎮,形成區域中心城市、縣城和中小城鎮為主體的城鎮層級結構,使中小城鎮構成區域城鎮化和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節點,起到城鄉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發揮各種要素在城鄉之間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的載體功能。

2.規劃中小城鎮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小城鎮主體功能區是城鄉協調發展的新路徑。由于東北地區中小城鎮在發展階段、發展水平、發展條件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在交通干線、主要經濟帶、資源優勢區域,中小城鎮應以主要鄉鎮合并、土地綜合規劃、耕地綜合整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為主要發展途徑,明確中小城鎮主體功能區劃。通過鄉鎮合并、農村宅基地規劃和專業市場形成功能合理、服務體系完善的居住區和商貿區;通過農村耕地綜合整治,擴大耕地面積,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通過招商引資,發揮資源優勢,形成產業集中區,推動農村工業化進程。實施中小城鎮主體功能區劃重在提升中小城鎮的綜合發展能力。

(三)推進農村工業化,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推進農村工業化,使一部分農民就地實現產業轉移,有利于改善農民收入結構,有利于調整農村經濟結構,有利于激發農村經濟發展的內在潛能。東北地區農村工業化在發展方向上,應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承接外埠產業轉移和城市產業外溢形成的協調配套業為主要選擇方向和農村工業化發展的主體。在產業選擇上,反映東北地區農村資源優勢的農產品加工業、高新技術生物制藥業、具有低碳特征的農作物秸稈環保產品加工業等是主要選擇。在組織模式上,國有企業、外資企業、民營企業是農村工業化發展的主體,民營經濟是東北地區農村工業化的主要發展方向。在政策導向上,應給予財政引導、金融支持、稅收優惠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在發展地域上,以遼寧中部城市群、大連為核心的遼寧沿海城市群、長春——吉林為核心的吉林中部城市群、哈爾濱為核心的哈大齊城市帶和蒙東地區等主要產業經濟走廊為中心,以鄉鎮工業園區為載體,優先發展農村工業。

(四)積極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1.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制度體系。以國家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直接補貼制度為主體,對一部分流轉意愿不強、長期外出務工、無勞動能力、長期從事農村二三產業的農民,予以一定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直接補貼,鼓勵這部分農民將土地流轉到農機大戶、種糧大戶或農產品龍頭企業,促進農村土地適度規模集中經營。在主要鄉鎮建立流轉市場,并建立置于政府監管下的獨立的流轉市場管理部門,負責農村土地流轉制度運行管理。直補政策可以采取彈性方式,即流轉期限短則直補資金少,流轉期限長則直補資金多的方式進行直補。對于農村土地經營達到一定規模的承租方,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的支出獎勵政策,加強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

2.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配套制度。為了實施鼓勵農村土地承包權流轉的財政補貼激勵制度,依照國家和地方相關的法律法規,按照農村土地流轉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基本原則,構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體系,包括鼓勵農村土地實現連片經營的補貼制度、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的管理制度、鄉鎮基層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信息收集制度和競價發包制度、對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制度和補貼認定制度、對糾紛的調處制度、規范農村土地有效流轉的群眾和組織監督制度以及主管部門土地流轉巡查制度等一整套農村土地流轉配套制度體系。

(五)加強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教育培訓

篇4

摘 要:土地確權助推實現土地規模化、農業機械化,具有農業集約化程度更高、城鎮化進程加快、土地產權關系更為明晰等正效應,土地確權離不開金融支持,依賴于創新農業產業體系,還需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

關鍵詞:土地確權;價值意蘊;農業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F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7-0136-02

三農問題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土地是三農發展的基礎,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2013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中國經濟正在向農業改革要紅利,現代農業正在成為新一輪的國家級戰略機遇。土地確權助推農業現代化,集聚正效應,依賴金融、創新、服務等有效措施。

一、土地確權助推農業現代化

(一)土地確權實現土地規模化

土地是農業、農村、農民的生存之基,發展之本,是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為我們提供了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土地問題歷來是影響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土地的歸屬權、使用權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又是解決土地問題的核心。黨的十報告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土地的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是解決土地問題的有效路徑,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只有建立健全明晰的土地確權制度,使土地成為可流動的市場要素,才有利于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從而為農業現代化夯實基礎。

土地一旦權責不明,土地的擁有者和使用者都會有所顧慮,邊界混淆問題、年限使用不清的問題都會凸顯出來,在承包、流轉、使用方面都會受限。土地確權就要全方位地組織村民代表、村委領導干部、專業技術人員、村民監督小組成員等全員參與,把田間地頭、地壘邊界等信息確定好,采用傳統手段和信息化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入戶調查等方式,做到全覆蓋。把測量到的一手數據,采取公開、公平、公正的工作方式進行及時公示,在群眾滿意的基礎上,給土地辦好“身份證”,讓老百姓都能放心。面積、地塊、邊界全清楚的情況下,從而加大土地流轉速度,實現規模化經營。

(二)土地確權實現農業機械化

農業現代化是支撐和保障“四化”同步發展的關鍵點,構筑實現“中國夢”的安全系統。要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必須穩定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的產量,與此同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創造性發展和創新性轉換農業技術,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實現特色農機服務。

土地確權以后,使得土地流轉速度更快,規模化程度更高,有利于大型機械田間作業。例如,在田間起壟作業方面,大型機械有著不可替代性的優勢。在黏性土質地區,進行蔬菜種植,容易遭受雨澇災害,大型機械可以起高壟,并且相比人工起壟,費用更加低廉。在插秧作業方面,開展機耕、機插、機防、機收,成本低,效率高,最終實現規模化、設施化、標準化生產。我國農業發展依舊內卷嚴重,運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裝備農業,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不斷提高農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有利于生產要素流動配置、優化組合。農業機械化將進一步緩解人口老齡化對生產效率的影響,土地流轉到專業的農機手、種田能手、種田大戶手中,提高農產品供應的效率與質量。土地確權實現農業機械化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優化生產模式,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農業發展解困,在不同層面的經濟發展水平下形成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生產關系。

二、土地確權集聚正效應

(一)農業集約化程度更高

農業集約化經營,是從單位面積獲得更多的農產品,不斷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農I集約化經營合乎農業發展的客觀規律,符合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通過土地確權,出臺相關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管理辦法,集約化經營,還要探索土地的股權劃分、委托代管等多種經營方式,依托農業實驗區為載體,突出農業示范區的先行先試的作用,建設規模以上的高標準農業產業田,打造一批集約化生產的農業示范基地。

農業現代化就是要在打造農業品牌方面下功夫,品牌農業是對農產品的高標準要求,對質量的嚴格把關,追求農業經濟的高附加值,也是農業經營方式的深刻變革。土地確權有利于發展品牌農業,促使農業在種植、深加工、產品銷售等方面的標準化生產,完善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深入挖掘農產品的綠色生態、健康營養、餐飲文化等元素,積極引導企業由粗放式的大水漫灌式運營到集約式的精準滴管式經營。創建農業品牌,帶來的是高效益、高收入,是發展農業經濟的重要抓手,是資源整合的關鍵一環。

(二)城鎮化進程加快

城鎮化也是城市化的同義詞,是進行多學科闡述的概念,涉及人口職業的轉變、產業結構的發展、土地與地域空間的變化。土地確權有利于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根據土地的不同功能,把閑置的用地流轉到城市建設用地,不僅可以使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深度融合,形成特色功能分區。農業集約化生產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基礎,為城市和中心鎮建設提供豐富優質的原材料、農產品、勞動力等要素保障。土地確權有利于整合農村的土地資源,考量各方的利益,明晰土地產權關系,統籌協調發展。

農村土地確權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基礎,也是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打破僵化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性作用,實現耕地保護和不同的土地用途管控相結合,通過對農民土地的確權和轉包,老百姓土地的面積和權益能最終確定下來,權責利明確,還能促使農民得到一部分財產性收入,最終實現身份的轉變。加速小城鎮建設,不斷改善廣大農民的居住環境,讓他們住得上樓房,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將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有效解決農村土地糾紛問題,維護社會的長治久安。

(三)土地產權關系更為明晰

一段r間以來,我國農村人口結構呈現多元化趨勢,在土地需求、股權分配方面也有一些分歧。特別是出現外來媳婦、上門女婿、后遷戶、新生兒等群體要求身份認定的訴求也愈加強烈。加之土地管理的基礎較為薄弱,權責不清的狀況較為突出,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也不穩定。為了切實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就必須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工作。農村土地確權必須做細做小做實,這樣才能權責明確,充分調動和發揮各方的積極性。通過專業的隊伍,查清土地的權屬和面積,甄別土地的用途和具置,發揮不同土地類別的作用和功能。

通過對不同類型的農村土地,針對利用情況進行分類,建立土地登記簿,規范其使用的途徑。與此同時,土地確權工作要與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土地整治、土地征收等相結合,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明晰個人與集體長期穩定的產權關系。制度層面的安排,有利于催生相關權威法律法規加以指導約束,也有利于發揮村民委員會自我管理、自主創新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出臺相關的管理辦法,完善和優化糾紛解決的機制。

三、推進土地確權的有效途徑

(一)搭建金融服務平臺

解決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問題,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金融機構必須結合當地農業經營主體自身發展情況和行業的市場定位,持續加強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創新。政府也要創新工作思路,可以通過引進外部企業進行投資,實行“公司+農戶”的投資模式。企業到農村包地曾經還有諸多限制性條件,但是企業具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等諸多特點,現在企業到農村包地,是地方政府解決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重要途徑。還有相當普遍的做法是由政府組建和管理的投資公司進行融資,利用政府的信譽和擔保,投資公司到金融機構貸款,保障農業貸款穩定增長。也有農村以產權作為抵押貸款,通過企業和具有政府背景的投資公司融資,之所以能成為農村土地流轉的主渠道,這都離不開行政手段干預和信用保障。

農戶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以及自身資源匱乏等限制性因素,雙方缺乏最基本的互信。這就催生了農民經紀人這個行當。農民經紀人是農民與市場之間的橋梁,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農民經紀人無疑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政府應當匯集農業、工商等部門開展對農民經紀人的培訓,并頒發從業資格證書,幫助和支持農民經紀人建立自己的協會,實行規模化運作。

(二)創新農業產業體系

構建農業經營體系、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是推動土地確權的重要砝碼,也是創新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一環。中心環節是提高組織化程度,堅持多元發展的思路,發揮各類經營主體的自身優勢,構建產業發展的聯合體,最終形成以龍頭企業為牽引,示范合作社為主導,新型職業農民為支撐的良好局面。構建農業經營體系,就要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這有利于改變過去“單兵作戰”的局面,提升農產品的質量,保障農業安全,形成農產品的品牌效力,增加農民收入。標準化建設,還要形成質量檢測體系和監管體系建設,形成全方位、寬領域的標準化建設體系。

強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對實現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土地的有效利用具有巨大的支撐作用,對農業發展具有提質增效、節本增收的現實意義。建設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就要加快農業技術的集成應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這就要求構建從田間到地頭的科學高效、綜合配套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體系和制度,加快成果轉換的效率,從傳統農業逐步邁入現代農業。

(三)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

土地確權要實行通盤考慮,從大局著眼,從長遠考慮。只有不斷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全面提高財政保障農村公共事業的水平,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土地確權,完成土地流轉,同樣離不開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建設,要逐步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關系。

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首先要推進城鄉規劃一體化。從思路上將“城市規劃”轉換為“城鄉規劃”,統籌協調、相互銜接,全方位納入規劃體系,繪制發展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鏈向縱深延伸。在規劃的基礎上,要推進城鄉建設一體化。農村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一些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年代久遠,部分損壞且不能正常使用。生活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生活生產垃圾應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不能進行簡易填埋。還要大力發展農村交通運輸業,提高道路的質量、密度和標準,派專人進行養護。還要加大醫院、學校等醫療衛生和教育方面的投入,進一步推動文化站建設力度,提供養老服務等保障服務。

參考文獻:

[1]高婷,張高旗.土地確權引發的思考[J].中國市場,2015(17).

[2]徐勇.中國發展道路:從“以農立國”到“統籌城鄉發展”[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7).

[3]張曉山.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幾個問題[J].上海國土資源,2015(10).

篇5

今年月日

同志們:

從某年月我市進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至今,已近兩年。兩年來,全市各鎮(區)緊緊抓住新一輪區劃調整的機遇,積極破解各種新矛盾、新問題,加速磨合,加快發展,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呈現出六個特點:一是綜合實力實現了新提升;二是發展后勁有了新增強;三是城鎮建設拉開了新框架;四是資源整合產生了新成效;五是老百姓生活質量有了新提高;六是鎮村干部隊伍展現了新風貌。但是,回過頭來看一看,在同樣的形勢、同樣的條件下,鎮與鎮之間也形成了一定的反差。當前,我們正處在發展的宏觀調控期、社會的加速轉型期、矛盾的累積凸現期,鎮級經濟社會如何科學發展,新的思路是什么,重點抓手在哪里?這是全市市鎮兩級干部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今天,市委、市政府在金港鎮召開全市統籌城鄉發展現場會,主題十分明確,就是要在新的形勢、新的目標、新的要求下,推動鄉鎮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攻堅克難,創新思路,加大力度,全力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突破。可以講,這是在關鍵的時間,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意義非同一般。

最近一段時間,我短平快式地對各鎮進行調研,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行政區劃調整以后,面對嚴峻的宏觀形勢,面對統籌城鄉發展的艱巨任務,作為鎮一級黨委、政府、總公司,應該如何面對現實、著眼未來,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舉措,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城市現代化和經濟國際化,切實加快統籌城鄉發展步伐,奮力開創鄉鎮工作新局面,再創新輝煌。今天我把這個問題帶給大家,希望通過此次會議,發動大家一起研究、思考并解決好這個問題。

剛才,我們看了金港鎮的工業投入、服務業項目、標準型廠房和社區建設,聽了根法書記的專題發言,通過實地“看”、“聽”、“議”,大家一定感觸很深,震動很大,啟發也很多。并鎮之后的兩年時間里,金港鎮在以根法書記為班長的領導班子帶領下,與時俱進弘揚張家港精神,創新思路抓發展,在“富民強鎮”的大原則和按經濟規律辦事的大前提下,不斷瞄準更高目標,不斷創新體制機制,走出了一條符合金港特點的城鄉統籌發展新路子。金港鎮的實踐證明,新思路,才有新出路、新作為;重實干,才能有實效、出實績。本著“破解難題,尋找答案”的目的,今天會議的總要求,就是要突出“一個統籌”:統籌城鄉發展,推進“三個集中”:企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實現三個文明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

下面,我就各個鎮在破解難題抓發展,迎接挑戰搶機遇的過程中,如何學習借鑒金港鎮經驗做法,進一步創新思路,加快發展提五點要求,然后再請各鎮(區)黨委書記談談感想和下一步的思路打算。

一、進一步激發率先發展的動力,要爭先進位,攀高比強。

鄉鎮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行政區劃調整后,工作范圍更廣了,群眾期望更高了,發展難度更大了,但越是在這樣的形勢下,就越是要弘揚張家港精神,樹立率先創業之志,謀劃率先創優之策,闖出率先創新之路,努力使鄉鎮工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一要解放思想,把率先發展的干勁鼓得更足。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著地方發展的速度。我們張家港每一次大發展都印證了這個道理。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我們既較早地迎來了“發展黃金期”,也先行進入了“矛盾凸現期”。總的看,在壓力和挑戰面前,全市各鎮始終保持了拼搏爭先的銳氣,堅持加快發展不停步,堅持率先發展不動搖,堅持科學發展不放松,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躍上新臺階,為全市的快速發展、協調發展挑了重擔。特別是金港鎮,把區劃調整作為一次規模、實力、名次“重新洗牌”的良機,始終把爭先進位貫穿于各項工作之中,敢想,敢試,敢做,保持了發展的強勢。當前,各鎮要深入推進新一輪思想大解放,努力沖破一切有礙于發展的思想觀念,變革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摒棄一切落后于時代的陳規陋習,支持一切有利于發展的創新實踐,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轉化為率先發展的干勁。

二要比學趕超,把率先發展的標桿定得更高。近兩年來,我市各鎮(區)的經濟發展,縱向比形勢喜人,去年全市個鎮中已有個鎮銷售超百億元,今年楊舍鎮銷售將突破億元,最小的大新鎮也將突破億元。但橫向比又壓力凸顯,與東莞的虎門鎮、中山的小欖鎮這些全國排名前位的強鎮相比,差距還十分明顯。所以,我們要不斷強化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憂患意識,敢于否定自我、敢于超越自我的進取意識,銳意進取、敢為人先的率先意識,以更高的目標定位,更高的工作標準,開展比學趕超。既要與市內各兄弟鄉鎮比,又要與市外各強鎮比,既要比規模、指標,比速度、水平,又要比精神狀態、工作思路,做到不比條件比能力,看誰加快發展的辦法多;不圖形式圖實績,看誰富民興鎮的貢獻大;不爭是非增后勁,看誰搶抓機遇的本領強,從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你追我趕、奮發爭先的生動局面。

二、進一步理清科學發展的思路,要放大優勢,培育特色。

思路決定著出路。近兩年來,全市各鎮發展各有千秋,而金港鎮之所以在統籌城鄉發展方面走在前列,關鍵是思路清晰,措施扎實,既看到自身與先進相比存在的差距,又看到自身存在的優勢和潛力,從而在工作中揚長補短,趨利避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保稅區的大量拆遷安置,這可能在其他地方看來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在金港卻變成了一個工作創新的“突破口”,農民社區建設搞得有聲有色。比如,雙山島限制工業發展,卻促成了雙山經濟薄弱村工業發展全部實現了“離島上岸”,進入園區。比如,當我們一些鎮還在為“村村冒煙”傷腦筋,土地瓶頸、財力匱乏難發展時,金港標準型廠房建設卻在快速推進。所以,我們今天看金港、學金港的目的,就是要使大家有所啟發,既要肯干事、敢干事,又要能干事、會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當前,鄉鎮工作千頭萬緒,矛盾多,要求高,理清思路,狠抓關鍵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要放大比較優勢,不斷提升發展定位。比較優勢是挖掘和發揮出來的。比如,楊舍鎮作為城關鎮,區位優勢比較明顯,發展基礎比較厚實,社會資源比較豐富,一方面要按照城市總體規劃,積極服務和參與城市及張家港經濟開發區的開發建設,另一方面要主動與城市建設接軌,抓好城市外延,接受城市中心的輻射,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當然,由于各個鎮的情況條件不同,不可能有統一的發展思路,在這里,我就有關鎮的發展重點再提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塘橋鎮工業基礎好,城市建設也有一定規模、檔次,應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提升城市品位;錦豐鎮的特點是規模企業多,臨江優勢明顯,應研究如何依托規模企業,呼應冶金工業園的發展,加快實現區鎮聯動;樂余鎮城市建設的整體框架已經拉開,與市區、常熟交通接軌的效果也已經顯現,要研究如何充分發揮片區中心鎮的帶動作用;鳳凰鎮要研究如何抓好韓國工業園的投資環境建設,繼續保持招商引資的好勢頭;南豐鎮要研究主動接軌大片區,發展好現有產業;大新鎮在繼續打好五金品牌的同時,要研究主動接軌、服務保稅區、冶金工業園的問題;農場管理區生態農業、綠色農業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定聲勢,大交通體系也正在加快構建,要研究如何加快發展,盡快縮小與全市的差距。

二是始終著眼未來,不斷增強發展后勁。沒有經濟,就沒有一切;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當前我市經濟發展正受到資金、土地、審批等要素的制約,但宏觀調控是“緊中有活”,鄉鎮工作還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以招商引資為重點。我們要在全省乃至全國爭先進位,實現“兩個率先”,就必須在有效投入上加大力度。各鎮不僅要比現有企業的有效投入和產出水平,而且要比外資民資項目開工的數量質量。今年年底,市委擴大會議還要搞一次大的現場交流活動,到時,希望各鎮(區)都能拿出好的項目、新的亮點來看、來比。

三、進一步突出集約發展的重點,要創新創優,攻堅克難。

兩年前,我市大規模的并鎮,引發了新一輪的區域大整合,目的就是為了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提升集約發展水平。現在,我們要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更要提升開發的集中度和發展的集約度。金港鎮積極推進“三個集中”,即企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對全市各鎮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參考,這也是今天會議要解決的重點問題。目前,金港鎮以上的新批企業都落戶在工業集中區,上半年全鎮已投入近億元建成標準型廠房萬平方米,到年底累計建成面積有望突破萬平方米;鎮區人口(包括外來人口)已達到余萬人,城鎮化率提高至;一批農民集中居住區已初具規模,中德中南小區居住人口達到了萬人以上。各鎮(區)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按照城鄉一體化和產業集聚化的發展理念,圍繞“三個集中”做一些深入思考。

一要以新型工業化的標準建設園區。對于各鎮工業集中區,要進一步提高規劃建設水平,嚴格按照投資強度、產業目錄招商選資,對符合要求的項目要爭取早開工,早投產。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很好地發揮并調動各方面(鎮、村、企業、個人)的積極性,引導鼓勵社會資金參與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園區建設進度。尤其要根據市場需要,不斷完善和優化標準型廠房的設計建設,降低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提高出租率和利用率。

二要以城市現代化的要求安置農民。目前,全市鎮村規劃已基本確定,鼓勵農民集中居住的相關政策也在抓緊研究擬定之中,各鎮作為農民集中居住區的建設主體,要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加快啟動、加快推進農村宅基地歸并及集中居住工作。由本文來自于各鎮的情況不同,條件不一,市委、市政府對農村住宅區建設模式不做統一規定,只提兩點要求:一是農村宅基地拆遷安置小區一定要按照城市現代化的理念來建設,有條件的要“先安置、后拆遷”,規劃水平要好,建設檔次要高,配套能力要強。二是農民集中居住一定要堅持“不刮風、不搞形式、不搞運動”的原則,循序漸進、先易后難,成熟一個建設一個。在此基礎上,各鎮都要從實際出發,抓緊推出一批象金港甚至超過金港的安置小區。

四、進一步落實惠民發展的舉措,要以人為本,講求實效。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工業化和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廣大群眾得到的實惠不斷增多。比如,楊舍鎮積極配合市區建設,加大拆遷力度,不僅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立了大功,而且認真安置失地農民就業,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既增加了地方財力,又促進了群眾增收。全面實現小康,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重點、難點是增加群眾收入。我們要牢固確立科學發展觀,確立以人為本、富民優先的發展理念,緊緊依靠工業化來致富群眾,依靠城市化來帶動農村,依靠產業化來提高農業,加快構建群眾增收的長效機制。

一要找準切入點,切實破解“三農”難題。農民想什么,農村干什么,農業抓什么,各鎮主要領導任何時候都要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維護農村穩定,保障農民利益,促進農村發展。當前,尤其要創新思路,深化完善農村“三大合作”改革(農村社區股份合作、農村土地股份合作、農村專業經濟組織合作),充分激發農村發展活力;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思路,真正做到該給的給到位、該減的減到底、該放的放到邊,使農民得到長期的實惠;要重視進鎮農民的就業培訓,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和救助制度,使農民成為社會文明進步成果的享受者。

二要抓住著力點,大力發展服務業。服務業是財力經濟、就業經濟、增收經濟。金港這兩年可用財力不斷增加,與他們大力發展服務業是分不開的。各鎮要認真分析自身區位優勢、產業優勢,結合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大力發展生產服務業,壯本文來自大傳統服務業,不斷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切實提高群眾資產性和經營性收入。比如,我市工業經濟比較發達,可以在生產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等領域大膽突破;比如,有的地方外來務工人員較多,可在完善商貿服務以及打工樓建設方面大膽突破;有的可依托規模企業,采取多元投資、配套延伸等多種形式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等等。

五、進一步增強和諧發展的合力,同心同德,再創輝煌。

在統籌城鄉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鎮一級在落實政策、推進改革、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等方面的任務日益繁重,全市上下必須同心同德,共同參與并全力支持好鄉鎮各項工作。

一要從機制創新入手,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形勢在不斷變化,工作標準在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各鎮在領導班子建設上、組織經濟社會發展上也要不斷創新、全面提升。要研究并鎮后管理方式、運行方式的創新,不斷改進和完善考核制度、激勵措施,形成一種良性互動的鄉鎮工作新機制。

二要從最基層抓起,配優配強村組干部。今年,要圓滿完成較高水平小康、全社會小康、全方位小康三個層面的建設任務,核心在鎮,關鍵在村。需要我們的村組干部從源頭抓起,從基礎做起。一個鎮,如果村組干部隊伍的素質提高了、水平上去了,我們的工作才能有抓手,發展才能有活力,穩定才能有保障。

篇6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面臨的法律困境

從法律層面整體觀察,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所需的基礎規范與制度保障仍不健全,無法滿足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成員的迫切訴求。突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地位界定不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借以實現的載體,在鄉、村基層區域范圍內,依靠集體成員在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下開展經營活動,是具有集體性、地域性和雙層經營性的經濟組織,其在實踐中具有農工商公司、集體資產經營公司或經濟聯合社等多種不同稱謂。雖然憲法))第八條第一款早已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民法通則)、土地管理法農業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物權法》等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都有提及,但長期以來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律地位的關鍵問題,至今未能明晰。由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并不是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主體之一,其在財產內容、責任承擔、組織機構、設立程序等方面與作為民事主體的法人、其他組織完全不同。究竟屬于何種民事主體,法律沒有作出界定。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法只是就農民專業合作社這一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問題進行的直接立法,而不是具有普適性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規范。這種法律性質認定上的困難以及關于實體與程序規范的缺失,導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陷入“主體缺位”的困境中,其組織形態、責任形式和法律人格都無從厘清。

2.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地位弱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基于管理集體財產的需要,代表農民集體行使集體財產的所有權,承擔經濟管理的職能,并向農業提前、產中和產后服務,其權利的來源就是全體農民的授權。但從絕大部分農村集體經濟的運行現狀來看,集體經濟組織沒有獨立發揮作用,村民委員會僭越其公共事務管理的范圍而代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致使許多地方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處于名存實亡的境地。這就引發了村民委員會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及相互間的關系問題,其核心內容是:村民委員會在歷史上從一開始就攫取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地位,但事實上,村民委員會的法律定位并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而是村民自治組織。這往往導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無法正確地行使農民集體的財產管理權,使農民集體財產的保護處于不利的地位。

3.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運行機制缺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一種組織實體,其正常運行所必需的自主決策、經營管理及監督維護機制必不可少,但理論與現實尚存在巨大差距。除受到村委會的外部影響,對于決策主體而言,有資格的全體成員享有決策者的權利,而現實中仍有按照農村的傳統習慣或村規民約界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的行為,在集體資產的處置、配股與分紅等方面,引起了諸多爭議和糾紛;在經營管理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不具備參與市場經營的法人資格,產生了立法與實踐的矛盾.同時,農村集體經濟運行中的后續監督與維護體制沒有及時建立,追求短期利益的盲目行為缺乏有效引導,成員的權利保障和義務履行等缺乏明確制度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市場經營中應有的完整體系被分割,經濟組織處于較為無序的狀態中。

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所需的法制保障

上述典型的法律問題充分說明,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仍處于不完善的制度環境中,并成為制約農村集體經濟有效發展的瓶頸問題。為適應時代變遷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要求,需要首先在法制保障之中取得突破。 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律地位的重構。憲法肯定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各種政策文件也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進行了表述,但是尚無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權威界定。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是保證其按市場規則要求公平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前提。只有對其法律意義上的主體地位清晰界定,才能明確其作為市場主體應有的權利和義務,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納入統一規范的法律體系之下,使其良性運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市場主體,必須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其經濟活動應與其他企業法人一樣具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立法進步已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地位提升提供了有利的借鑒,部分地方性的制度規范和實施運用可作為有益嘗試。在此基礎上,應以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基本經濟職能為核心,將其市場主體的法人地位固定下來,并向著企業法人的方向盡快改造。

2.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職能作用的強化。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發展環境來說,存在公共服務職能與經濟管理職能相互交錯的現象,極易出現公共權力的濫用和生產經營的不當風險,甚至運用公共權力侵犯集體成員的合法權益卻不承擔任何后果。因此,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利益共享、保護嚴格、流轉規范、監管有力”的現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發展目標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必須排除來自于村委會等基層自治組織的侵蝕影響,重新取得經濟管理與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主體的實質職能,發揮帶動農民個體的應有作用,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經濟職能得以顯化消除“政社合一”的影響。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設立或從村委會分離后,凡是與農村集體資產經營等有關的經濟活動,均應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施。

3.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機制的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人地位明確后,仍需按照企業法人發展模式對其運行機制進行完善。按照現代經濟組織的一般理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具有決策機構、經營管理機構以及監督機構的完整組織結構,在基本法律規定下通過全體成員的民主決策形成完善的制度章程和管理體制,明確加入資格、土地等集體財產的財產范圍、權利義務關系、集體資產量化、生產經營分配活動安排、運行監管與責任追究等重大問題,從而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對集體資產的權益,增強農民的權利意識和責任感,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始終在制度監管下良性發展。這不僅有利于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增強集體服務功能,還可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主體的虛置現象,為進一步變革我國農地集體所有權制度提供可能。

篇7

關鍵詞:農業稅;稅制改革;城鄉稅制

黨的十六大提出實現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農村小康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部分,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為此,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通過對現行農業稅收制度的改革,消除不合理的城鄉“二元稅制”,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與國際慣例接軌,適應我國農業發展的現代稅收制度,是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中國現行農業稅收制度存在的弊端

1.地租式的農業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缺乏理論依據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規范的稅收制度,或者以商品流轉額為征稅對象征稅,或者以生產經營凈所得為征稅對象征稅,或者以企業或居民擁有的財產為征稅對象征稅。我國現行農業稅則不然,既不是按商品流轉額征收的流轉稅,也不是按農業生產凈所得征收的所得稅,更不是針對農民自有財產征收的財產稅。它針對的是農業生產用地,不論農民所從事的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商品率如何,也不論農業生產效益如何,只要使用了土地都必須繳稅。而且,農業稅在計算中不扣除農民投入的生產成本和自食口糧,連農業簡單再生產都得不到充分的補償。實質上,這種農業稅就是地租。按照憲法規定,我國農村土地屬集體所有,這種地租式的農業稅缺乏征稅的理論根據。

另外,在國家工商稅制體系之外,單獨對農民開征農業稅在國際上實屬罕見。這實質是在稅收制度上對農民實行了非國民待遇,形成了對農民的制度性歧視,它阻斷了社會資源向農業領域的投入,已成為我國農業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制度障礙,這是農民收入提高緩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2.農民稅負過高,違反稅收公平原則

從流轉稅稅負進行比較,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地區農業稅及其附加征收率統一規定最高8.4%,而我國農產品平均商品率只有40%,如果將其換算為進入市場而成為商品的流轉稅稅負則最高會達到21%,顯然要比一般工業商品的增值稅負(一般在5%~7%)要高出很多。另外,隨著增值稅起征點的提高(月銷售額2000元~5000元),城鎮個體工商戶銷售額達不到起征點的,不繳納增值稅,以此標準來衡量,一般農戶根本達不到增值稅起征點,都應在免稅之列。從所得稅稅負進行比較,如果將農民銷售農產品的收入,按應稅所得的計算口徑扣除其消耗的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民自身提供的勞務成本計算凈收入,絕大多數農民根本沒有應稅所得,則不須納稅。如果從個人所得稅稅負進行比較,絕大多數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收入,根本達不到每月800元的費用扣除標準,也不應該納稅。所以城鎮職工盡管平均收入是農民的3倍多,很多人還是無須納稅的,而農民則必須人人納稅。一些經濟學家指出,人均僅有2000余元純收入的農民根本就不具備納稅的條件,應該停止征收農業稅。

3.國內外稅收制度的差異,降低了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綜觀世界各國的稅收制度,基本不單獨設立農業稅這一獨立面向農業的稅種,而是設置統一的流轉稅、所得稅和財產稅,在制度安排方面,給農業和農民以充分的稅收優惠,發達國家尤其如此。由于我國農業稅不屬規范的商品流轉稅,對進口的農產品,國家除征收增值稅以外,無法再征收相當于國產農產品承受的農業稅負的某種形式的進口環節稅。對于我國出口的農產品,國家除給予農產品增值稅退稅外,無法將國產農產品承受的農業稅款退還給農民。這樣在農產品進出口制度上打擊了本已脆弱的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在我國政府目前對農業提供補貼很低的情況下,農業稅這種“不予反取”的制度劣勢顯得尤為突出。

在全球經濟日趨一體化背景下,國際競爭愈加激烈,競爭手段之一體現在制度上。我們和發達國家在加入WTO談判中極力討價還價要爭取更大的政府對農業的保護空間,將農產品貿易補貼列為一項重要內容,最后確定補貼率不大于8.5%。在農業發達國家紛紛給予農業生產高額補貼的國際背景下,我國的農業稅制度實質上卻在不斷把我國的農業推向“高價農業”,這樣豈不等于給自己設置農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障礙嗎?

二、目前統一城鄉稅制的條件尚不成熟

針對現行農業稅收制度存在的弊端,借鑒西方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經驗,徹底改革農業稅收制度,取消現行的農業稅,構建城鄉統一的稅收制度,是新形勢下對農業稅收制度改革的客觀需要,是解決農村深層次問題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我國農業稅收發展和新一輪稅制改革的必然趨勢。但是,在農業稅制的改革上,不僅要看到改革的必然性,而且還要分析其可行性。統一稅制是一個漸進的演化過程,從各國的實踐看,統不統一稅制,什么時候統一稅制,至少應考慮以下幾點:一是一國農業的商品化程度或農村經濟發展程度如何,征稅機關在技術上能否準確核定農民的收支情況;二是農業的經營方式和農民的素質如何,設計的稅制和征納方法能否在實踐中適用以及稅收征管成本的大小;三是在達到國家政策目的前提下,是利用現有制度資源還是制度變革更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穩定。筆者認為,目前統一城鄉稅制的條件尚不成熟,稅制改革不宜一步到位。

首先,根據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現狀,我國現在還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以上所說的統一城鄉稅制的“三個條件”;其次,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民的收入已進入一個緩慢的增長階段,農民應當享受國民待遇的時機已基本成熟,這要求現在對農村的稅收政策取向應當主要是“穩中減負”,而不是進行復雜的制度變革;第三,在我國加入WTO后,長期落后的農業不僅現在,而且將來都將長期處于不利的競爭地位,我們在稅收政策上對農業不僅不能“加壓”“設障”,而且應當“松綁”“鋪路”,對農業和農民確定長期的輕稅政策;最后,由于我國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協調,農業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決定了農業稅制改革不宜急于求成,一刀切,否則會帶來新的不公平。

三、中國農業稅制改革的現實選擇:分兩步走

(一)過度性措施:深化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

1.規范稅費制度。規范稅費制度就是實行法制化、規范化程度很高的分配形式,徹底改變農民負擔模式,將以“費”為主或“稅、費”并重的農民負擔模式轉變為以稅收為主,少量或基本沒有收費的模式,確定農業稅收在農村分配關系中的主導地位,隨著國家財力的增強,逐步取消那些不應該由農民負擔的稅費項目,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

2.加大減免農業稅的力度。長期以來,農業稅作為國家的財力保障,在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工商稅收穩步增長,農業稅在稅收收入中的比例逐年下降,有的經濟發達省、市農業稅不足稅收收入總額的1%,已經具備減免農業稅的基礎。

3.深化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作為農業稅制改革的配套措施,改革鄉鎮財政管理體制是必要的選擇。其一是精簡機構和人員,降低鄉鎮行政費用,提高行政效率。其二是建立農村公共財政體制,增加對農村的財政轉移支付,在農村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提供上,應當比照城鎮,按照國民待遇的原則,由國家來承擔和提供。這既是農村稅費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確保改革后農民負擔不反彈、穩步取消那些不應該由農民負擔的稅費項目的基礎所在。

(二)目標模式:徹底廢除農業稅,實現城鄉稅制的統一

1.推行大范圍的增值稅,實施對農業部門流轉稅的稅收調節。依照“區別對待,簡化征管”的原則,對進入流通領域的農產品統一課征增值稅。課稅對象是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所獲得的增值額。納稅人為生產銷售農林特產的單位和個人,也可以收購人為扣繳義務人。對農業生產者自產農產品的銷售,應改變一律免稅的做法,按低稅率課征,實行簡化的征收方法。對農產品加工、銷售實行低稅或免稅政策。為了解決農民承擔的生產資料中的增值稅的轉移負擔問題,可以采取對農業生產資料實行零稅率的政策,在農業生產資料進入農業生產環節退還各加工環節的增值稅,使農業生產資料以不含稅的價格進入農業生產領域,以體現對農業生產的扶持和優惠。為了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對出口農產品實行零稅率的政策。加入WTO后,我國農業將面臨嚴峻考驗,針對WTO允許對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發達國家給予農業生產高額補貼以及我國農產品出口退稅率較低的實際情況,我國應在上述農業增值稅政策調整的同時,對出口農產品實行零稅率的政策。

2.取消農業稅,統一實行所得稅制度。將按常年產量征收的農業稅,改按農業凈所得征收所得稅,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實行所得稅制度,允許將勞動力成本、生產資料成本等各項農業生產投入從農業生產經營收入中扣除,僅對農業凈所得征稅,有利于減輕農民負擔,有利于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所得稅延伸到農業其難點是如何客觀、科學地核定農民的年收入所得,根據我國農村的實際情況,其所得稅的設計應采用“粗放”的過度性做法,將起征點定得高一些,如核定年收入人均在2000元~3000元以上的開始納稅,為了適應當前農民分散經營的特點,在所得稅運行的初期,其納稅環節可以選擇在采購或加工環節征收,其征收方法可以采取核定征收的方法。

總之,作為稅制改革的一部分,農業稅的改革有其特殊性,既要橫向比較又要縱向分析,不僅要看到改革的必然性,而且還要分析其可行性,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穩步進行。

參考文獻:

[1]唐仁鍵.農村稅費改革應分“三步走”[N].中國財經報,2003-07-08(3).

篇8

一、運用價格手段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要實現我省從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跨越,價格杠桿必須發揮更大的作用。一是繼續運用差別價格政策推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繼續深化資源性產品和環保收費改革,加大差別價格政策實施力度,探索實行重污染行業差別排污費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二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圍繞打造環京津物流產業帶和環京津休閑旅游帶,培育一批文化產業園區和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價格杠桿的引導激勵機制和價費政策的差別優勢,促進我省現代服務業水平的提高。

三是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圍繞發展創新型經濟和“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目標,落實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政策,扶持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產業發展。

四是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圍繞促進“三年大變樣、推進城鎮化”,加大價費政策的扶持力度。繼續鞏固“取消、停收、降低涉及房地產開發收費”成果,確保取消的各項收費不反彈;完善城鎮土地價格形成機制,研究制定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與城鄉建設用地置換的土地價格政策,解決農業用地向非農業用地轉移過程中的價格制約,有效盤活農村土地存量資產,推動城鄉一體化格局的形成。

二、制定價費優惠政策,支持工業聚集區和新興產業發展

利用價格杠桿加快推進我省工業聚集區和新興產業發展,是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產業升級、推進現代工業體系建設的客觀要求。一是積極營造“價格洼地”。充分發揮差別價費政策,積極營造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工業園區“價格洼地”,增強對新興產業和企業的價費政策吸引力,促進我省整體經濟布局改善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二是促進生物新興產業基地發展。以石家莊市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為龍頭,利用價格政策支持生物醫藥、生物制造、生物農業發展,推進新品種研發和產業化進程。

三是促進現代農業園區、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加快發展。圍繞培育壯大300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0個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發展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實施新一輪菜籃子建設,打造環京津、環省會、沿海地區優質鮮活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積極采取價費扶持措施,加強價格監管,嚴格審核成本,分類制定最高收費標準,制止行業強行服務和不合理收費等。

四是促進園區內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圍繞推進保定“中國電谷”、唐山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基地建設,合理制定電動汽車充電價格,促進電動汽車技術和產品創新,實現我省汽車產業升級。對“蓄冷蓄熱”設備低谷時段用電價格實行優惠,促進“蓄冷蓄熱”技術設備的研發與推廣應用。

三、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促進資源節約和循環使用

針對我省重工業比重較大,生態環境形勢嚴峻的發展現狀,積極運用價格杠桿促進循環經濟和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和發展。

一是促進水資源循環使用。研究制定運用價格杠桿鼓勵再生水生產和使用的價格政策,在加大公共財政投入的基礎上,以補償成本和合理收益為原則,結合再生水水質、用途等情況,按低于自來水價格的一定比例合理確定再生水價格。

二是深化電力、天然氣和成品油價格改革。認真做好深化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改革工作,探索居民用電階梯式電價政策,促進節約用電。改革天然氣價格管理體制,研究制定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辦法。

三是完善資源環境價費形成機制。根據我省重工業經濟比重大,資源環境保護形勢比較嚴峻的特點,對重點推進的30個循環經濟示范項目、100項節能項目、46個燒結機脫硫項目和50個污水處理項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四是建立健全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激勵機制。積極探索我省污染物排放指標有償使用和試點工作,制定我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有償使用收費管理辦法,建立排污權交易一級市場,利用市場配置功能,逐步形成排污權交易市場。

四、建立完善價格惠民與促進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

擴大消費需求既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善民生的內在要求,物價部門必須深化價格惠民長效機制建設,促進消費需求增長。

一是促進農村消費。認真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生豬價格監測預警和調控機制,促進農業生產農民增收。全面落實城鄉各類用電同網同價政策,減輕農民電費負擔,促進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

二是改善消費預期。積極推進省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探索建立體現公益性質的醫藥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部分藥品價格和高端醫療設備檢查費,加強對醫用耗材購銷環節的價格監管,推行單病種收費方式,規范醫療服務收費行為,為群眾提供安全、高效、價廉的醫療服務。

三是優化消費環境。圍繞培育完善住房、汽車、旅游、文化娛樂、會展等消費熱點,促進休閑型、發展型消費增長,完善機動車輛評估收費標準,進一步出善鼓勵居民消費的價費政策。制定促進文化夜市建設的價格政策。

四是鼓勵家電以舊換新。實施鼓勵家電以舊換新價格政策。對家電銷售企業“以舊換新”的家電產品實行明碼實價,嚴厲打擊家電銷售企業的價格欺詐行為,促進資源節約。

五、著力營造公正透明的價費環境

企業是經濟成長的器官,是經濟轉型的主體,也是經濟的活力之源。提高價費政策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可以方便企業維護合法的價格權益,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免受侵害。

一是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強化價格監督檢查,重點規范行業協會、質量監督檢驗檢疫、交通運輸等部門的收費行為,減輕企業負擔。

二是規范市場價格秩序。在糧食收購、農民建房、農機服務以及農民就醫、求學、進城務工等方面,積極探索有效的監管途徑,切實保護農民的價格權益。

三是構建價格公共服務平臺。強化價格信息服務,建立健全價格監測預警體系,準確把握流通業、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的價格發展變化特點和趨勢,加強市場價格信息。

六、創新體制機制,提高服務科學發展水平

推動科學發展關鍵在于創新體制機制,需要在提高服務水平上下功夫。

一是完善價格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規范化、制度化、民主化的政府價格決策機制。

二是加強價格調控監管。加大對市場價格的監測,不斷提高監測分析的準確性和前瞻性。

三是拓展價格服務職能。努力打造價格服務精品工程,積極拓展“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領域,拓寬價格維權通道,積極有效地保障價格主體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投訴權。強化價格部門在成本監審、價格評定、價格認證等方面的職能作用,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廣泛聯系企業上下游、產供銷等環節,努力化解價格矛盾,促進行業鏈平穩,減少價格異常波動的發生。

篇9

(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發展目標

(1)工業經濟總量目標。根據天津市委“三步走”戰略要求以及《天津市2003―2010年優勢工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預計全市工業總產值到2010年超過1萬億元,年均遞增15%以上;工業增加值,到2010年達到2400億元,年均遞增13%以上。

(2)高新技術產業結構目標。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天津市新的支柱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使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拉動全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通過實施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和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重點發展現已具備一定基礎和規模的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技術和環保六大高新技術產業,盡快形成具有區域特色和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到2010年,高新技術技術產業產值占限額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5%。

(3)技術進步目標。技術進步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到2010年達到60%。加強研發體系建設,在現有基礎上再建立10個科學研究中心、20個工程研究中心和100個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形成比較完善的產業創新體系。

(4)產業布局目標。以加快濱海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區、保稅區建設和實施工業東移戰略為突破口,調整工業區域布局。經過5到7年的布局結構調整,形成以濱海新區工業為主、中心城區都市工業和區縣特色工業共同發展、布局合理的天津工業新格局。

2、主要措施

(1)進一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要做好以下工作重點。重點圍繞《天津市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所確定的產業方面90個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組織實施天津市重點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同時按照國家高技術產業專項的要求組織實施國家高技術產業項目(及示范工程)。通過財政專項資金引導和政策扶持,每年組織實施10―15個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切實發揮項目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在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鼓勵國內研究機構在產業基地內與產業化項目承擔單位或國外跨國公司的開發合作、鼓勵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吸引國外著名高科技公司獨資或合資興建研究開發中心。

(2)振興傳統優勢產業。運用高新技術發展支柱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汽車、化工、冶金、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六大支柱產業。要針對各個產業的特點,制定出明確的產業技術政策,規定各個產業鼓勵使用、允許使用和限制使用的技術,加快高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促進傳統產業高技術化。進一步引進技術、資金、管理,采取外資并購方式,實施新一輪嫁接、改造、調整國有工業企業。

(二)促進工業的綠色發展

1、推行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是指不斷采取改進設計、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改善管理、綜合利用等措施,從源頭削減污染,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或者避免生產、服務和產品使用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以減輕或者消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危害。項目建設前,必須對原料使用、資源消耗、資源綜合利用以及污染物產生與處置等進行分析論證,優先采用資源利用率高以及污染物產生量少的清潔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加強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積極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環境標志認證等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制度,引導企業全過程控制污染。

2、發展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實現資源使用的減量化、產品的反復使用和廢棄物的資源化為目的,強調“清潔生產”,是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循環過程,最終實現“最佳生產,最適消費,最少廢棄”。在現實操作中,循環經濟遵循的基本指導原則包括減量化原則、再使用原則、再循環原則。減量化原則要求用較少原料和能源特別是控制使用有害于環境的資源來達到既定的生產目的或消費目的,從而在經濟活動的源頭就注意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

3、倡導綠色經濟

21世紀世界發展的中心是人類發展,人類發展的主題是綠色發展。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要從傳統的“黑色發展”轉向“綠色發展”;從生態開發到生態建設;從生態赤字到生態盈余。黑色發展是指高消費、高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附加值、低使用價值、低資源生產率的發展。什么是綠色發展或綠色經濟?BrainMilani把綠色經濟定義為全部經濟的產出,是一種服務,即綠色經濟是一種服務型經濟,它圍繞人的需求來進行服務。人的最大需求是生活質量,這樣就派生出綠色經濟、綠色食物、綠色能源,甚至是綠色城市、綠色教育,它實際是以人類發展為中心(胡鞍鋼《新型工業化與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將生態環境作為發展本身最重要的資產,不斷地投資使其擴大或增加服務功能。綠色發展有個最重要的標志就是市場驅動,是基于市場機制、基于開放、基于競爭、基于更合理地使用資源和環境。

二、天津實現新型工業化必須實施三大舉措

(一)信息化與工業化協同共進

1、推動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

進入21世紀,面對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企業正在積極地投身于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改造,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但企業所要做的是一場從管理模式開始的變革,網絡技術提供了一種嶄新的信息傳遞手段,使得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組織協作成為可能,使得生產組織方式的精細化成為可能。傳統的產業分工,全能型、長鏈條的生產組織方式已不能適應發展需要,必須進行業務分解和結構重組。在這方面,天津企業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企業業務流程尚需理順。要充分應用供應鏈管理(SCM)、靈敏制造(AM)和企業資源計劃(ERP)等信息化管理手段使企業的信息―決策―執行三者集成化,提高決策質量和效率;利用信息共享機制,將垂直一體化管理向組織扁平化矩陣式管理模式轉化;用信息技術重構過程管理、物流和資金流管理,改善成本結構,降低管理成本。

2、發展企業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終極目標。用電子商務技術改造企業物流系統和采購、銷售系統,充分利用便捷的電子網絡來把握市場動向,使生產經營貼近市場、及時做出反應。通過基于因特網平臺上的信息管理系統,如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實現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網上業務管理,從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加強企業間的供應鏈管理、客戶資源管理(CRM)建設,密切企業與供應商、銷售商之間的聯系,跟蹤技術、客戶、市場,及時了解市場的變化,增強迅捷反應能力。

3、形成信息時代經濟發展和公共管理的新環境

在推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進程中,政府主要應負責體制創新和提供高效率的公共產品,組織實施好全市信息化的重大工程。有步驟地實施政府信息化工程和企業信息化工程,建設企業信息專網,積極推進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信息化重大工程。積極探索政府管理決策信息化的政策,發展電子政務和企業上網工程,并從政策上為企業投資、經營、技術創新等方面創造條件。同時應加快電子認證、現代支付系統和信用制度建設,加快微電子、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加快企業間電子商務的應用,運用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這是在信息化條件下推進工業化進程的基本前提。

(二)工業化與城市化良性互動

1、通過加大城市化投資,推進城市化進程

城市化的推進,需要社會資金的投入。天津市預計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80%,10年內將增加164萬城鎮人口。按每新增1個城鎮人口需2萬元城建投資和就業安排計算,共需328億元,年均32.8億元。巨大的投資將有力地拉動投資需求。城市人口的增加,直接擴大了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結合在一起,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工業化進程。解決資金問題是城市化的關鍵環節。要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放開投資領域限制,啟動全社會資金對城市化進程的投入。

2、消除政策性因素,實現工業化與城市化良性互動

(1)進行戶籍管理制度的總體改革。改革方向是建立以居住地劃分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以就業劃分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的制度。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穩定的職業或生活來源的人員及與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親屬,均可根據本人意愿辦理城鎮常住戶口。

(2)建立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允許進城農民對承包耕地進行轉讓、出租、入股等,把土地交給其他人或企業經營。也允許進鎮農民繼續耕種承包土地,實行兼業。對于取得小城鎮常住人口的農民,根據本人意愿,可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經營權,也允許依法轉讓,原有宅基地要適時置換,防止閑置浪費。建立這種農地流轉制度,充分考慮了農民的土地歸屬感,解決了農民的后顧之憂,使農民的流動自由化,從而促進城鎮化與工業化。

3、大力發展區縣中心城區,使之成為地區工業化的中心

從全市來看,發展的重點仍應該是各區縣中心城區,這是經濟發展階段所決定的。要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這既是城市化發展的需要,也是工業化發展的要求。在擴大各區縣中心城區的同時,要重視發揮中心城區的擴散作用。還要重點發展具有工業實力的8個組團,即楊柳青、大寺、雙街、小淀、新立、軍糧城、咸水沽、雙港,帶動天津城市化由市中心城區加快向外發展。

(三)推動京津聯合促進環渤海區域區域發展

北京、天津相距很近,只有137公里鐵路里程。這兩個大型城市,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貫穿亞歐大陸橋,處在東來西往、南聯北開的地位。兩城市之間多方面互補,存在聯合的先決條件。世界各國在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為京津聯合提供了許多成功的范例。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日本的東京―橫濱城市帶、韓國的漢城―仁川和荷蘭的海牙―阿姆斯特丹城市帶。東京是日本的政治文化經濟和金融中心,橫濱則是東京的外港,是日本第三大工業城市,這兩個城市各具特色、各有所長的城市功能得到合理的分工和充分的發展,帶動了周邊地區發展,值得借鑒。

京、津兩個城市聯合,形成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軸,環渤海區域才能像“長三角”、“珠三角”那樣,加快發展起來。為此提出啟動京津聯合的兩個路徑。

1、以港口合作為突破口

天津港作為首都的門戶和三北地區最大的出海口,應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在港口合作上有新突破。天津應從為北京和廣闊的腹地服務入手,向北京和周邊地區敞開所有港口地段和設施,提供一切政策優惠和服務手段,可以采取合作建港、獨自建港、聯建共管等多種形式。天津濱海新區因其獨有的綜合優勢和巨大發展潛力,將成為構筑京津經濟聯合最理想的示范區。天津市應聯合北京以及環渤海地區省市共同開發濱海新區,共同投資,共同利用,共同收益,使濱海新區真正成為首都和環渤海地區聯合對外開放的“共同窗口”和帶動整個北方經濟發展的經濟增長極。

2、明確京津工業產業重點和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