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游內涵本質特點
時間:2022-07-06 03:05:32
導語:生態旅游內涵本質特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旅游是一種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的旅游形式。世界旅游人士預測,以走向保護區、親近大自然為主題的“生態旅游熱”將在全球興起。我國旅游界人士充分認識到發展生態旅游的巨大潛力及其價值。許多地區紛紛開發生態旅游景區,發展生態旅游。然而隨著生態旅游的開展,某些地區的生態環境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出現惡化的趨勢,尤其是一些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甚至有些人打著生態旅游的旗號,而實際上卻做著破壞生態環境的旅游,這完全違背了發展生態旅游的初衷。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這些問題不僅出現在我國,世界其他國家也同樣存在,因此,必須對生態旅游的真正內涵加以研究,了解生態旅游本質特征,并據此為我國發展生態旅游提供一些理論依據,制定一些政策法規。在相關政策的指引下,使生態旅游真正成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
一、生態旅游概念的內涵
(一)生態旅游興起的背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生態旅游在西方逐漸興起,其興起有幾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人類自身處在后工業文明時期,高度的城市化使人對大自然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向往和依戀,迫切需要到自然環境中去放松自己,親近自然成為人的內在需求,而且是一種高級的需求;其次人類也逐漸認識到自身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這必然影響到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也影響到人類自身的自下而上和發展;而傳統的大眾旅游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在保護自然環境方面顯然力不從心。因此被看作是傳統大眾旅游的替代品,生態旅游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代表了二十一世紀旅游發展的方向。
(二)生態旅游的概念
早期的生態旅游是指回歸大自然的旅游活動。McNeely、Thorsell和Ceballoslascurain(1992)認為生態旅游是指游客到位于相對原始的自然區域,學習、欣賞和享受風光、野生動植物及當地古今文化的旅游活動;RalfBuckley(1994)提出只有以自然為基礎,支持環境保護層,進行可持續管理和環保教育的旅游才是生態旅游;Brouse(1992)認為生態旅游是負責旅游,旅游者認識并考慮自身行為對當地文化和環境的影響;范內爾(Fennell,1999)認為生態旅游是一種可持續形式的,并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旅游方式;澳大利亞生態旅游協會(EAA,2000a)提出只有具備生態可持續性的,且主要關注對自然區域的體驗,并培養對自然環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賞與保護的旅游方式才是真正的生態旅游。生態旅游協會對生態旅游定義為“有目的的了解自然區的自然和文化,注意不破壞生態系統的和諧,同時為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當地居民的福利創造經濟條件”。
(三)生態旅游概念的內涵
雖然對生態旅游的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在某些方面還沒有達成一致,但它們還是具有一些共同點。即以自然為基礎的因素、教育性或學習性成分以及要求可持續性。其中最為核心的標準是都體現了對生態環境尤其是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體現了可持續發展思想,其它兩個標準也是為這一核心標準服務的。這一點既是生態旅游區別于傳統大眾旅游的最重要方面,也是最能體現生態旅游內涵的本質特征??沙掷m發展思想是在人們認識到人類的生產活動及消費活動已經產生了嚴重的環境問題,甚至會影響到人類在地球上的長期生存和發展而提出的科學發展思想,同樣生態旅游也是人們在認識到傳統大眾旅游不能完全解決旅游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問題而提出的。
二、生態旅游內涵的本質特征
要準確地認識生態旅游內涵的本質特征,首先要了解生態旅游系統。生態旅游系統除了生態旅游者、生態旅游資源、生態旅游景區外,還可以加上一點,即生態旅游環境。因為生態旅游的持續發展與其周圍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周圍環境不僅指自然生態環境,還包括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等,尤其要著重關注社會環境,即社區居民對發展生態旅游的態度。這四個組成要素中,生態旅游資源是客觀要素,而生態旅游者、生態旅游景區、社區居民這三者是能動的,他們的行為能夠影響到生態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一)生態旅游者與可持續發展
生態旅游者與大眾旅游者有所不同,大眾旅游者本身只需要具備經濟條件、閑暇時間就可以了,而生態旅游者除此以外,不僅需要有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對自然生態的一種強烈責任感,還需要有科學的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知道自身的旅游活動會對環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所以相對來說,生態旅游者一般具有較高的層次,生態旅游也就是一種較高級的旅游活動。美國旅行社協會(ASTA)提供的生態旅游者十條“道德標準”(Mmintosh,1995)中嚴格規定了生態旅游者的行為規范,其中包括以下幾點:“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習慣、風俗和文化,使旅程更有意義;傾聽當地人的談話,鼓勵當地居民參加環保活動;走設計的路線,不打擾動物及其棲息地,不破壞植物;支持節約能源、環保的企業。而生態旅游者由于不追求享受,能忍受不適,規模小,對當地的負面影響也極其微小,在活動中,生態旅游者還希望與當地居民交往,這無疑會給當地居民留下極好的印象,生態旅游者的環境保護觀念也會逐漸深入到社區居民心中,使當地居民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二)生態旅游景區與可持續發展
生態旅游景區是生態旅游的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其功能是提供生態旅游產品,為生態旅游者提供基本的服務設施等。生態旅游景區在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相關產業部門能充分認識到生態旅游的內涵及其本質特征,運用生態學理論及可持續發展理論,并遵循生態旅游發展規律,科學地規劃,嚴格地管理,將會對旅游景區產生積極的影響。而實際上許多地區的政府有關部門在開發旅游資源時,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學論證、評估與規劃,便匆忙進行探索式、粗放式的開發。開發中重開發、輕保護,造成許多不可再生的貴重旅游資源的損害與浪費。更為有害的是有些旅游業打著生態旅游的旗號,然而實施的卻是大眾旅游,這不僅對旅游區資源產生破壞,更導致了人們對生態旅游的誤解,產生極為惡劣的影響。
(三)社區居民與可持續發展
使旅游目的地的居民受益是生態旅游的核心內容之一。在大眾旅游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居民能從旅游開發中得到實惠,大多數人只會感受到發展旅游帶來的生活成本上升。長此以往,必然會引起當地居民對游客的反感和對旅游的厭惡情緒。另外當地居民有權利選擇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所以社區參與是影響旅游業能否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張建萍在分析肯尼亞發展生態旅游成功經驗時指出,社區居民參與生態旅游業有幾個突出優點:從經濟方面看,社區的參與可使居民從旅游業中受益;從旅游方面看,可渲染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圍,增加吸引力;從社會方面看,可促進當地社會發展;從環境保護方面看,社區參與為保護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所以有必要在規劃的初級階段就強調居民積極參與,首先使居民了解生態旅游的好處及帶來的經濟效益和成本,以得到他們的支持。另外要聽取當地居民的意見,使他們了解旅游規劃和發展的進行情況。還可以讓當地居民參與管理。在生態旅游規劃和管理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利益,以謀求旅游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商務樓宇安全指導意見
- 下一篇:傳統醫學政策原創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