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疆發展可持續旅游的意義及其策略
時間:2022-03-11 02:40:00
導語:分析新疆發展可持續旅游的意義及其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疆地域遼闊、少數民族眾多、化積淀豐厚、旅游資源天時地利、有著旅游業發展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因可持續發展觀念淺薄,一些單位和個人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盲目開發,濫用旅游資源,因此在新疆頻頻出現沙塵暴,旅游景區環境惡化,民族文化淡化等一系列問題。旅游業本身的“朝陽產業”、“永續性產業”、“旅游業的周期性”等決定了可持續性旅游是新疆旅游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新疆;可續續旅游;戰略
在全球人類面臨生態環境危機的背景下,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可持續發觀念已經迅速普及到全球領域及各行各業。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有許多種,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產生不同的認識,給予不同的定義。但是1987年聯合國世界與環境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而可持續旅游是可持續發展觀在旅游業的應用,它注重社會、環境、經濟的協調發展。到目前為止人們所認可的、唯一的可持續旅游的實現方法是生態旅游。生態旅游偏重于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近年來,隨著生態旅游的發展可持續旅游也引起許多學者與旅游者的關注,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在為保護本地旅游資源并提高收益而大力支持可持續旅游業替代傳統旅游發展模式。
一、新疆發展可持續旅游的優勢
(一)新疆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環境
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與中亞、西亞和南亞的八個國家接壤,接壤邊界約5600公里。新疆位于中國的西北邊陲,地域幅員遼闊。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和遠離海洋的干旱環境塑造了許多世界罕見的奇特景觀。新疆有沙漠、高山、冰川、草原、河流,還有生長在不同環境的植物與生存在不同地域的野生動物。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范所列的六大類型旅游資源新疆都齊備,并在68種基本類型中擁有56種,占全國實體旅游資源數量的83%。其中,國家特批的動植物保護區有29個。因此新疆被國內外旅客譽為“天然博物館”。這些特有的自然景觀構成了新疆的旅游資源體系。
新疆還有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新疆是中國著名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居住著包括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俄羅斯族、錫伯族、滿族等13個主體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活習慣、民族習俗造就了得天獨厚的民族歷史文化。在天山的南北分布著許多巖畫、草原石人、歷史文化名人的墓穴、烽火臺等歷史文化景點。
除此之外,新疆現有的22個城市中有13個城市在1998—2007年間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名稱。它們各具特色,例如:庫爾勒市—梨城、吐魯番市—葡萄之園、烏魯木齊—亞心之都、喀什市—維吾爾故鄉、哈密市—哈密瓜之鄉、克拉瑪依—兩游之城(石油與旅游)、阿勒泰市—黃金寶石之都、伊寧市—花城、阿克蘇市—20世紀60年代的小上海、博樂市—草原春城、昌吉市—烏魯木齊的衛星城、阜康市—新疆的形象與旅游的代表作。這13座城市如同13個輝眼明珠閃爍著魔力,得到中外旅客的認可、引領者新疆旅游業的騰飛發展。
(二)政府對新疆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持
新疆是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西部大開發的浪潮為新疆帶來了許多發展旅游的優惠措施。西部大開發的核心是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和積累,新疆旅游業已經準備了較為雄厚的物質基礎,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體系逐漸形成,產業實力明顯增強,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提升,旅游賓館、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配套設施等全面發展,初步形成了六大要素齊備的綜合產業體系,能夠為今后發展可持續旅游提供條件。近幾年來,當地旅游局為了提高旅游業的地位,牢固樹立“以保護家園為最終目的,發展可持續旅游”的理念,進行了“一卡通”、“旅游綠色通道”、“新疆人游新疆”等好政策來幫助新疆旅游業的不斷發展。
(三)社會的關注與客源市場的不斷擴大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有了變化。“出去旅游”變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這大大促進了旅客的數量。對于新疆來說國際市場上是客源市場的主體。2009年全疆共接待入境旅游者35.5萬人次,同比下降2.8%,創匯1.37億美元、同比增長0.63%;接待國內旅游者209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76.7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了4.4%和10.7%。在充分考慮新疆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自治區旅游局制定了2010年旅游發展目標,接待入境旅游者50萬人次,同比增長40%,旅游創匯1.93億美元,同比增長40%;接待國內旅游者2500萬人次,同比增長19%,國內旅游收入220億元,同比增長24.5%。新疆旅游客源的擴大為旅游市場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二、新疆發展可持續旅游業的意義
可持續旅游的發展已成為世界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僅滿足現代人的旅游需求,也不危害后代人的利益。這對像新疆這樣的地處內陸又擁有豐富旅游資源地區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新疆的旅游最初是以自然資源為源頭,以水域風光和民族風情為吸引力。人文資源與自然環境脫節,自然環境與古代人工建筑只是某些主要生態因素簡單組成的產物,所處環境沒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保留不完整。新疆旅游資源的這種“天性”和“不完整”特征,正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意義所在。
(一)發展可持續旅游有助于新疆實施扶貧戰略
《中國問題探究》中顯示,新疆的貧困縣有25個,多數位于少數民族居住地區。而消除貧困是中國邁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步驟。對于廣大貧困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應充分發揮其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但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動,即使是生態旅游也會對生態環境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傳統旅游業的發展多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對旅游資源采用的是“掠奪式”的開發,使得旅游活動范圍超過了自然環境的承載力。只有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走旅游業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確保新疆旅游業健康持續發展,促進新疆經濟的蓬勃發展。
(二)保留民族歷史文化
新疆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居住地區,在這片沃土上生活著47個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及文化藝術,如享譽中外的維吾爾族的“十二木卡姆”、“麥西來甫”、哈薩克族的“姑娘追”、“黑駿馬舞”、克爾克孜族的名詩“瑪納斯”等構成了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旅游景觀。但由于被忽視,出現了“民族文化的淡化”、“失去本質”等現象。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保留好這些寶貴的民族遺產。
(三)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
新疆的旅游資源大多數屬于不可再生性資源,對旅游資源的低水平的開發及來自旅游活動對環境的各方面的影響給新疆旅游資源造成了相當大的損耗。因此新疆旅游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問題,主要是由資源的破壞和旅游環境的污染。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就是在保護的前提下開發,通過開發達到保護的目的。通過可持續發展的手段使人們提高保護自然的意識和自覺性,推動保護的發展,促進環境質量的改善。
三、新疆發展可持續旅游的戰略
(一)建設游資源可持續利用機制,完善法律體系,增強可持續發展意識
旅游資源是旅游業得以生存的基礎,而制度在生態資源利用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是實現旅游資源可持續利用所不可或缺的。因此應建立以旅游資源區域管理為主,行政區域管理為輔的管理體制,利用制度和法律體系,完善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必須依法打擊破壞環境的行為,以“制度”來提高人們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和保護旅游資源的責任。
(二)增強可持續旅游支撐體系建設,增強生態旅游的科技含量
推進可持續旅游健康、有序發展,需要進一步完善可持續旅游的支撐體系。(1)要進一步加強旅游景區的環境整治工作,做好宣傳,提高游客的保護意識。(2)要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規劃的要求,在環境容量和生態承受能力的范圍內,完善交通、衛生、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可持續旅游的發展打好基礎。(3)要加強可持續旅游的研究,提高其科技含量。通過人力資源開發,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挖掘科學內涵,增加科普場所建設,不斷提高可持續旅游的科技含量。
(三)要實施可持續旅游的品牌戰略
新疆的旅游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吸引游客的品牌。新疆有許多極具旅游價值的旅游資源并不被人所熟知。新疆的旅游往往給旅客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因此,建議通過實施品牌戰略,把可持續旅游的科學理念貫穿到現實中去,在市場上樹立起新疆可持續旅游的典型,從而推進可持續旅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2009年國家統計年鑒[EB/OL].伊利新聞網,2010-02-10.
[2]許飛瓊.中國貧困問題研究[J].經濟評論,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