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會計指導經濟資源有效運用論文
時間:2022-05-03 11:00:00
導語:綠色會計指導經濟資源有效運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傳統會計面臨的挑戰;環境會計產生的背景;我國建立環境會計的必要性;對環境會計會計處理的幾點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環境會計是以環境資產、環境費用、環境效益等會計要素為核算內容的一門專業會計、資源、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傳統會計的職能得到很好的發揮,但事實上環境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的、我國嚴峻的環境狀況需要環境會計予以反映和監督、正確衡量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的需要、環境會計提供的信息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是會計改革和發展的需要、企業的財務報告應充分披露企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計提環保負債,形成治污專用資金、環保資金不足使用時的會計處理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當今世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必須大力加強環境保護,本文從環境會計產生的社會原因入手,闡述了我國建立環境會計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上對環境會計的會計處理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環境會計會計處理建議
環境會計是以環境資產、環境費用、環境效益等會計要素為核算內容的一門專業會計。又稱綠色會計,是會計學科新興的一個分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按照《現代會計百科辭典》收錄的詞條,環境會計是“從社會利益角度計量和報導企業、事業機關等單位的社會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及管理情況的一項管理活動。它旨在指導經濟資源作最有效運用及最佳調配,以提高社會整體效益”。
一、傳統會計面臨的挑戰
資源、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進入20世紀40年代以后,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客觀上把發展生產力建立在過度索取自然的基礎上,對自然資源補償普遍不足,造成全球性自然資源存量銳減,生態平衡被破壞,環境污染惡化。在環境問題并不突出的過去,傳統會計的職能得到很好的發揮,但事實上環境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的,由于環境問題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大,將環境因素拒絕在外的傳統會計已無法準確衡量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
二、環境會計產生的背景
生產力和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使得人類改造自然界的空間和規模越來越大,從自然界獲得的資源越來越多,但排放的廢棄物也與日俱增,給環境帶來沉重負擔,環境污染日趨嚴重。嚴峻的環境問題已引起全球性關注。這些活動既對自然環境產生影響,同時又與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相聯系,企業會計就不能熟視無睹。環境會計是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自然資源耗費應如何補償為中心而展開的會計,它試圖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通過有效地價值管理,達到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目的。
三、我國建立環境會計的必要性
1.我國嚴峻的環境狀況需要環境會計予以反映和監督
我國企事業單位廢水排放量2008年為373億噸,比2003年增長5.4%;廢氣排放量2008年為123407億立方米,比2003年增長44.5%;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2008年為0.22億噸,比2003年下降了53%排放的固體廢物不僅占用入地,而且污染地下水及水源地,釋放有害的氣體。我國3496個礦山資源的總回收率只有30%,比世界水平低20%;我國每年水上流失面積為15000萬公頃,草原退化面積達130公頃。我國黃河面臨著污染和斷流的兩重壓力,監測的66.7%的河段為四類水質;海洋河水系和大運河水系污染嚴重,總體水質較差,監測的50%的河段為五類和超五類水質。據有關部門測算,我國每年因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達360億元,生態破壞損失為500億元。?以上情況表明,我國環境面臨的問題仍是十分嚴重,加強會計核算落實污染單位責任,有效利用資源已經十分必要。
2.正確衡量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的需要
傳統會計核算的辦法未將環境資源列入資產核算,經濟增長的指標不能如實反映經濟發展速度,虛增了國家富有程度,夸大了人均收入和經濟福利。企業成本只計算人造成本,而對“自然成本”忽視不計,造成企業對自然資源的無償戰用和污染,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虛增利潤。環境會計通過企業的社會資源成本,加放于產品成本中,能較準確地核算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促進企業挖掘內部潛力,維護社會資源環境。
3.環境會計提供的信息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
目前,我們按傳統的國民經濟和核算方法計算國民生產總值,包括計算個人消費支出,個人總投資、政府支出及凈出口等未考慮環境因素,治理環境污染所發生的費用只作為國民生產總值的扣除項,而環境污染造成的破壞及環境收益未能得到充分反映。如果國家以此制定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有關政策,則企業不清楚它們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沒有壓力在環保上進行多投資,則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將會導致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從而影響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此外,環境會計能為政府環保部門及其他部門、企業管理當局、投資者和債權人、社會公眾提供環境活動和環境業績等方面的資料,以利益他們做出出決策,更加協調地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
4.是會計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在市場經濟下,會計不僅要為微觀經濟服務,而且要有助于宏觀經濟調控;不僅要考慮到企業自身的利益,而且要兼顧社會利益。環境會計不僅只核算與企業直接有關的信息、資金與物質商品,而且對于企業有關的資源環境、廢棄物以及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等進行反映和控制。其所提供的信息不僅有經濟性信息,也有社會性信息;不僅能為企業自身服務而且能為社會大眾服務。它是一種微觀自主、宏觀顧及的“微觀-宏觀共振型”的會計模式,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并有助于會計理論的發展。
四、對環境會計會計處理的幾點建議
為了實現環境會計既核算企業耗損自然資源的費用,又保護自然環境的目標,開展環境會計可推行以下三個方面的會計處理。
1.企業的財務報告應充分披露企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上設置“環保負債”項目,該項目披露企業因生產耗用或損害自然資源應負擔的社會責任。在損益表上,增列“環保支出”項目,以便準確地核算企業利潤。除對上述兩項信息進行披露外,財務情況說明書應專門說明企業環境的損害情況及治理措施。
2.計提環保負債,形成治污專用資金
自然資源屬于全人類所有,保護好自然環境為子孫后代留下一個清凈的世界是我們的責任。如果企業的生產活動較嚴重地污染了環境,就會觸犯法律(環保法等),將要被罰款或被強行要求治理。這樣,企業就產生了債務。如果企業對環境的污染還不足以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者有關法律還未出臺,企業為了對社會負責,應主動儲備一定的資金用于治理污染,使被損害的自然資源恢復到原有的品質。如果現有的科學水平還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則盡量減輕污染程度。以上說明,環保負債分為強制性負債與非強制性負債兩種。本人認為,后一種環保負債的計提,是考核企業環保意識及其社會責任心的重要指標。當然,前提條件是企業確實存在環保負債。
3.環保資金不足使用時的會計處理
新建企業為了控制其生產活動對環境的污染,常常要投入大量資金興建治污設施,其環保負債計提額很小,甚至沒有,此時其會計處理可按現行的會計準則進行。如果其治污設備能達到治理污染的要求并無需追加支出,該企業不計提環保負債;如果治污設備達不到治污要求,該企業也要計提環保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