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傳播受眾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2 06:15:00

導語:電影傳播受眾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影傳播受眾管理論文

【內容提要】不同的社會期待造就了觀眾角色身份的多重性,本文將觀眾角色細分為作為觀看者的觀眾、作為表演者的觀眾以及構成劇班的觀眾群三種類型,并分析群體規范對于個體觀影心理的影響,以及觀影的社會文化意義與功能是如何得以共享、維護。

【摘要題】學術平臺

【關鍵詞】觀看者/表演者/劇班/觀影心理

【正文】

我們常在制度化、專業化的表演意義上思考角色問題,當“表演”涵蓋日常生活中不經排練的文化實踐時,角色這個概念相應發生了變化,指向“由社會給予界定的、以一系列特定的規則、準則及期待賦予特征的、用于對社會情景下個體的互動、行為與活動加以定位與管制的身份與行為模式?!保ㄗⅲ篬美]約翰·費斯克:《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第二版),李彬譯注,新華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頁。)每個個體都在扮演著多種角色,在不同的情境下,角色對個體的要求不同,沖突與妥協都是必然的。

那么,當個體在觀看電影時,臨時的觀眾角色與原有社會角色之間的規范要求是否完全一致、重合?如果出現了割裂、矛盾,個體會如何應付呢?觀眾角色的理想狀態是什么?角色是一種社會期待,從社會期待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電影觀眾”,其身份顯然不僅僅是觀看者那么單純。

情境期待。電影的放映,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放映完畢,還必須有一定數量的觀眾,為了保證電影順利、完整地放映,每個個體都得遵循必要的規章制度,在這種情境下,期待著具有文明觀看行為的個體。這就形成了觀眾角色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

觀眾期待。個體不僅是電影的觀看者,而且是其他在場或不在場的觀影者的觀看者及被觀看者——觀看他人的行為是否符合作為良好社會公民角色的規范,從這個意義上講,個體之間形成了交互的觀看與表演的關系。除了他人的期待以外,還有個體的自我期待——希望自己具有一定的欣賞水平、良好的文化素質。

伙伴期待。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舞臺上,不同角色的合作才能構成一出戲,每一個角色對其他合作的伙伴都有一種期待,正是這種共同的角色期待構成表演間的默契,使得演出得以進行。

這三種期待聯合造就了觀眾角色的多重身份——作為觀看者的觀眾、作為表演者的觀眾以及構成劇班的觀眾群三種類型,觀眾所采取的策略,便是對于這一“多重的身份”的巧妙使用,以盡可能地享受觀影的樂趣,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觀看與表演雙向進行的過程。

一、作為觀看者的觀眾

1.電影的觀看者

電影運作建立在三個系列的觀看之間的連接上:銀幕上的角色的觀看,攝影機的觀看,以及觀看者的觀看。我們的興趣在于第三種——觀看者的觀看。當然,所賦予的意義與英國著名影視文化學者戈林·麥凱波的不同。他在研究戈達爾對電影的歷史和作用的思考時提到,這種“觀看者并不只是被提供觀看的對象,而且是被提供各種影像的組合去思考,這樣的組合經常對觀看者的觀看提出質問和挑戰,提出它是如何構成的問題,并且使整個電影體制成為每部影片都要去質疑的問題?!保ㄗⅲ篬法]戈林·麥凱波:《戈達爾:影像、聲音與政治》,林寶元編譯,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頁。)本文所強調的也是觀眾對于電影內容的比較、思考,但不是對于電影體制的質疑。

觀眾與電影(這里專指故事片)的距離,說到底是由電影希望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多大程度地與自身原有的社會角色脫離、多大程度地投入于劇情決定的。觀眾可以在電影完成之前提供一些建議,也可以看完電影后抒發自己的感受,但是,無論觀眾可以多大程度地關注、投入,他都無法干預一部既定影片的人物命運、劇情走向。觀眾的地位就像讀者的地位一樣,傳統意義上的寫作,是純屬作者個人的行為,作品出版問世之后,便自成一個體系,它是如何被傳播、被接受,并不能影響一部作品的完整性,包括文字數量、情節框架、人物設定等。但是,讀者的地位到了網絡寫作的時代卻起了變化:作品可以邊張貼邊續寫,讀者可以隨時提出不同的意見,作品的走向隨時可以更改;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一部作品可以由多個作者的共同完成;沒有固定的情節、沒有固定的文本,作者與讀者的界限消除了。而電影觀眾,他的位置始終是在銀幕下——被動的觀看者,而無法參與銀幕中——成為劇中人。從理智上講,觀眾最好也不要進入銀幕后——將演員等同于人物,干預演員的私生活。有些影迷的過分投入,發生了諸如為追求演員而不惜一切手段的做法,便是角色定位不清楚的表現。

觀眾一般都清楚自己的位置,電影給什么就只能看什么?!冻T的世界》中,楚門雖然生活在無數的探頭之下,全世界的人們都可以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看到他的真實“演出”。但是,他與女朋友在臥室內的親密鏡頭卻從來沒有被直播:吹起了風,放起了音樂,鏡頭轉換到了飄動的窗簾。每當到這個時候,正如影片中的兩位男性觀眾所說的:“你看不見的。”他們無可奈何,只能發出稍微的不滿。觀眾僭越了自己的位置,企圖干涉劇情的發展,就有可能受到懲戒。這也是一種游戲規則,參與的任何一個人都得遵循,若有人破壞了它,就會被驅逐出局。楚門有一個安排給他的女朋友,但是他與施薇邂逅,兩人一見鐘情。然而這不符合導演的劇情設計,他讓施薇消失了,不再參與演出。當作為普通觀眾的施薇在電視上看到楚門,大為感動。她不忍心讓楚門一直被蒙在鼓里,繼續當供人娛樂的工具,想告訴他事情的真相,就悄悄地自行出現在那個龐大的片場,千方百計地接近他。但是最終,施薇還是被強行抓走了。

2.自我觀看者

“在電影中,一個裸露的女人也可以挨著一個男仆,故意引起他的欲望,確實被他撫摸……它表現的是一個要求觀眾參與和認同的幻想的世界。他的誘惑力,她的美貌、她的勇氣與我的欲望之間不存在競爭,它們實現著我的欲望?!保ㄗⅲ篬法]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么?》,崔君衍譯,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頁。)巴贊的這段話貼切地道出了觀眾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體驗。正是通過這種夢幻般的恍惚中的假定體驗,觀眾產生了一種自己被愛(或愛別人)、自己被撫摸(或撫摸別人)的視覺——觸覺感覺,于是,出現了觀眾的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血液流動循環加速的生理反應。就像《瑪多娜》中處于意識萌動期的少年維多,深切期望能與豐滿美貌的瑪多娜親近愛撫,并以自己男子漢的英勇氣概保護受人詆毀、排擠的她,于是觀看任何有兩性親密接觸的場面,都將自己幻化為男主角,將瑪多娜幻化為女主角,從而實現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實現的夢想,獲得生理、心理的滿足。

維多的幻想何嘗不是現實中的觀眾觀看電影場面時常會有的心理寫照?只不過沒有像維多那么夸張、具體而已。維多是《圣女貞德》、《太陽浴血記》等影片的觀眾,而我們,是維多幻想場面的觀眾,看他,也是在看自己。銀幕上,維多得到假定體驗的滿足,銀幕下,個體得到觀影經驗的確證滿足。或許過去,當個體也產生類似維多的假定體驗時,卻羞于承認,認為那是對電影藝術的褻瀆,認為自己的品味低俗,甚至有負疚感、罪惡感。維多稚氣未脫的外形與表情與自我幻想中的成熟男性的裝扮,形成了極大的落差,會令人覺得幼稚好笑,特別是對于成年的觀眾。但是維多的行為,何嘗不會勾引起觀眾曾經的少年情懷:原來別人也與自己一樣,觀看場面時會產生快感,而產生那樣的快感并不可恥,自己并不變態。這是赤裸裸的真相,是活生生的事實。因此,自我觀看的意義,在于個體將自我日常經驗、場面觀看經驗與電影中的人物的類似經驗進行對照、比較后,對自我的經驗進行糾正或肯定,從而獲取精神上的放松與自在。

除了從銀幕上尋求觀影經驗的認同外,自我觀看的意義還在于,個體會不自覺與銀幕下他人的觀影經驗、觀影行為進行對照、比較,尋求認同感。因為電影作為一門產業,高投入要求有高回報,內在地需要盡可能多的觀眾,個體在觀看時,即使在場的只有他一個人,他也清楚在另外的地點另外的時間存在著他的同樣作為觀眾的同伴,會不自覺地調整自己的言行,以保持與原有身份的一致。在這種情況下,個體被迫像外人觀察他那樣地審視自己,使自己處于一種客觀自我覺察的狀態中。這種的觀影狀態類似于早逝的朦朧派詩人顧城那首意味雋永的小詩《遠和近》中所描繪的:“我一會兒看你/一會兒看云/我看你時,離你很遠/我看云時,離你很近”(注:選自《顧城詩全集》,三聯書店1996年版,第170頁。),我們仿佛看到了兩個“我”的形象,一個在“看你”或“看云”,一個帶著疑問,審視自身的行為、覺察自身的體驗。在電影場面的觀看中,個體也仿佛分裂成兩個,一個在觀看,另一個在觀看自身的觀看,自身成為了自身的觀看對象。正如馬克思所說:“一切對象對他說來也就成為他自身的對象化,成為確證和實現他的個性的對象,而這就是說,對象成了他自身。對象如何對他說來成為他的對象,這取決于對象的性質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本質力量的性質?!保ㄗⅲ骸恶R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卷,第125頁。)個體正是通過銀幕上、下的觀看來審視自身。

3.他者的觀看者

觀看(或者用觀察更為貼切)他人的行為時,個體總是傾向于為行為尋找解釋、理由。比如我們去看一部據說暴露鏡頭太多而備受爭議的影片,湊巧在影院碰到一位平日不茍言笑的年長同事,他還是獨自一人,心里免不了會嘀咕幾句:他怎么也來了?平常卻表現得那么保守,看來是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這樣的推理極有可能出現偏差?;蛟S剛好有人送了這位同事一張多余的電影票,他也剛好有空,就順便過來看一看,事先根本不知道這部影片是什么內容的?;蛟S這位同事剛好家事纏身,心中煩悶,便上電影院來躲避一時,至于看的是什么影片他根本不在意。但是我們一般總是認為,別人做的事情,是因為他們想要那樣做,與他們的人格有關,而我們自己做那件事,是因為情境要求我們那樣做,即便是偶然的、一時的選擇。

這時的觀看,是一種知覺判斷,其目的不僅僅是識別某個人臉上的短暫情緒,而是要正確察覺人們長期一貫的個性特征??墒?,知覺是有偏見的,有一些偏見時常影響著印象的形成。對他人的大多數判斷最初基本上是根據好壞得出來的。然后,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他們所有的品質。由于一個人被標明是好的,他就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并被賦予一切好的品質。這就是“光環作用”??上攵?,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認為具有所有的壞品質,社會心理學家稱之為“消極否定的光環”或“掃帚星”作用。(注:[美]J·L·弗里德曼、D·O·西爾斯、J·M·卡爾史密斯:《社會心理學》,高地、高佳等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9頁。)實際上,人們從一個情境到另一個情境下的行為并不是連貫的,一個人在某種情境下是友好的(比如在工作中),而在另一種情境下則可能極不友好(比如對鄰居),那么誰的知覺準確——同事們公認他友好的知覺準確,還是鄰居們感到他不友好的知覺準確呢?研究個性特征心理學家們越來越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即我們的“個性”并不是永久不變的存在物,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依我們對自己所處情境的判斷而轉移的東西。因此,想要對他人做出判斷相當困難,憑著影院里偶然相聚甚至匆匆一瞥就推測他人的道德品質、人格特征,是相當草率的。然而,事實卻是,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做的,為自己與他人建立起了一個虛構的共同體。

對他者的觀看,除了尋求認同外,還免不了窺視隱私的嫌疑。別人是怎么生活的?正是觀眾對他者無所不看、無所不知的欲望誕生了《楚門的世界》!在古希臘的悲劇中,俄狄浦斯不把父親當父親,瘋狂地殺害了他;又不把母親當母親,娶她為妻。不久,他就在想探知自己出生秘密的念頭驅使下持續不斷地探索,終于揭開了秘密。一切恍然大悟之后,俄狄浦斯卻無法原諒自己的罪惡,挖掉了自己的雙眼,開始了他的盲人生涯。“俄狄浦斯的悲劇是那些看到不該看的事物的人們的悲劇,它講述了人們知道隱私后的內心恐懼?!保ㄗⅲ篬日]小此木啟吾:《隱私》,周順連等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31頁。)逾越社會道德底線的觀看,是要付出代價的,希區柯克的經典名片《后窗》,也是對這種觀看欲望的警示:偷窺對面鄰居生活,并試圖進行干預的杰夫無論有再合乎情理的理由,他都得再一次摔斷腳。人們心中本來就經常有一個不可知的領域,人們就是帶著不可知生活著。在當今信息趨于透明,人人主張知曉權的社會里,或許,我們應當虛心接受某些領域是不可知的這個現實,并且忍耐這種不可知,安安靜靜地生活。

二、作為表演者的觀眾

著名詩人卞之琳膾炙人口的名詩:“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描繪了一個饒有趣味的畫面。我們的疑問就從這里產生:當“你”的目光與“看風景的人”的目光相遇時,即當各自意識到有人在看自己時,“你”與“看風景的人”,會不會再繼續留在原處自如地看風景,也使自己成為風景讓對方看?還是說,各自都會感到不自在,“你”離開了橋,“看風景的人”離開了窗戶或是關閉了窗戶?這樣的解讀破壞了詩歌整體的韻味,但是對于本文觀點的提出卻頗有益處。

顯然,正如社會心理學勞倫斯·S·萊茲曼所指出的,“意識到別人正在看我們,這會影響到行為的每一個組成部分。”(注:轉引自[美]艾·威爾遜等著:《論觀眾》,李醒等譯,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頁。)當有另一個人在觀看相互動作時,它就變成了一種表演。那“另一個人”變成了那個相互動作的“觀眾”,并使那個相互動作具有了交流的性質。按照社會學的定義,表演可以定義為:“特定的參與者在特定的場合,以任何方式影響其他任何參與者的活動?!保ㄗⅲ篬美]歐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黃愛華、馮鋼譯,浙江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2、135頁。)這是一種個體每天都在習以為常地、不可避免地進行著的活動,不管個體是在真實地、誠懇地過那種生活,或者是假裝那樣生活的。

當觀看的意義不是來源于電影本身,而是看電影這個行為,借助看電影這個途徑,個體可以達到與他人/社會的交流與認同的目的,個體就由觀看者不知不覺間轉換成了表演者。換一種說法就是,看電影反而只是順帶的行為、附加的意義,個體是借助于看電影來達到對更為切實的目的。像《計程車司機》中,拉維斯邀請貝絲看電影,并不是沖著影片內容或演員演技/魅力,即最初的動機不是把看電影當作一項藝術欣賞活動,而是將看電影作為一種與異性進行交往的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講,看電影與喝咖啡對個體的實現社會交往的功能是相同的。當然,無論是對于個體的觀看史還是對于電影的發展史,看電影的態度與功能并不是固定不變的,不同的態度與功能下,個體的表演目的也是不同。既然有表演,就有表演者與觀看者的存在。對于觀眾而言,表演行為是由三個方面共同界定的:其他的在場的觀影個體(包括一起看電影的同伴)、作為崇拜偶像的演員、秘密觀眾。

薩特考察了咖啡館的侍者,“他有靈活的和過分的、過分準確、過分敏捷的姿態,他以過分靈活的步子來到顧客身邊,他過分殷勤地鞠躬,他的嗓音,他的眼睛表示出對顧客的要求過分關心,最后,他返回來,他試圖在他的行動中模仿只會被認作是某種動機的準確嚴格,他像走鋼絲演員那樣以驚險的動作托舉他的盤子,使盤子處于永遠不穩定、不斷被破壞的、但又被他總是用手臂的輕巧運動重新建立起來的平衡之中。……他表演,他自娛?!保ㄗⅲ篬法]讓·保爾·薩特:《存在與虛無》,陳宣良譯,三聯書店1987年版,第97頁。)很明顯,咖啡館的侍者通過嗓音、眼神、手勢等區分了他與顧客不同的身份,使用他的身份表演來實現他的身份。“當個體投射一種情景定義時,并由此或明或暗地表稱自己是某種特定種類的人時,他就自動地對他人施加了道德要求,迫使他們以他這種人有權利期望得到的方式來評價他和對待他。他也不言而喻地摒棄了所有要他成為看成不像他的模樣的要求,因而也摒棄了對該種個體而言是適合的對待。于是,其他人發現個體已告訴他們所要他們應該看成‘是’的東西。”(注:[美]歐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黃愛華、馮鋼譯,浙江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2、135頁。)作為觀眾的個體,不但在觀影過程中通過凝視、鼓掌、叫好、起哄、退場等行為,來有意無意地進行自我表演,而且這種表演行為還會擴展到事先對影片的選擇以及事后對影片的評價。

觀眾與演員之間,本來只是觀看與被觀看的關系,始終只可能有一方對另一方的了解,而不太可能有親密的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即他們之間的接觸是微乎其微,不會對雙方產生深刻影響。不過,這種單方面的、第一級水平的個人關系偶爾也可以發展為深深涉入的體驗。在社會心理學的概念中,“涉入”是個人關系的唯一最重要的特點,他們以這個特征為基礎建立了一個個人關系發展模型,即:一切個人關系都在雙方關系的理論上的兩極之間變動,從雙方完全沒有接觸向極其親密或一致變動。許多的影片探討了影迷與演員之間的這種關系,如《開羅的紫玫瑰》、《貪婪四部曲》?,F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試圖暗殺里根總統的約翰·欣克利宣稱,他愛著朱迪·福斯特,他要成為名人從而與她結識,這是驅使他行刺的原因。不滿足于固定、被動的觀看位置,個體試圖僭越觀眾的身份,以不同于觀眾身份的形象出現在偶像的現實生活中。而要喚起偶像的注意,在眾多的崇拜者中脫穎而出,必然要采取不同尋常的行為。在不相干的他者看來,這種行為往往帶有夸張的表演成分。

通常,我們所指的“觀眾”只包括實際存在的人,他們的出現完全是物質的。然而,在我們的日常行為中卻包含著許多不具有物質實體的觀眾的相互影響,這就是“秘密觀眾”,“它是由這樣的人組成的,既有實際存在的和想象的,也有活著的和已經死去的,我們讓他們出現在我們腦海里觀看我們的日常行為;進而言之,我們經常是在為他們而表演?!保ㄗⅲ篬美]羅伯特·科恩:《表演的威力》,《外國現代劇作家論劇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245頁。)個體也許私下維持他個人并不相信的行為準則,維持這些準則是出于一種真實的信念:看不見的觀眾在場,他們會對背離這些準則的行為做出懲罰。換句話說,個體也許是他自己的觀眾,或者也許想象有觀眾在場。當獨自在觀看場面時,個體會感到害羞或恥辱,便是想象這種秘密觀眾的監視目光的存在。

總之,個體表演的目的,是為了給他人留下長期一致的好印象。這就涉及到了“印象管理”這個概念。對一些人來說,“印象管理”似乎具有消極的含義。它聽起來好像是要人們以權術的、不誠實的實踐來取代誠實的、坦率的交際。但是社會心理學家們不是這樣來理解印象管理的。他們是從一切社會交際都受到行為者的計劃和動機影響的這個規定為前提出發,來闡述問題的?!叭祟惿鐣畹奶厥獗举|是,我們對自己、自己的交際伙伴和我們生活的世界都有一定的看法,并試圖在自己與他人的交際中表達這些看法?!币虼?,印象管理同不誠實的交際完全兩碼事。相反,它“涉及到構想、謀劃和調節自己的社會行為等基本的人類趨向,為的是使我們展現在別人面前的行為,能夠表達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注:[澳]J·P·福加斯:《社會交際心理學——人際行為》,張保生、李暉譯,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12頁。)

三、構成劇班的觀眾群

與單個觀眾相對應的概念是集體觀眾,指的是一定數量的人們在特定行為場合作為積極的行為者而臨時形成的群體。除了作為觀眾得遵守應有的公共秩序行為規范外,個體之間并沒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蛟S在影院或者廣場觀看時,觀眾之間會有相同的行為、情緒反應,比如鼓掌、噓聲、議論、退場等,但是這樣的反應僅僅針對影片本身。本文強調的是觀眾的自我審視心理,即以他人的行為為參照,反觀自身的觀影心理并做出反應、評價。

個體具有一種傾向性,即認為自己的態度、信仰、價值或行為實際上是為大眾所廣泛具有的。個體都樂于把自己看作是“正常”人,而這種看法就使得個體相信:我們在重要的問題上同自己周圍的“大多數人”是一樣的。一些實驗證實了這種“虛假一致偏向”的存在。在一項研究中,讓大學生受試者身掛懇請全體居民廣泛“食用美國咖啡!”的廣告牌,志愿地繞校園步行。結果,那些贊同者認為,占全體學生62%的人同樣會像他們那樣干。但拒絕這么做的受試學生也認為他們是多數,認為占全體學生67%的人也會拒絕佩掛那種標志。(注:[澳]J·P·福加斯:《社會交際心理學——人際行為》,張保生、李暉譯,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12頁。)個體與那些同到劇場看戲的人——他們那種相對的同一性和個體同他們的相互關系——會強烈影響個體對整個事件的反應。在這個意義上,臨時的集體觀眾構成了一個劇班,他們共同面對的,是社會的習俗、慣例。在這樣的觀眾群身上,存在著一種共同的尋求,共同的愿望,即使這種尋求、愿望在個別個體身上還不是那么確定。因此,盡管電影場面的觀看被多多少少地認為是道德上的不潔,而道德上的不潔意味著在另外任何方面的不潔。然而個體又無法抑制觀看的欲望,由于所有個體都參加了劇班,所以所有個體的內心深處都必定略有幾分甜蜜的共謀者的罪惡感。

對于同一劇班的成員,他們的基本問題是信息控制。戈夫曼就指出,“許多表演的一個基本問題也即是信息控制;不允許觀眾獲得對被限定的情景具有破壞性的信息。換言之,一個劇班必須能夠保守它的秘密而且也必須要保守住?!保ㄗⅲ篬美]歐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黃愛華、馮鋼譯,浙江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2、135頁。)信息控制自然是針對被排除在劇班之外的人,這些人因為種種條件的限制,不屬于特定的劇班,因此也不享有劇班成員所特有的秘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在電影場面的觀看上,便形成了兩個不同的劇班,對于成年人來講,他們所看到的是什么,是必須一致對未成年人保守的秘密,以便讓未成年人感受到他們某些方面的神秘感和威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未成年人可以自然上升為成年人,也會知曉這個秘密,因此秘密本身是微不足道的,并沒有太大的意義,重要的是秘密的保守。不管未成年人知道不知道成年人所看到的是什么,他們都不可逾越界限,也去觀看。也就是說,人為制造的神秘背后的真正秘密,實際上根本不神秘,真正的問題是不讓未成年人也知道這點。

劇班成員會采用一種非正式地并且常常是無意識習得的姿態和眼色語匯來傳達以供辨別的信息?!缎绿焯糜霸骸分?,小鎮上的居民瞧見銀幕上男女纏綿的場面,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而那些少年們,齊刷刷地勃起、自慰,他們的表情與動作,準確無誤地表明,他們屬于共同的劇班。但是,對于場面的觀看,不同的個體會持不同的態度,并不是所有的個體都屬于同一劇班,這就產生了如何在非同一劇班的成員面前維持自己一貫的形象的策略問題。一般說來,維持形象的方法有三種:做好觀看的保密措施、尋找正當的觀看理由和維護戲劇忠實。《陽光燦爛的日子里》里,成年人聚集在內部小型放映廳里觀看有裸露等場面的電影,自以為觀看的秘密不會泄露。而當一聽到有小孩混進來,他們頓時驚慌失措。怎么辦?他們一旦鎮靜下來,趕緊采取補救的措施。那位年輕的高官夫人就一板一眼地說道:“這是部受批判的電影,小孩看了會犯錯誤的?!奔仁浅庳熚闯赡耆瞬辉撋米躁J入,也是為成年人的觀看辯解。就像她“烏個頭發白個肉”——年輕貌美,身旁的高官“白個頭發烏個肉”——年老衰弱,兩者的結合顯然與權勢相關,但卻可能冠以“革命需要”的高帽。那群未成年人當場灰溜溜地被高官勒令讓各自的父母領回去,從此以后內部放映廳的大門自然是把守得越發森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父母的態度,他們明白那個所謂正當的理由是用來哄騙未成年人的,其實是站不住腳的,但他們絲毫沒有反駁高官及其夫人的指令,不讓未成年人感到表演的虛假,一致維護了劇班共同的觀看權利,表現出了對劇班絕對的忠實。

一旦確定了別人所承認的“公開角色”,我們就傾向于使那種形象一貫地保持下去,并且不斷地為其注入生命的活力。個體的行為受保持自己一貫良好形象的需要指導的,盡管這種“被迫的順從”(注:參見[美]沃納·賽佛林:《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第四版),郭鎮之等譯,華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頁。)需要付出很大代價。如果個體習慣于在家人面前扮演乖順、聽話、純真的形象,那么,當家人發現他會一個人關在房間里偷看有場面的影片時,會出現怎樣的尷尬場面?因此,在有他人的情況下,為了掩蓋自己的真實感受,個體常常會刻意修飾自己的行為,我們所能觀察到的場面觀看情緒反應,諸如閉眼不看、環顧他人等,往往是在群體聚集公開場所。那么,類似的反應會不會在獨自或極少數人在非公開場所比如居室觀看的情況下產生呢?顯然,在觀影行為不被他人察覺的情況下,個體較為坦然自若,而在公開場所,個體無形中遭受他人目光的壓力,急于表明自己不是什么,往往有夸大的舉止與言論。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什么起哄等現象更容易發生在街頭巷尾的放映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