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頻道新聞制作網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9 05:19:00

導語:都市頻道新聞制作網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都市頻道新聞制作網設計管理論文

前言

2000年3月,我頻道根據目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需求,決定構建都市頻道新聞制作網。

一、系統要求

我頻道報道部下設兩個欄目《都市快報》和《都市報道》,專門播發各類新聞,每天播出六檔《都市快報》和一檔《都市報道》,總計90分鐘節目,扣除滾動播出和重播外,自制節目時間約為30分鐘,節目制作量比較大,條目編輯工作站點數量比較多,在節目制作中工作流程較規范,制作過程分工明確,因此,我們建立頻道新聞節目非線性編輯網,并要求系統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同時又要考慮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可以看出,本系統應該具備以下功能:

1、系統中有足夠的編輯位置以滿足工作人員使用及領導審片。

2、系統中有足夠的存儲空間以供存儲節目和共享素材。

3、要有與新聞演播室結合的新聞錄制、配音及后期制作系統。

4、在現在可預測的情況下得以保證相應的擴展性。

因此,我們首先對于采用傳統的線性系統來構建這樣一個系統的先進性予以否決,而把目光投向了近年發展起來并逐漸成熟的非線性設備。

二、系統設計

傳統的線性工作方式是一種效率不高的編輯方式,在編輯過程中不斷地搜索還導致素材帶和錄像機機械磨損,定期或不定期的設備維護及零配件更換,帶來較大的維護費用。傳統工作方式對素材的查找是無法實現素材共享的,而素材共享所帶的優勢,實際上也是很少被傳統操作方式工作人員所能理解的。這些傳統錄像設備的缺陷恰恰是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優勢。非線性設備通過采集設備將素材記錄在硬盤上,并按文件名進行存儲管理,因此可以對素材進行快速的隨機的索引查找,而這種查找是沒有機械損耗的。同時,非線性編輯是一種文件名或者說是指針編輯,而不是素材的翻版,只要不進行生成操作是不會產生質量損傷的。再則非線性編輯系統是基于計算機的設備,易于實現計算機聯網,實現素材的全網共享。這也是傳統編輯系統所無法比擬的,正是基于這些優勢,非線性網絡化制作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和制作手段的提高相對于傳統編輯系統是一個工作方式的飛躍。

目前,非線性編輯系統經過幾年的發展,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壓縮技術的飛速發展而逐漸成熟,國內國外都有許多各種類型的非線性設備,如AVID的MC1000、MC8000,SONY的ES-7,國內的索貝公司創意98、大洋公司的DY3000,新奧特公司的NC98等。非線性設備的成熟不僅體現在硬件和壓縮算法上,也體現在軟件的功能和實用上,就性能/價格比而言,國產的非線性設備體現尤其明顯。各家的產品都在軟件界面以及功能方面都努力作到按照符合國內電視臺制作人員使用習慣開發,并取得相當的成功,使得非線性設備得以進入電視制作領域,讓電視制作人員體會到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優勢。

基于上述考慮,我們與索貝公司合作,構建了以FibreChannel為主干,千兆以太網為輔助的雙網結構的都市頻道新聞非線性制作網(見圖1):

圖一

FibreChannel是一種高性能的基于光纖通道的互聯標準,是專為臺式工作站、海量存儲子系統,外圍設備和主機系統之間

雙向點對點的串行數據通道而設計的,傳輸速率比現行網絡傳輸速率高很多,其標稱數據傳輸率為1000Mb/s,而壓縮比為4:1的視頻數據率約為40Mb/s,從理論上講,FibreChannel可以支持約25臺實時視頻工作站,但由于系統管理開銷、硬件(網卡、Switch、HUB、硬盤陣列控制器等)設計水平等因素的影響,FibreChannel的實際數據率約為700Mb/s左右,因此實際應用中連入FibreChannel的視頻工作站數量不應超過17臺(所采用的視頻數據壓縮比變化時,這個數量也會變化)。從本系統的實際需求來看,實際聯入FibreChannel的實時視頻工作站數量不會超過FC網的限制,但為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和減低網絡成本,我們還是設計了選用高壓縮比素材進行編輯,最后用低壓縮比素材輸出的方式,即FC和以太網雙網架構:上載的素材分為兩路,一路以低壓縮比

(4:1)高數據率通過FC光纖傳輸到FC硬盤陣列中,同時另一路以高壓縮比(30:1)低數據率通過以太網傳輸到以太服務器硬盤陣列中,編輯時調用高壓縮比素材進行編輯,然后形成EDL編輯表,下載時根據EDL編輯表,從FC硬盤陣列中以低壓縮比高數據率下載。

以太網的特點是共享系統資源,各工作站之間易于傳遞信息,可實時共享對同一數據文件的操作結果等。在本系統中,采用服務器線路的數據傳輸率為1000Mb/s、各工作站線路數據傳輸率為100的以太網。以太網上的共享數據(高壓縮比視頻數據、音頻數據、各種節目編輯描述文件、素材管理數據庫等)和以太網的運行管理由一臺高性能服務器負責,以保證整個系統工作流程的順暢和高效。

三、系統安裝與調試

在確定了系統方案以后,則進行整個系統的實施工作。根據我頻道的實際情況,我們把整個安裝調試過程分為幾個部分進行:

施工步驟都市頻道辦公樓四樓中心機房上樓頂,在樓頂邊緣焊角鐵架固定。然后通過架空鋼纜到廣電大樓二樓平臺,焊角鐵架固定,經過過墻孔(已經預留)進入大樓主樓內。光纜總長度:250米左右。

施工要求:

(1)光纖型號的選擇:郎訊3DVX型多模室外光纜,物理規范為光纖內外徑62.5/125um。最大光損耗為3.4DB/KM,帶寬為700---800MHz。光纜鋪設三路,一路用于FC,一路用于以太網,一路備用。

(2)光纖彎曲曲率

光纖彎曲曲率的大小會引起輻射損耗大小的變化。若光纖自身細微的彎曲部分連接起來,會產生光纖連續微彎,引起損耗增加,若光纖表面粗糙,光纖會沿著粗糙表面出現彎曲,這種微彎就會引起微彎損耗,它是生產光纖時造成的,在施工光纖地下保護管時,光纖彎曲半徑必須大于光纜直徑的20倍(即曲率半徑必須大于1.25mm)。如果光纖彎曲半徑過小,或者熔接好的光纖在接頭盒內盤繞不當導致彎曲半徑過小等都會使光纖損耗值明顯增加。

(3)光纖的連接損耗

光纖的連接分為:熔接和磨接。無論何種連接都會產生接頭損耗,損耗要求低于0.05DB以下,正常情況下損耗應在0.01-0.03DB左右,而且連接次數1-2次為最佳,超過3次衰減量會增加,所以光纖的連接損耗是由操作人員和連接設備控制的,必須以最高的技術最好的連接設備來達到光纖熔接后的最低損耗值。(4)盡量縮短設計距離光纖線路要盡量走近路,避免因為光纖線路和光纜接頭數量過多,降低光纖的光功率和各項技術指標。

2.結構化綜合布線

根據本系統的設計思想,我們在進行綜合布線時(見圖2)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1)光纜和以太網線分開,以方便將來檢修。

(2)走線只有豎線和橫線,不允許走斜線。

(3)所有的過墻都要有護套管,不允許有任何線徑露在外面。

3.配音間配音系統設計

配音間除了要完成直接采集入網的新聞配音工作之外,其他非新聞欄目的配音工作也要在這里完成,這就要求配音間的音頻系統既要具備先進的網絡配音的功能,又要兼容傳統的磁帶配音方式。同時,考慮到配音工作站亦是有卡工作站,且在每天下午16:00—20:00的新聞節目串編時間內使用率較低,可在配音工作站上加裝串編制作軟件,硬件連接上使其具有視音頻上、下載功能,將配音工作站作為串編工作站的備用工作站。配音系統的系統圖如(圖3)。

新聞網上配音時,MIC信號經調音臺1路輸入、主輸出1和2輸出進配音工作站。其他非新聞欄目配音時,MIC信號經調音臺1路輸入、主輸出3和4輸出進2800錄機。作為備用串編使用時,錄機音頻通過經調音臺立體聲輸入2輸入、主輸出1和2輸出進備用串編(配音工作站)上載,備用串編的音頻通過經調音臺立體聲輸入1、主輸出3和4輸出進2800錄機。視頻是直接2800錄機對備用串編、備用串編對2800錄機連接的。2800錄機的監視信號進監視器的A路,工作站的視頻監視信號進監視器的B路,監視器視頻串環輸出給返看監視器的視頻輸入,調音臺的TBOUT給返看監視器的音頻輸入。

4.配音間的建聲設計與裝修

我臺建臺兩年以來,還沒有一個正規的配音間,大部分的配音工作都是在普通辦公室的環境下,通過攝像機進行主持人聲音錄制而完成的。這樣配音的效率低,受外界干擾大,而且由于受配音環境和錄制設備的局限,配音的音質效果自然不是很好。新聞制作網絡的建立,必將使我臺節目的視頻質量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為了保證節目的音頻質量及配合新聞制作網絡的高效工作模式,設置一專業配音間已勢在必行。由于將改造成配音間的房間在我臺辦公樓的一層,與公用樓梯僅有一墻之隔,二樓就是新聞記者的辦公室,所以配音間的隔音效果是建聲設計與裝修的重點,要求在50dB以上。另外,考慮到新聞配音的特點,配音環境吸音系數則控制在0.5s—0.8s之間。

配音間的建聲裝修應注意的幾點是:

1、在動工之前的設計與計算要考慮周全,多種影響因素會使得裝修出來的實際效果差別很大。

2、通風換氣的考慮。控制室里的空調管道要預埋好,且要固定在原有普通磚墻上。

3、配音室里的通風通道不要設計成平直通道,通道內壁還要固定吸音裝置,防止戶外換氣扇的風聲串入。戶外換氣扇的風向應是向戶外抽風。

4、控制室與配音室之間的預留設備線塑膠管通道在穿完墻線之后,用阻燃亞麻布縫包玻璃棉封堵兩端,防止控制室內的聲音串入。

5、隔音門窗的制作應在專業廠家單獨定做。

4.70平米演播室串編系統的設計

70平米演播室使我臺的新聞欄目專用演播室,在這里每天除了要制作完成時長為30分鐘、晚上20:40播出的《都市報道》之外,還要制作六檔時長為10分鐘,也就是說,其間每兩小時就播出一檔《都市快報》,使用率非常高。70平米演播室現有兩臺攝像機,要求在串編系統建成之后,這兩臺攝像機的信號(主持人)都可以直接被采集進網,然后由責編在串編工作站中調出記者們已編好的新聞條目和主持人口播素材進行編輯,最后將串好的10分鐘或20分鐘的成品播出節目下載到BetacamSP磁帶(2800錄機)上。考慮到有時會有臨時在演播室上載的要求(比如更改廣告),系統中要有2800錄機到串編工作站的視音頻通道。另外,如果串編工作站或者新聞制作網絡出了問題,則該系統應該可以將兩個攝像機的信號直接錄制在2800錄機上,然后由責編拿著主持人口播帶到備用串編工作站(配音工作站)或傳統卷編系統上將節目制作完成。集以上考慮,70平米演播室串編視音頻系統設計如(圖5)。

在視頻系統中,兩個攝像機、一個錄機都有一路模擬復合視頻信號進入特技臺,特技臺的PGMOUT1(模擬復合信號)進串編工作站。1號攝像機還有一路模擬分量信號直接進了串編工作站,以提供高質量的主持人圖像和進行色鍵特技時的信號來源。串編工作站通過模擬分量輸出口將信號送入2800錄機。特技臺PGMOUT2的信號是要送給2800錄機的,但考慮到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需要將主持人口播圖像直接錄制在2800錄機上,所以在實際安裝時,這根線走到2800錄機后面板處做為備用,為空置狀態,這樣可以避免特技臺—串編工作站—錄機—特技臺信號之間的不正常聯接方式,給操作人員帶來不便與不適。返看監視器的視頻信號來自于特技臺預監輸出進預監監視器(J3)之后的串環輸出。

在音頻系統中,兩路MIC信號經調音臺MIC/LINEIN1,2輸入、LINEOUT1,2輸出進入串編工作站進行采集;串編工作站的音頻輸出信號經調音臺MIC/LINEIN3,4輸入、AUXOUT1,2輸出進入2800錄機下載。臨時上載時,2800錄機的音頻輸出信號經調音臺MIC/LINEIN5,6輸入、LINEOUT1,2輸出進入串編工作站。另外,調音臺的TBOUT送入返看監視器的音頻輸入。

5.對70平米演播室控制室部分的改造

70平米演播室的視音頻系統在改造前是典型的傳統模擬演播室系統。在40平米的控制室中,新聞值班室占去了1/3的空間,剩下2/3的空間堆砌著大量的機架與設備,其中包括兩個大塊頭的操作臺、一個“頂天立地”的電視墻和一大一小兩個19inch標準機柜。70平米演播室改造后,除了保留調音臺、特技臺、調光臺、兩個攝像機CCU和三個監視器(這些都可集中在一個操作臺上)之外,整個控制室就裝一套串編工作站,空間剩余很大。根據實際情況,在70平米演播室控制室中又增設了兩套預編工作站,以供責編編輯深度報道時使用,既不會與每天的節目串編發生沖突,也滿足了非正常工作時間對于突發事件報道的時效性。

6.設備機架的設計

根據新聞制作網絡的具體情況,機架需求為:10套預編工作站操作臺、4套上載工作站操作臺、1套配音工作站操作臺、1套服務器機柜、1套70平米演播室控制臺、1套串編工作站操作臺和1個70平米演播室機柜。建立新聞制作網之后,淘汰下來的舊機架有:五套傳統單編系統機架、一個2m高19inch標準機柜、兩個1.5m高19inch標準機柜。經過反復測量與計算,這些舊機柜都可以被重新利用。將四套傳統單編系統機架經簡單改造做為四套上載工作站操作臺使用,另一套傳統單編系統機架可直接作為配音工作站操作臺。將2m高19inch標準機柜加裝柜門、風扇、鍵盤滑槽,在訂做一個與之完全相同的19inch標準機柜,做為服務器機柜組如(圖7)。一個1.5m高19inch標準機柜直接用于配音間,另一個1.5m高19inch標準機柜直接用于70平米演播室。

7.系統軟件的調試

在系統安裝完成后,進行了系統軟件的調試。在調試過程中,針對我頻道的特殊要求和我們認為在將來系統正式使用后有關網絡安全對策問題,同索貝公司網絡部和軟件開發部的技術人員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并進行了現場開發,使得整個系統無論是穩定性,還是其安全性,都達到了我們所提出的要求。同時作為用戶,我們也對索貝公司提出了一些我們的建議,比如:

1、為了降低系統資源開銷,建議將Sobey“新時尚”字幕軟件的網絡版由真彩色方式變為64K彩色方式。

2、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建議在上載工作站開發批采集的工作方式。建議增加字幕軌,等。

四、結束語

都市頻道新聞非線性制作網從方案設計到最后安裝完成歷時近三個月,從運行的情況看,該系統實現了我們所確立的方案,滿足了我頻道新聞制作對系統的要求,有效的提高了新聞節目的制作效率,運行良好。這個系統不僅滿足了節目部門的要求,而且由于采用了雙網結構和雙壓縮比技術,有效的降低了系統成本,也符合當今電視技術的發展方向,并為將來系統的擴展留下了充足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