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電視與區域文化承嬗
時間:2022-06-27 07:09:29
導語:方言電視與區域文化承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電視臺對方言曲藝的轉播催生了方言電視節目,方言電視劇、欄目劇提升了方言電視的影響力并培養了方言電視受眾群體。方言新聞將方言電視帶入了大雅之堂,方言綜藝節目將方言電視推向一個新的高峰,而方言電視綜合頻道的開辦則標志著方言電視的節目策劃能力、題材資源挖掘能力、節目制作水平已經基本成熟,并且在受眾市場中已占有相對穩定的份額。方言電視為什么會在新世紀前后迅猛發展?其發展的內部動因是什么?方言與地域文化存在什么關系?方言成為電視的播音用語以及方言綜藝節目的盛行對地域文化帶來了哪些影響?本文力求進行一些探討。
一、方言電視發展軌跡概述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央電視臺就開始播放馬三立等人的方言相聲節目,這或許可以認為是方言電視節目之濫觴。1983年春節聯歡晚會開播后,語言類電視節目影響越來越大,其中的方言相聲、小品成為春節聯歡晚會連續二十幾屆的必備節目。在方言相聲、小品風靡大江南北之際,方言電視劇也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風生水起。早在1982年,宋學斌導演就拍攝了方言劇《人與人不同》,真正廣為觀眾喜歡和認可的是1989年到1994年由劉德一主演的《凌湯圓》、《傻兒師長》〔1〕。從此大江南北,刮起了地方方言電視劇的創作風潮,涌現出如吳語方言劇《孽債》、粵語方言劇《外地媳婦本地郎》、閩南語方言劇《廈門新娘》。而北方方言區更是不甘寂寞,相繼創作出具有趙本山特色的東北方言喜劇《馬大帥》、《劉老根》、《鄉村愛情》、《關東大先生》等。1994年重慶電視臺開播了《霧都夜話》欄目,開創了我國欄目劇播出的先河。《霧都夜話》制片人馬及人在蘇州研討會上發言時說,重慶百姓在這檔欄目中用自己的方言來敘述重慶人身邊發生的真實故事,具有“形態生活化”、“題材平民化”、“演員群眾化”、“語言地方化”、“情境真實化”和“觀眾參與性”等“五化一性”的特點。隨后國內眾多地方臺也迅速開辦了方言欄目劇,涌現出像重慶時尚頻道《生活麻辣燙》、陜西都市青春頻道《都市碎戲》、湖南衛視《愛情魔方》、浙江影視娛樂頻道《本塘第一劇》等在當地具有極高收視率的優秀方言欄目劇。從全國影響力來看,北方方言劇遠勝于南方方言劇。由于普通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四川方言、東北方言都屬于北方方言,與普通話有著很高的相似度,因此《傻兒師長》、《馬大帥》等北方方言劇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廣泛歡迎。而吳語、閩語、粵語等方言劇由于與普通話有著極大的差異,非本方言區的居民基本聽不懂,因此這些方言劇只能在各自的方言區內小范圍流行。
21世紀以來,國內涌現出多檔方言新聞節目,方言電視新聞將方言節目推上了大雅之堂,方言節目由邊緣邁向主流。2004年元旦杭州電視臺西湖明珠頻道吳語新聞節目《阿六頭說新聞》開播,2004年2月2日廣州電視臺新聞頻道粵語新聞節目《新聞日日睇》開播,2007年5月12日泉州電視臺閩南語新聞節目《新聞相拍報》開播……一家電視臺所播出的新聞節目代表著這家電視臺的價值取向和思想境界,因此,許多電視臺都把新聞節目作為立臺之本。但是隨著央視和眾多省臺不斷擴充頻道,不斷提高覆蓋率,加上網絡視頻的夾擊,城市電視臺的觀眾市場不斷受到擠壓,沒有一家城市電視臺敢在國際新聞和國內新聞報道上與央視抗衡,至于本省新聞,城市電視臺與省級電視臺相比,也是相形見絀。在競爭慘烈的題材與觀眾爭奪戰中,城市電視臺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本城市的民生新聞和本城市的地域文化,方言逐步成為城市電視臺的制勝法寶。
在方言電視步入大雅之堂后,方言綜藝節目將方言電視推向了高潮。2002年5月24日湖南經視綜合頻道推出方言綜藝節目《越策越開心》,這是一檔娛樂脫口秀欄目,通過影片橋段剪輯、短劇、方言笑話、音樂演繹、訪談等各種形式組合成一幕幕笑料頻出的場景,將快樂和輕松傳達給觀眾,讓觀眾獲得內心愉悅和身心放松。欄目播出后,收視率一路攀升,獲得了湖南觀眾的熱捧,并在全國范圍內具有相當的影響力,連年獲得全國電視百佳及全國電視節目評比綜藝類一等獎。2008年的除夕夜,廈門衛視攜手臺灣中天電視、馬來西亞Astro頻道在海峽兩岸同步播出了全球第一臺閩南語春節聯歡晚會《2008歡喜大圍爐》,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5屆,晚會匯聚了兩岸一線影、視、歌綜藝明星,并由張菲、胡瓜等臺灣綜藝天王擔綱主持,受到兩岸閩南語區眾多觀眾的喜愛。經國家廣電總局批準的第一個合法的方言電視綜合頻道就是于2007年5月12日開播的泉州電視臺閩南語頻道,該頻道擁有12檔自辦欄目,幾乎囊括了當前方言節目的所有節目形態。從方言曲藝節目轉播到方言電視劇、方言欄目劇、方言新聞、方言綜藝節目,電視工作者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基本摸索出了方言電視節目的制作規律,而且也培養起穩定的收視群體。方言電視綜合頻道的開辦可視為是眾多方言電視的集大成者,標志著方言電視的節目策劃能力、題材資源挖掘能力、節目制作水平已經基本成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泉州電視臺閩南語頻道于2009年除夕夜推出的方言綜藝節目《五世同堂———2010年兩岸閩南人春節晚會》,講述泉州一個大戶人家老太君在虎年正月初一過百歲壽辰,其子孫從臺灣、東南亞、美國紐約和日本東京等地趕回泉州老家為老太君賀壽拜年。晚會采取音樂情景喜劇的方式,由閩南語頻道音樂選秀欄目《唱歌拼輸贏》選拔出的優秀閩南語歌手演繹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或勁爆熱辣、充滿時代感的閩南語流行歌曲,穿插展示泉州提線木偶、高甲戲等傳統曲藝瑰寶。整臺晚會形式上緊扣泉州文化,主題上切合泉州海外交流密切,擁有眾多海外華僑,是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的歷史事實。在方言電視風生水起的同時,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國家廣電總局通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要求規范廣播電視中方言播音的使用,目的在于降低方言電視對推廣普通話工作的負面影響。然而,方言電視仍然絲毫不減迅猛發展的勢頭,究其原因,除了地方電視臺應對市場競爭刻意推動之外,我們還可以對其深層次的地域文化價值加以探討。
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綜合表征
學界一般把我國漢語分成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吳語、贛語、客家話、湘語、閩語、粵語。毫無疑問,中華文化蘊藏于神州大地各個區域的地域文化之中,由眾多的地域文化副區相互融合,通過幾千年的涵化和同化而形成現在的中華文化樣貌。文化人類學認為,文化最基本單位“文化特色”組成文化叢,而某一地域的幾個文化叢就構成了地域文化區。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內歷史形成并被人們所感知和認同的各種文化現象〔2〕。王會昌〔3〕根據民族、語言、風俗習慣、民間信仰和文學藝術等,將中國傳統文化區劃分為12個地域文化副區,即關東文化副區、燕趙文化副區、黃土高原文化副區、中原文化副區、齊魯文化副區、淮河流域文化副區、巴蜀文化副區、荊湘文化副區、鄱陽文化副區、吳越文化副區、嶺南文化副區、閩臺文化副區。從中可以發現七大方言區基本與王會昌先生劃分的文化副區相對應,例如,北方方言區囊括了關東文化副區、燕趙文化副區、黃土高原文化副區、中原文化副區、齊魯文化副區、淮河流域文化副區、巴蜀文化副區等七大文化副區,而閩語方言區則與閩臺文化副區完全對應,粵語方言區與嶺南文化副區基本符合。由此可見,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最重要表征之一。吉首大學羅康隆〔4〕在考察民族語言的特性時認為,語言對一個民族來說,具有穩定對應性、完整外露性和綜合表征性。民族和語言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都會發生巨大變化,但其對應關系卻始終不變,民族語言具有穩定對應性;某一民族的任何階層、任何年齡、任何經歷的個人,只要他一開口說母語,立刻顯露其民族種類,民族語言具有完整的外露性;一個民族的母語綜合進了該民族的其他文化特點,外族可以通過研究語言而轉達出該民族自我認知的全部特點,民族語言具有綜合表征性。羅康隆強調了語言是一個民族最重要的表征之一,他對于語言和民族關系的論斷,其實也適用于方言和地域文化的關系。某一個地區所使用的方言也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如晉永嘉之亂后,大量中原漢人遷入閩南地區,經過1700多年的社會歷史變遷,南遷漢人所使用的中州古漢語的大多數詞語、語音、語法結構仍然保留于現在的閩南語中;在北京,廣東人或福建人,只要一開口說粵語“燉母雞(對不起)”或閩南語“歹勢(不好意思)”,北方人立即可以判斷其來自廣東或者福建,這說明了方言也具有完整的外露性;閩南方言里的“五腳忌(走廊,音譯自馬來亞語gokhaki)”、“雪文(肥皂,音譯自馬來亞語sabon)”、“番婆(娶自海外的妻子)”體現了閩南地域文化濃厚的海洋特色,客家諺語“與其街上賣嘴巴,不當(不如)田野提糞叉”體現了客家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意識,這些都說明方言具有綜合的表征性。語言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是文化變遷和發展的見證者。方言是一個地域長期穩定使用,能夠直接表露和綜合表征當地文化特點的語言變體。方言符號是地域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承工具,方言的保護對于地域文化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每一種方言都融匯著當地的地域文化,北方方言里滲透著中原文化,粵語蘊藏著嶺南文化,而閩語則表征著閩臺文化。中華文化是由華夏大地眾多地域文化和諧互動、相互依存的有機統一體。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依賴于眾多地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而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則離不開方言的保護、傳承、發展。
三、方言電視與地域文化———以泉州電視臺閩南語頻道為例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綜合表征,方言作為播音用語來使用深深影響著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嬗遞。全國各地方電視臺在外部市場競爭與內部地域文化滋養的雙重作用下不斷創作出各種方言節目,方言電視已在大江南北遍地開花。方言電視將方言作為播音用語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傳遞給每一個普通觀眾,賦予了方言“公共用語”的身份,提升了方言的社會地位,同時也提升了該地地域文化的社會地位。閩南方言是魏晉至唐朝時期的中原官話,閩南文化是該時期的中原正統文化,是全國各地地域文化的優秀代表。泉州是中原漢人遷入閩南的第一站,泉州方言是閩南方言最主要的兩個分支之一。在泉州這片土地上形成泉州方言的同時,形成了泉州文化。英國語言學家帕默爾〔5〕說過:“語言忠實地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全部歷史、文化,忠實地反映了它的各種游戲和娛樂、各種信仰和偏見。”閩南方言保留著上古、中古語音,閩南語古詞匯中記載著閩南乃至中原漢族地區的社會歷史變遷,要了解、研究和保護閩南文化,研究和傳承閩南方言是最為便捷的途徑。泉州方言的形成和演變,深深打上了泉州這個地域特殊地理環境的烙印。由于處于對臺前線的特殊地理優勢,泉州電視臺率全國之先獲得國家廣電總局許可開辦了全部使用方言播音的閩南語頻道。閩南語頻道的開辦對閩南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合理嬗遞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方言電視傳承地域傳統文化
泉州電視臺閩南語頻道的開辦,在外部形式上提升了閩南語在泉州的社會地位,使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更愛說閩南話。以傳統文化為題材和主要內容的方言欄目如《泉州第一炮》、《咱厝戲臺》、《閩臺戲棚》、《魅力閩南》的播出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閩南傳統文化的傳承。
1.泉州鄉土活教材———《泉州第一炮》閩南語頻道立足閩南文化,制作了輕松活潑的談話節目《泉州第一炮》,取材范圍涉及泉州市區和各個縣市的名勝古跡、民間傳說,泉州傳統民俗、民間信仰。自開播到現在《泉州第一炮》已經播出500余期,對泉州地域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了一些介紹。例如第1到第12期《泉州方言遇著(到)的傳承危機(一至十二)》揭示了泉州方言的使用狀況以及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傳承危機,歸納了已經消失的市井叫賣聲,總結了經常被說錯的家族稱謂;《泉州的姓氏堂號(一至九)》梳理了泉州幾大姓氏的遷徙源流和發展脈絡;《泉州老街古巷系列》較為全面地講述了泉州幾大老街北門街、東街、西街、中山路、涂門街、新門街中的名人典故和歷史遺跡。《泉州第一炮》欄目可以說是一部關于泉州鄉土文化的活教材。
2.演繹千年戲曲瑰寶———《咱厝戲臺》與《閩臺戲棚》閩南語頻道播出的《咱厝戲臺》、《閩臺戲棚》將泉州保存千年的隋唐宮廷雅樂———南音,以及原本盛行于宮廷后隨逃難士族傳入民間的各種中古戲曲種類,如北管、高甲戲、梨園戲、提線木偶、打城戲、布袋戲等曲藝瑰寶搬上了屏幕,并且加以解析,培養了一批傳統曲藝欣賞受眾。《咱厝戲臺》是一檔戲曲欣賞欄目,該欄目由主持人介紹和戲曲欣賞兩個板塊組成,其創辦宗旨是讓觀眾感受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以及千年古樂南音等泉州古老地方戲曲的藝術魅力,有時還會介紹一些國內其他劇種,吸引了一批中老年戲迷和南音迷。通過字幕和主持人解說,介紹南音名曲,或者是梨園戲、木偶戲、高甲戲、打城戲中的經典片段,將這些傳統曲藝當中的相關欣賞常識、藝術特色傳遞給觀眾,對于培養傳統藝術欣賞群體有積極的作用。《閩臺戲棚》被定位為戲曲欣賞欄目,弘揚傳統文化藝術的窗口,展示兩岸戲曲精華的舞臺。這檔欄目定位準,目標遠大。不足之處是,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這檔欄目仍然沒有成立欄目組,到目前為止播出的戲曲節目主體仍然是上世紀90年代錄制的。但是這檔欄目的開播,為展示兩岸戲曲精華開辟了一個新的平臺,對傳承閩南文化和建構兩岸文化新認同也是一個積極地嘗試。
3.再現獨特人文景觀———《魅力閩南》《魅力閩南》是閩南語頻道新聞欄目《新聞相拍報》的一個小專題板塊,主要報道泉州市區及周邊縣市當下正在進行的民俗、文化活動,尤其是閩臺文化交流的相關新聞。如在2008年8月6日即七夕節的前一天欄目組到南安市一戶農民家里拍攝他們制作七夕節傳統貢品———糖粿的全過程,做了關于七夕節民俗活動《七夕揉糖粿,甜蜜凹中盛》的專題報道。以新聞的形式來報道民俗活動,關注閩南文化,對于引導民眾關心閩南文化、弘揚閩南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方言電視培育地域流行文化
電視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在家里看電視已成為絕大多數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電視節目中經常出現的事物極易在日常生活中流行起來,電視文化已經成為了當代社會流行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著名學者高宣揚〔6〕認為:“流行文化是時裝、時尚、時髦、消費文化、休閑文化、奢侈文化、物質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眾文化以及群眾文化等概念所組成的一個內容豐富、成分復雜的總概念。”流行文化已經成為觀察和分析社會變動的一個重要指針和關鍵因素。流行文化元素是多種多樣的,一句富有創意的網絡用語、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都很容易在人們口中流行起來。泉州電視臺閩南語頻道收視率最高的欄目是閩南語流行音樂選秀欄目———《唱歌拼輸贏》,這檔欄目通過唱歌打擂的方式來選拔優秀閩南語演唱歌手。經過兩年多的運作,該欄目已經在泉州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學唱、演唱、比唱閩南語歌曲的熱潮,挖掘了一批優秀的閩南語流行歌手,發現了一批閩南語流行歌曲作詞、作曲者。這些歌手和詞曲作者,引領著閩南語流行音樂的演唱和創作熱潮,推出了一批反響很好的原創作品,為泉州大地培育了演唱和創作閩南方言流行歌曲的文化氛圍。《唱歌拼輸贏》欄目每周的PK比賽,推動著閩南地區方言流行歌曲的勃興。除了《唱歌拼輸贏》這檔音樂選秀欄目為泉州培育了閩南方言流行音樂演唱和創作的文化氛圍之外,《泉州第一炮》、《新聞相拍報》等欄目經常使用的一些方言俗語也在泉州大街小巷不絕于耳,成為了許多老百姓的口頭禪。可以說,泉州電視臺閩南語頻道從傳統文化和流行文化兩個角度來踐行其“傳承閩南文化,服務兩岸相親”的頻道宗旨,這些嘗試是積極而且有成效的,有力地推動了閩南文化的傳承與嬗遞。但是不能回避的是,由于閩南語頻道對經濟利益的追求,為了獲得更高的收視率,播出的節目中也有不少迎合觀眾低級趣味的內容。此外,因為人力、物力等限制,從節目的藝術水平來看,當前閩南語頻道對閩南文化的挖掘還是相對粗糙、簡陋和低層次的。
四、結語
為了應對全國性以及省級電視媒體的受眾市場爭奪,各地方電視臺充分發揮本地獨特地域文化的優勢創辦了各種以方言為載體的傳統文化類節目。市場競爭和地域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兩個因素共同推動了新世紀前后幾年國內方言電視的發展大潮。方言承載著的是當地人民親身經歷的、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地域文化,因此方言電視節目受到了當地人民的廣泛歡迎。電視機構興辦方言電視的本意雖在于爭奪受眾和追求經濟利益,但是在客觀上也對地域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方言文化教育節目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了全面挖掘,對當地民俗、民藝、民間信仰、風景名勝、歷史典故大力宣傳,吸引了更多民眾尤其是青少年認識地域文化,關注地域傳統文化,這在客觀上有力地推動了地域文化的傳承。與此同時,融匯著各種現代流行元素的方言綜藝節目的播出,彌補了方言文化教育節目單調、枯燥的不足,推動了地域文化合理嬗遞,使青少年觀眾在認識地域傳統文化的同時,又可以享受地域流行文化的魅力,能夠更加自覺地去欣賞、接受和傳承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