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教育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19 11:29:00
導語:誠信教育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課程強調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應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質教育的首位,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根據《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及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誠信教育的通知》的精神,應把誠信作為加強對中學生道德教育的重點內容。
“誠信”是一切思想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有了“誠信”的思想觀念基礎,才能建立德育金字塔。誠信教育中的“誠”是“本”,是人們一切思想行為的始發點;“信”是“表”,是人們思想行為的以“誠”為本的表現。對于這一點,有專家如是說:“誠信”是人們心靈中無時不在的警察,它約束和規范著人們的一切思想行為。這一論述形象表達了誠信對規范人們思想行為的重要價值。
誠信,即誠實守信。“誠”就是誠實,真誠,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欺人,不做作,不掩飾。“信”就是守信,就是一言一行都要遵守自己的諾言,不論對自己和他人,凡是自己承諾的便一定要兌現。不論哪個時代,哪個國家,哪個社會,什么階層的人,誠信的人都是社會所稱贊的,是人之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二字具有及其重要的分量。古人云:“言而有信,君子也”。“仁義禮智信”是人們倡導并力求遵循的行為準則。子曰“人而無信,未知其可也。”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中華民族形成了重然諾,守信義的道德傳統,留下了不少“千金一諾”、“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之類的美談佳話。
我腦中常閃現著這樣一幕,揮之不去:一位犯錯誤的學生,面對我的詢問,閃爍其詞,不承認自己違規。最后在鐵的事實面前,他承認自己說了假話。問及他為何不說真話,他振振有詞:現在社會處處教人不要死守誠信,它以鐵的法則在證明:誰講誠信,誰就倒霉。為何偏要我講真話?
由此,我想到了中學生的誠信現狀,目前發生在中學生身上的很多行為都足以說明中學生缺乏誠信:說謊,隨地吐痰,亂扔東西,抄同學作業甚至出錢雇同學完成作業,拾到東西不上交老師,稱病逃避體育課,不按時完成作業還說沒時間,借了同學的書不歸還,考試作弊并且花樣不斷翻新,不學習偷偷去網吧,不遵守交通規則等。
目前中學生的誠信狀況如此令人心痛,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社會因素:如今,企業、個人、社會組織和權力機構以及整個社會都在有意、無意地損害著誠信資源,各種不講誠信、不講信用的黑幕丑聞不斷,比如社會諸多領域存在的弄虛作假,欺上瞞下之弊政,重形式、講包裝、中看不中用的種種“假貨”,“假藥不治病,假酒要人命”的損人利己的假偽欺詐等,這些都大大影響了社會誠信氛圍的形成。以致人們不相信醫院、醫生,常常吃了貴重藥又不見效,甚至吃錯藥;不相信飯店,飯店伙計給你看的海鮮份量和鮮活度沒錯嗎?不相信各類保健品、保健器材,效果真有那么好,世界還會如此嗎?不相信交通,如綠燈能安全過馬路,但為什么看好是綠燈,結果卻被橫沖過來的大貨車壓死;不相信統計數字,不然又怎樣認識“層層加水”的對子:上級壓下級一級壓一級層層加碼,下級騙上級一級騙一級層層加水,橫批:官運亨通。不相信檔案,不相信年齡、不相信文憑。中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學生們所能感受到的社會誠信道德氛圍,將直接影響到他們誠信觀的形成。
家庭因素:現實社會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視或根本不進行道德品質方面的引導。少數有的家長全然不管學生的一切,任憑孩子“自由發展”,有時甚至把錯誤思潮帶回家中,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也有的家長自己不誠信。
學校因素:一是難以擺脫應試制度的怪圈。由于應試制度無法從根本上得以消除,面對素質教育的要求,致使誠信面臨著嚴峻的考驗。特別是在中學,為了應付中考,大量的作業仍然似山如海,學生們苦不堪言。為了完成作業,學生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包括休息時間和活動時間。由于基礎及天資的差異,致使很多學生不得不以抄襲予以應付。此外,不按素質教育的有關規定,延長課時、隨意擠課、延緩放學時間的現象在各學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一方面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一方面是應試制度的慣性,如此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對誠信的疑惑與矛盾。二是檢查考核制度使學校難保誠信形象。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檢查考核,不少學校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表現出了學校作為普通社會法人的不誠信的一面。學校出于對集體榮譽的考慮,通過各班班主任直接要求學生統一口徑,而這個統一口徑的過程也就成了學校“不誠信教育”的過程。即便檢查中的有關規定不甚合理,但是學校很難對學生作出解釋,只能直接要求學生不能說真話。誠信教育,在種種的檢查面前,是顯得那樣的蒼白無力。三是學校在日常管理中顯現的種種失信行為,蠶食著各種誠信教育的果實,弱化著校園的誠信氛圍,成為學生誠信養成的嚴重阻力。比如在學校檢查活動期間,食堂境況良好,而活動一結束,各種現象迅速死灰復燃,學校的承諾付之東流。此外,從班級干部、獎學金的評選,從后勤采購到學校招生、評估上的虛假行為,都對學生的誠信教育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中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但是他們誠信道德的缺失將從根本上降低一個民族的凝聚力,說過:“不能想象,一個沒有強大凝聚力的民族可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從這一高度來講,“假教育”塑造的畸形人格,難道不是“邦分崩離析”的“蕭墻之禍”的最大隱患嗎?如果說鹽城市某水產公司為了一只蒼蠅花費六十萬元的誠信行為挽救的是企業的生命,那么學校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正是一種挽救民族之壯舉嗎。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迫在眉睫。
學校誠信教育就是學校應用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有關學科的理論和技術手段,以“誠信”教育為中心,幅射社會公德教育、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等學校德育,通過學校有目的,有計劃主動對學生進行誠信品質的教育和訓練,使受教育者了解誠信的基本內容,懂得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增強學生法律法規意識和誠信意識,提高守法,守規的自學性,牢固樹立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道德觀念,促成學生道德品質的全面提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教育。
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課堂、主陣地、主渠道,學校應充分發揮其作用,加強對中學生的誠信教育。我認為,對中學生的誠信教育必須從長遠著眼,從細處著手:
首先,學校必須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不斷深化教育改革,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切不能陷于傳統應試教育的怪圈,以片面提高升學率為現實目標,導致重智育輕德育。學校應認識到德育是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內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個教育工作的基礎,應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其次,必須走向社區、進入家庭。誠信教育要取得實效,僅僅停留在學校教育是不夠的,要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將學校誠信教育與社會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設結合起來。社區和家庭是中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對中學生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要主動與家庭、社區緊密配合,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和家庭的影響,特別是要重視和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幫助學生家長充分認識誠信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以身作則,積極配合學校共同抓好誠信教育,促進學生誠信素養的提高。
再次,學校管理要講誠信。學校的誠信形象,直接影響著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學校更要樹立以誠信為本的觀念,要進一步加強管理,杜絕種種不誠信現象的發生,對各項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能忽松忽緊,忽冷忽熱,上級來人檢查了忙一陣,走了松一陣,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能僅僅停留于口號,停留于課堂灌輸,停留于形式,而應從學校管理的點滴小事上做起,以學校的誠信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最后,教師要擔當起誠信教育的重任。第一,教師要用自己的誠信人格去影響學生。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呼喚另一個靈魂,教師無言的誠信人格感化,遠遠超過刻意的“教育”。第二,政治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思想品德課是學校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主課堂,政治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新教材改變了過去老教材的“假大空”現象,更多的從學生需要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深入其內心世界,努力促使他們的情感共鳴,切不能再靠說教強制學生表面上的接受;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美德中有關誠信的格言、楷模、典故、故事等,通過誦讀、故事會、表演等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利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學生身邊)的典型案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報告會、座談會、參觀、走訪、征文,廣播等形式,給學生設置情景體驗,角色扮演,行為訓練使學生通過活動增強誠信觀念;第三,其他各科教師也要將誠信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誠信的品質。
陶行知語:“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讓我們共同來培育真人,相信我們教育的明天會更加燦爛輝煌,民族的明天會更加繁榮昌盛。
- 上一篇:工商局效率建設經驗交流(市)
- 下一篇:德育構建和諧社會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