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課外德育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8 03:26:00

導語:中等職業學校課外德育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等職業學校課外德育分析論文

道德養成過程的序列與目標

道德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養成過程又有一定的序列,通常有模仿―領悟―參與―判斷―選擇―自主行為―個性化等七個序列。

模仿是指在缺乏自我意識能力的情況下,對于道德要求的適應狀態。例如:對某些道德行為和品質的表現是處于模仿狀態,并不是自我意識的確立。

領悟是指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將社會的道德要求轉化為自身的體驗。例如:對某些行為和品質的贊同與反對,能從自身的體驗中表現出來。

參與是指根據自己掌握的道德規范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并能在實踐中加以維護,試圖對他人發生影響。例如: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和品質,不僅僅是贊同而且能自身參與實踐;對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不僅僅是反對而且還要干預。

判斷選擇是指對社會道德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反復的認識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調整自己的道德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進入這兩個序列的過程,實際上是自我設計道德準則或規范的過程。這種自我約束力,不僅僅是來自紀律的規范,更主要的是自己的意識和責任。

自主行為是指按照自己的道德準則和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來行動。例如:能夠以身作則地影響他人,致力于建設周圍的道德環境。

個性化是指在道德生活實踐中,確立自己的道德信念,并形成獨特的個性化的道德品質。

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目標是:使學生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和黨的基本路線,確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理想信念,具有為人民服務、奉獻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科學的思想方法;自覺地遵紀守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熱愛專業,勤奮學習,勇于創造,大膽實踐,具有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從道德養成過程的序列中可以看出,模仿、領悟、參與是遵守道德準則(規范)的養成過程,判斷、選擇是學會道德評價的養成過程,自主行為、個性化是形成自我教育和道德實踐的能力的養成過程。因此,德育工作的目標也是有序的系列,是從遵守準則(規范)的初級階段走向學會評價階段,這兩個階段是形成能力的高級階段的基礎。德育工作的最終目標和效果,是形成能力。就是說目標和效果,不僅僅是使學生服從道德要求,遵守道德準則,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將正確的德育要求,“內化”為自己的需要、自身的信念和行為,形成自我教育和道德實踐的能力。

顯性和隱性德育的遷移與互補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教育、創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陣地。而從德育養成的途徑來看,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緊密配合,課堂教育和課外教育相互配合。所謂配合,實質上是互為遷移、互為補充。

中職學校德育課是明顯地直接地表達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任務,是按大綱和教材中的德育理論要求,重視教育要求的正確性、全面性,強調受教育者要接受教育者的要求,并嚴格按照要求來發表言論和采取行動。教育工作是十分有序的,但基本上是封閉的、灌輸的顯性型教育。

課外德育工作,是隱蔽地間接地將德育寓于各項活動之中。它是根據道德工作的客觀要求和道德養成序列來設計、安排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強調受教育者參與道德生活實踐,重視在活動的實踐中調整、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行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參與、相互作用與合作的過程。其內涵應該是有序的,但基本上是開放的、疏導性的隱性型教育。

顯性型教育和隱性型教育,各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教育功能,兩者所追求的德育目標是一致的,效果也是相輔相成的。因而,兩者需要互為遷移、互為補充。德育工作需要通過正面灌輸,啟發疏導,分析講授理論、開展實踐活動,直接或間接地、多渠道多層次地進行這項工作。

當前在顯性型教育中,常遇到的問題是,當學生意識到教師是在對自己做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時,常會產生逆反心理。這種逆反心理會極大地妨礙他們對真理的接受,妨礙他們的進步。學生之所以產生逆反心理,除了他們自身思想上的片面性等原因外,教育者的空洞“說教”,封建家長式的“教訓”,表里不一的“言傳身教”,都是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的真正原因。相對地說,在隱性型教育中,由于是寓教于活動之中,活動本身成為“教育者”,直接參與活動的都是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分彼此,也可以說是教育者、活動組織者與受教育者共同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因而,對隱性型教育學生易于接受、樂于參與,而且隱性型教育留下的影響也較為牢固持久。

編制有中職學校特點的課外德育活動

課外德育工作,是要依靠和通過學校的系列活動作為媒介來實施的。一般來說,學校都會按不同的周期安排一系列的活動。如:按學制的活動系列,有開學典禮、入學教育、團代會、學代會、畢業教育和畢業典禮等;按年度的活動系列,有元旦聯歡晚會、學雷鋒樹新風活動、清明節祭掃烈士陵墓、“五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七一”黨生日、“八一“建軍節、教師節、國慶節、運動會、校慶等;按學期的活動系列,有主題班會、主題演講會、專題報告會或講座、單項文體比賽、各類活動的評比和表彰等。這些系列活動,都要根據中職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及特點來作出計劃和安排。中職學校的辦學特點是:“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目標是面向市場、服務企業,為社會經濟發展輸送合格的高中級技術人才。而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的主體又是客體的學生來說,又有年齡偏小,文化知識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偏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待形成,識別是非能力較低等特點。因此,中職學校在編制課外德育活動系列時一要突出法制、紀律教育,如通過法制報告會、典型案例分析、模擬法庭、校規校紀知識競賽等,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二要結合民族傳統節日、重大事件和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開展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主題德育活動,還要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建設,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加強校報、??⑿葟V播電視、校園網絡等的建設,發揮黑板報、櫥窗、圖書館、陳列室及模擬職業場景等的宣傳作用和校訓、校歌及學校發展歷史等的激勵作用。三要和職業指導相結合,發揮職業指導的育人作用,培養具有崗位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合格人才。學校要加強與勞動部門和行業部門的聯系,加強與用人單位的信息溝通,如經常聘請有關領導、部門和企業負責人、優秀畢業生來學校作報告,宣傳先進的企業文化以及行業勞動模范和學校優秀畢業生的事跡,使學生了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狀況,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形成符合社會和個人實際的就業觀,從而堅定自己的成才信心。四要突出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專業思想、競爭意識、吃苦耐勞的品質,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于面對挫折的意志品質,如經常開展勞動競賽、技能比武等活動。五要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啟發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和感悟人生,從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這些活動系列在編排時就需要把德育的內容由淺入深地安排進去,把道德養成過程的序列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進去。在系列活動中滲透德育,進行德育訓練,激勵德育的養成,在系列活動中形成自我教育和道德實踐的能力。

在系列活動德育內容的編制中,原則上凡是符合和有利于德育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務的內容,都可以是課外德育工作的活動內容。通常可分為: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精神教育的內容;遵紀守法、批判錯誤思想、引導分清是非的內容;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陶冶情操的內容;豐富活躍生活的娛樂活動的內容等。系列活動內容的編制方式,也同樣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愛國主義教育,可以是近代史、地方史、校史、古代科技成就、革命烈士事跡、中國古、近代愛國者的故事等。在具體形式上,也要根據中職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及特點來靈活安排??傊n外德育工作系列活動的編制,在內容上分布面要廣,在方法和形式上要豐富多彩,要顧及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情趣,力求生動活潑,以爭取最多人數的積極參與。

在課外德育工作的實施中,校長要對德育工作全面負責,系列活動編制后的實施,校長更是責無旁貸。同時,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監督保證作用,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黨團學生會組織,要經常通過座談、觀察、調查等方式,檢查實施情況與效果,并及時將了解到的帶有傾向性的問題或意見,反饋到下一個活動序列的德育工作中去,使課外德育工作的活動設計與編制更趨完善。一個活動序列,可能要有多個部門協作實施才能完成,學校的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需要共同做好宣傳、發動和協調工作,防止課外德育工作盲目開展和失控,要增強可控性和指導性。

摘要:根據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務、要求和道德養成過程的序列,有計劃、有目的、有層次地安排和有針對性、不間斷、有序地開展德育工作,以求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

關鍵詞:中職;課外德育;系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