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貫制德育環境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17 11:48:00

導語:九年一貫制德育環境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九年一貫制德育環境教育論文

德育環境與機制的開放,是學校教育的特點及社會對教育的影響所決定的。

學校是社會的一部分,社會通過多種方式與渠道影響著學校的教育,因此,采取封閉式教育,既無法割斷社會對學校的這種聯系,也無助于學校教育的發展。事實上,學校的主流教育來自社會的各種思潮的碰撞,這種碰撞教育,不僅能提高教育本身的適應能力,也能大大改善效應性與影響力。同時,“九年一貫制”素質教育辦學模式,其自身本來就有一定程度的封閉性,例如一個學生在一種學校教育環境中長期生活,會削弱其在多種環境中的適應能力。要避免這一教育的封閉性,客觀上也要求打開學校教育大門,多途徑地進行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養。

1、校內外結合的德育組織。通常學校的德育組織系統,是“校----團隊----班”式的封閉系統。這種系統所組織、指導的德育活動與內容,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種程度的封閉性,具體表現在內容的確定與形式上的選擇上,常常會脫離社會生活實際,其教育效應也會有“隔靴搔癢”之感。學校要著力改變德育組織上的這一弊病,逐步構建校內外結合的德育組織系統。這一開放的德育組織系統,即德育聯席會議。它既能聯系學校自己的德育組織“校----團隊----班”,也能聯系校外社區的家長教育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就一些論題進行商討,將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如動遷、交通、物價、腐敗等等,引入學校教育,提高教育的透明度,增加德育內容上的“活性”成分。

2、“活化”德育內容。即德育內容要反映學生內心的期望、困惑、追求、心向等等,也要反映這些內心活動的認識源----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問題,如動遷、交流、收入、物價等等。學校的思想品德課、時政課、社會課、信息課等等根據德育聯席會議的要求,及時反映學生與社會兩大實際狀況,不回避,不掩飾、直截了當地討論,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端正認識,改變觀念。

3、多樣化的德育活動。活動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活化”德育內容決定了必須要有多樣化的德育活動。除了通常的一些德育活動形式,如參觀、公益勞動、自愿者服務等等外,還應請進來,請廠長經理、工人、個體勞動者、名人、學者等等走進課堂。這樣的德育對話,能拓寬學生認識視野,也能改善德行的適應性,使學生品德行為的校內外同一性大大提高。

4、一以貫之的德育系列。“九年一貫制”素質教育中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素質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學校根據“幼、孝中”學的特點,制定系列德育目標、要求及內容,用一以貫之的德育影響奠定其思想、信念、理想的基矗(黑龍江建青文)""辦好三校兩社一臺營造良好育人氛圍""辦好三校兩社一臺營造良好育人氛圍----湖南省隆回縣第一中學德育工作紀實湖南省隆回縣第一中學積極探索德育工作規律,創辦“三校”、“兩社”、“一臺”,將其作為德育工作的載體,變空洞的說教為具體的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圍。

一、軍校團校黨校----形成縱向合力

隆回一中特別注重德育工作的系統性,針對中學生各階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特點,辦起了“三校”,形成了德育工作的縱向合力。

(一)辦好少年軍校,培養軍人作風。

隆回一中把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做為入校第一課,與縣人民武裝部辦起了旨在加強養成教育、培養軍人作風的少年軍校。他們的具體作法是:初中新生被錄取后,在暑期集中訓練7至10天,由武裝部派人擔任教官,學校指定教師擔任指導員,除進行必要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外,集中精力從站立行走隊列訓練等基本內容入手,規定統一著裝,統一住宿,統一開餐。讓孩子們很快適應軍營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軍訓期間教官和指導員與孩子們吃在一起,不許挑肥揀瘦,嚴禁亂倒飯菜,養成艱苦樸素的作風。訓練期間,一律高標準嚴要求,在炎炎烈日下摸爬滾打,野營拉練,培養孩子們的吃苦耐勞精神。

(二)辦好青少年團校,確保團員質量。

隆回一中少年團校把系統的團的知識學習與各種有益的活動結合起來,盡量適應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開展多種多樣的知識講座和實踐活動,讓他們在輕松愉快中接受思想教育,端正入團動機,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少年團校邀請老紅軍老八路來校講傳統,邀請法律工作者結合案例講法律,暑假與教育電視臺聯合舉辦夏令營,下鄉下廠深入了解社會;寒假里組織他們去敬老院慰問,送對聯上門。團的知識講座也盡量化整為零,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制成電視片、幻燈片,甚至燈謎。團校成了隆回一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個重要陣地。

(三)辦好業余黨校,提高政治素質。

隆回一中把提高學生政治素質放到首位,在高中階段辦起了業余黨校。業余黨校每期從踴躍報名的學生中擇優錄取50名,按年級編班,由縣委組織部、宣傳部的干部和校黨總支成員擔任輔導老師。學習內容分為黨的知識、小平理論和報刊重要文章。每個學員結合實際寫出心得體會,黨校學習檔案裝入學生個人檔案作為高校招生、參軍入伍的重要參考依據。業余黨校創辦兩期以來,已有100多名學生領取了結業證,有70多名學員向黨組織鄭重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隆回一中軍校一團校一黨校,環環相扣,伴隨著學生的整個中學階段,形成了一種縱向合力。

二、文學社愛心社----拓寬德育領域

隆回一中為了不斷拓寬德育領域,把較高層次的教育學生追求美創造美的美育活動,把學會關心他人,營造愛的氛圍的愛心教育列入德育內容,創辦了“紅杏文學社”和“松坡愛心社”。

(一)“紅杏文學社”----把作文與育人結合起來

“紅杏文學社”自1984年成立以來,始終把育人放在首位,既重出作品,更重出人才,發揮其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首先是引導學生讀好書。文學社在社員中提出了“讀百部好書,做四有新人”的活動,經常請名家名師來校做輔導報告,提高學生辨別香花與毒草,增強免疫力。

紅杏文學社在提高社員的文化層次、審美情趣的基礎上,把文學創作與德育活動結合起來。一是組織社員深入社會,調查研究,撰寫社會調查報告,進行評比,擇優在《紅杏報》上發表。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親自感受改革開放的成果,加深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感性認識和理性思考。二是利用文學創作反映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展示中學生的風采,探討中學生關心的熱點、難點、疑點,澄清模糊認識,使之健康成長。三是組織多種征文活動,把德育工作目標與創作實踐結合起來。僅今年上半年,文學社就配合中心工作舉辦過“環保杯”、“回歸杯”、“尊師杯”征文大賽,把廣大文學愛好者吸引過來。

(二)松坡愛心社----校園里的希望工程

在自發互助的基礎上,由校團委出面,一個旨在弘揚民族傳統,營造愛的溫馨的松坡愛心社于1995年誕生了。自成立第一天起,學校就明確提出要把愛心社做為教育人、培養人的重要陣地,通過各種有益活動教育特困學生自立自強,教育青少年從小學會關心他人,報答社會。

松坡愛心社首先從號召學生“少吃一根冰棍,奉獻一片愛心”做起,成立三年來共收到師生捐助3萬多元,先后有64名特困生得到及時救助,完成了高中學業。受到資助的學生親身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大多從心灰意懶中擺脫出來,他們也用自己的努力去報答社會,或關心公益事業,或輔導成績差的同學學習,而且大多已考上了高等學校。

三、校園電視臺----營造文化氛圍

松坡校園電視臺自1994年10月創辦以來,積極參與學校管理,舉辦學科教學講座,播放愛國主義影視片,成為德育工作的又一課堂。在養成教育活動中,電視臺的小記者對好壞典型及時采訪曝光,哪個班的內務管理搞得好,教室布置有特色,或開展有益活動都能及時上熒屏,同時少數學生亂倒飯菜,亂丟紙屑,做操懶懶散散,夏季穿拖鞋,在校園打赤膊的不文明行為也被----攝入鏡頭,促使他們自覺改掉不良習慣。

為了創造一種濃烈健康的文化氛圍,松坡校園電視臺的每日文化三餐活動頗具特色。一是每天中午向各班播放“午間電視”20分,除了播放國內外重大新聞外,還開辟《MTV大家唱》專欄,每周唱一首優美、健康的歌曲,被稱之為文化中餐;二是每天第八節課安排15分鐘校園新聞或組織讀報講評,被稱之為“文化晚餐”;三是晚上第一節晚自習后10分鐘的“晚間電視”時間,除進行眼保健操外,還播送一些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小品、相聲節目或演講、辯論賽片斷,讓學生輕松輕松,被稱之為“文化夜宵”。除了“文化三餐”外,每逢周末,電視臺集中播中外名片、愛國主義影視片,或結合教學播放教學片,被稱之為周末文化大會餐。

隆回一中創辦“三校”“兩社”“一臺”,營造良好育人環境的舉措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他們決心再接再勵,為培養一代四有新人而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