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企業發展戰略及財務風險應對

時間:2022-08-02 03:44:06

導語:醫藥企業發展戰略及財務風險應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藥企業發展戰略及財務風險應對

摘要:本文試討論試點實施的藥品帶量采購下中標與未中標醫藥企業分別在短期和長期所偏向的發展戰略,以及醫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財務風險及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研究在醫藥行業行情整體下滑的背景下,醫藥企業面臨的經營挑戰以及應對策略。并討論在藥品帶量采購的趨勢下,制藥企業所面臨的困境,探索企業如何在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保持較低的財務風險,為醫藥企業的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帶量采購;發展戰略;財務風險

藥品帶量采購是指在藥品集中采購的過程中開展招投標或談判議價時要明確采購數量,讓企業針對具體的藥品數量報價。2018年帶量采購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1個城市試點實施,這11座城市代表了中國的富裕省份和學術核心地帶,其藥品采購量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此次帶量采購的25種藥品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占比88%,藥品平均降價幅度達到了52%,更有藥品降價降幅達到96%。仿制藥企業利潤的大幅下降,使得A股醫藥板塊整體市值在3個交易日內蒸發了3000億元,該政策的實施可能會成為國家制藥行業的拐點。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藥品價格的下降有利于緩解社保壓力和居民看病壓力,但是會對企業的經營決策產生重大影響。中標企業如何在較低的利潤下維持企業的經營發展及現金流穩定、未中標企業如何保持或擴大市場占有率以防止被淘汰、醫藥企業如何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醫藥企業如何平衡科研創新支出與現金流量來應對財務風險不僅影響著各企業的生存狀況,同時影響著未來醫藥行業的走向。

一、帶量采購下醫藥企業發展戰略

由于醫藥帶量采購政策的出臺與實施,醫藥行業呈現出新的競爭形勢。帶量采購采取原研藥與仿制藥可同時競選、最低價中選的形式,這使跨國醫藥企業的高價原研藥產品競爭力減弱、市場占有率降低。與此同時,對于國內生產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企業來說,也面臨著藥品價格下跌,利潤減少的問題。醫藥企業應當制定怎樣的發展戰略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是企業未來發展走向甚至是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所在。(一)醫藥企業短期發展戰略探究。由于在帶量采購政策下,醫藥企業在保證藥品質量的前提下打的是價格戰,價格最低的企業中標,企業無需再做產品營銷。中標醫藥企業與未中標企業在藥品的銷售方式與銷售渠道上有較大差別。所以我們在討論時應分別討論中標醫藥企業和未中標醫藥企業在短期內的發展戰略。對于中標醫藥企業來說,雖然藥品的售價有了大幅度下降,但是企業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銷售費用,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企業應保質保量的完成簽訂的藥品訂單,確保藥品的療效。對于未中標的企業來說,其關注點應該在產品的銷售上。中標的企業因不必承擔銷售費用以低廉的價格出售商品。而未中標企業需要高額的銷售費用,為了保證利潤率,其價格肯定會高出中標企業許多,這使未中標企業在價格上不再具有競爭力。所以,如何開拓藥品銷售市場,提高產品競爭力是未中標企業在短期內應該關注的重點。(二)醫藥企業長期發展戰略探究。目前,中國醫藥行業的創新研發速度遠遠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藥品的研發一直以來是中國醫藥企業的難題。帶量采購的藥品絕大部分是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所以,中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醫藥企業將會越來越多,仿制藥企業的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仿制藥品的價格也將會持續走低。如何從眾多醫藥企業中脫穎而出,是醫藥企業在制定長期發展戰略時應該考慮的問題。一方面,要提高工藝水平,減少規模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重視藥品的創新研發,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企業的長期發展。

二、帶量采購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財務風險

(一)藥品研發投資風險。對于企業來說,藥品的研發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撐,但是能否取得收益以及取得的收益能否抵消研發費用是一個未知數。一些企業一直以來都在進行創新性藥品的開發,但是收獲的成果卻不太理想。大型的醫藥企業此前往往將銷售仿制藥的利潤作為研發資金的主要來源,帶量采購導致仿制藥藥價大幅下降,醫藥企業的利潤也會隨之減少。所以,在面對利潤逐漸透明并減少的情況下,持續支付高額的研發資金會給醫藥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二)資金回收風險。帶量采購可以幫助企業減少銷售成本,但如果具體的采購量問題、支付問題、約定的采購量未完成措施及通過一致性評價藥物的質量監督問題還沒解決,帶量采購可能會給仿制藥企業帶來損失。購買量如果未達到合同簽訂的數量,那么企業會面臨貨品積壓的問題。貨款何時支付,以怎樣的形式支付也影響著企業的財務狀況。不僅如此,藥品的價格是固定的,在合同約定的期間,如果由于藥品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導致生產成本提高,會使企業賠本銷售,給企業帶來致命的傷害。(三)營運資金風險。由于帶量采購中,價格最低者中標,所以企業為了獲得藥品的銷售量,不惜會大量降低藥品的利潤,并且想要通過增加銷售量來彌補藥品單件利潤的降低。但是,在企業在擴大生產規模時,藥品的生產成本、企業的管理成本也在隨之加大。而藥品的越來越低的價格能否支撐整個企業的運轉也是企業面臨的困境。尤其是中小醫藥企業,藥品的生產規模較小,生產成本高,藥品的研發能力差,產品沒有競爭力,面對的營運資金風險也越大。(四)資金分配不合理。如果企業帶量采購未中標,需要自行銷售藥品,企業銷售費用過高。相關醫藥類上市公司統計數據顯示,企業的藥品營銷成本達到了60%。在帶量采購低價藥品的壓力下,未中標企業若想保證市場占有率,必將再次加大藥品的營銷力度,銷售費用將會進一步增加。但是,企業能否到達銷售目標仍是未知數。為了提高核心競爭力,醫藥企業需要重視藥品的開發。但是,開發創新性藥品具有高投入、見效慢的特點。如果企業一味的追求研發的速度,不考慮企業的財務狀況,企業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將會加大。

三、醫藥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應對

(一)重視單一藥品的研發。企業進行創新藥的研發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同時進行多種藥品的研發,研發資金將會翻倍。所以為了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企業應選擇具有良好前景的項目,并著重對其進行投資,形成企業的拳頭產品。此外,企業還可通過拳頭產品的銷售,產生品牌效應,帶動其他產品銷售,提高企業的銷售收入。(二)加強藥品的存貨管理。為了防止藥品的積壓或短缺,降低藥品的回款風險,企業可以建立相應的管理系統,將原材料的采購、藥品的生產、藥品的銷售等業務流程整合到統一的軟件系統中。幫助管理人員可以及時的了解到生產和銷售情況,及時調整生產計劃,減少企業的庫存壓力,同時保證藥品的及時供應。(三)提高決策水平。雖然企業想要通過增加藥品的銷售量彌補藥品利潤的減少,但是企業不能盲目的擴大生產規模。企業在生產藥品前,管理者一定要做好需求分析,確定生產規模,防止存貨過多,保證企業資金的流動性。企業還可以考慮多元化的發展戰略,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仿制藥品市場,尋找更具發展前景的項目進行投資,降低企業的風險,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四)加強資金管理意識。對于藥品的銷售,管理者應把握住銷售費用的占比,選擇可行有效的營銷方式,避免不必要的費用支出。衡量好藥品的銷售量與利潤率,防止虧損的情況發生。對于創新藥的研發,管理者首先應該保證企業日常經營活動所需資金的充足,防止企業資金鏈發生問題。在創新性藥品研發的關鍵時期,企業可以適當的加大投資力度,加快研發速度,以此搶占市場先機,為未來的銷售收入提供保障。

四、結語

藥品帶量采購政策的實施將會影響到整個醫藥行業的走向,有利于仿制藥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對于醫藥企業來說,藥品帶量采購是機遇更是挑戰。管理者應提高市場敏銳度,制定適合企業的發展戰略,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更要為企業長期的發展奠定基礎。面對發展中的風險,管理者應及時完善自身的經營管理,積極迎接挑戰,使企業穩步發展,擁有更好的前景。

參考文獻:

[1]趙新江.藥品帶量采購撥動行業神經[J].理財,2018(11).

[2]杜春梅,郭普宇,薛春梅.生物制藥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探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2).

[3]馮玲玲.制藥企業財務風險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02).

[4]梁謀,卞鷹.中國醫藥制造業財務風險的實證分析和控制措施[J].企業活力,2010(05).

作者:姚茹昕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