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概況

時間:2022-07-19 09:50:35

導語: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概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概況

摘要:文章對山東省臨清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發展現狀及特點進行了調查,分析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臨清;政策性農業保險;概況;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山東省臨清市地處魯西平原的西北部,耕地面積90.58萬畝,是傳統的糧食主產區、產糧大縣。近幾年全市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140萬畝左右,糧食總產量穩定在70萬t水平。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以保險公司市場化經營為依托,政府通過保費補貼等政策扶持,對農作物因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的保險。農業保險對于增強農業防范風險能力、提高可持續發展水平、增強農業相關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促進經濟協調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災后生產恢復和保障糧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臨清市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及特點

1.1基本情況

2006年,臨清市作為山東省首批三個試點縣之一開始試點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險種為小麥、玉米。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的原則,通過十四年的發展,農民群眾的保險意識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群眾在農業保險中切實感受到好處,自愿投保率呈不斷上升趨勢。2020年,臨清市小麥保險承保面積66.77萬畝,保費收入1209萬元;玉米保險承保面積61.9萬畝,保費收入1121萬元。小麥、玉米承保率穩定在80%以上,農業保險充分得到了農民群眾的認可。

1.2農業保險經營主體逐漸增多,承保機構建設不斷完善

1.2.1農業保險經營主體逐漸增多2015年以前,臨清市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只有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清支公司一家,負責全市16個鎮街的種植業保險工作。2015年,臨清市引入競爭機制,經過政府公開招標確定了兩家承保機構,分別是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清支公司。合同期限為2015年10月10日至2019年10月10日。2019年,合同到期后,經過新一輪招標,臨清市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仍然確定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清支公司兩家,根據災害的發生規律,本著受災后勘查理賠快的原則,對兩家承保機構的承保范圍進行了適當調整。合同期限為2019年至2021年。1.2.2承保機構建設不斷完善臨清市農業保險的兩個承保機構均在相應的承保區域設立了三農服務站,在部分村配備了村級服務站點,配備了農業保險服務人員。在農業保險運行過程中,為長效服務農戶、方便農戶,提供了重要保障。通過在各鎮村廣泛發放《政策性農業保險宣傳折頁》以及全市范圍內粉刷農業保險墻體廣告等方式,增強了農戶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認知,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1.3財政補貼不斷加大,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1.3.1財政補貼不斷加大2006年,試點初期,省市縣三級財政對農業保險的保費按照50%的比例給予補貼,其余50%由農戶自擔。2012年,各級財政對農業保險的保費補貼比例提高到80%,其余20%由農戶自擔。在各級財政承擔的比例中,不斷提高中央和省級財政的承擔比例,降低市縣兩級財政的承擔比例,大大減輕了市縣兩級財政的壓力。比如小麥、玉米保險保費補貼中央、省級財政承擔比例由2012年的50%提高到2020年的75%。縣級財政承擔比例由2012年的14%到2020年縣級財政不承擔。同時對在2016年2月29日至2020年底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農業保險的,保費自行承擔部分由省財政補助50%。在保費收取過程中,貧困戶保費減半收取,大大減輕了貧困戶的經濟負擔。2016—2020年全市貧困戶累計參保面積38.7萬畝,累計受益金額64.23萬元。1.3.2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保險責任不斷擴大小麥、玉米保險金額由2012年的320元/畝、300元/畝分別提高到2020年的450元/畝、400元/畝。保險責任由最初的風災、火災和雹災不斷增加了凍災、澇災、旱災、熱害、病蟲害、地質災害等災害類型。同時,臨清市自2019年玉米季開始承擔了山東省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工作。試點對象為單個品種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在50畝(含)以上的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保費36元/畝,小麥保險金額900元/畝,玉米保險金額850元/畝,大大提高了全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抗風險能力。

1.4新的險種不斷開展

臨清市開展的種植業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有小麥、玉米、棉花,2020年增加了西瓜作為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以獎代補險種。保費50元/畝,農戶自擔20%,保險金額1000元/畝。大大提高了全市西瓜種植戶的抗風險能力,也為全市開展其他新的險種開辟了新的道路。

1.5科技助力農業保險查勘理賠

1.5.1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臨清支公司農業保險的查勘已經實現無人機查勘,能夠較為精確快速的確定受災面積,更快、更好的完成農業保險現場查勘,進一步加快了農業保險理賠工作。1.5.2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利用先進的e農險APP工具,逐步減少人工參與程度,提高核保效率、降低核保差錯率。著力提升理賠管理的技術含量,綜合利用先進的農業技術、現代信息技術、遙感測繪技術、網絡結算手段等科技成果,提高理賠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2存在的問題

2.1勘查定損、精準賠付難

農業災害勘查定損涉及千家萬戶,面寬量大,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加上保險機構專業人員不足,一旦發生大面積的農業災害,無法逐戶勘查核實受損程度,造成精準賠付難。農作物受災后,承保機構往往需要根據村集體上報的受災名單勘查定損,但個別村上報受災明細不及時,定損時間過長,這就導致有時候賠付款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間賠付到位,引起農民反感,直接影響了投保的積極性。

2.2部分群眾對保險的作用認識不到位

農民對保險條款了解較少,不明確保險責任和理賠程序。比如理賠時候上報信息需要填報投保人的信息,有的農民就隨便上報一個家庭成員,結果保險單上面沒有,造成理賠慢或者不理賠。一方面,仍有一小部分農民受傳統的“小農經濟”支配,存在靠天吃飯的思想,即便是政府補貼后1.8元/畝的保費也不愿意承擔,思想觀念亟需轉變。另一方面,農業保險面對的是農村千家萬戶,涉及法律多、政策性強,投保理賠程序較復雜,而負責面向農戶宣傳的廣大鎮村干部、農保員在理解農業保險上有一定差異,對農民提出的問題無法及時解釋,造成了農民對農業保險認知不足。

2.3受災后理賠金額較低

一是近幾年,隨著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種植成本不斷提高。2019年小麥種植成本約為530元/畝(包括整地、種子、澆水、打藥、施肥、收割等),小麥保險金額450元/畝,與標的成本相差80元。二是現行農業保險保的是成本,不是收益,比如小麥即使是絕產,承保機構也只是賠付450元/畝的成本費用。部分農戶對保險條款不了解,認為絕產后就應該賠付全部損失,理賠金額與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進而影響了農民投保的積極性。

2.4部分保險條款存在缺陷

小麥、玉米的保險責任其中一條為流行性或暴發性病蟲草鼠害以村為單位損失率達到30%(含)以上的,實際受災時確實有受到病蟲害危害且損失率極高的情況,但是并非條款中規定的流行性或暴發性病蟲草鼠害,導致受災農戶無法得到理賠。

2.5新的險種開展困難

2020年新開展的西瓜險種,雖然承保機構根據種植區域不同,有重點的進村入戶宣傳發動,但由于全市西瓜種植不集中,規模不大,新的政策宣傳時間有限,農戶參保意識不強,導致西瓜保險開展規模較小。

3對策建議

3.1加大農業保險宣傳力度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微信等媒體宣傳政策性農業保險,有關部門要深入村居,召開農業保險專題會議,為廣大農戶特別是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講解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有關知識和典型案例,讓他們充分了解政策性農業保險和商業保險的區別,懂得投保、索賠、防災減災常識,提高農戶對農業保險的認知水平和保險意識,增強投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農業保險參保率。

3.2政府層面出臺相關政策

一是加快農業保險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轉變,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的覆蓋面。二是加強調研,及時調整保險條款。對于存在明顯缺陷的保險條款應積極調研完善,充分保護參保農戶的利益。

3.3加強農業保險隊伍建設

由于農業保險點多面廣,保險標的是有生命力的農作物,它的形態無時無刻都在變化,一旦出險,現場勘查定損需要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對時效性的要求也比較高。為此,一是要求保險機構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在鎮村配備配齊協保員等農業保險一線工作人員。同時對農業保險人員進行定期培訓,提高業務水平。二是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督管理,提升農業保險績效,定期對農業保險機構進行績效評價,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取消承保資格。

作者:黃義春 魏立君 單位:臨清市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