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教學教案

時間:2022-11-25 03:41:00

導語:屈原教學教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屈原教學教案

一、教法建議

【拋磚引玉】

(一)郭沫若是我國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家,對其生平及作品要向同學們作介紹。

(二)老師需向學生介紹清楚本劇寫作的歷史背景及寫作意圖,以便把握本文主題。

(三)屈原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對屈原生平及作品特別是其愛國主義精神和高潔的品質,更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掌握和領會。

(四)學習本文,了解本文的精髓,即主要學習屈原的光明磊落、大公無私、不隨波逐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學習他心系國家至死不悔的愛國主義情操,培養學生愛集體愛國家的主人翁責任感。

(五)能夠歸納總結屈原形象。

(六)本文的核心是“雷電頌”部分。屈原的形象主要就是通過這一部分的內心獨白塑造的。

(七)學習本文的修辭手法。

【指點迷津】

(一)必知點:

1.郭沫若簡介:

郭沫若(1892—1978),我國現代杰出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四介樂山人。1918年開始新詩創作。1921年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組織“創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女神》。抗日戰爭時期,創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歷史劇。解放后,發表了蔡文姬等戲劇,著有《奴隸制時代》等書,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

2.屈原簡介: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國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后遭讒去職,迭遭放逐。至首都郢為秦兵攻破,遂投汨羅江而死。后世所見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漢劉向輯集的《楚辭》。這本書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離騷》一篇,《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九章》九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天問》一篇。等等。

3.本文寫作的背景及寫作意圖:

背景見預習提示。

寫作意圖:古為今用,借古諷今。用作者的話說當時是“全中國進步的人們都感受著憤怒”,作者“把這時代的憤怒復活在屈原的時代里去了”。換句話說,作者是“借了屈原的時代來象征我們當前的時代”。借屈原的悲劇,展示了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愛國與賣國的尖銳、激烈的斗爭。

(二)重點:

4.作者筆下的屈原形象及其它人物形象

屈原:劇中屈原是正義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他蔑視鬼神,鞭撻一切污穢,誓與丑惡的奸佞們戰斗到底。屈原的形象是為正義和光明而戰斗的不屈的戰士的形象。嬋娟:屈原的侍女,是有正義感的女性的形象。嬋娟之死,使正義和邪惡的沖突達到高潮。

鄭詹尹:邪惡的化身,他卑鄙、狡詐、膽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幫兇。

5.本文的情節結構和矛盾沖突:

課文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鄭袖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們之間的尖銳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1部分寫靳尚和鄭詹尹稟承南后旨意,欲密謀毒死屈原。他們的陰謀把他們和屈原的矛盾沖突推到了頂點。

第2部分是屈原的內心獨白,表現了他的忠貞不屈和正氣浩然的英勇悲壯的形象。第3部分是嬋娟之死。這一部分是戲劇沖突的高潮,表現了光明和黑暗、正義和邪惡誓不兩立的沖突。

6.屈原歌頌風雷電的內心獨白的結構和特點(《雷電頌》)

(1)結構層次

《雷電頌》這篇獨白,結構渾然一體,內容十分豐富。可分為兩層:

第1層:從“風!你咆哮吧!”到“把這包含著一切罪惡的黑暗燒毀了吧!”

這一層是屈原對風、雷、電的呼喚與歌頌,對光明的禮贊和向往。

第2層:從“把你這東皇太一燒毀了吧!”到篇末。

這一層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憤怒地詛咒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這篇獨白,以火一般熾烈的語言以及雷霆萬鈞的氣勢,表達了對黑暗世界的強烈的憤懣,也表達了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2)藝術特色

①閃耀著浪漫主義的色彩。在《雷電頌》中,作者進行了大膽的藝術虛構,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讓屈原憑借暴風、怒雷、閃電的翅膀,展開美妙的幻想,飛向光明的境地;也借助它們的力量,毀滅一切黑暗。這樣,就使屈原的形象顯得更加神采飛揚、光耀奪目。這段獨白想象奇特,氣勢宏偉,表現了作者浪漫主義的激情。

②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充分表達感情,增強語句氣勢。

首先,《雷電頌》通篇用了擬人兼呼告的修辭方法;其次,運用了反復、排比等修辭方法。使整個獨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達了愛憎的感情,又具有詩的形式美,瑯瑯上口,鏗鏘有力。

7.一些物象的象征義及蘊含義

(1)風雷電:象征變革現實的偉大力量。

(2)洞庭湖、東海、長江;象征人民群眾。

(3)有形的長劍、無形的長劍:屈原《涉江》篇云“帶長鋏之陸離兮”。有形的長劍,是屈原身子自由時的佩劍。無形的長劍指堅定的信念。

(4)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類似英國作家笛福長篇小說《魯濱遜飄流記》所描寫的海中荒島,是對社會現實極端憎惡而企求寄托靈魂的一方凈土。(5)土偶木梗群像:象征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治集團。其中河伯有二義:其一指河伯神像,其二指在《九歌》中搶演河伯的一位演員。

(三)運用點:

8.通過本文的學習,你從屈原身上學到了什么?寫一篇讀后感,聯系現實談一談你的體會。

二、學海導航

【學法指要】

1.閱讀全文,找出生字詞,運用工具書注音、釋義

提示:詭謫咆哮潸然痙摩稽首踉蹌睥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尚饗(注音、釋義自己動手查工具書)

2.給文章劃分層次,并說出劃分的依據。

提示:本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開端,寫勒尚和鄭詹尹稟承南后鄭袖旨意,欲密謀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是發展,也是本文的核心。寫屈原的內心獨白,表現了屈原的忠貞不屈和正氣浩然的英勇悲壯的形象。

第三部分:是高潮,寫嬋娟之死。表現了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誓不兩立的沖突。

3.課文開頭的舞臺說明是:“東皇太乙廟之正殿……名室均有燈,光甚昏暗,室外雷電交加,時有大風咆哮。”設置這一場景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室內空寂昏暗,室外雷電交加,大風咆哮,為屈原的內心獨白——“雷電頌”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壯的氣氛,同時也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4.鄭袖、勒尚設下毒計要毒死屈原,執行者就是鄭袖之父鄭詹尹,他千方百計勸屈原飲下那杯酒,屈原沒喝,最后他說:“你該不會疑心這酒里有毒的吧?”這表現了這個劊子手什么樣的心理?提示:急于毒死屈原,故意使用激將法來“激”屈原喝下毒酒。

4.學本文,要有感情地準確朗讀《雷電頌》部分,準確地體會屈原的情感。所以,首先要注意朗讀中的節拍停頓。下面兩段對白,節拍停頓正確的項是:

(1)A.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長江,我思念那/東海,那浩浩蕩蕩的/無邊無際的/偉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樂,是/詩!

B.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長江,我思念那/東海,那浩浩蕩蕩的/無邊無際的/偉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樂,/是/詩!

C.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長江,我思念那東海,/那浩浩蕩蕩的/無邊無際的/偉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樂,/是/詩!

D.啊,我/思念那/洞庭胡,我/思念那/長江,我/思念那/東海,那浩浩蕩蕩的/無邊無際的/偉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樂,是/詩!

提示:D

(2)A.那湘妃竹不是/主人們/用來打奴隸的刑具/么?

B.那/湘妃竹/不是主人們用來/打奴隸的/刑具么?

C.那湘妃竹/不是主人們/用來打奴隸的/刑具么?

D.那湘妃竹/不是/主人們/用來/打/奴隸的刑具么!

提示:C

5.屈原的內心獨白(《雷電頌》)是本文的核心,也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對這一部分進行層次劃分,并作分析。

提示:《雷電頌》這篇獨白,結構渾然一體,內容十分豐富。大體可劃分為二個層次。

第1層:從“風!你咆哮吧!”到“把這包含著一切罪惡的黑暗燒毀了吧!”

這一層是屈原對風、雷、電的呼喚與歌頌,對光明的禮贊和向往。在“比鐵還沉重”、“比鐵還堅固”的黑暗、陰慘的宇宙前,他不能不對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于是,他熱切地呼喚和祈求那些咆哮的風,閃耀的電,爆炸的雷這些宇宙中的“偉大的藝人們”,以變革現實的偉大力量,把黑暗的世界“爆炸”、“劈開”,從而創造一個“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來“沒有限制的自由”和燦爛眩目的“光明”。他把“電”這一宇宙間的長劍化做自己“心中的長劍”。在呼喊聲中,主觀和客觀,人和自然力結合在一起,充分表現了屈原摧毀黑暗、追求光明的內在的力量。

第2層:從“把你這東皇太一燒毀了吧!”到篇末。

這一層借指斥神鬼像來憤怒地詛咒昏庸腐朽的當權者。屈原之所以高呼要把所有的“土偶木梗”,連同一切罪惡的黑暗都“燒毀!燒毀!燒毀!”是因為它們只是“產生黑暗的父親和母親”,它們“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曉得播弄人”,一句話,它們是象征暴戾、奸詐、怯懦的怪力亂神。這樣,屈原就由前面對自然力的祈求,發展到對人的力量的確信,表現了他無比高昂的戰斗激情。

總之,這篇獨白,以火一般熾烈的語言以及雷霆萬鈞的氣勢,表達了對黑暗世界的強烈的憤懣,也表達了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6.作者運用了象征手法(用一種具體事物來表現一種特殊事物或特殊意義)。獨白中的風雷電象征什么?東皇太一等眾神象征什么?

提示:(略)

7.簡要分析《雷電頌》中使用的修辭手法。提示:本文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充分表達感情,增強語句氣勢。首先,《雷電頌》通篇用了擬人兼呼告的修辭方法,如“風”,你咆哮吧!”“你們風,你們雷,你們電”,“電,你這宇宙中最犀利的劍呀!”等等,這些語句,熱切地期望風、雷、電;而“你東君,你是什么個東君”等詞語,無比憤怒地對惡神進行斥責。這樣,就最直接最有力地表達了愛憎的感情。其次,運用了反復、排比等修辭方法,也使整個獨白具有詩的形式美,瑯瑯上口,鏗鏘有力。

8.《雷電頌》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特點?

提示:在《雷電頌》中,作者進行了大膽的藝術虛構,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讓屈原憑借急風、怒雷、閃電的翅膀,展開美妙的幻想,飛向光明的境地;也借助他們的力量,毀滅一切黑暗。這樣,就使屈原的形象顯得更加神采飛揚,光輝奪目。這段獨白想象奇特,氣勢宏偉,表現了作者浪漫主義的激情。

9.嬋娟在這場戲中表現了怎樣的性格特點?她的出現,對塑造屈原這一人物形象、展示全劇矛盾沖突有什么作用?

提示:嬋娟是屈原的侍女,是有正義感的女性形象。她愛戴、崇敬屈原,把他當作“父親”、“師長”;她雖然是“普通人家的女兒”,但是卻深明大義,知道“做人的責任”;她不屈服于公子子蘭的威逼利誘,甘愿為搭救屈原而獻出生命,這一切都突出地體現了她高尚、善良、純真的品質。通過嬋絹為正義而獻身的行動,有力地襯托屈原正氣凜然英勇無畏的形象。嬋娟之死,使正義和邪惡的沖突達到高潮。

10.綜觀全文,用自己的話概括屈原這一偉大形象,聯系當今,談一談自己如何從行動上向屈原學習。

提示:(略)。

【妙文賞析】

貓不吃鼠的啟示

一提到貓,人們立即會想起捕鼠能手,老鼠的天敵。可我家卻有一只不吃鼠的貓。

為什么呢?原來,奶奶每天都喂它十幾遍,它吃飽喝足之后,便呼呼大睡。久而久之,變得又饞又懶,竟忘記了自己的天職——捕鼠。現在,即使老鼠就在眼前,它也不會抓了。

貓尚且如此,人何嘗不是這樣?現在,很多老師都把我們當成了“貓”,把那些現成的書本知識,給我們喂了又喂,灌了又灌。貓總是要飽的,怎能吃了又吃?可有的老師就不管我們這些“貓”的消化能力。白天滿堂灌,晚上題海戰。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六,想消化一下,老師又怕“餓”著:“《××習題集》《××千題解》都不錯,星期天玩夠了的時候好好做吧。”玩夠?唉!真是天大的笑話。

“開發智力,培養能力”這個口號,已經喊了許多年,可我們一些老師做起來時卻又把它忘了。貓總是餓了才去覓食。同樣,學生有時間,才能消化已有的知識,獵取更多的課外知識。如果貓不喂那么飽,它一定自己去找食物。這樣,既省了喂,又鍛煉了捕鼠的本領,也不至于變得又饞又懶,忘記了自己的天職。學生也是如此。如果老師不“喂”給那么多東西,使學生能夠吃得消,接受得了,那么學生就有時間和精力潛心于課外,去獵取更多更精美的“食品”。無形中,就開闊了視野,增強了智力,發展了能力。這是一舉數得的好事,我們的老師為什么不可以這樣做呢?

如此看來,師“喂”徒也應講求點方式方法了。

賞析:

類比論證是這樣一種方法:通過兩個特征或屬性基本相同的事物進行類比,從已知事物的結果,來證明另一個事物也會有相同的結果。

《貓不吃鼠的啟示》就成功地運用了這種論證方法。

文章不長,論題也不新,但卻具有吸引力,使讀者饒有興趣地讀下去,就在于作者找到了一個好的論證方法,并能在具體的論述中,將事例和分析逐步展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類比推理的方法,其優越性在于其論證時是從較形象的已知事物出發,容易使讀者在形象的感受中明白道理,從而接受作者的觀點。【思維體操】

這一年,紀曉嵐隨乾隆南巡。一天傍晚,兩人微服出游。他們在江邊散步時,只見那兒停著一艘小船,一個老頭兒正蹲在船頭,手持魚桿在釣魚。但見浮標晃動,老頭兒手腕一甩,釣上金色鯉魚一條,活蹦亂跳,老頭將大腿一拍,朗聲大笑。

此情此景,使君臣詩興大發。乾隆當場要紀曉嵐口占七絕一首:限在四句二十八字中,必須嵌入十個“一”字。

曉嵐望著江水漁舟,來回踱了幾步,悠然吟道:_________________乾隆聽了,連聲贊嘆:“好詩!好詩!”

同學們,你們嘗試一下,就這幅圖畫展開聯想,寫幾句詩。

提示:紀曉嵐吟的七絕為:“一篙一櫓一漁舟,一丈長竿一寸鉤。一拍一呼復一笑。一人獨占一江秋。”全詩清新自然,生動傳神,一幅《秋江獨釣圖》歷歷在目。

三、智能顯示

【心中有數】

1.本單元《雷雨》、《屈原》、《竇娥冤》三篇戲劇在高中教材中十分重要,也很有代表性。要求大家要對課文作者、寫作、背景、創作意圖、人物形象、語言特點、矛盾沖突、戲劇常識等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從戲劇語言和舞臺說明中分析人物性格特點是學習本單元戲劇的重點和難點,在學習過程中要深入挖掘,認真領會。

3.因為戲劇的矛盾沖突復雜、集中、尖銳,所以,戲劇語言常結構復雜,蘊含信息量大,感情充沛。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用一定的時間去閱讀課文,反復誦讀,力求把握人物的神態、語氣、心理,從而理解人物復雜的內心世界。反復誦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常考內容舉例及方法總結(1989年全國高考廣東題)

下面一句話綜合運用哪幾種修辭方法?選出正確的一項。

在長期的階級斗爭和革命戰爭中,總司令經歷了多少驚濤駭浪啊,他對敵人總是針鋒相對,革命意志像鋼鐵一樣地堅強;而對自己的同志又總是寬宏大量,情感像春天一樣的溫暖。

A.排比比喻借代B.對比比喻

C.對比排比比喻D.對比對偶比喻

解答方法:“驚濤駭浪”(比喻中的借喻),“對敵人”“對自己的同志”(對比),“情感像……溫暖”(比喻),因此,答案為B。

【例2】對下列古詩句中紅色的詞語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之水天上來”極夸張黃河來勢之猛來勢之高。

B.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西陸”借代為秋天:“南冠”借代為囚徒。

C.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幾人回”是個設問。

D.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銀河落九天”是比喻與夸張融合在一起使用。

解答方法:答案應選C,C是反問,不是設問。

【動手動腦】

閱讀下面屈原的一段獨白,完成1—4題。

啊,電!你這宇宙中最犀利的劍呀a!我的長劍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長劍b,你不能拔去我無形的長劍c呀。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你劈吧,劈吧,劈吧!把你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雖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樣,你抽掉了,它又合攏了來,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暫時間的一瞬的顯現,哦,那多么燦爛,多么眩目的光明呀!

①在“你宇宙中最犀利的劍呀”這個句子中,應該重讀的音節是()

A.你B.這C.最D.劍②對紅色的兩個“你”的指代對象,理解正確的是()

A.都指自然現象。

B.前一個指邪惡勢力,后一個指自然現象。

C.前一個指自然現象,后一個指邪惡勢力。

D.都指邪惡勢力。

③對劃曲線的三處短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ab指閃電,c指信念

B.a指信念,b指佩劍,c指閃電

C.a指閃電,b指佩劍,c指信念

D.ab指閃電,c指佩劍

④兩處畫橫線的句子,誦讀語氣正確的一句是()

A.漸弱漸弱B.漸強漸弱C.漸強漸強D.漸弱漸強

答案提示:1D2D3C4C

【創新園地】

1.甲、乙兩人對著吹牛。

甲:“我是一個巨人,兩腳踏在地上,頭能頂到天上!”

乙:“那算什么巨人?我一張嘴,上唇能頂著天,下唇能貼著地!”

甲:“那你臉呢?”

乙:“我不要臉了!”

根據這則笑話,打一唐詩名句。

2.媽媽讓兒子填籍貫。

兒子:“媽媽,籍貫這欄怎么填?”

媽媽:“就填你出生的地方。”

兒子:“噢,我明白了,籍貫——婦產醫院。”

根據這則笑話,打一報紙名稱。

請同學們將你的答案反饋給我們

答案提示:1.謎底為:人面不知何處去。2.謎底為《體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