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熱"折射出什么

時間:2022-02-02 01:27:00

導語:"公務員熱"折射出什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務員熱"折射出什么

——與西南交通大學陳光教授談社會轉型期的擇業觀 2005年全省省級機關及垂直管理系統公招數據顯示,報考人數與錄用名額的比例超過100:1的職位達18個。其中,報考人數與錄用名額的比例最高者達884.5:1。 四川公務員報考的“火爆”場面不過是全國的一個縮影。據國家人事部統計,全國有36.5萬人參加2006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人數比上年增加47%。10282個崗位平均每個有35人競爭,競爭難度大大超過高考和考研,各大媒體形容,國家公務員考試已成為“目前中國最艱難的考試”。 為什么公務員考試如此火熱?“公務員熱”又向我們透露出哪些信息?如何看待“公務員熱”?近日,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陳光教授。 “熱”自何處 記者:2001年,報考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人數為3萬多人;到2005年,這一群體達36.5萬人。僅僅5年翻了10倍,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陳光:今年對公務員考試的一個生動形容是,“博士生一走廊,碩士生一禮堂,本科生一操場”。對于公務員考試一年比一年火,我的看法是,首先,這是公務員考試制度造成的。在現代社會,“凡進必考”的公務員考試,為廣大考生提供了一個較為“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平臺。其次,從2004年開始,公務員招考放寬門檻,包括取消戶口限制、取消身份限制、減少專業限制等條件。 記者:今年四川公務員報考有什么特點? 陳光:總的來講,今年公務員招錄有3大特點:一是考錄比例非常懸殊。據我測算,四川今年的考錄比例是53:1,高于全國47:1的平均比例,超過已往任何一年;二是報考者的學歷層次比較高,研究生占考生比例約20%-25%之間;三是報考者大部分為應屆畢業生。 記者:據調查,針對“公務員吸引你的是什么”這一問題,被調查者選擇“工作穩定”的達53.3%,看來,這是吸引眾多大學畢業生和社會在職人員報考公務員的主要原因所在。 陳光:正是如此。公務員的職業特點決定著它在諸多工種中具有的較高吸引力。它的公共性,使人們對公務員掌控的社會公共權力和公共資源充滿較高的預期;它的穩定性,使公務員成為風險最小的職業,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它的保障性,讓公務員能夠最充分享受社會保障體系帶來的實惠。人們往往看重社會聲望較好的職業,而公務員正滿足這個條件。

“熱”至何時 記者:20世紀80年代,伴隨全國“下海”熱潮,許多年輕人紛紛走出國家機關。20年后,眾多年輕人卻紛紛又從外面的世界“擠”進機關。這說明什么? 陳光:與過去的創造社會共同財富、實現個人價值不同,現在的人們更熱衷于使用財富、管理財富,參與公共事務。“公務員熱”不可能在上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現。那時人們更多關注的是經濟生活,所以會有“下海”創業熱,而經過20多年經濟的相對高速發展,人們經濟比較寬裕了,同時市場主體越來越多,短時間內創業盈利的空間變小,于是整個社會的管理問題開始被更多人關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這勢必影響到人們的擇業心態和行為;另一方面,傳統的“官本位”思想對人們擇業觀仍有重要影響。應當指出,當前政府、公務員在掌控公共財力資源、公共信息資源、話語權以及獲得工資外福利待遇等方面,不僅優于其他行業,而且他們的失業風險還是最低的。所以,從短期來看,“公務員熱”還很難改變。 記者:從這個意義上講,“公務員熱”中的人們是非常理性的,他知道千軍萬馬中自己一旦沖出去,得到的要比付出的多得多。 陳光:這就有一個責、權、利相匹配的問題。人們也許更多地考慮到公共職位的“優越性”,但是要做一個稱職的公務人員,是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公務人員應當是素質最為優良的職業人。公務員職位的穩定性、保障性是與崇高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是相匹配的。“公務員熱”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任務艱巨,我們的行政行為急需規范。 怎樣看“熱” 記者:“公務員熱”持續升溫表明:與公共事務相關聯的崗位已成為人們就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選項。這揭示出什么問題? 陳光:在我們分析后得出,“公務員熱”表面反映了人們就業思路在轉變,表明人們更加渴求公務員工作的穩定,以及社會形象、社會地位、福利待遇較高的一種心態。但實質揭示出三個問題,即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公務員機制建設的缺陷,社會保障體系的不足。 記者:那么,“公務員熱”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嗎? 陳光:它也是國際上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盡管不同國家公民的就業觀念各不相同,但公務員考試競爭的激烈程度卻不相上下。比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舉行過500多次公務員錄用考試,平均考錄比例達21:1,其中有些高級職位考錄比例甚至達333:1。但應看到,中國的考錄比例遠遠高于其他國家。應當說,“公務員熱”既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又具有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的特殊性。 記者:我們應如何理性應對當前“公務員熱”現象? 陳光:“公務員熱”反映的不僅是一種職業選擇理念的變化,也是一種社會治理結構的重大變化。在社會轉型期,“公務員熱”是一個必經過程,它并不是盲目的,甚至可以認為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產物。當然,在大量人才涌向國家機關的新形勢下,政府在公務員選拔過程、相關制度設計方面應更加合理規范;作為“機關人”,公務員應牢固樹立為大眾服務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實現公眾利益;作為個人來說,特別是年輕的大學生們,要用心研究公務員的職業特點和要求,做好長遠的職業規劃,要克服一定的盲目性。畢竟,公務員并不適合每一個人。[觀點]

“公務員熱”凸顯三個問題 ▲就業形勢 35個人競爭1個職位,這樣的比例雖然在公務員考試中“再創歷史新高”,但在其他事業單位的招考中,卻并不算什么新鮮事。“公務員熱”折射出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乃民生之本,緩解就業壓力,可謂任重而道遠。 ▲機制建設 競爭機制、淘汰機制的缺失或形同虛設,很可能讓一些人端著無風險的“鐵飯碗”卻損害工作效率,造成財政虛耗。而這一弊端,在擇業者看來卻很可能成為“優點”,并進而成為自己“首選”的因素。不能強求每個考生都從公共利益來考慮問題,但構建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應是公務員隊伍建設中不可輕忽、不可懈怠的一個命題。 ▲社會保障 公務員成為考生眼中的“香餑餑”,除了“鐵飯碗”的誘惑,還有“鐵保障”的誘惑。別的暫且不說,單是培訓、醫療、退休養老等方面的保障,就是其他職業群體無法望其項背的。為什么“單位人”很難向“社會人”轉變?很大一個原因就在于社會保障畸輕畸重,發展不均衡。社會保障體系應朝著更公正公平的方向前進。[交鋒]

是鐵飯碗? 正方:作為現今許多人的一種就業選擇,公務員當之無愧地成為社會上的一個最大的就業熱門。公務員如此受歡迎的原因是,公務員正點上下班,工作條件良好,而且工作壓力也相對較小,前途較穩定,不吃青春飯,只要不犯錯,可以安安穩穩一直做到退休。近幾年來,經過多次加薪后,與社會上大多數職業相比,工資待遇也優于普通民營企業。同時,公務員的社會地位比較高,福利待遇也有保障。最重要的是,由于我國是中央集權的管理體制,政府部門掌握有大量的資源,使得人們對公務員的評價和職業期望值都比較高。在人們心目中,公務員不僅是“鐵飯碗”,甚至變成了“金飯碗”。 反方:當公務員并不等于進了“保險箱”、端了“鐵飯碗”。公務員工作雖然相對穩定,但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已經在逐漸建立。尤其是近幾年,公務員的工作節奏不斷加快,“首問責任制”、“限時答復”、“末位淘汰制”等制度的實施,使得公務員工作的壓力和挑戰越來越大。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公務員法》突出了對公務員行為規范及考核的量化制度的建立,公務員“進口”將更嚴格,“出口”渠道更加暢通。公務員不是市場經濟下的最后一個鐵飯碗。 利弊幾何? 正方:公務員熱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公務員熱與我國的公務員招考更加注重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密切相關。在公務員報考中,已經不再設戶籍限制,這為全國范圍內的報考者提供了平等的報考機會,這表明我們在戶籍制度改革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其次,眾多人報考公務員,有助于人才的選拔和公務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反方:我國報考公務員熱的“奇觀”,是市場吸引力正在迅速流失的一個明確預兆。其本質,則是中國人對市場的信任正在急劇下降。由于人們之間橫向的傳統信任紐帶遭到肢解,導致民間企業本身很難超越地域提供信任資源。如此,民間企業本身的市場就只能局限于狹小的范圍內。低水平的信任被迫重新向官僚系統縱向聚集。它不僅為官僚體系提供了合法性,也為一些官員最大限度地尋租提供了可能。 是正常的人才流動? 正方:公務員熱與“大城市熱”和農民工赴城“找工熱”并無實質的區別,這些都是人才流動的正常規律。在過去的計劃經濟年代,大多數人一輩子固守在一個單位,做著從一而終的工作。而公務員招考給人才流動提供了相對簡捷和公正的渠道,它使越來越多的人有了第二次選擇工作的可能,而不是把第一份工作作為自己畢生的職業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公務員熱加速了人才流動。 反方:公務員的眾多職位均要求高學歷,說明國家對于公務員素質能力高要求的重視。但這樣的規定,會造成政府和社會爭奪人才,不利于人才流動到企業、科研機構等生產一線單位,不利于人才流動到基層崗位。隨著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國家對公務員的素質能力要求提高的同時,培養公務員實現公共利益的責任意識尤為重要,更需要引起政府注意。(記者陳婷)[專家簡介]

陳光,1961年生,安徽濉溪人,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科學技術哲學、科技政策與公共管理、科學學與科技管理、技術創新與管理領域的研究。先后承擔或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物寶天華國際基金、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四川省重點軟科學項目、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等項目10余項。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4)、全國高等院校優秀青年教師獎(2001)等多項獎勵或稱號。 [鏈接] 一些發達國家在設置公務員招考條件時,門檻并不是太高,但是涉及具體職位時,要求往往嚴格而又細致。由于人才流動、自然減員及職位增加,當今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每年都要招考公務員。 歐盟:身體條件不作苛刻要求 歐盟許多成員國家招考公務員,一般對外貌、身高、體重、膚色不作限制,只對于“患有影響正常履行職責的嚴重疾病者”不給予報考資格等。但對于一些肢殘等人士,只要“身體缺陷不會威脅公務員本人及其周圍人群的身體健康,不會嚴重干擾公務員履行職責”,錄用機關往往會根據實際情況,適當給予特殊照顧。對于軍隊、警察、消防等特殊行業還是有特殊要求的,并向公眾解釋清楚。值得一提的是,歐盟許多成員國家在公務員招考公告時,一般不會對每個職位報考人員的學歷和專業作出苛刻限制,但是會對每個職位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職業技能作出詳細而又具體的描述。 美國:不設最高年齡限制 作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發達的國家,從1955年開始,美國各級政府在招考公務員尤其是中高級公務員時,紛紛將報考人員的學歷資格限定為大學畢業。至于年齡限制,美國各級政府并無統一的限定標準,對報考人員的最低限制年齡一般在18歲至21歲期間,但是對最高年齡限制則不多,尤其是對涉及法律、財經等特殊職位,往往還會適當提高報考人員的最低年齡。需要指出的是,長期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從未對報考人員的最高年齡做出任何限制。 日本:任何人不得阻撓報考 日本十分鼓勵公民報考公務員,認為這是報效國家、服務社會的一種表現,因此對報考人員的限制條件比較寬松,錄用考試一般分為高級考試、中級考試、初級考試3個等級進行。為保障公民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權利,日本《國家公務員法》規定,凡是符合報考條件的人都有權利報考公務員,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阻撓,否則將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完)(陳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