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技術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9 04:31: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裝備技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裝備技術

中學技術裝備檢查報告

一、裝備概況

學校教育技術與裝備中心管理的裝備室有實驗室、體育室、多媒體教室及藝術教室。具體來說,有一個物理實驗室,一個物理準備室;有一個化學實驗室,一個化學準備室;有一個生物實驗室,一個生物準備室;一個音樂教室和一個美術專用教室。

學校大力推進圖書室建設,圖書室(館)藏書量、報刊總數、教學參考書、工具書達到《標準》要求。學校有藏書室3間,藏書共1萬多冊(生均35冊)。閱覽室2個(有一個學生閱覽室和一個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報紙34份,各類期刊60份;閱覽室座位50個,書刊柜架總數14個。

教育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數字化教學環境建設,完善校園網絡、計算機網絡教室、多媒體投影教室、計算機資料及工作室、軟件制作室等信息化教學設施建設。有計算機近100臺,計算機教室2個,多媒體投影教室8個。

重視和加強學校體育場所建設、器材設施的配備工作。學校有一個體育器材室;室外裝備有3個籃球場,一個排球場,一個400米的環形跑道,10個室外乒乓球臺和聯合器械等。操場總面積9338平米,生均做操面積30m2。

二、裝備建設

查看全文

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思考

[摘要]隨著近些年來我國氣象現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縣級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面臨各種新挑戰。闡述目前縣級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就此進行探討。

[關鍵詞]縣級氣象部門;技術裝備;保障工作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氣象現代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氣象探測新技術新設備廣泛應用于基層氣象臺站,不斷精細化、智能化、一體化的氣象服務平臺對基礎氣象數據資料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對縣級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提出新要求。新形勢下,縣級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作為基層氣象業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更是基層氣象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多年來,氣象技術裝備保障體系適配氣象現代化進程已經取得長足的發展。但是在基層氣象臺站觀測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隨著氣象技術裝備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裝備保障工作不能滿足新形勢、新業務的要求。本文將就縣級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的現狀進行討論。

1縣級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研究

1.1基層技術人員對技術裝備保障工作的認識存在不足。隨著近些年的發展,各項現代化觀測設備已經在基層臺站得到廣泛應用,原有的人工觀測項目逐漸全部被自動化觀測設備取代,新觀測設備大大提升了臺站觀測質量。但基層臺站綜合觀測業務人員沒有從長久以來的固有思維中脫離出來,還是把工作重點放在傳統地面觀測業務上,沒有強化對新設備應用的學習了解,疏于對新設備的維護保障。這樣使得不僅提高了設備維護成本,也降低了設備維修效率,不能滿足對設備故障短時間解決的業務要求。1.2技術保障人才隊伍建設不完善。氣象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發展不僅要求單一學科的縱深發展,同時要求與多學科進行融合,因此在實際進行氣象觀測過程中會應用到多種新技術。但縣級技術裝備保障人員多數是觀測員兼職,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對新技術對理論知識儲備要求較高,因此日常維護保障工作對具體操作人員的業務能力要求較高。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看,現有保障人員的知識體系相對陳舊,處理故障能力偏低,對新設備掌握不夠不熟練。近年來,新入職的業務人員也都是大氣科學專業人才,基層缺乏相關專業人才,這就使得在一些設備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就很難再短時間內得到有效解決,技術裝備無法得到有效保障。1.3缺乏足夠的維修經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當前氣象設備技術含量的提高,在維修中需要消耗的經費也不斷升高。一些維修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使得在對氣象設備進行維修時所需要的維修經費也在不斷上漲,維護經費常常捉襟見肘。此外,基層臺站還存在新設備投入使用后未配套維護經費的情況。同時經費不足導致設備關鍵部位的備件不足,如果設備出現故障,即使知道故障原因,但因沒有庫存備件,不能及時排除故障。存在設備故障缺乏經費維護的隱患,進一步降低設備故障處理效率,增加因設備故障影響氣象業務開展的概率。

2關于縣級提升裝備保障工作的思考分析

查看全文

林業技術裝備現狀發展前景

摘要:林業技術裝備是我國林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不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夠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林業技術裝備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林業技術裝備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以期為林業現代化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技術裝備;現狀;發展前景

林業技術裝備的發展與我國經濟和科技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借助林業技術裝備可以提升林業資源的利用率,進而帶動我國經濟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當認識到林業技術裝備的重要性,結合林業建設需求,加強林業技術裝備的研發與應用,從而促進林業建設質量的提升。

1現狀

我國的林業技術裝備是結合我國林業的實際需求研發的,有效提高了林業生產與建設的效率。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林業生產與建設工作也根據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作出了改變,林業技術裝備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1]。為促進林業技術裝備的信息化、智能化與機械化發展,有必要探討林業技術裝備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供需不平衡

查看全文

農村教育技術裝備論文

關鍵詞:農村學校教育技術

現階段如何加強農村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筆者結合工作實際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提高認識是前提

加強農村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是推進農村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中小學的實驗課就是通過學生動手做實驗,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現代語文教學要求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如果學校不建圖書室,不配備相關圖書資料,語文教學的要求就不可能達到目的;現代社會要求每個成員熟悉并掌握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如果學校不配備相應的設備,不學習相關的信息知識,同樣達不到目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加強農村中小學裝備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條件和保障。其次,加強農村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工作是教育發展的需要。時代在發展,教育也在發展。特別是落后農村中小學和城區或發達地區學校相比,各方面條件相對較差,要逐步縮小城鄉差別,使青少年享有同等的教育,我們必須樹立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觀念,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開展好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對于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重要意義,要廣泛宣傳,逐步達到領導重視、群眾理解、師生配合,形成認識一致、齊抓共管的格局。2000年,我鎮6所中小學通過借、貸等辦法自籌資金70萬元建起了微機室,2003年,5所小學自籌資金購置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到目前為止,全鎮11所中小學均實行了電腦辦公。

二、整合資源是基礎

由于農村中小學實行布局調整,一部分村小或教學點被撤并,一部分村小實行聯村辦學或高年級集中到中心完小,原有的實驗儀器閑置或發揮效益不夠。對此,我們確定被撤銷的學校的裝備原則上調配到中心完小,已經沒有高年級的村小的裝備除保留簡易教具箱外,原則上調配到中心完小。通過調配、重組,中心完小的實驗儀器、圖書、電教設備等都得到了較好的充實和完善,這樣既便于管理,又便于集中發揮裝備的使用效益。根據學校布局調整的論文格式需要,我們對相關裝備進行再調配。2002年又籌資3萬多元為三所初中添置了儀器、藥品,同時對全鎮17個校點的地面衛星接收站進行全面維護,并鎖定中國教育電視臺等教育頻道,充分發揮其電化教學的作用。

查看全文

氣象技術裝備保障現狀與發展

摘要:近年來,氣象觀測服務產業發展迅速,其相關的設備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如今應用比較廣泛的就是自動氣象站和新一代天氣雷達,在現在的綜合氣象工作匯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我國是農業大國,近年來自然災害的爆發頻率也比較高。所以,發展氣象服務對于我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本文著重介紹了氣象服務包含的主要內容,以及縣級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氣象服務;氣象技術裝備保障;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科技進步迅速,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關于氣象方面的工作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氣象事業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其中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對于氣象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新時期,舊的保障體系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的需求,存在著很多問題,所以,建立新的保障體系至關重要。

一、氣象服務的內涵

氣象服務主要是向地方各部門提供氣象咨詢的過程,屬于基礎公共服務范疇,通過氣象服務應對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問題。其中,縣級氣象部門是氣象服務的前沿陣地,屬于氣象部門最底層的工作,也是直接接觸實際生產、服務效果最好的機構。因此,縣級單位的氣象技術裝備保障工作無疑是最重要的,對于氣象服務事業有著重要意義。

二、氣象技術裝備保障體系的建立

查看全文

教育技術裝備現狀及發展路徑

摘要:針對目前國內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現狀,指出了當前裝備對教學質量的貢獻不足,提出了教育技術裝備應注重教學實效的觀點,引入并闡述了“建構化”、“訂制型”新型教育技術裝備模式。

關鍵詞:標準化;建構化;點菜型;訂制型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吹遍各個領域。似乎除了教育這一行業未發生質的變革外,其他的行業領域都發生了革命。縱觀目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從交互式電子白板、智能一體機到平板智慧課堂,從微格教室、物聯網、錄播教室、同步課堂到智能手機終端,都是知識呈現與資源存儲方式的變化,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育教學的運用,而非教育教學遇到了瓶頸借助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到目前為止,學校信息化設備的投入與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不成正比,與提高高考分值不成正比,所謂的信息化智慧學校的高考成績遠比不上缺失信息化設備的“超級高考工廠”。雖然高考成績不能代表教學效果的全部,但至少能反映學生在接受知識、掌握知識,并將學習到的東西體現到卷子上。教育教學中的各個學科固然有其特點,教育教學必須遵循其規律。如果教學中不具備學習該學科的環境(情境)條件,讓學生死記硬背,那是無效的學習。這無異于是揮霍學生的青春。教育技術裝備就是構建教學環境(情境)的必備因素。

一、目前國內學校教學裝備現狀與實效

目前,按國家教育部或省級裝備標準,必配的各科教學實驗儀器及實驗場館、設備設施已基本配足配齊,逐步或者已經向現代化裝備過渡。第一個重心是班級多媒體設備加網絡資源,即所謂的“班班通”,如智能一體機或交互式電子白板連接一定的資源平臺;第二個重心是特色實驗室裝備,如心理輔導室、音樂教室、藝術教室、創客教室等。發達城市的一些學校和欠發達城市的一些重點學校裝備了一些學科實驗室,如歷史教室、地理教室、數字化探究室等等;第三個重心是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加智能化教學與辦公管理評價平臺的建設,即所謂的“智慧校園”,加上校園監控系統、智能化校園廣播等。筆者走訪了裝備這些現代裝備功能室的學校,發現其使用成效并不盡如人意。班級課堂教學方式將原來的粉筆加黑板換成了智能一體機或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方式沒有實質性的改變。絕大部分教師使用班級多媒體進行教學僅僅用于板書或PPT演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理科儀器室的教學儀器使用率不到30%。理化生常規實驗室基本不用,學科實驗室僅起到讓學生參觀之用。音樂、藝術教室看起來挺熱鬧,但學生學習也僅僅停留在素養層面上的感知。從學校師資及裝備條件來看,還是無法支持深度學習。“智慧校園”在學校管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提高了執行力與工作效率,但對學校整體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似乎貢獻不大。

二、期待教育技術裝備從“跟風”到“實效”轉變

查看全文

電子裝備測試計算機技術分析

【摘要】文章主要針對電子裝備測試系統中的計算機技術應用展開分析,首先介紹了現代電子裝備測試系統試點要求,其次從電子裝備測試系統中多任務軟件系統平臺的建設、電子裝備測試系統中虛擬儀器技術應用分析、電子裝備測試系統中的可視化系統仿真、電子裝備測試系統中的數據庫管理優化幾個角度對計算機技術應用進行研究,最后從模板落實運行方面仔細分析,目的是優化電子裝備測試系統。

【關鍵詞】電子裝備;測試系統;計算機技術;虛擬儀器技術

科學技術發展基礎上,電子裝備自動測試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電子裝備自動測試系統包含計算機技術、數據采集技術以及信息處理技術、故障分析診斷技術等,其本身具備復雜性,同時涉及到很多工程技術以及參數,種類繁瑣、功能多樣化,能夠對大范圍信息進行測量以及控制,并且對數據信息準確處理,保證信息處理的及時可靠。電子裝備自動測試系統中,以計算機作為核心技術,硬件與軟件科學融合。整個技術貫穿測試系統的研制以及生產等所有環節。

1.現代電子裝備測試系統測試要求介紹

對于當前科學技術發展不斷成熟基礎上,電子裝備必須及時進行檢測,采取綜合性手段,對電子武器裝置所有系統單元都展開測試,及時診斷故障問題,優化自動化測試系統。只有保證自動化測試系統的正常運行,才能實現電子設備自動測試的價值性與相互操作性,并且電子裝備測試系統測試期間,還必須具備可重用性,從檢測與維修角度對其檢測,實現電子裝備測試的通用化以及標準化,同時優化其模塊化,抓住系統開發的關鍵環節,創建更加開放式、兼容性強的電子裝備測試系統[1]。對于軍用電子裝備來講,定期展開維護以及修理,這個過程中必須保證被檢測對象檢測能夠達到快速準確、多路與多種類等,可以對復雜性的數據準確解析處理,同時采取交互式測試流程,將數據信息并行處理。圖1為電子裝備測試系統結構圖。圖1電子裝備測試系統結構圖尤其是電子裝備系統軟件設計過程中,必須注重實時性、可靠性以及并行性要求。特別是電子裝備測試設計中,需要重視設備實際使用的便利性。將計算機技術滲透到電子裝備測試系統中,提高電子系統設計的標準化,結合具體電子設備裝置涉及到的環境以及流動性等,注重為其賦予小巧輕便以及高度集中等優勢,計算機技術的先進性為電子裝備測試系統的完善貢獻了更多技術支持。

2.電子裝備測試系統中多任務軟件系統平臺的建設

查看全文

教育技術裝備工作要點

2015年全縣教育技術裝備工作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圍繞“建川東北素質教育示范區”目標,以“建設、管理、應用、研究、督查、考核”為重點,堅持以實施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和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裝備類項目為抓手推進辦學條件改善,以運用省中小學數字校園云平臺管理提升學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加強實驗實踐學科教師及管理人員培訓提升隊伍素質,以豐富活動提高教育裝備的育人效益。真正縮小城鄉教育裝備差距,提高裝備服務質量和水平。

一、加強教育技術裝備的規范化管理。加強中小學各功能室、教學儀器設備、體音美衛器材、圖書的規范化管理,確保中學理科、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及中小學音體美器材的高效使用。達到管理體系化、建設配備標準化、工作責任明確化、裝備使用目標化、規章制度完善化、檔案建設實用化。

二、強力推進實驗教學的開展。教育局將定期和不定期到學校抽查實驗教師教學和學生實驗操作情況,并將通報相關情況。

三、做好教育技術裝備項目的實施。實施好2014-2015年“國家全面改薄項目”教育裝備類中央和地方資金1715萬元和797萬元的采購招標,嚴把采購和驗收關,確保學校的裝備達到省標準要求,實現全縣義務教育學校的教育裝備均衡化。

四、抓點示范,全面推進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迎檢工作。以學區或幾個學區聯合進行教育裝備規范建設、管理、使用的抓點現場學習、交流、培訓促進學校規范管理,高效使用;以均衡的教育裝備管理、使用來全面推進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迎檢工作。

五、全面完成教育裝備目標。創建省實驗教學示范學校1所,市實驗教學示范學校2所;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基本達到省裝備標準要求。

查看全文

裝備制造企業技術創新論文

1引言

隨著環境污染、能源危機和氣候危機等問題的日益嚴峻,低碳經濟已經成為當前世界各國應對這些問題的首要選擇。目前,中國的名義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來自國際社會的減排壓力越來越大。裝備制造企業是工業化進程的主導部分和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它的高能源需求和高能源消耗極大地阻礙了低碳經濟的發展。據統計,我國裝備制造業能源消耗量占工業用能源和行業總能源消耗量的比例均超過一半,遠遠超過交通、民用和商業用能源的消耗量。低碳時代的到來必定會使裝備制造企業面臨越來越多的環境限制,如何應對低碳經濟帶來的挑戰已成為裝備制造企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Magat最早指出技術創新是企業在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保持經濟績效的重要手段,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能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以最小的成本解決環境問題,還可以通過開發新產品、改進生產過程等技術創新行為來提高生產效率和利潤率。技術創新行為與知識積累、信息共享等企業創新個體的行為密切相關,這些創新個體的行為正是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源泉,因此,系統研究技術創新行為的影響因素對促進裝備制造企業在低碳經濟中不斷技術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技術創新作為一種能夠實現環境績效與經濟績效“雙贏”的戰略選擇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關于技術創新的研究已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問題,主要集中于其技術創新能力影響因素和技術創新效率評價)等方面。從這些文獻中可以發現,關于技術創新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產業層面上的,對企業技術創新行為影響因素研究的文獻較少,而且鮮有以低碳經濟為情境對裝備制造企業技術創新行為展開的研究。目前,學術界大致從三個角度來界定技術創新行為。第一種角度是從組織的角度對企業技術創新行為進行定義,把企業看成是一個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整體,認為技術創新行為是由人參與并控制的,包括決策、計劃、實施、績效評價等多個階段的群體行為和組織行為,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計劃性。第二種角度是從系統的角度,把企業看成是外部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認為技術創新行為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為系統,它是由企業內外部環境要素共同決定的,是內部要素與外部環境等相互作用的結果,具有緊密性、動態性和開放性。第三種角度是從社會網絡的角度,把企業看成是社會網絡中的一個個體,認為技術創新行為是一種存在于社會網絡結構中的技術行為和社會行為,它會受到經濟網絡和社會網絡等多個網絡的綜合影響。綜合上述觀點,本文認為企業的技術創新行為是管理者和員工為了尋找、開發和執行新技術、新流程、新技巧或新產品等進行的一系列活動的總和,這些活動受到企業內在本質和外部環境的共同影響。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結合計劃行為理論,分析在低碳情境下影響裝備制造企業技術創新行為的因素,提出理論假設,并運用結構方程模型驗證低碳情境下裝備制造企業技術創新行為影響因素的作用機理,為指導我國裝備制造企業在低碳情境下實施技術創新行為提供依據。

2研究設計

2.1理論基礎

計劃行為理論(TPB)是在理性行為理論(TRA)的基礎上提出的,它最大的特點是在TRA的基礎上引入知覺行為控制這一概念。根據TPB,行為受到行為意愿和控制因素的影響,其中控制因素包括內在因素(如能力、情感等)和外在因素(如狀態、環境等);而行為意愿又受到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這三個因素的影響;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又受到個人以及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一個裝備制造企業是由投資者、管理者、研發人員、技術人員和生產人員等不同個體所組成的具有行為能力的主體,它具有與外界溝通和交流并在溝通交流中獲取信息、積累知識、不斷改變自身行為方式以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企業在溝通交流、獲取知識信息和適應環境等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整體行為模式,這種整體行為模式不能從個體行為推測出來,但可以用相關的人、群體等行為主體的行為或變化程度來表示。低碳情境下的裝備制造企業技術創新行為是企業創新主體如研發人員基于環境分析而做出的各種技術創新活動的總和。因此,用計劃行為理論研究裝備制造企業技術創新行為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裝備制造企業技術創新行為基本遵循計劃行為理論,技術創新意愿是指在低碳情境下個體愿意實施技術創新行為的動機和愿望強度,行為態度是指創新主體對企業在低碳情境下實施技術創新行為所持的正面或負面評價的程度,主觀規范是指創新主體所感知的政府規范、社會環境和組織內部環境等影響力,知覺行為控制是指創新主體感知的在低碳情境下實施技術創新行為的難易程度。

2.2研究假設

查看全文

裝備制造業技術革新的文化驅動

經濟學范式下把技術創新作為一個參數置于經濟學公式中的技術過程黑箱化的片面做法,技術的社會形成理論創造了一個全面、整體地把握技術創新過程的新視角。它將技術創新看作社會行為和結構的特殊形式,根植于特定的社會環境,社會不同群體的利益、文化上的選擇、價值上的取向和權力的格局等都決定著技術創新的軌跡和狀況[1]62。一方面,在社會文化背景下對裝備制造企業內部領導者、權威人士、工程師、技術工人等多元創新主體的創新精神進行分析,能夠找出高風險下各創新主體愿意從事創新活動的內在文化品質。另一方面,針對裝備制造業技術設計制造復雜、產品配套要求高、生產周期長的特點,綜合考慮核心制造企業、相關配套企業、服務企業和最終客戶形成的裝備制造業集群的互動性,政府、企業、中介機構、科研機構、技術標準的制訂者的廣泛參與性,能夠找到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活動的外在文化支撐。也就是說,在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的不同環節和過程中,相關的社會群體如何化解各種矛盾和沖突,如何對技術商品的有效性達成相同的理解,既是技術創新得以實現的基礎,更能產生持續開展技術創新的強大文化驅動。

內源性文化驅動:技術創新主體的創新精神

1技術創新主體的企業家精神

任何技術創新過程都充滿了無數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能否成為現實性,需要創新主體對這些可能性進行認識和評價,捕捉到創新目標,并有將創新目標進行下去的信念、勇氣和排除煩擾的能力。羅森伯格在《探索黑箱》中用貝爾的電話網絡技術創新來證明這一觀點:“當貝爾的與下水道系統很相似電話網絡構想被認為是野心勃勃和輕率的時候,他本人仍自信地認為,他發明的真正潛能只有通過建立一種提供相互連接服務的中心交換箱的電話系統才可以實現。因此,貝爾試驗室歷史上早期的技術、融資和戰略選擇有效地將其‘鎖定’在傾向于通過系統性的方式發展電話技術研究項目上。”[2]253-256可見,“當一項技術變革快速發展時,即使是最‘理智’的決策者,也會對何時投資舉棋不定。等待明天更優越的技術,意味著拖延今天現代化項目的進展。”“而產業的觀察家和監管者,都常常不能充分意識到這些狹窄‘機遇之窗’的重要性,這扇窗口可以優化現有的系統并同時選取一種更優越、更有活力的道路。這也正是企業家精神的獨特之處。”[2]274按照熊彼特的理解,“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的品質,一是要有眼光,能看到市場潛在的商業利潤;二是要有膽略,敢冒經營風險,從而取得可能的市場利潤;三是要有能力,善于動員和組織社會資源,進行并實現生產要素的新組合,最終獲得利潤[3]101-102。在裝備制造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企業家、權威人士、領導者捕捉創新機會,確定創新目標,將其貫徹到底的精神品質,能夠通過各個階段的創新活動傳遞到企業其他群體,引導整個技術創新活動的實施,成為維持技術創新的核心價值和企業文化的重要來源。在大多數公司,領導者扮演了評論員的角色,他們謹慎地選擇合作伙伴,戰勝現有規范約束開展“危險性”的技術創新。在人力資源管理階段,企業家精神中動員和組織社會資源的特質會使企業形成一種凝聚力,表現為樂于合作的精神。在決策階段,需要快速而靈活地開展技術創新,創新風險是被組織成員感知、責任分享的,重要的決定是逐漸做出的,所以企業家精神在決策層成員中又具體體現為敢冒風險、敢于承擔責任等精神特質。在市場階段,始終要以顧客需要為目標,有長期的需要,有短期的需要。企業家精神又會影響到企業中的市場營銷人員,形成接受組織目標、組織成員的非正式溝通、用系統思維取代零散思維的隨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銷售策略和行動的能力。應該說,個人品質是企業家精神的內在基礎。企業家參與企業創新活動對所激發出來的那種精神、那種觀念,鑄成了創新文化的一般特點,企業家個人的魅力和獨特性,又使這種企業創新文化帶有一定的個人風格。

2技術創新主體執著于創造的品質

在社會交流理論(socialexchangetheory)中,執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它可以定義為即使為原核心參與者提供了改變交流關系的途徑,原核心參與者仍舊不改初衷,繼續與另一個原參與者維持交易的趨向。執著根據不同國家的傳統而有差異,如Linoln和Kalleberg的結論是美國和日本存在著“執著差距”。作者甚至提出,執著不屬于美國的價值體系。相比之下,日本工人則忠于企業,執著地追求企業的目標。另外,在工業史的早期便有以執著著稱的創新團隊。例如,馬自達企業公司的KenichiYamamoto建立了致力于為轎車開發一種令人滿意的轉子發動機的執著團隊,在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被公眾嘲諷為“汽油酒鬼”的情況下,通過一年的研發,使汽車的耗油量降低了40%[4]87。應該說,執著精神本身就是人類可貴而閃光的精神品質,這種精神品質發揮在富有創造、挑戰和眾多不確定因素的技術創新過程中,更轉變為關注于目標、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性魅力,并集中表現為具有強烈的創造夢想與追求。伊諾斯詳細研究了20世紀前半葉在石油精煉工藝中的各項重大創新。在總結時,伊諾斯說:“至于什么是創新者的真正動機,從我們所知的證據來看,只能假定為好奇心與創造性的結合體。創新者渴望去滿足他們觀察到的實際需要,希望自己的技術成就和由此而產生的經濟利益能得到他人的賞識和尊重。這些似乎是比貪婪更重要的特性。”[5]19巴薩拉也認為:“技術創新過剩當然并非經濟需要促成。技術專家創造它們是因為從想象本身就能獲得樂趣,即使不圖其實用價值也圖其在可能范圍內運作自如的樂趣。”[6]75可見,人的創造性的發揮和個性的發展與其本身要求創造的愿望相關,創新團隊要求創造的愿望越強烈,技術創新動力越大,技術創新的成果才會越豐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