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問題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7 17:45: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執政問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執政問題

淺談民主執政問題

一、民主執政的含義問題

1.有的學者認為,民主執政的基本含義有兩個:一是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執掌政權的本質是為人民執政;二是黨要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權力的運行必須符合民主政治的要求,通過民主的途徑和方式進行。前者是核心和基礎,后者是條件和保證,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有的學者把民主執政的含義分為三個方面,認為民主執政既是一個執政概念,即它是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框架內如何實現執政目標,并在實現自己執政目標中如何體現人民的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也是一個目標概念,即它是在推進新的偉大工程中把黨建設成為具有無限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馬克思主義民主執政的執政黨,同時還是一個方法概念,即它是在黨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對國家和社會實施領導的過程中所采取的體制、機制、途徑、手段和方法的總稱。

3.有的學者則認為民主執政應包括四個層面的內容:首先,民主執政必須確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執政理念;其次,民主執政必須爭取解決執政主體與授權主體的關系;第三,民主執政必須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第四,民主執政必須以制度作保障。

4.還有的學者從政治學的角度分析了民主執政的基本含義,認為民主執政:一是代表如何按照人民的意志治理社會;二是代表如何按照民主的精神構建與人民之間的互動關系;三是代表權利的分解、分立及相互制約。

二、中國共產黨對民主執政的探索問題

查看全文

淺談民主執政問題

一、民主執政的含義問題

1.有的學者認為,民主執政的基本含義有兩個:一是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執掌政權的本質是為人民執政;二是黨要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權力的運行必須符合民主政治的要求,通過民主的途徑和方式進行。前者是核心和基礎,后者是條件和保證,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有的學者把民主執政的含義分為三個方面,認為民主執政既是一個執政概念,即它是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框架內如何實現執政目標,并在實現自己執政目標中如何體現人民的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也是一個目標概念,即它是在推進新的偉大工程中把黨建設成為具有無限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馬克思主義民主執政的執政黨,同時還是一個方法概念,即它是在黨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對國家和社會實施領導的過程中所采取的體制、機制、途徑、手段和方法的總稱。

3.有的學者則認為民主執政應包括四個層面的內容:首先,民主執政必須確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執政理念;其次,民主執政必須爭取解決執政主體與授權主體的關系;第三,民主執政必須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第四,民主執政必須以制度作保障。

4.還有的學者從政治學的角度分析了民主執政的基本含義,認為民主執政:一是代表如何按照人民的意志治理社會;二是代表如何按照民主的精神構建與人民之間的互動關系;三是代表權利的分解、分立及相互制約。

二、中國共產黨對民主執政的探索問題

查看全文

執政理念問題研究報告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執政能力的增強,以執政理念的進步為前提。因此,對執政理念進步問題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充分認識執政理念的內涵、性質和功能

執政理念是一個政治理論問題。有人認為:“執政理念是指執政黨的思想和政治路線,是執政宗旨,即為誰執政,代表誰的利益。”執政理念“可以理解為執政的指導思想,其中主要的應是價值取向。”有學者指出:“執政理念,是指導執政治國活動的基本觀念。執政理念是執政理想、執政原則、執政思路的集中體現。“執政理念是執政黨圍繞執政目標所確立的基本理論原則和行為準則。”此外還有的論者認為執政理念是執政黨對自身所面臨的內外環境及其對黨執政提出的內在要求的全面認識,是一種深層次的理性認識。它包括對黨所處環境的認識、對自身所面臨機遇和挑戰的認識、對自身狀況的認識和對歷史責任的認識等。

從眾多關于執政理念的闡述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執政理念的本質要素:一是強調執政理念在執政能力、執政理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與重要作用;二是在認識的邏輯層次上,執政理念是一種深層次的理性認識;其三,執政理念是一個價值觀念的體系或系統。基于上述分析,對執政理念可以這樣表述:執政理念,指的是一個政黨對其自身為何執政、如何執政、為誰執政、靠誰執政的規律認知、價值導向和行為規范,是執政黨以執政宗旨為核心的一整套執政觀的價值判斷,是關于執政理想、執政準則、執政思路的深層次的理性認識。作為政黨執政素質和能力的核心,執政理念貫穿于執政理論與執政實踐的方方面面,貫穿于政黨執掌政權的宗旨、治國方略、執政方式和領導方式、社會力量配置,以及在執政的條件下黨的自身建設等方面。確立科學、先進的執政理念,對于深化執政理論,提高執政能力,促進執政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執政理念作為社會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產生于執政實踐,集中反映了政黨對執政規律的認知水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執政實踐決定執政認知。執政理念作為社會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執政實踐經驗的總結提煉和高度概括。執政理念也因其對執政實踐的反映而具有強烈的時代性,任何政黨的執政理念無不深深地打上時代的烙印。科學、先進的執政理念反映了時展的新要求,反映了政黨對自身角色的深度體認、執政經驗的理性總結、執政規律的準確把握和執政方式的科學概括,是政黨執政能力的“本”和“源”,是衡量執政黨理論水平和執政水平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就是對55年執政實踐正反兩方面經驗科學總結的結果,是科學判斷歷史方位和時代潮流后的積極之舉,標志著我們黨執政意識的新覺醒,反映了我們黨對執政規律認識的新成果。

其次,執政理念作為政黨價值導向的核心,是對政黨的性質、宗旨和執政追求的具體反映,是指引政黨前進和進行社會動員的一支號角。執政理念是政黨對客觀執政實踐的主觀認知,但同時又內在地包含了政黨的價值導向和政治追求。任何一個現代政黨都必須有自己的指導思想和執政理念,這是執政黨的執政宗旨和目標是否明確的前提條件,也是執政黨爭取和鞏固執政地位的首要標準,因為人民總是首先以一個政黨的指導思想和執政理念作為判斷其優劣的主要依據的。這就使得執政理念具有政黨標志的意義,具有統一全黨、凝聚群眾、動員全黨、號召群眾的政治功能。執政理念的進步與否,社會認可與否,一定程度上對政黨執政能力的強弱具有指標意義,對確定和鞏固執政地位、實現長期執政具有關鍵作用。科學、先進的執政理念,來自于對時代潮流的準確把握和民眾意愿的科學提煉,因而往往容易取得社會的認同,降低政治動員的成本。

查看全文

黨委執政能力建設問題思考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黨的**大為黨的建設確定的一項重要任務。黨的**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鄉鎮黨委作為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作為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切實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增強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對于全面提升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積極而重大意義。

一、鄉鎮黨委執政能力現狀和存在問題

鄉鎮黨委是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近幾年來,鄉鎮黨委緊緊圍繞“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這個中心,深入開展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活動,以創建“五好”鄉鎮黨委為目標,進一步深化黨委管黨職能,使鄉鎮黨委的執政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得到明顯增強。但是鄉鎮黨委的執政能力同當前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著相當差距,主要表現在:

1、鄉鎮財政壓力大,村集體經濟薄弱,極大影響了鄉鎮黨委的號召力和調控力。當前,山區縣鄉鎮財政壓力大問題,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特別是自農村稅費改革以后,鄉鎮財源不足問題更是越發凸顯,收支難以平衡,農民赤字形勢嚴竣,造成鄉鎮黨委政府沒有能力投入更多資金用于支持村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環境。而村集體經濟又非常薄弱,農民人均收入較低,很難有能力籌措資金用于農村水電路等基本設施建設。就珊溪鎮而言,據2004年度經濟報表,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03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176元。全鎮39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5萬元以上的村只有2個;1萬元至5萬元的村3個;村集體經濟空殼村34個。有的村甚至連正常的村干部年終誤工補貼都沒法落實,以致鄉鎮黨委、政府在黨員干部和群眾中的號召力、調控力受到極大影響。

2、鄉鎮日常工作任務責任重,相對弱化了鄉鎮黨委抓經濟建設與黨的建設力度。“部門千條線,鄉鎮一根針”。上級部門條條線線的工作任務都非常重要,但其最終的落實者都在于鄉鎮,鄉鎮工作任務繁重。如計生、征兵、禁毒、森防、安全生產等工作都是鄉鎮黨委、政府的日常性中心工作,也是硬任務,常年跟蹤檢查,鄉鎮疲于應付,且多數實行“一票否決”,責任重大,致使鄉鎮黨委、政府不得不騰出更多時間、人力、精力抓好落實,從而相對弱化了鄉鎮黨委抓經濟建設與黨的建設力度。

3、村級組織戰斗力不強,直接限制了鄉鎮黨委執政能力的發揮。村級黨組織及村兩委干部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黨的方針政策及鄉鎮黨委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任務的落實與完成。造成村級組織戰斗力不強、干部能力水平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有兩方面的原因是值得關注的。一方面是優秀青年發展黨員難問題。個別村干部怕丟位置,故意發展家族黨員、派別黨員,甚至發展低素質的黨員或干脆長期不發展黨員,嚴重影響了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形象;另一方面是優秀黨員干部外出問題。一些村雖然培養了一批優秀青年黨員,但“培養一批、走掉一批”的現象仍大范圍存在,難以根本改變黨員隊伍老化以及村兩委干部年齡結構不合理、文化程度低、創新力不強等狀況。

查看全文

黨執政幾個規律性問題探析

今年“七一”,中國共產黨成立已經83周年了,執掌全國政權也即將55周年。總結和研究黨的執政規律,對于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把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作為一項長期任務,高度重視,堅持不懈地抓

(一)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鞏固黨執政的思想理論基礎。科學的理論是政黨的旗幟和靈魂。黨在83年的歷程中,歷經磨難與勝利的考驗而永葆強大活力和生機,與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并切實以之規范自己的行動和執政行為密不可分。堅持馬列主義的指導地位,是黨執政的一項長期任務。

中國共產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和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大成果。它們與馬列主義一道成為中國共產黨的理論體系,成為黨鞏固政權的行動指南。

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首位。馬克思主義必須通過教育、灌輸,才能被工人階級掌握。中國共產黨在思想教育方面有寶貴的經驗。比如,1929年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糾正,抗戰時期的以及前不久的“三講”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等。這些活動都不斷推動全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提高了廣大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水平。黨也因此而不斷地發展壯大。

(二)堅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制度。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中國共產黨是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中誕生、成長、壯大的,黨的性質、宗旨、奮斗目標與指導思想,都與民主緊密相聯。民主被認定為黨跨越“歷史周期率”的“新路”。真實而不虛假的民主是共產黨與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本質區別。讓人民當家作主是黨的歷史使命。黨的十六大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查看全文

執政基礎問題研究報告

群眾工作無小事,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事關能否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圍繞這樣一個重大課題,結合當前我市群眾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最近,我們到一些企業、社區和有關部門進行了調研并形成此報告。

一、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和維護當前穩定的需要

1、這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需要,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中國共產黨依*人民群眾奪取政權,成為執政黨,黨要長期執好政、掌好權,同樣需要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是魚水關系,也是關系黨生死存亡的大問題,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只有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血肉聯系、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地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落實到黨的群眾工作中,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為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奮斗,才能取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信賴,也是黨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因此,做好黨的群眾工作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需要。

2、這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需要。十六大提出要抓住本世紀頭20年這一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這樣一個目標,必須最廣泛、最充分的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和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創造性,對這一偉大事業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因素,而做好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把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聚民心、凝民力,使大多數群眾參加到建設者的隊伍中來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奮斗,是至關重要的一篇。

3、這是維護穩定,為加快發展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的需要。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確立,但各項改革的任務還很艱巨。要保持一個經濟快速增長期,推進各項改革事業順利進行,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做好新形勢下的黨的群眾工作,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理順群眾情緒,是維護穩定、創造和諧社會、加快發展的需要。

二、當前黨的群眾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

查看全文

執政基礎問題研究報告

黨和群眾的關系問題,歷來是黨的建設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是善于組織群眾、宣傳群眾、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黨的群眾工作路線,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地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落實到黨的群眾工作中,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場上,為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奮斗,是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堅持的根本立足點。我部就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問題這一課題作了專題調研。

一、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體也是歷史的主體,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也是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群眾觀點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觀點,是堅持黨的根本宗旨的理論依據。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經過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過程中,無不動員起千千萬萬人民大眾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奮斗不息的歷程,在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利益的同時不斷推動黨的事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也正是由于80多年的實踐進一步證明,只有人民才是實現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當前,我們黨正處在領導億萬人民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時期,我們的黨和國家建設都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從深層次來看,這些課題都和黨群關系、黨的群眾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對于我們黨,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首先,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需要。只有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才能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依*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戰勝前進中的種種困難和風險。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國共產黨作為我國的執政黨,其執政的社會基礎就是人民群眾。執政黨的領導地位容易使一些黨員干部產生忽視群眾工作的傾向,增加脫離群眾的危險。只有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切實做好群眾工作,才能聚民心,凝民力,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把最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和凝聚在黨的周圍,使黨擁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形成不可戰勝的力量,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自己的偉大事業而奮斗。

第二,只有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才能有效地協調好各種利益關系和不斷化解各種矛盾,從而維護社會穩定。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步建立,由于市場的自然調節,必然會帶來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社會階層的分化越來越明顯,各種利益關系和矛盾錯綜復雜,不同地區、行業和社會階層差距拉大,形成了城鄉之間、不同地區之間、工農、商學等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利益為核心內容的矛盾紛繁復雜,交織多變,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凝聚力。還出現了個體勞動者、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介組織和社會團體、自由執業者等具有不同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和不同利益特點的多層次的新興階層。這些新興階層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其人數都在不斷增加。這些新興階層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黨實現宏偉目標所依*的巨大力量。在我們黨的群眾工作中,必須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協調和處理好人民內部的各種利益矛盾,通過深化改革和卓有成效的群眾工作來化解矛盾。還必須把團結新興階層、拓展群眾基礎進一步凸現出來,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強與各階層人民群眾的聯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把包括新興階層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和凝聚在黨的周圍,使黨擁有更加廣泛的群眾基礎。只有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才能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永葆黨的先進性。

第三,只有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堅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就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這一基本原理的把握。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永葆黨的先進性,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

查看全文

執政能力建設問題思考

鄉鎮黨委、政府擔負著領導一方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職責,其執政能力的高低,決定一域,關乎全局。因此,積極應對社會新形勢的發展,不斷提高鄉鎮黨委、政府的執政能力,對繁榮地區經濟、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保持一個地區的穩定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鄉鎮黨委、政府執政能力建設的現狀

農村的基層組織,鄉鎮黨委、政府處于區、村之間,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關節點,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農村發展的角度來說,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的大部分收入主要是在村域外實現的,鄉鎮黨委、政府在促進農民增收的過程中發揮著直接和顯著的作用。從維護穩定的角度來說,鄉鎮黨委、政府居于基層政權的最前沿,直接關系到農村穩定,關系到農村基層政權的鞏固。從推進村級組織建設的角度來說,鄉鎮黨委、政府處于區、鎮、村“三級”的中間環節,承上啟下,村級班子的建設,主要還是靠鄉鎮黨委、政府的引導和帶動。從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困難的角度來說,鄉鎮對農民的補助和投入的份額越來越大。因此,抓好鄉鎮黨委、政府的執政能力建設,對于在農村貫徹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隨著農村改革發展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逐步推進,鄉鎮黨委、政府應該強化的職責任務主要是: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發展區域經濟,富裕農民;處理解決農村各種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對地區進行社會管理,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教育、引導農民,培養新型勞動者;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黨在農村的基礎。為履行好以上職責,鄉鎮黨委、政府應具備相應能力,尤其是創造性貫徹上級工作部署、統籌發展的能力,引導教育服務群眾的能力,推進農村經濟組織、經濟制度和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的能力,社區建設與城市管理服務的能力,統籌協調、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領導和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能力。

從當前實際情況看,鄉鎮黨委作為基層黨的組織,能夠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對本地區進行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支持和保證行政組織、經濟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充分行使職權。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在轄區內同級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使各方面都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鄉鎮政府作為最基層的一級政權組織,能夠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認真執行鄉鎮人大的決議和上級政府的決定、命令;辦理上級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執行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和財政、民政、計劃生育等方面工作,充分履行政府職能。

工作中鄉鎮黨委、政府能夠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結合本地實際,不斷適應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的發展變化,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在農村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支撐和維護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發揮了領導和組織作用。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的進一步深入,在執政能力方面的不足逐漸顯現出來,主要表現在:

查看全文

獨家原創: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研究

內容摘要: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黨執政后的一項根本建設。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高度重視執政能力建設問題。同志在新中國建立前夕,就強調要做到“兩個務必”,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提高做經濟工作的本領,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鄧小平同志針對改革開放的新形勢,明確提出了“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于領導”的問題。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系黨的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一個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課題。”全會進一步強調“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黨的十七大又明確指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關系黨的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體現了我們黨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表明了作為中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與時俱進執政理念。因此,加強對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問題研究,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建設,具有極強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也表明了作為中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與時俱進執政理念。本文就這一問題作一膚淺的探討和認識。

關鍵詞:黨建執政能力

一、如何理解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一)什么是執政能力

黨在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黨的執政能力,就是黨提出和運用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策略,領導制定和實施憲法和法律,采取科學的領導制度和領導方式,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有效治黨治國治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本領。”這個論斷,從黨的執政理念、執政方略、執政方式、執政途徑和執政目標來定義黨的執政能力,既反映了執政黨的一般要求,又體現了中國共產黨自身的特點。

執政能力指的是執政黨在領導國家政權過程中,完成自己的執政目標和任務、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擁護、適應外部環境挑戰的能力;是執政黨以國家機器為杠桿,在治理國家和社會事務中,綜合運用法律、政治、經濟、文化等手段,表達和整合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解決社會矛盾,協調利益關系,促進社會生產發展,引導社會整體進步,實現對國家和社會生活的領導等方面所表現出的能力。

查看全文

解決問題與執政能力建設

對待問題,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總結提煉出一個三段式的工作方法,那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提高執政能力實質就是提高應對處理各種紛繁復雜問題的能力。問題解決得越好,說明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越強。

先說發現問題。從執政能力建設的角度看,善于發現問題是一種本領。具有這種本領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具備發現問題的素養,善于透過事物紛繁復雜的現象,抓住矛盾的本質,把握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二是要有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勇氣,敢于正視存在的問題,不文過飾非、弄虛作假,把問題擺在桌面上。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并非都是這樣。有的領導干部,要么素質水平低,發現不了問題,出了大問題方才醒悟;要么逃避問題,見了問題總是繞著走,千方百計掩蓋問題的真相,使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還有一種人是專門“制造問題”,無事可以生非,不是問題可以造出問題。因此,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既要不斷提高領導干部執政的素質,又要強化“官德”教育和政績考核制度建設,更要懲處那些問題的制造者,從而贏得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再說分析問題。發現問題只是矛盾解決的第一步,分析問題是執政能力建設中更高一個層次的學問和本領。凡問題,都有其形成的原因、特征、經過和結果。不同類型的問題,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但是,分析問題要善于抓住那些帶規律性的東西,認真查找問題存在的各種復雜原因。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在分析問題時,不帶任何主觀偏見,不受各方面情況的干擾,不被假象所迷惑,抓住問題的實質,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方案。問題分析得對不對,決定著解決問題的對策準不準。

最后說解決問題。可以說,衡量執政能力強不強,執政水平高不高,歸根結底是要看他能否妥善解決各種問題,實現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這是我們黨執政為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各個層面要解決的問題,可以說多如牛毛,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方方面面。每個問題的解決,可以說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如果沒有“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高尚理想情操,再容易的問題也解決不好。因此,從當前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角度談解決問題,有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必須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和實事求是的正確態度;二是必須真正體現“群眾利益無小事”,不論問題的大與小、急與慢,既不能扯皮推諉,更不能漠視群眾的利益;三是要講究方式方法,決不能因為是“維護群眾的利益”就蠻干胡來,這是執政能力建設所不能允許的!

當前,各級黨委都在認真開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依筆者之見,這些活動究竟取得了多少效果,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看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問題解決沒有,群眾的利益是否得到真正的體現。唯如此,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才算真正落到了實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