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備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5 22:25: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制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梔龍散的制備
1處方與制備
1.1處方組成梔子30g,姜黃15g,白芷10g,川芎10g,秦艽10g,地龍9g,乳香9g,沒藥9g,冰片5g。
1.2制備工藝將梔子、姜黃、白芷、川芎、秦艽、地龍、乳香、沒藥7味藥烘干粉碎,過7號篩,冰片研細,配研混勻,分裝即得。
2質量控制
2.1性狀本品為黃綠色細粉;氣清香。
2.2鑒別
包覆燃料顆粒制備技術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高溫氣冷堆核燃料元件生產線工程(827工程)概況,然后講述包覆燃料顆粒的構成,制備工藝流程及關鍵設備,最后調試結果表明此制備技術可以生產出各項性能都滿足產品技術條件的包覆燃料顆粒。
【關鍵詞】包覆燃料顆粒;流程;制備技術
0前言
827工程是國內首條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燃料元件生產線,為示范電站提供首爐燃料元件和運行后換料所需的燃料元件,并為今后商用高溫氣冷堆核電廠的燃料元件生產積累技術經驗。球形燃料元件由燃料區和無燃料區構成。燃料區是包覆燃料顆粒彌散在石墨基體里的直徑為約50mm的球體。無燃料區是圍繞燃料區的厚度約5mm(和燃料區相同的石墨基體材料)的球殼。燃料區和無燃料區間無物理上分界面。球形燃料元件的直徑為60mm,每個球形燃料元件含7g鈾,即約為12000個包覆燃料顆粒。包覆燃料顆粒是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燃料元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利用化學氣相沉積的原理,采用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專有技術制備的[1]。包覆燃料顆粒是由二氧化鈾燃料核芯、疏松熱解碳層、內致密熱解碳層、碳化硅層和外致密熱解碳層組成。
1工藝原理
合格的UO2燃料核芯在高溫流化床沉積爐中采用氣相沉積法制成包覆燃料顆粒。包覆基本化學過程:C2H2→2C+H2↑C3H6→3C+3H2↑CH3SiCl3→SiC+3HCl↑
抗性淀粉制備論文
論文關鍵詞:抗性淀粉;分類;制備;生理功能;應用
論文摘要:抗性淀粉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概念,其功能特性引發了人們的研究興趣,并成為國際上新興的食品研究領域。論述了抗性淀粉的分類、制備、理化性質、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
Abstract:Resistantstarchwasanewlydevelopedconceptandhadbecomethefocusforstudyinthefields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Thepaperdescribedtheclassificationofresistantstarchanditspreparation,physicalandchemicalproperties,aswellasitspossiblephysiologicaleffectsinhumanbeingsandtheapplicationinfoodindustry.
Keywords:resistantstarch;classification;preparation;physiologicalfunction;application
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RS)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概念。1998年世界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出版的《人類營養中的碳水化合物》一書中指出:“抗性淀粉的發現和研究進展,是近年來碳水化合物與健康關系研究中的一項重要成果”。以前,由于在人體排泄物中未曾檢測到淀粉成分的殘留,人們一直認為淀粉可以被人體徹底消化吸收。1982年有報道說在進行膳食纖維定量分析時,發現有淀粉被包埋在不溶性膳食纖維中的現象。1983年,英國生理學家HansEnglyst等人首先將這部分淀粉定義為抗性淀粉[1]。由此,抗性淀粉的理化性質(如分子量、聚合度、空間結構等)、體內外消化情況、生理功能、制備和測定方法及其應用等,都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
1RS的分類與制備
消渴膠囊制備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消渴膠囊的最佳制備工藝。方法采用L9(34)正交設計法優選,以干浸膏得率、葛根素含量作為工藝考察指標。結果最佳制備工藝為:原藥材加10倍量水,不浸泡,煎煮3次,1.5h/次。結論以葛根素的含量作為工藝考察指標。
【關鍵詞】消渴膠囊;制備工藝;葛根素;干浸膏得率;黃芪甲苷;正交設計法
糖尿病是胰島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謝紊亂的一種內分泌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逐年增長。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至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數將達3億,較目前增長近兩倍[1]。針對糖尿病發病率高、并發癥多、目前不能根治的特點,中醫學在糖尿病的治療上提出了不少獨到治法,并收到了很好的臨床效果。
歷代醫家多數認為糖尿病的病機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因此,滋陰清熱法為指導古今醫家治療糖尿病的基本法則[2]。本方是經多年臨床實踐而總結的治療糖尿病的經驗方。處方中以黃芪、葛根益氣養陰為主,配以知母、生地、天花粉、山萸肉、黃連滋陰清熱,輔以山藥扶正固本、益氣健脾,白芍養血柔肝,從而達到治療“消渴病”的目的。實驗采用L9(34)正交設計法優選,對其制備工藝進行考察。
1器材
高效液相色譜儀(Varian公司5060型)、UV-100可變波長紫外檢測器、真空干燥箱(南京索物DZF-6020型)、FA1104電子天平(上海天平儀器廠生產)、雙槽層板缺、玻璃板10cm×20cm。
鼻炎沖劑制備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建立鼻炎沖劑的質量控制標準。方法:采用薄層色譜法進行定性鑒別,用HPLC法對黃芩苷進行含量測定。結果:薄層定性條件適合,斑點清晰,HPLC定量方法分離效果好,線性范圍10~50mg·L-1(r=0.9998),平均回收率99.13%,RSD=1.12%。結論:該法簡便、快速、準確,可作為鼻炎沖劑的質量控制方法。
【關鍵詞】鼻炎沖劑;黃芩苷;HPLC
鼻炎、鼻粘膜炎是一種常見多發病,具有病程纏綿、反復發作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鼻炎沖劑在臨床使用近15年,對治療慢性鼻炎、鼻粘膜炎有獨特的療效。
1處方與制備
本品由黃芩、金銀花、甘草、玄參、辛夷、白芷、薄荷、絲瓜絡等8味中藥組成。
1.1揮發油提取
復樂霜的制備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擬定復樂霜的制備工藝和質量控制標準。方法:確定復樂霜的制備工藝流程,采用HPLC法對哈西奈德進行含量測定。結果:哈西奈德在濃度8μg/ml~40μg/ml范圍內,濃度與峰面積之比的線性關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為102.23%,RSD為0.69%。結論:處方設計合理,質控方法可靠。
[關鍵詞]哈西奈德;制備;質量控制
PreparationandQualityControlofFuLeCream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preparationtechnology,qualitycontrolstandardofFuLecream.MethodsFuLeCream''''spreparationtechnologywasconfirmedandcontentofmaincomponent(Halcinonide)wasdetectedbyusingHPLC.ResultsHalcinonide''''scontentwasin8μg/ml~40μg/ml.Linearcorrelationofconcentrationcompareandpeakareawasgood(r=0.9999).Averagerecoverywas102.23%.RSD=0.69%.ConclusionPerformulationisreasonable,qualitycontrolisreliability.
Keywords:Halcinonide;Preparation;Qualitycontrol
在現有治療皮炎類外用制劑中,常見以單一激素類藥或單一抗組胺類藥的制劑,或以激素類藥與抗真菌類藥組成的復方制劑。我院試驗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哈西奈德和抗組胺類藥鹽酸苯海拉明組成復方制劑,制備復樂霜,并建立起質量控制標準。現將其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報告如下。
納米材料制備研究論文
一般情況下,我們將兩種互不相溶液體在表面活性劑作用下形成的熱力學穩定的、各向同性、外觀透明或半透明、粒徑l~100nm的分散體系稱為微乳液。相應地把制備微乳液的技術稱之為微乳化技術(MET)。自從80年代以來,微乳的理論和應用研究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尤其是90年代以來,微乳應用研究發展更快,在許多技術領域:如三次采油,污水治理,萃取分離,催化,食品,生物醫藥,化妝品,材料制備,化學反應介質,涂料等領域均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我國的微乳技術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在理論和應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當的成果。
1982年,Boutonmt首先報道了應用微乳液制備出了納米顆粒:用水合胼或者氫氣還原在W/O型微乳液水核中的貴金屬鹽,得到了單分散的Pt,Pd,Ru,Ir金屬顆粒(3~nm)。從此以后,不斷有文獻報道用微乳液合成各種納米粒子。本文從納米粒子制備的角度出發,論述了微乳反應器的原理、形成與結構,并對微乳液在納米材料制備領域中的應用狀況進行了闡述。
1微乳反應器原理
在微乳體系中,用來制備納米粒子的一般是W/O型體系,該體系一般由有機溶劑、水溶液。活性劑、助表面活性劑4個組分組成。常用的有機溶劑多為C6~C8直鏈烴或環烷烴;表面活性劑一般有AOT[2一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鈉]。AOS、SDS(十二烷基硫酸鈉)、SDBS(十六烷基磺酸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陽離子表面活性劑、TritonX(聚氧乙烯醚類)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等;助表面活性劑一般為中等碳鏈C5~C8的脂肪酸。
W/O型微乳液中的水核中可以看作微型反應器(Microreactor)或稱為納米反應器,反應器的水核半徑與體系中水和表面活性劑的濃度及種類有直接關系,若令W=[H2O/[表面活性劑],則由微乳法制備的納米粒子的尺寸將會受到W的影響。利用微膠束反應器制備納米粒子時,粒子形成一般有三種情況(可見圖1、2、3所示)。
(l)將2個分別增溶有反應物A、B的微乳液混合,此時由于膠團顆粒間的碰撞,發生了水核內物質的相互交換或物質傳遞,引起核內的化學反應。由于水核半徑是固定的,不同水核內的晶核或粒子之間的物質交換不能實現,所以水核內粒子尺寸得到了控制,例如由硝酸銀和氯化鈉反應制備氯化鈉納粒。
止痛活絡膏制備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止痛活絡膏的制備、質量標準。方法采用乙醇滲漉提取,加壓敏膠制成貼膏劑,用薄層色譜法進行定性鑒別和定量檢查。結果該貼膏劑制備工藝合理,質量穩定。結論制備工藝可行,質量可控,療效確切。
關鍵詞:止痛活絡膏;制備工藝;質量標準
止痛活絡膏是我院制劑室根據醫院骨科名中醫的處方結合傳統中醫理論,運用現代制藥技術研制而成的貼膏劑,具有行氣、活血、通絡、止痛功效。經臨床驗證,對各類軟組織損傷中、后期疼痛,骨折、脫臼后期疼痛及功能受限有顯著的療效。
1處方及制備
1.1處方組成
肉桂、八角茴香、小茴香、丁香、冰片、三棱、莪術、赤芍、紅花、桃仁、當歸、雪上一枝蒿、馬錢子、川烏、土鱉蟲、續斷、龍血竭等。
煤基多孔材料制備過程研究
摘要:對煤基多孔材料制備過程中炭化和活化階段進行了簡要分析,重點闡述了炭化過程對材料結構的影響,并詳細綜述了化學活化、物理活化和物理化學活化過程,為煤基多孔材料的應用提供經驗。
關鍵詞:煤基多孔材料;制備;炭化;活化
煤基多孔材料是以煤炭及其附屬產品為原料制備的孔結構發達的炭素材料,主要包括活性炭、多孔炭球、石墨烯、炭氣凝膠等[1]。因其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隙發達、易于加工、價格低廉的特點,廣泛用于吸附、催化、環保、儲能等領域[2]。煤基多孔材料包括普遍使用的活性炭,承載革命性意義的石墨烯,具備獨特性能的碳氣凝膠、碳干凝膠、碳納米纖維、碳球、碳納米片及泡沫碳等,它們之間的差異主要在于孔隙結構的形態。活性炭是一種最常見的煤基多孔材料,它是用煤炭、木材、果殼等含碳物質通過適當的方法成型,在高溫和缺氧條件下活化制成的一種黑色粉末狀或顆粒狀、片狀、柱狀的炭質材料,是煤基多孔材料的典型代表[3]。由于活性炭高度發達的孔隙結構和極大的比表面積,用途十分廣泛[4]。活性炭的孔隙包括從微孔到肉眼可見的大孔,基本上呈連續分布。杜比寧把半徑小于2nm的稱為微孔,2nm~100nm的稱過渡孔,大于100nm的孔稱大孔。活性炭的孔隙形狀多種多樣,有近于圓形的,有裂口狀、溝槽狀、狹縫狀和瓶頸狀等。除了傳統的粉末和顆粒活性炭外,新品種開發煤基多孔材料的進展也很快,如珠球狀活性炭、纖維狀活性炭、活性炭氈、活性炭布和具有特殊表面性質的活性炭等。另外,在煤加工過程中得到的固體產品或殘渣,如熱解半焦、超臨界抽提殘煤、褐煤液化殘渣也可以加工成活性炭或其代用品,它們生產成本低,用于煤加工過程的“三廢”也更加適宜。常見的煤基多孔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活化法、模板法等,制備過程分為炭化與活化兩個制備階段。
1炭化過程
炭化是指將煤中的非碳元素(如H、O)高溫分解,使其以氣體形式排出,獲得有序的結晶生成物。研究發現,可以通過調整炭化工藝參數的方式使原料炭化后具備所需的性質[5]。Jankowska等[6]研究表明,升溫速率是影響炭化性質的關鍵工藝參數。解強[7]在馬弗爐中研究了炭化升溫速率對活性炭性能的影響,發現較低的速率有助于提升炭化料的收率,并制造出優質的活性炭。但炭化是制備第一步,它可以使原材料形成類似石墨的微晶結構,生成初級孔隙結構,然而這些孔隙無序或被其他物質堵塞和封閉,導致比表面積較小,需要進一步活化。
2活化過程
中藥微丸制備分析論文
1中藥微丸研究的方向
目前,中藥微丸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中藥微丸原料的研究
制備中藥微丸的原料多數是中藥材的浸提物。由于中藥浸提物粉體大都性質不良,存在黏性大、易吸濕結塊、流動性差等問題,而微丸原料的性質又關系到中藥微丸的成型和質量,因此,對中藥微丸原料性質的研究非常重要。陳志杰等[1]對傳統中藥加工粉末和中藥噴霧干燥粉末微丸成型進行了比較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中藥材粉末制備微丸的成型性能良好,在分別以水、蜂蜜、蔗糖、PVP水或醇溶液等多種黏度差異較大黏合劑下,均能成型良好;而中藥提取液的噴霧干燥粉末吸濕性較大,可塑性差,成型難度比中藥材粉末大,僅以PVP乙醇溶液為黏合劑時才可避免微丸成型工藝中易吸濕、或黏附于鍋壁、或易成團的難題。王魯敏等[2]通過對葛根、柴胡等中藥浸膏混合粉體為原料用擠出滾圓法制備中藥微丸的研究,指出以中藥浸膏粉體為原料用擠出滾圓法制備微丸的技術關鍵是降低浸膏軟材的黏度。目前,對中藥微丸原料的研究僅限于通過制備成品的好壞和收率等來間接認識原料的性質,而對原料的性質如黏性、可塑性、流動性、吸濕性等的直接研究以及這些性質與中藥微丸的成型性之間的定性或定量關系未見報道,可作為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1.2提高中藥微丸載藥量的研究
由于中藥浸膏粉體的不良性質,采用一般工藝制備微丸時常需加入大量輔料來幫助微丸成型,因此通常中藥微丸載藥率偏低。在中藥微丸處方篩選時,輔料和藥物有一個合理配比的問題,輔料的運用不能因降低浸膏的黏性而無限加大比例,需要兼顧微丸中有效藥物含量的要求。目前,提高中藥微丸載藥量的方法有選用性能好的輔料、改進制備方法、精制中藥浸提物以減少投膏量等。王魯敏等[3]以中藥石蓮花與燕子掌的納米浸膏粉體為模型藥物,研究了擠出滾圓制粒法制備高含藥量、高產率納米中藥微丸的工藝方法,通過采用適當的輔料(MCC和殼聚糖)和控制擠出機的擠出力(選擇雙螺桿擠出機、控制擠出孔板厚度)和滾圓機的滾圓速度(不同的滾圓階段采用變滾圓速度的方法),首次成功地制備了高載藥量的中藥純浸膏微丸,可使微丸中中藥浸膏的含量由通常的20%提高到50%。李青坡等[4]以中藥復方葛根芩連湯為模型藥物,對采用擠出-滾圓法制備高載藥量微丸進行了研究,通過控制水分比例、擠出速度、滾圓轉速和滾圓時間4個關鍵參數,可得到粒徑分布窄、圓整度好、密度大、表面光滑的70%載藥量的葛根芩連微丸,指出制備高載藥量的中藥復方微丸的要素之一是要解決復方提取物量大的問題,解決辦法是在兼顧藥效的前提下,對復方進行精制以減少復方提取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