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3 01:17:1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雜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談論雜技藝術革新
一切藝術都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不斷發展,不斷繁榮。雜技藝術也必須以創新為生命與靈魂。當然,雜技藝術的創新也同所有的創新一樣,都是一項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高水準的復雜系統工程。本文結合筆者個人多年來雜技軟功表演的藝術實踐,對雜技藝術的創新這一重要課題略陳若干淺見,以與雜技人共同切磋、共同討論。具體而言,雜技藝術的創新,可以分解為以下三大層面予以認真探討。
一、藝術觀念的創新
觀念也稱“思想”,它來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但又反作用于社會實踐。正確的觀念,對于人的行為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乃至指引作用。我國唐代文學家韓愈就已經認識到“:造成于思而毀于隨”,說的就是思想觀念對于行為的導向作用。馬克思主義認為:正確的思想一旦被群眾所掌握,就會變為巨大的物質力量。雜技藝術的創新,也必須以雜技人藝術觀念的創新為前導與基礎。這種藝術觀念的創新,又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一)強化創新意識
雜技藝術觀念的創新,首先要以雜質人創新意識為動力,也就是,要敢于創新,敢于突破,敢于超越,不但要超越前人,超越同時代人,而且要超越自己。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雜技藝術作為人類一種高級的、復雜的、特殊的精神生產活動,必須以創新為生命,沒有創新,就沒有真正的雜技藝術。不僅雜技藝術如此,所有的藝術都如此,這正如我國當代美學家彭吉象先生在其所著的《藝術學概論》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藝術的生命就在于創造和創新。沒有創造,就沒有藝術。”①
(二)運用創造思維
新時代雜技藝術審美的重建
一、我國傳統雜技藝術面臨的時代背景轉變
我國傳統雜技是一個古老的藝術門類,具有獨特的精神風貌和審美趣味。它憑借肢體語言展示人的力量之美或人的形體之美,塑造直觀具體的藝術形象,將客觀物體抽象化道具化,表現人與物的對抗,最終實現人與物的統一,傳遞著一種田園牧歌式的和諧。如抖空竹、轉碟、頂碗、蹬板凳等都是中國幾千年農耕文明生產、生活用品和生活情景的演繹,通過對生產生活用具的熟練掌握實現人與物的統一,剛柔并濟,動靜相宜,顯示出農耕文明自給自足的內斂與和諧。這種主要以“家庭作坊式”發展而來的傳統雜技適應了農耕文明的生活節奏,在一定歷史時期為雜技藝術的傳承和傳播、為雜技藝人的生存提供了保障,正如《中國雜技老藝術家傳略》指出的,“手牽猴兒走四方,今日來到貴寶莊,先給諸位磕個頭,再為祖宗敬柱香。”這首歌謠生動地描繪了當年雜技藝人賣藝謀生的情景。但到了近現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隨著人們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這種“家庭作坊式”的雜技形態,已越來越不適應觀演市場的需求,甚至嚴重阻礙了雜技生產力的發展。①據《中國藝術史・雜技卷》所言,雜技組織形式的變革在民國時期就已開始,為了適應新的市場競爭的形勢,“紛紛建立起有利于藝人加盟的新的組織形式,打破了舊的成員間宗法制關系的殘余,而代之以平等的經濟和協作關系。”②這次變革延續了雜技的發展與生存,使得雜技得以傳承下來。但真正的改革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改人、改戲、改制的“三改”運動,雜技成為社會主義的新文藝,雜技人有了組織上的保障,雜技才真正地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當代工業革命、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帶來人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但同時給雜技的文化消費環境帶來了更為巨大的轉變,消費注重體驗式、娛樂化,呈現多元化、快餐化的現象,審美遠離了美本身、遠離了審美自由,使當代人夾在商品、市場、潮流中而迷失,“文化消費中,盛行沉湎感官刺激的享樂主義、排斥精神追求的虛無主義以及追逐財富的拜金主義,崇高與理想、理想與智慧的現代精神被拒絕和冷落,無節制的快餐式文化消費大行其道。”③另一方面,大眾文化帶來對感性快樂的偏愛和視覺化、市場化的傳播方式,體驗式、娛樂化、快餐式的大眾文化消費漸成市場的主流。而我國傳統的雜技藝術,如腰腿頂功、跟斗等基本功的舞臺呈現方式大多單一、簡短,不具備文化消費環境下吸引觀眾的“感性快樂”、劇情張力等要素,且面臨著跟風、抄襲、創新不足等問題,甚至一度出現雜技“技藝”本體弱化等現象。藝術的新生首先要回歸自身,回到藝術嚴肅性、神圣性的自律中。在堅持“技藝”本體的前提下,雜技藝術創作者緊跟社會生活新變化,順應時代審美的多元潮流,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吸收當代藝術的創作精髓并不斷調解自身的開放性,吸收其他藝術的特長,融合市場需求,拓寬美學導向,改進傳播模式,打造形與力、形與韻、形與情共具的雜技之美。“當代審美文化的新生,實有賴于審美自身的自律和感性的重建……從對世俗的救贖,到拒絕平庸,再到對多元的包容,當代審美文化在經歷了機械復制的瘋狂后,會重新回到個性的、獨特的、民族的、古典的與流行的、大眾的、國際的、現代的這樣一個頗具張力的二元沖突與互補的多元文化的平衡系統中。”④縱觀國內外成功的雜技轉型案例,注重“技藝”本體的前提下,豐富舞臺表現、融合多種藝術形式、建造審美愉悅感是一個共同特點。加拿大太陽馬戲團的主題表演雜糅街頭雜耍、馬戲、歌劇、芭蕾舞、搖滾,運用燈光、音效、舞美等技術,制造奇妙的效果,增強藝術感染力。我國大型壯族雜技劇《百鳥衣》以壯族民間傳說《百鳥衣》為敘事主線,由24個雜技節目具體演繹,這種劇目性、綜合性的現代探索與實踐,既體現了廣西雜技對“文場”藝術性、文學性的審美空間與舞臺表意場“劇”性特征的綜合,又展現了廣西雜技“劇”性創作與雜技節目舞臺場域化、主題化、審美化的多重思考。⑤雜技劇《水秀》,以“水”為創意主題,講述了龍女和龍子沖破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技”與“劇”并重,為雜技注入音樂、舞蹈、花樣游泳等演出元素,廣受歡迎。黑龍江省雜技團《冰秀・驚美圖Ⅱ》中《打虎上山》篇章,將京劇《智取威虎山》片段與冰上雜技有機融合,京劇與雜技的融合,讓雜技藝術不再是戲劇的點綴,而是成為亮點。
二、雜技藝術語義多元系統重建
鄒元江老師在分析中國戲曲的“文人化”時寫道:“文人士大夫通過面部表情、手勢傳情、咬字聲情、身姿舞情和書畫心情等文人所激賞的身體表演趣味……使原本屬于“下九流”的戲曲優伶作為“表演藝術家”的身份認同有了質的變更……達到了戲曲藝術的身體表演美學的文人理想。”⑥同樣作為身體表演美學,雜技藝術沒有被“文人化”,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雜技語義系統不像戲曲一樣與我國備受文人士大夫推崇的詩詞小說等文學傳統發生直接聯系而受到冷落,這相應的產生了利弊:一方面,雜技在封建時代不得不長期以“撂地攤”的形式存在,造成雜技藝術的生存困境;另一方面,雜技藝術葆有了其底層的頑強生命力:“接地氣”的民間色彩、廣場型的展示風格,使其能夠擺脫束縛、回歸本性、彰顯生命力。當代審美文化背景下,在堅持雜技藝術“技藝本體”嚴肅性的前提下,雜技藝術更加注重語義系統的重建。1.氣韻生動。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將“氣韻生動”列為最上品。“氣韻是生命力的升華。就道家的思想而言,也可以說是生命的本質。”⑦原蘇聯著名文藝學家巴赫金將狂歡節型慶典活動的禮儀、形式等的總和稱為“狂歡式”。滑稽、魔術、雜技、口技等雜技藝術的天然本性是狂歡的藝術,而這種廣場的狂歡性正是群體的體現,是人的生命力的體現。雜技藝術大街小巷的廣場演出天然具足狂歡文化的民間品格。應該說,西方的雜技藝術的狂歡品格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歐美各國雜技節目,大都是以熱烈奔放的情緒作為節目的基調和風格特征,例如俄羅斯的傳統雜技《抖杠》,高揚的節奏特別容易感染觀眾。我國豐富的地域和多民族特點,可以更加凸顯其狂歡化的民間風格、彰顯生命力——跟斗、頂碗、鉆圈,無一不有民間廣場狂歡的品格。這些狂歡的品格,一方面,通過人對生產生活工具的道具化的、合于自然規律性的運用,實現合于人類的目的性的、對自然的戰勝、征服,高揚了人的理性力量,這種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所帶來的正是審美的自由感,展現了人類“氣”的力度,這是一種壯美。另一方面,技藝、劇情、音樂本身的節奏感正是一種“韻”的律動,既可以凸顯渲染主題,更可以激發人本身合于自然的節奏律動,產生良好的融入感和體驗感。徐復觀在《中國藝術精神》中指出,“韻”還有“遠”的意思:“以淡為韻的后面,則是以清為韻,以遠為韻,并且以虛無為韻……這是莊子的藝術精神。”⑧雜技藝術塑造的是具體直觀的“象”,但多年來雜技藝術的“象”,相比舞蹈藝術一直存在單薄、片面、淺顯的問題,給觀眾留下的想象余地有限。觀眾缺少參與感和深刻感,雜技藝術就難以引發情感的共鳴,這極大限制了雜技藝術挖掘深度和廣度的可能性。這啟示我們,藝術形象要有“韻”,要有象外之“意”,突破現有的形象,通過意境的塑造,給人無窮的想象力,達到“立象以盡意”,最終達到得意忘象、物我兩忘的“游”的自由境界。“象”的塑造,有賴于我們深入挖掘藝術符號與“境”的塑造。廣西雜技團的《山水造型》“讓人體柔術與民族自然生態完美地結合起來……讓觀眾通過身體暗示的內容,領悟到廣西山水的獨特神韻,”⑨“象”的塑造,在此實現了意在言外的“韻”的效果。中國雜技團有限公司的《TOUCH——奇遇之旅》,則再進一步,實現整個舞臺和劇情的意境化,“一位少年來到未來世界,與逝去年代中的曾經的雜技舞臺相遇……雜技技巧是創作者表達主題意旨的載體:《綢吊》傳達了情與愛的含義;《軟鋼絲》上角色的進與退演繹著生命之途的抉擇,《柔術》中兩位演員穿同樣服裝把角色一分為二,象征著本我與自我……傳達對人生、命運以及世界的哲理性思考,”⑩展現了對當下及過往個體命運的人文關懷,讓觀眾有了多重解讀的可能性,引發情感共鳴。2.劇情劇性。聽故事是我國文化消費的重要傳統形式,在故事當中,劇情劇性是吸引消費者的主要元素,因此在宋代城市文化發展繁盛后,敘事藝術成為消費主力。在當今時代,追求新奇,戲劇性、矛盾沖突成為消費觀賞體驗的主流,而我國雜技的抖空竹、轉碟、頂碗、蹬板凳雖然是獨特亮點,但在這種消費觀賞情勢發生的變化面前則顯得單調,因此雜技創作也開始了主題內容和形式的多元化追求。創作者在重視難度創新的同時,改變傳統雜技單薄的內容和題材樣式,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潮流等多元化的社會中選取適合雜技表現的內容主題,結合編劇及雜技基本動作要素的創新創造,構造雜技藝術的劇情劇性。一方面,以劇帶技,以技顯劇。在技藝本體的基礎上,“根據晚會主題、人物塑造、情節起伏、矛盾變化等劇情發展進行重新整合,再通過巧妙的構思,就能讓高難技術與劇情、人物相融合,讓情節更加連貫、邏輯更加清晰。”⑪另一方面,劇情劇性的展開有賴于情感表達。情感是敘事的基礎和內核,雜技藝術要突破難于表現情感的短板,通過表演者自身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張力,運用多種舞臺設計,表達情感情緒、精神氣質,引發情感共鳴。例如內蒙古雜技團創作的雜技劇《千古馬頌》通過背景屏幕展現的廣闊草原、內蒙古風格的音樂和服裝,營造了身臨其境的草原情景,極具既視感和融入感,悠揚的馬頭琴和演員馭馬的雄健身姿把觀眾拉入草原的遼闊中,產生巨大的情感共鳴,而精湛的馬術和雜技表演融入感人的劇情當中,表達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理想世界,也由此完成了美對人的情感洗禮和人格塑造的崇高目標。
美是有功能和目的的,雜技藝術語義多元系統重建,可以更好地承載美的教化、美育功能,通過其表演傳遞的頑強生命力,極大張揚人的力量,通過審美的愉悅感營造“可游可居”的精神境界。
作者:冷風
雜技服裝設計研究
近年來,緊隨世界雜技藝術發展,河南省濮陽市雜技團上百次出訪美國、法國、意大利、馬來西亞等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演出,創作了雜技劇《神龍部落》、雜技節目《獅林春光》《女子大排椅》《攀登》《鉆圈》《草帽》等一批雜技精品劇(節)目,在法國巴黎明日國際雜技大賽、意大利維多納國際明星雜技節、日本東京實際青少年雜技大賽、武漢國際雜技節、吳橋國際雜技節等國內外大賽中,分別獲得“總統獎”“政府獎”“金獅獎”“黃鶴獎”“芳草獎”等獎項。濮陽雜技的迅速發展帶動了雜技服裝設計的發展。雜技服裝設計融匯導演意圖、演員特點、設計師理念,配合舞臺的背景、燈光、音響,烘托節目氣氛,突出雜技表演的藝術性,使節目具有更加強烈的感染力。縱觀雜技服裝的發展,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雜技服裝設計以雜技為本
雜技服裝設計面臨多種因素的影響,最重要的是離不開雜技,否則就成了空中樓閣,雜技服裝設計要以雜技為本。設計前設計師必須反復觀摩節目,與編導探討節目設計理念,研究節目表演的時間、地點、演員形象,構思服裝的設計意圖:或柔美飄逸、或剛硬簡潔、或空靈夢幻。雜技服裝與人的形體美應該是和諧的,服裝設計要更突出演員身體的健美、雜技技巧本身的美感、雜技節目內涵和理念的表現;要通過設計、制作、試裝,再設計、制作、試裝,不斷地調整、完善,才能做到適合各方需要,達到最佳的舞臺表演效果。如濮陽市雜技團精心打造的雜技劇《神龍部落》,因為是華夏遠古時期的故事,服裝設計師運用新古典主義唯美風格,突破傳統雜技服裝的表現形式,全面創新升華,尤其彰顯了神龍、青銅器、甲骨文等中原文化符號;以自然、樸實、健美、拼搏的民族精神面貌,華美的服裝與絢麗的背景相映襯,向觀眾呈現出一臺氣勢磅礴、時空交融、古典時尚、亦真亦幻的視覺盛宴。比如,神龍服裝設計運用細小的龍紋刺繡將龍紋印染在金色黃的龍服上,龍紋的形態憨態可掬,隨著燈光和音樂節奏而變化,使表演激情四射,活潑中透露出貴氣,展示了神龍積極向上的精神;《綢吊》一節的表演是在空中完成的高難度動作,演員像小鳥一樣在空中飛翔,為展示優美的舞姿和動作的飄逸,服裝材料選用了氨綸面料,氨綸面料富有伸縮性,使表演者的動作自由舒展;整臺節目的服裝設計和諧統一,造型優美,氣勢磅礴,服裝與雜技動作和編導意圖融為一體,達到最佳的舞臺表演效果。
二、設計蘊涵中華民族元素
隨著我國品牌服裝在國際舞臺的一步步被確認,中華民族風彰顯了別致的魅力與光彩。按照時代標準和民族元素設計的雜技服裝,也襯托出雜技的藝術美。在第15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上,中國吳橋雜技藝術學校的《“秦俑魂”——獨輪車技》獲得金獅獎,它的服裝設計的民族性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節目以我國秦朝兵馬俑的戰斗生活為背景,編導將民族的、歷史的、傳統的象征性符號,融入表演當中,賦予很濃的民族特征,展示了中華兒女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民族氣概。《俏花旦——集體空竹》是多次榮獲金獎的雜技作品,節目運用了京劇元素,通過京劇服飾、音樂、動作、身段等成功體現了國粹大氣的夸張和典雅的華麗,是對民族文化精神和理念的現代化詮釋。現代雜技服裝設計體現傳統風格的塑造和詮釋,注重設計細節與現代時尚語言的融合。隨著我國品牌服裝在國際舞臺的一步步被確認,中國風和民族風都彰顯著別致的魅力與光彩。在雜技《神龍部落》的設計中,服裝設計師以神龍為主體、對面料進行抽褶處理,在面料上噴繪甲骨文圖案,將彈性面料撐開噴繪,保證噴繪的圖案穿在演員身上具有藝術美感。用青銅器、唐三彩做道具、用黃河做背景,上下數千年厚重、鮮明的中原文化符號激情呈現,成功融入了中華民族元素,通過雜技服飾對民族文化精神和理念進行現代化詮釋,從古典中捕捉到靈感并進行新的創造。
三、雜技服裝設計與情景交融
青年雜技演員職業素養研究
談青年雜技演員的雜技是我國傳統的藝術,雜技節目隨著時代潮流不斷更新換代。現代雜技與較多的故事情節、晚會主題相結合,提升了視覺震撼性,展現了驚、險、奇、美的藝術特征。對于青年雜技演員而言,要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更要結合時代特點做好個人發展規劃,才有望能成為雜技舞臺上的優秀人才。
一、青年雜技演員的職業素養
1,基本功是基礎。在基本功訓練中,腰、腿、跟斗、頂是雜技演員必不可少的功夫。對雜技節目的創新、技巧難度的提高、與對手配合的默契或擔任多個節目的主角都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對于很多青年雜技演員來說要重視基本功訓練,擁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能拓寬拉長自己的舞臺生涯。因此,基本功訓練是雜技演員的核心主體能力,而后再延伸出其他能力的培養。雜技演員要熟練地掌握各種高難度技巧,保持有足夠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與靈活度,如果身體素質不佳,則無法完成高難度技巧動作,甚至在訓練中容易受傷。例如,在高空節目中如果演員力量不達標、精神不集中,則很容易發生危險。因此,身體素質的狀況直接影響損傷頻次與恢復速度。作為一名青年雜技演員,需要用良好的身體素質來支持技巧展現。2,形體、表演是基本技能。雜技演員不僅要注重節目水平的提高,對于身體塑形要求也比較高。如果不能保持良好勻稱的身材,會直接影響觀眾的視覺美感和表演的感染力。雜技演員還要通過大量的舞蹈訓練來提升自身的形體魅力。要讓肢體語言有較大的視覺沖擊力與吸引力,讓形體表現達到一定靈活多樣的狀態。戲劇表演能力對于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使觀眾有更強的情緒帶入感,更好地融入到主題情境中,通過面部神態來詮釋需要表現的內容,配合形體表達主題思想,增強感染力。雜技演員要培養一種強烈的表演欲望和表演期待。如果沒有上場的欲望,則難以推動實際表演水準的提升。3,心理素質培養。雜技演員需要經過多年的專業訓練,但長時間的訓練又會逐步地消耗演員自身對雜技的熱情。同時,在涉及部分高空表演及危險動作表演中,個人的冷靜心理狀態十分重要。如果個人畏懼危險動作,則無法靈活自如地表現。年輕的雜技演員渴望快速提升技術,又難耐緩慢的、較長時間的意志磨煉。因此,在雜技演員培訓中,心理素質的培養要作為重要內容。尤其在訓練或表演失敗時,更考驗演員的抗挫折能力。如果出現失誤失敗就垂頭喪氣,那么就無法有效地完成后續的表演。作為青年雜技演員而言,需要有較強的臨場判斷與調節能力,依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控自身的表演。要有意識地規避舞臺現場的表演障礙,排除外在干擾,穩定心態,使表演正常進行。每一次表演都可能面對不同的臨場問題,心理素質強的演員應有靈活判斷處理的能力,甚至遇到觀眾喝倒彩時,也要調整心態完成好表演任務。
二、青年雜技演員個人發展
青年雜技演員個人發展要與創新相結合,滿足觀眾的審美新需求,在表演形式上更具美感,更多地與現代戲劇表演藝術結合。大型武俠雜技劇《笑傲江湖》,將小說中的經典橋段運用雜技展現出來,提升了觀賞性。雜技不再是單純的技術表現,更是一種情境藝術的展現,使各種武俠驚險刺激橋段轉變為真人雜技技術表現,震撼感更強烈。這種情況下,對于青年雜技演員而言,需要更好地適應新時代雜技表演的要求,培養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尤其在當下,雜技表演要依據實際需求,融入到各種情景主題晚會中。這時,青年雜技演員需要擁有更多的技能,來滿足演出市場和個人職業發展的需求。青年雜技演員對于個人的發展會產生迷茫與心理波動,尤其雜技是吃“青春飯”的,多數人不能終身做一線表演工作。對此,青年雜技演員一方面要注重個人表演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要注重個人其他能力的擴展,包括對表演工作的組織協調管理能力、人才培養能力、市場開發能力、宣傳拓展能力、道具制作能力、舞美燈光操作能力等,這些都是后續職業轉型可以運用到的能力擴展,甚至可以向魔術演員、滑稽演員、導演等方向轉型發展。要充分依據自身條件、綜合素質、市場需求,循序漸進地做好自身的調整,使后續發力更為有效。
作者:任靜 單位:廣州市雜技藝術劇院
雜技劇對傳統文化資源的采借策略
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藝術產品,雜技劇既是一個藝術符號,又是文化符號的媒介載體。優秀的雜技劇作品,不僅可以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促進文化創新發展,并為人們提供挖掘文化內涵的新角度。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用獨特的文化魅力來形成雜技劇特色,需要采借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河北雜技劇要在構筑形成品牌之后精準發力,也需要在優秀傳統文化尤其是河北文化上做文章。
一、優秀傳統文化是雜技劇的內核和靈魂
雜技劇把敘事和抒情藝術融入了雜技表演,同時兼顧表演者的動作技巧和受眾的欣賞感受,這是“技”到“藝”的飛躍。河北雜技劇創作的發展態勢是有目共睹的,《印象花木蘭》《吳橋娃娃》《江湖》《醒獅傳奇》的成功不斷印證一個道理:優秀傳統文化是雜技劇作品的內核和靈魂。在雜技技巧的基礎上,故事、情感、場景的巧妙融合,將使雜技劇走向更富有人文意義與審美價值的更高水平。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河北雜技劇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原創力不足依然是制約其發展的突出問題。我們將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聚焦河北悠久的人文歷史、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堅韌的燕趙風骨,進一步增強原創力、想象力和表現力,以故事情節和人物角色為本,綜合運用雜技、舞劇、戲曲等文藝表現形式,創作出既富有河北地域特色,又符合現代人審美取向的雜技劇藝術作品。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雜技劇創作中的表現層面
傳統文化包括物質與社會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而這里的物質與社會制度文化都可歸于形體層面。“形體”是文化的外顯成分,是文化精神在傳承中所依賴的承載物,具體表現為形形色色可見的文化元素。“精神”則是傳統文化的內核與靈魂,是藝術創造中應當著力體現的部分,包含審美意味與思想內涵。河北雜技劇采借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不僅要從形體和精神兩個層面進行挖掘,更要注重表達燕趙文化的精神內涵。河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生發地和承載區。名人文化、京畿文化、長城文化、民間藝術文化、紅色文化……構成了河北文化的血脈和脊骨,張揚著燕趙精神的博大精深。特別是在河北滄州,大運河既孕育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也沉淀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為雜技劇創作提供了廣泛的內容素材。文化精神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滄州一地,人們可以通過史料發現眾多描繪滄州民風的詞匯,如“尚氣節”“廉恥成風、士氣鼓勵”,這些思想觀念、風俗習氣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通過藝術作品表現出來,如何巧妙地表達這些“精神”觀念,是形成河北藝術特色的關鍵。
三、《醒獅傳奇》采借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審美教育在雜技教學的必要性
在現代雜技表演中,表演者不僅要能夠嫻熟地完成一些高難度技巧動作,同時也需要展現形體美,在舞臺設計、裝置、服飾、道具、燈光、舞美、音樂等多種元素配合下,充分體現雜技作為表演藝術的美感。為達此目標,需要在雜技教學中重視審美教育。
一、雜技教學要求
雜技教學應包括理論、實踐、美育三維教育。理論教育指的是培養學生初步了解雜技和其他藝術發展的歷史知識、理論知識,以提高學生綜合理論修養。實踐教育指的是采取多元化的訓練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必備的雜技技能,如基本功、技巧知識、節目知識,以及個體訓練、團體訓練、競技訓練及舞臺訓練等。美育教育包含特色教育和審美教育兩方面,其中特色教育指的是教師根據我國雜技特色和分類進行教學;審美教育指的是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美的感受,不斷提高自身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二、審美教育在雜技教學中的必要性
1,審美教育是雜技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隨著現代雜技藝術的發展,舞臺審美和演員藝術表現力成為重要元素,因而,要培養和鑄造一批熱愛雜技藝術、懂得欣賞美和創造美的新世紀雜技藝術表演人才,就必須在雜技教學中加強審美教育,提高學員綜合藝術素質和修養,這樣才能培養出“技與藝”俱佳的雜技表演藝術人才,從而使觀眾在欣賞雜技表演的過程中感受到雜技的藝術美。2,審美教育符合現代教育趨勢。現代教育,要求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觀照,要求人的全面能力的提升,而人的審美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加強現代雜技教育中的審美教育,符合現代教育的發展趨勢。現代雜技教育必須以文化發展需求為出發點,緊扣雜技藝術的特點,以技巧為核心,以藝術美感為主要目標,將學員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藝術素質較高的綜合型藝術人才。
三、在雜技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策略
體操教學在雜技教學的應用
雜技與體操同以人體為主體,又以人體為對象,重視人的運動狀態和運動規律,探索運動中的多種可能性。新中國成立后,體操作為競技運動項目獲得了快速發展,形成了一套科學、規范的教學體系。筆者作為一名雜技專業教師,有感于體操教學的先進性,在雜技教學中嘗試運用體操教學的理念和方法,使之融合在雜技教學中,產生如下體會(以跟頭教學為例)。
1.體操教學具有規范性
跟頭在雜技基本功教學中和雜技節目表演中有著廣泛應用,而其傳承來自兩方面,一方面來自于戲曲,另一方面來自于體操。但在實際節目和舞臺呈現上,體操動作的應用更多地被體現出來。體操跟頭和雜技跟頭在規范性上,除了身體姿態的呈現有差異外,在技術環節上也有很大的區別。以所有跟頭動作中最簡單、最基礎的“前滾翻動作”為例,體操教練對這個動作的要求:準備動作時雙腳并攏下蹲,雙手撐在距腳30-50厘米的距離,指尖向前,五指分開,眼睛朝前看不要低頭;開始動作過程中雙腳用力蹬地,不要過早彎胳膊低頭,腳離地以后腿要伸直,經過一半時低頭圓背,低頭的方向在撐手的前方;結束動作時要用腹肌發力,不要抬頭,脖子要用力,雙手抱腿,從蹲姿站起來亮相,結束整個動作。整套動作規范,不同體操運動員在完成動作時的差異性不大。而雜技更看重的是高難度的技術技巧,對于簡單的動作往往完成就可以了,不講究姿態及規范性。
2.興趣的培養是堅持訓練的前提
體操在訓練初期主要以激發運動員學習樂趣為主,不會過多地要求學生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什么的動作,相對訓練周期較長。教練會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設置不同層次的比賽賽場,滿足各個年齡段孩子對體操的熱愛和展現自己的平臺,能夠使每一個階段的孩子都可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并看到下個階段的目標在哪里。體操訓練很好地運用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
3.針對性的設計是良好訓練的核心
市長在藝術節籌備工作動員會講話
同志們:
一、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舉辦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的重要意義
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回歸故里,是700萬*人民的熱切期盼,經過我們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爭取,省政府決定第十二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在*設立分會場,這是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們的一項光榮任務,也是全市人民對我們的信任和重托。在*舉辦雜技節,對于提升*知名度,擴大*影響,打造對外開放的平臺,促進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辦好吳橋雜技節的重要意義,以實戰狀態不遺余力地做好各項籌備工作。
第一,舉辦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能夠充分展示*發展的巨大潛力,擴大*的對外影響力。近年來,我市經濟社會步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城市的總體實力明顯增強,對外知名度不斷提高。但從客觀來看,*的對外形象和對外開放程度與所處區位還不相適應,與加快發展、建設沿海強市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長期以來,外界對*歷史印象仍是發配之地和苦海鹽邊,對*的現實直覺仍是內斂閉塞和有欠發達。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誤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載體和平臺來宣傳和推介*。“善借力者強、能用勢者勝”。當今社會是注意力經濟時代,知名度就是生產力,注意力、吸引力就是“印鈔機”。*作為全省開放的前沿陣地,必須在吸引全國的注意力、吸引世界的眼光上下功夫,通過大活動、大宣傳、大造勢,實現借力發展、借勢推進。因此,在*舉辦雜技節,既是對*傳統雜技文化的有力傳承,也是對地方發展成果的一次盛大展示,更是擴大*對外影響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就是要通過這樣一個平臺和載體,充分展現*的發展潛力和良好的投資環境,提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受關注度,為把*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知名的城市奠定良好基礎。
第二,舉辦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能夠進一步增強全市人民的凝聚力,激活*加快發展的內在動力。實踐證明,籌備和舉辦一次大型節慶活動,可以帶動一個城市全面發展,甚至可以振興一個城市,激活一個城市,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無限生機。比如:北京舉辦“奧運會”,上海舉辦“世博會”,大連舉辦國際時裝節,我省廊坊連續舉辦“5·18”經貿洽談會都收到了這樣的實際效果。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是由文化部和省政府共同承辦的大型國際雜技盛會,至今已舉辦了11屆,被國際雜技屆譽為世界東方雜技大賽場,今年設立*會場,我們可以借勢打造城市品牌,讓世人提到雜技就想到吳橋,想到*。通過舉辦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我們還能夠進一步挖掘整合*的旅游和文化資源,塑造彰顯城市內涵的人文精神,提高全市人民的城市自豪感和歸屬感,激發全市人民的創業激情和建設家鄉的熱情,為實現*大發展、快發展凝聚人氣,積聚力量。同時,我們可以依托雜技節這個載體,唱經濟戲,唱開放戲,唱招商引資戲,積極推介*的優勢產業和重點項目,吸引外來人才和資金,尋求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激發*發展的內在動力,在弘揚雜技文化的同時,壯大支柱產業,繁榮地方經濟。
第三,舉辦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能夠推進*的城市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功能的完善以及城市品位的提高,既在于平時一點一滴的打造,又在于重要歷史時期的集成和重大公共活動的催化。為實現建設沿海強市的目標,按照省委、省政府開展三年大變樣活動的總體安排,*正在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設。在這樣一個特殊歷史時期舉辦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必將對我市的城市化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和帶動作用。辦節的過程就是打造城市名片的過程,是集中展現城市發展程度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過程,也是提升市民素質的過程。籌備和舉辦大型雜技節活動,將使城市的承載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基礎設施更趨完善;城市環境得到更好整治,管理更加科學;社會秩序更加良好,公共服務更加便捷高效。總之,通過舉辦雜技節,將切實改變我們的城市面貌,使我們的城市變得更有品位、更加文明有序、更加和諧宜居、更加富有活力。同時,通過舉辦雜技節,使我們的場館建設、服務接待和市民素質得到全面檢驗和提升,為正式舉辦第十三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奠定堅實基礎。
信達廣場開業慶典活動方案
時間:2004年12月18日
地點:信達廣場購物中心大廳
主題:“大北京”的開發、2008年奧運會分會場的設立等諸多因素,必將帶動天津經濟飛速提升。信達廣場位于海河之濱,津門臟腑;擁有整合購物中心、寫字樓、五星級服務式公寓、云霄餐廳于一體的國際設施;集辦公、購物、居住、娛樂、餐飲共同架構的全功能平臺;勢必成為都市核心,掌控都會心臟動脈的首善之區。
信達廣場的開業慶典,向天津宣告了信達時代的來臨;向中國宣告了天津作為國際大都市的開始;向世界宣告了“渤海灣之珠”的誕生;是新時代的慶典,是新紀元的慶典!
環境布置:
1、外部
市長在旅游業發展大會致辭
同志們
一、要做好海邊文章
有130公里的海岸線,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和環渤海金項鏈的關鍵環節。有307公里的沿海灘涂,有1051平方公里的淺海。可以說,市沿海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發展旅游業的前景十分廣闊。如黃驊大港及其周邊相關地帶、相關產業,還有國保文物聚館古冬棗園、海豐鎮遺址,省保文物郛堤城、漢劉陽墓、武帝臺、張宗禹墓、海興制鹽遺址、小山古地道;省級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維護區和海興楊埕濕地和鳥類自然維護區,此外還有驊南淀、驊北淀、黃驊灘涂;省級地質維護區海興小山火山和黃驊古貝殼堤;紅色旅游資源有趙博生舊居、冀魯邊區黨委、司令部舊址、黃驊烈士殉難地、小山慘案發生地、北海銀行冀魯邊區制幣廠舊址等;社會旅游資源方面有黃驊大港、黃驊和海興的風電場、黃驊鹽場、黃驊孔店冬棗專業市場、黃驊和海興沿海漁村、漁港、河北海鹽博物館、中捷、中斯友誼紀念館以及海上垂釣、漁村織網、海鮮購買、海水曬鹽等,這些旅游資源別說是京津等大城市,就是本市的許多人也沒有見過,海邊的旅游確實大有文章可做。
二、要做好濕地文章
任丘白洋淀、南大港濕地、海興楊埕濕地。還有黃驊、中捷等灘涂濕地等。市在開展濕地生態旅游上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大面積的濕地就有3處。
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泊。任丘白洋淀的旅游開發,有“華北明珠”之稱的白洋淀。必需與白洋淀總體旅游發展規劃相一致,與主體形象相符合,項目的建設上不要求全,防止近距離重復,要強調特色和獨特。最大最深最美的水面在任丘,真正的白洋淀也在任丘。要以千里堤風光帶為主體,少搞其他人造景觀。突出白洋淀景區的整體優勢,區內各個局部要盡量做到優勢互補,合理分工,相互提供方便,不搞人為隔阻。要創自己的品牌,要有自己的特色,同保定的安新、雄縣形成優勢互補、特色各異的白洋淀旅游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