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分娩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9 20:47: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異位分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異位分娩

淺析異位分娩的B超臨床診斷表現

摘要:目的:探討及研究B超在診斷異位妊娠中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的異位妊娠患者45例。結果:5例宮外孕,經手術證實輸卵管妊娠38例,宮頸妊娠2例,卵巢妊娠2例,均與B超診斷相符。2例B超診斷為腹腔妊娠,手術證實為卵巢妊娠,1例B超診斷為殘角子宮妊娠,手術證實為輸卵管間質部妊娠,B超診斷符合率93.3%。結論:B超在診斷異位妊娠中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B超;異位妊娠;輸卵管妊娠;宮頸妊娠;卵巢妊娠

異位妊娠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其發生率占妊娠的0.5%~1%,且近年有增加的趨勢。由于二維超聲圖像直觀、方便、安全,可以多次復查,現已成為診斷本病不可缺少的手段。筆者回顧性分析45例異位妊娠的B超聲像圖改變,旨在探討B超對異位妊娠診斷的臨床價值,報道如下:

一、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為2002年1月~2007年1月經手術及病理證實的異位妊娠患者45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42歲,平均28.5歲,初孕18例,二次妊娠27例,其中有人流史者8例,第二次宮外孕2例。尿HCG陽性32例,陰性13例,后穹隆穿刺初次不明顯6例。

查看全文

異位分娩藥療護理分析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甲氨蝶呤(MTX)治療異位妊娠的護理方法。方法:對異位妊娠31例給予MTX0.4mg·kg-1·d-1溶于生理鹽水500ml中靜脈注射,5d為1個療程。結果:30例患者痊愈,1例剖腹探查。31例患者中治療期間有腹痛者16例,輕度惡心及胃部不適10例,停藥后癥狀均消失。結論:正確的用藥護理和加強心理護理,及時處理用藥后不良反應,嚴密觀察異位妊娠癥狀緩解情況,是取得治療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異位妊娠;甲氨蝶呤;護理

目前對無內出血或僅有少量內出血、無休克、病情較輕的非破裂性輸卵管妊娠患者,尤其是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可采取藥物保守治療。目前首選甲氨蝶呤(MTX)。MTX殺胚迅速,簡單易行,療效確切,副作用小,亦不增加以后妊娠的流產率和畸胎率。由于治療方案的特殊性,對相應的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本科2005年7月~2006年3月異位妊娠住院患者共31例,年齡22~38歲,孕1~4次,其中1次6例,2次12例,≥3次13例。均有停經史和盆腔包塊且包塊<4cm,有陰道流血并伴有一側下腹隱痛,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156~2000mmol/ml。入選標準:(1)無藥物治療的禁忌證;(2)生命體征穩定,無活動性腹腔內出血;(3)盆腔包塊<4cm;(4)無胎血管搏動;(5)血β-HCG<2000mmol/ml;(6)輸卵管妊娠未發生破裂或流產;(7)肝腎功能及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計數正常;(8)要求并同意保守治療或保留生育功能并簽字者。

1.2治療方法將MTX0.4mg·kg-1·d-1溶于生理鹽水500ml中靜脈滴注,5d為1個療程,給藥期間應檢測β-HCG及B型超聲嚴密監護。如用藥后14dβ-HCG呈下降趨勢并連續檢測3次均為陰性,癥狀緩解或消失,包塊縮小為有效;若β-HCG不降或反而升高,癥狀不緩解或反而加重為無效,若有內出血應考慮急診手術治療。如血HCG下降慢,盆腔包塊縮小不理想,可間隔14d后行第2療程。

查看全文

計劃生育手術和異位妊娠臨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計劃生育手術和異位妊娠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和相關性。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未接受過計劃生育手術的患者52例(對照組)及接受過計劃生育手術的患者60例(研究組)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兩組臨床指標及異位妊娠的術中病理結果、探查結果。結果研究組的異位妊娠率70.00%、宮內炎癥率81.66%、輸卵管炎癥率65.00%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57例異位妊娠中輸卵管妊娠率最高92.98%,與宮角妊娠率、卵巢妊娠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57例異位妊娠中輸卵管通但不暢率最高47.36%,輸卵管通暢率最低17.54%差異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計劃生育手術容易誘發異位妊娠,引起宮內炎癥。

【關鍵詞】異位妊娠;計劃生育;宮內炎癥

異位妊娠是婦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急腹癥,主要指受精卵著床于子宮體腔外,多數早孕女性可通過計劃生育手術終止妊娠,但是該術式負面影響較大,可致使異位妊娠率增加[1-2]。為明確異位妊娠與計劃生育手術的相關性,針對性選取我院接收的52例未接受過計劃生育的患者及60例接受過計劃生育的患者資料加以分析,作相應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接收的未接受過計劃生育手術的患者52例(對照組)及接受過計劃生育手術的患者60例(研究組)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29.38±5.12)歲,停經35~89天,平均(51.16±10.24)天,無生育史10例、有生育史42例;研究組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30.58±5.09)歲,停經37~90天,平均(53.48±9.63)天,無生育史15例、有生育史45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查看全文

婦產科中后醫療管理的作用

后醫療管理是指患者離開醫院以后,進入醫院之前,整個時段的管理。具體的業務包括:隨訪、診療的預約、醫療情報的服務、患者病情的監測以及患者病情資料的管理與分析。簡言之,它是指患者離開醫院以后的管理[1]。我科是縣級二級甲等中醫院的婦產科,開放床位30張。我科自2009年末開始對本科異位妊娠等病種患者實行電話隨訪、預約復診、家庭訪視等后醫療服務,通過1年的實施,社會效應很好?,F就實施后醫療管理后的體會總結如下。

1后醫療管理的流程

1.1后醫療管理的對象選擇科室常見病異位妊娠、先兆流產的出院患者和出院的產婦作為重點管理對象。

1.2具體實施的流程①建立后醫療登記本,格式見表1。②出院時由主班護士登記回訪信息,并標示重點管理對象。③回訪:分三階段。第一階段出院后5~7天,由負責護士進行第一次電話回訪,內容包括:身體恢復情況、出院帶藥服用情況、飲食及特殊情況,產婦包括新生兒黃疸和臍部情況等,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現場解答并做好詳細記錄;第二階段出院后15天~2個月,分別由主管醫生和負責護士進行3~4次的電話回訪,內容包括:恢復情況、復查提醒、飲食活動指導、產婦包括新生兒喂養和發育等,具體的時間見表2;第三階段出院2個月以后,對于特殊情況特殊病例由主管醫生電話跟蹤。

2體會

2.1患者對健康認知度明顯提高通過反復多次的電話隨訪,98%的患者均能在規定時間內復診,95%的患者能遵從主管醫生和負責護士提供的健康保健指導,從而減少了異常情況的發生,比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新生兒喂養中的異常等等。

查看全文

護理模式創新影響剖宮產率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護理干預對基層醫院剖宮產率的影響。方法選擇240例待分娩產婦,按住院順序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20例。實驗組產婦在整個分娩過程中,采用護理新模式給予護理干預。對照組產婦只按常規程序分娩。比較2組產婦的剖宮產率,進行r檢驗。結果實驗組產婦剖官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護理干預對降低基層醫院剖宮產率有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護理干預;產婦;剖宮產率

剖宮產是一種針對妊娠異常才需要實施的手術,是解決難產和某些產科并發癥、挽救產婦和圍生兒生命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受人為因素的嚴重干擾,使國內的剖宮產率在近20年迅速上升,目前報道的剖宮產率大多數在40%~60%,個別醫院甚至高達70%~80%,而社會因素(包括產婦的主觀意愿、家庭意愿等)對剖宮產率上升的影響是最大的121,如何有效地降低社會因素剖宮產率是所有醫務人員共同面臨的問題。為此本研究采用產科護理新模式對產婦進行護理干預,來探討護理干預對基層醫院剖宮產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收集2008年1-10月我院住院待分娩產婦240例,均為初產婦,年齡20—35歲,按待分娩產婦住院順序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20例(其中剔除經產婦及合并嚴重心肺疾病產婦)。2組產婦年齡、文化程度和職業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方法。實驗組產婦在整個分娩過程中,采用護理新模式給予護理干預,對照組產婦只按常規程序分娩,然后對2組產婦剖宮產率進行分析,同時統計2組產婦剖宮產指征構成比。本研究只分為社會因素(產婦及家屬人為要求)和臨床因素(如胎兒窘迫、頭位難產、臀位等)2類。實驗組干預方法具體如下:(1)給予全方位的服務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包括生理、心理、體力、精神等方面的支持,鼓勵孕產婦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2)加強心理護理,讓產婦及家屬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和依賴感。(3)嚴密觀察產程進展,監護母嬰狀況,允許產婦在待產過程中自由選擇體位。(4)提供安全、必要的醫療處理,但要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干預。(5)盡心盡力為產婦提供分娩鎮痛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分娩疼痛。

查看全文

準確掌握剖宮產的重要性論文

摘要:剖宮產是處理高危妊娠的一種重要方法,是婦科常見的手術之一。目前絕大多數醫院采取新式剖宮產,該術式采取Joei-Cohen的開腹方法,該手術方法具有手術時間短、損傷小、出血少、術后疼痛輕、恢復快、拆線時間短等優點,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產科病情急、變化快、須快速終止妊娠娩出胎兒的特點,得到醫患雙方的廣泛認可。由于麻醉技術的提高及鎮痛泵的應用,術后疼痛發生率降低,諸多因素使剖宮產率逐年上升。剖宮產率的升高,在一定范圍內對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有一定的幫助,但剖宮產率升高到一定水平后,再盲目提高剖宮產率,并未使母嬰病率降低,反而會帶來母嬰健康的負面影響;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80年代初即提出剖宮產率不應超過15%的目標,目前發達國家的剖宮產率穩定于5%~20%,國內大部分城市醫院剖宮產率為40%左右,目前尚未達到穩定水平,還在繼續上升,因此嚴格掌握剖宮產的手術適應證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剖宮產

1胎兒因素是剖宮產率上升的最主要因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巨大兒的分娩率較前明顯增加,增大了陰道分娩的風險(如肩難產),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如超聲波),可提前預示一些自然分娩的風險,臀位、羊水過少、臍帶繞頸、胎盤因素均可在產前診斷,手術分娩避免了過去一些復雜的陰道助產給母兒帶來的損傷,使剖宮產手術范圍擴大,剖宮產率隨之升高。胎心監護手段的應用,使胎兒窘迫的診斷率較前提高,使剖宮產率上升。有關資料表明,單純根據聽診胎心率或觀察羊水混濁情況診斷胎兒窘迫,其診斷符合率僅占20%,因此醫生應對母兒情況深入了解,根據多項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力求做到既不盲目增加剖宮產率又不延誤治療,這樣,以胎兒窘迫為指征的剖宮產將有所減少。

2母體因素是剖宮產率上升的次要原因中、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因分娩中孕婦承擔的風險較大,幾乎為剖宮產常規,而瘢痕子宮二次手術率的增加,則提示我們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的重要性。大量研究表明,剖宮產術后再次妊娠分娩,試產是一個可選擇的措施,試產與再次剖宮產相比利多弊少,對于剖宮產后再次妊娠的產婦,排除陰道分娩的禁忌證后,要給予試產的機會,以提高剖宮產術后陰道分娩的成功率,降低剖宮產率。

3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對剖宮產率上升的影響逐年增加臨床工作中發現,有些產婦由于對妊娠分娩的知識了解甚少,精神過度緊張,臨近分娩期擔心難產,對自己分娩有一定心理負擔,對分娩感到緊張、恐懼、害怕分娩疼痛,不了解剖宮產術后并發癥的危害或知之甚少,有自然分娩條件而自愿放棄試產的機會;醫院在產婦分娩過程中不允許家屬陪伴,加之過多的醫療干預,如靜點縮宮素和胎心監護手段,使產婦活動受限,增加了產婦的緊張、焦慮程度,產婦的這些有害心理狀態,會使機體產生一系列變化,對自然分娩非常不利,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內氣體交換不足,致使子宮缺氧、收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胎頭下降受阻、產程延長,或因胎兒窘迫不得已實行剖宮產。圍生期保健新模式的倡導將有利于自然分娩,降低剖宮產率。如開展愛嬰醫院、家庭化病房、導樂待產、分娩鎮痛等,將社會心理模式與醫學模式并舉的圍生期保健新模式,來達到母兒安全健康的目的。

4小結

查看全文

剖宮產術后觀察及護理思索

剖宮產技術自開始運用以來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為孕婦及其腹中胎兒的健康出生提供了重要保障[1]。特別是在我國,剖宮產在產科中的應用率越來越高。據調查,在我國產科中40%的孕婦選擇剖宮產[2]。但是,剖宮產這種分娩方式對孕婦及胎兒來說并非不存在風險,術后并發癥即是其中的一大難題。研究表明,剖宮產史已成為行剖宮產手術的重要指征,在所有手術指征中位居第二位。現在部分孕婦開始考慮自然分娩(經陰道),為探究剖宮產術后再妊娠的臨床效果及其有效的觀察及護理方法,我院對70例剖宮產術后再妊娠并行陰道分娩的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中所包含的70例孕婦均有經剖宮產分娩史。年齡24~36歲,平均年齡(32.4±1.6)歲。所有孕婦本次分娩與上次分娩的時間間隔均超過3年,子宮下段瘢痕厚度均大于3mm,可承受經陰道分娩時須承受的牽拉力。另外所有經陰道分娩的孕婦均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對于分娩過程中出現意外狀況的孕婦均立即轉為剖宮產。

2結果

本組70例剖宮產術再妊娠經陰道分娩產婦中64例患者分娩成功,分娩成功率為91.3%。其中60例孕婦經自然分娩成功,成功率為85.6%。4例患者通過陰道助產成功。另外6例中,4例因胎兒窘迫的發生被迫性剖宮,2例因活躍期停滯。所有患者均未出現產后大出血、新生兒窒息及子宮破裂等并發癥。本組經陰道分娩的胎兒體重在2000~3800g之間,未見巨大胎兒。經統計學分析發現剖宮產術后再妊娠經陰道分娩具有可行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臨床觀察及護理

查看全文

剖腹產率過高現狀以及應對舉措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改善,人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和產科醫學的進步,剖腹產被越來越多的育齡婦女所接受,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剖腹產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為控制剖腹產,降低剖腹產率,減少產婦及新生兒并發癥發生,保障母嬰健康。現對我所對我區2008年10月~2010年09月的剖腹產原因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擇我區產科2008年10月~2010年09月住院分娩產婦18857例,其中剖腹產12564例,采用回顧性資料分析方法,列出剖腹產指征并對其原因進行分析。

2結果

2008年10月~2010年09月我區產科住院分娩產婦總數為18857例,剖腹產12564例,剖腹產率為66.63%,其中2009年6010例(6010/9216、65.25%),鄉鎮衛生院2187例(2187/6618.65.69%),市區直醫院3823例(3823/5887、64.94%),2010年6554例6554/9641、67.98%),鄉鎮衛生院2298例(2298/3289、69.9%),縣區市直醫院4255(4255/6352、66.98)。剖腹產原因:鄉鎮衛生院①社會因素:無確切指征,共1795例,占40.02%;②胎兒因素,共1577,占35.16%:宮內窘迫655例(14.60%)、臍帶繞頸387例(8.63%)、胎膜早破314例(7.00%)、雙胎及巨大兒221例(4.93%);③母親因素,共1113例,占24.82%:頭盆不稱445例(9.92%)、高84例(1.87%)、過期產138例(3.07%)、產程延長116例(2.59%)、疤痕子宮330例(7.35%);市區直醫院①社會因素:無確切指征,共874例,占10.85%;②胎兒因素,共3550,占44.11%;宮內窘迫1059例(13.16%、臍帶繞頸957例(11.89%)、臀位及橫位795例,(9.83%)、胎膜早破121例(1.5%)、雙胎及巨大兒597例(7.38%);異常兒21例(0.26%);③母親因素,共3624例,占45.03%;過期產405例(5.38%)、妊娠合并癥792例(9.79%)、高齡353例(4.84%)、頭盆不稱1536例(19.06%)產程延長312例(3.86%)、疤痕子宮或子宮畸形226例(2.79%)。

3討論

查看全文

婦產科護理風險管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70例婦產科患者,分為觀察組180例和對照組180例。觀察組180例患者,年齡21~43歲,平均年齡(27.1±4.7)歲;其中妊娠綜合征75例,生殖系統感染87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8例。對照組180例患者,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26.8±4.5)歲;其中妊娠綜合征72例,生殖系統感染9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和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未實施風險管理。觀察組患者再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風險管理:①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婦科和產科分別成立風險管理小組,根據不同的工作重心和風險制定詳細的管理計劃;婦科患者著重患者的就診情況,特別是叮囑患者定期復診的重要性,并提前一天與患者確認,避免因治療中斷而影響治療效果;產科應根據產婦的不同身體情況分析和評估可能影響分娩的相關因素,并于產前消除危險因素。②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制度:根據婦科和產科常見風險因素及護理內容等制定合理系統的風險管理制度,同時加強護理人員對相關制度的學習,提高護理操作的規范水平,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婦科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用藥情況及治療效果,并對病情反復的患者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產科護理人員應注意保持病房地面干燥,確保產婦安全。③加強培訓:以講座、視頻學習和交流會等形式加強護理人員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護理工作重點的學習,避免因護理經驗不足引發風險事件。④加強護理記錄管理:不斷規范護理人員護理工作記錄的文書格式,護理記錄再護患糾紛中對維護護理人員權益起重要作用。

1.3觀察標準

查看全文

婦產科護理教學方法探討

[摘要]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臨床學科,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國家和社會對婦產科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探討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問題,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培養一批優秀的婦產科護理人才尤為重要。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教學方法

婦產科護理學是護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必修課之一,是一門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及實踐性的臨床學科。它涵蓋了基礎、臨床、檢查、手術等范疇。怎樣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講授和示范,指導學生在實踐課中進行有效的操作練習,使婦產科護理的教學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得以理解運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訓練學生的臨床思維,對婦產科護理學的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1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多年來,我們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耙允谡n為基礎的學習”(Lecture⁃BasedLearning,LBL),課堂中,以教師和書本為主體,教師在講臺上單向灌輸知識,而學生被動接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忽視。婦產科護理的知識點多且細。這種教學方法容易使得課堂枯燥無趣,使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入多種教學方法,結合臨床實際,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1.2教材內容與臨床存在差距近年來,婦產科臨床實踐中,護理新理念和新技術不斷發展變化,現行教材部分內容與臨床實際存在脫節,課堂所學到的知識與臨床存在差距,使得學生進入臨床之初較難適應,需要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重新進行整理和更新,帶來較大的壓力。

2提高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效果的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