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7 22:50: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印度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印度奶茶

你從夢中醒來,眼睛未及完全睜開,便叫住小弟,為自己要了一杯。茶裝在土色的陶杯里,散發著奶香。你慢慢地喝完,環顧四周,此時的二等車廂里,幾乎人手一杯茶,車窗外正閃過半池紅蓮一群圣牛。

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人的開門七件事,印度也有類似的,最大的不同大概在于他們把茶放在了第一位。大多數的印度人早餐要在十點以后才吃,早上起床可以不洗臉不漱口,一杯奶茶是一睜開眼就要的。至于上午茶、下午茶和晚茶等名堂眾多的茶點時間,頻繁準確地讓人不帶表都不會誤事。

所以一天二十四小時,鄉村野店、繁華都市、火車上、公路邊,到處都有送茶的人煮茶的攤。甚至在最簡陋的旅社里,也有叫早服務,是早晨七到八點間,小弟的送茶敲門聲。在印度,不管你是8歲還是80歲,只要管送茶就是小弟(Boy)。

奶茶,印地語叫Chai,發音源自廣東話的茶,按中國的茶分類,當屬發酵型的紅茶,與中國傳統紅茶不同的是加工時將茶葉切碎,飲用時加奶加糖。奶茶本身也有貴賤之分:貴的稱為MasalaChai,新鮮水牛奶中加入豆蔻、茴香、肉桂、丁香和胡椒等多種香料,是王公貴族們大最愛;賤的就只有單純的奶和茶,頂多加點生姜或豆蔻調調味,是販夫走卒們每日不可少的飲料。雖說兩者口味并無天壤之別,但所加香料品種和數量的多少,決定了每家人家茶的獨特味道,喝得多了,第一口就能嘗出是誰的手藝。

煙雨迷朦,恒河飛珠濺玉,你坐在茶棚里,看主人點燃枯枝。剛煮好的茶滾燙,給了你足夠的熱量和膽量,天色已暗,到野花山谷的住宿地還有三公里,此時的山路上只剩下你、一個苦行僧和這茶棚,還有這茶棚。喜馬拉雅山中,這天你一共走了三十三公里,記憶中的里程碑是每兩公里一杯的奶茶。

因著氣候的不同,燒奶茶的方式有兩種,南方講究個“拉”,兩個杯子間牛奶和釅茶倒來倒去,在空中拉出一道棕色弧線,以便茶乳交溶;北方則說的是“煮”,將牛奶倒入鍋中,煮沸后加入紅茶再小火煮數分鐘,加糖過濾裝杯。

查看全文

印度的習俗禮儀

風俗習慣:

印度有多種宗教,教徒對其所信仰的宗教皆十分虔誠,例如牛對印度教來說是神圣的動物,因此連牛漫步在街上,也不可冒犯它,很多印度教徒是素食主義者.

印度居民,尤其是女人皆不喝含酒精的飲料,錫克教(Sikhs)及襖教(Parsees)之信徒不準抽煙,回教徒則不吃豬肉,在印度有授受關系時皆須用右手,正統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逢齋月之時,在日出到日落禁止一切飲食.

對印度的女人不可行握手禮,打招呼時只能以合掌頷首的方式(類似祈禱的姿勢),觀光客到印度須留意拜會的對方是信奉何種宗教,不可逾禮.若要參觀宗教的圣物、廟宇時須穿著深色服裝,并脫鞋,以示尊重.

新年的晚上,婦女們要用燈照丈夫的臉,以表示照去邪氣,來年吉利。

小費:

查看全文

戴著“中國眼鏡”看印度

“夢想成真”

當磁浮列車以超過400公里的時速在中國上海飛馳的時候,圣誕老人也給中國的近鄰印度帶來了一份大禮。2002年12月25日,印度有史以來第一條地鐵在德里(印度首都有時稱“新德里”,有時也稱“德里”,這是因為德里本是印度古都,后來在古都旁邊擴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將這個新城區稱為新德里,以區別于老德里。新德里和老德里也可合稱為德里———編者注)正式開通,地鐵站口的大橫幅上同樣寫著4個大字“夢想成真”。

通車當天,筆者同數以千計興奮的印度人一起擁入車站,在歡呼中看著列車駛來,擠進幾成沙丁魚罐頭的車廂,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南亞虎”。

以下的文字摘自一家印度本土法律事務所編撰的《外商投資指南》的前言,從中不難看出印度人對于自身發展前景的一份自信:“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印度仍是少數保持商業和投資吸引力的地方。它的GDP仍保持每年6%的健康增長;它擁有超過10億的人口,其中中產階級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市場之一;它擁有一支富有才干和經過良好訓練并使用英語的勞動力隊伍和世界級的教育體系,而勞動力和生產成本仍是世界上最低的;它擁有民主政治制度,司法獨立和新聞出版自由;自從1991年以來,歷任政府都堅持推進經濟開放,吸引外國投資的進入和允許外國企業更多地在印度謀求商業機會。”

開放不分先后

長期以來,印度循著一條與眾不同的發展路徑——即所謂的“強內向型經濟”,實行“自力更生”的經濟政策,鼓勵進口替代,拒絕外國資本,甚至一度將已有的外資企業國有化。在這一政策下,印度一方面建立了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和基礎設施框架,另一方面,也錯失了利用外資補充國內建設資金不足和通過吸納國際直接投資提升技術含量的機會。

查看全文

印度國家水政策(上)

2007世界水日

國家水政策的必要性

1.1水是一種基本的自然資源,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求,是一種寶貴的國家財產。水資源規劃、開發和管理需要從國家的高度進行治理。

1.2根據最新的水資源評價結果(1993年),印度降水總量(包括降雪)約40000億m3,可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總量18690億m3。因為地形和其他因素的限制,約60%的可以水量,也就是6900億m3的地表水和4320億m3的地下水,可以用于有益的用途。可用水量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分布是非常不均的。一年內的降水一般都集中在3個或4個月內,水量從拉賈斯坦邦西部的100mm到東部地區的10000mm。作為一種資源,水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降雨、河流水、地表池塘和湖泊水、地下水都是這一系統的組成部分。

1.3水是一個較大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認識到淡水資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它可以被認為是所有生命形式能夠存在的一個必要環境。

1.4水是一種稀缺和寶貴的國家資源,水資源的規劃、開發、保護和管理應建立在綜合和環境友好的基礎上,同時關注國家和社會-經濟方面的需求。水是發展規劃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國家已經進入21世紀,以一種可持續的方式開發、保護、利用和管理這一重要的資源,必須在國家的指導下進行。

查看全文

剖析古代的印度法

一、古代印度法的基本特點

作為一種東方奴隸制法,古代印度法具有東方法和奴隸制法的共性,比如維護君權、夫權、父權,維護奴隸主的特權,諸法合體,缺乏抽象概念和規則等,但它又獨樹一幟,有其自身的特點:

(一)與宗教密不可分

古代印度是一個宗教社會,宗教的強烈光芒覆蓋一切。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宗教的附屬物,它缺乏獨立的規范體系,沒有獨立的作用范圍,沒有獨立的立法者和執法者,宗教的任何變化都會引起法律的淵源及其內容的相應變化。

首先,宗教眾多,使古代印度的法律淵源異常復雜。婆羅門教的產生使四吠陀、法經、法典等各類經典成為古代印度法的重要淵源,它們以婆羅門教義為哲學基礎,對教徒的言行乃至思想都作了嚴格規定;它們不僅對教徒的宗教生活進行約束,而且對教徒的世俗生活進行限制和調整。佛教的產生使古代印度法的淵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三藏以其完全不同于婆羅門教法的形式和內容規定了教徒的行為準則,它們緊緊圍繞“五戒”等佛門戒律來展開。印度教的產生則使婆羅門教法得到極大的更新,融入了佛教法的某些精華,使法律淵源進一步復雜化。

其次,法律的內容和編排體例都深受教義的影響。有關法律的內容如何受宗教影響的問題已有詳細介紹,法律的體例受宗教影響的典型即《摩奴法典》。該法典以婆羅門教的“四行期”來安排其體例。如《摩奴法典》共12卷,始于“創造”,終于“行為的果報一轉世與解脫”,中間插入的幾部分內容中,再生族的法律占5卷,分別為“梵行期的法”、“家居期的法”、“林居期的法”和“遁世期的法“,依次規定了再生族在人生各階段應遵循的行為準則。

查看全文

印度農業險研究及啟發

本文作者:邱昊颙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

作為當今世界上的發展中大國,印度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與此同時,印度經濟的二元化特征也非常突出,有著亞洲最大耕地面積的印度是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其非常重要的一個產業部門,它擔負著養活印度12億人口和維持社會、經濟穩定的重任。但是,印度因深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尤其是旱災害嚴重。頻繁的自然災害、落后農業生產條件以及大量的農村貧困人口,嚴重威脅了印度農村社會經濟的安定。為了加強對印度農業風險的控制、提高農業產出的穩定性和農村反貧困工作的開展,印度政府高度重視“三農”方面的工作,制定和實施了諸多的扶農、助農的政策措施。其中,農業保險便在這個背景下開展開來,并經歷了多次改革持續至今,成為了為農業保駕護航和對農業風險管理以及農村扶貧的關鍵措施。

一、印度農業保險發展歷程簡述

(一)早期印度農業保險

印度的農業保險最早可追溯至其建國元年的1947年,當年,印度的農業食品部向中央立法機關提交了關于開展作物保險和牲畜保險的提案。但是,印度農業保險實質性的一步是1968年10月,印度政府起草了作物保險法案和實施方案以此指導各邦農業保險的開展。在1972年,印度通用保險公司正式引入一項名為早期個體化農業保險計劃(FirstIndividualApproachScheme)的農業保險,同年,該公司被收歸國有。這個農業保險計劃是一個分散規模、小范圍的試驗性計劃,保險標的僅僅限于H-4棉花(之后還承保花生、小麥、土豆)。1979年,印度通用保險公司開展了作物保險試點計劃(PilotCropInsuranceScheme,PCIS),代替了先前的個體化農業保險計劃。PCIS采取了AreaApproach,并將保險標的擴大至谷類作物、小米、鷹嘴豆、土豆、棉花、油菜籽等六大類作物。更為重要是,PCIS對投保人的投保資格和保費補貼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只有季節性農業貸款的農民才能夠參保,自愿參保的貸款農民能夠獲得政府提供的50%保費補貼。這一規定直接將農業保險上升為政策性保險,并奠定了今后農業保險的基本發展方向

(二)過渡時期農業保險

查看全文

印度非石油能源戰略綜述

一、印度的非石油能源戰略及其意義

受地質條件限制,印度的石油儲量十分有限,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6.6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0.8%;人均占有量只有1.6噸,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2。隨著印度經濟的起飛,對石油的需求迅速攀升。目前印度日均石油消費量達200多萬桶,居世界第6位,70%的石油需求卻依靠進口。如果不能發現新的油田,以現在的開采速度3000~3500萬噸/年,石油儲量只能用到2016年。另據國際能源情報署預計,到2018年,印度的石油需求有可能增長一倍,日耗油將達到400萬桶,屆時印度對海外石油進口的依賴將高達9o%。能源供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印度經濟的瓶頸,印度國內經濟開始受國際石油價格的嚴重影響。2OO4—2005財政年度,印度因油價上漲造成的外匯損失就達36億美元。印度財政部長Chidambaram指出:國際原油價格每上升5美元/桶,將使印度GDP增速放慢0.5%,并導致通貨膨脹上升1.5%。這種形勢使印度政府認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那就是如果不能解決自己的能源供應問題,印度今后的發展將會受到能源供應國的制約。對于一心想做“有聲有色大國”的印度來說,這是一個不能接受的現實。為改變這種狀況,印度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能源獨立”戰略,即擺脫對石油、天然氣、焦炭等能源的進口依賴,以資產能源供應確保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這種戰略意味著印度可以在任何時候以消費者能夠接受的價格向其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也是印度實現其大國夢的關鍵步驟。為完成能源獨立這一歷史使命,印度政府早在20世紀9o年代經濟起飛時就制定了許多意義深遠的政策,鼓勵本國能源工業的發展,特別是新型和可再生能源工業的發展。其目標是到2030年通過利用煤炭、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柴油等形式的新型和可再生能源,大大降低對進口油氣的依賴,最終實現能源的獨立。印度這項戰略是有著科學依據和切實可行的政策支持的,總統卡姆拉和總理辛格2005年在印度獨立日和其他公開場合多次提到了這項宏偉的戰略。其主要內容是:

1.繼續發展煤炭工業印度煤炭儲量超過2400億噸,其中35%以上為探明儲量,占世界煤炭可采儲量的6.8%,儲量產量比為227年。豐富的煤炭儲量為印度發展煤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料,在印度當前l2.1萬兆瓦的發電裝機容量中,煤電所占的比例為56%,是最大的電力生產部門。為充分利用煤炭資源,保證煤電單位能夠得到價格合適的優質煤炭,2003年印度政府成立了專門的煤炭資源部,對全國的煤炭資源和煤田進行監管。為確保今后經濟對能源的需求,印度政府計劃在第十個和第十一個五年計劃中以每年67%的速度增加煤炭的產量,使煤炭的產量在2011年達到4.45億噸。同時,繼續加大對煤電的投資,并鼓勵私人和外國公司投資煤電事業,投資比例可以達到100%,目標是到2030年使煤電的裝機容量達到20萬兆瓦,使煤電在整個電力供應中的比例維持在5o%左右。為解決煤炭含硫量和含灰量高的難題,政府聯合德里大學、印度能源與資源研究所等科研機構開發出了煤炭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并開始在一些電廠投入使用。

2.大力開發小水電印度擁有巨大的經濟上可行的水電潛能,在6o%的負荷條件下估計約為8.4o萬兆瓦。此外,小型及微型水電工程的潛在裝機容量為6782兆瓦。隨著印度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依賴逐漸增大,政府深刻認識到了開發小水電的重要意義,在加大對小水電投資的同時允許私人投資該項目,并在2003年通過《國家電力法案》,對投資者的利益進行保護。政府還成立專門的非常規能源部,對小水電項目的開發進行規劃和監管。以BOT方式或其他適合的管理方式開發大量小型或微型水電工程,簡化了中央電力局(CEAs)的技術、經濟和環境等許可證的轉讓程序,制定合理的水電工程電價,并允許在峰荷期間上調電價,允許開發者向政府提出一些可接受的追加成本的建議,政府將對征地、移民、修復及流域的開發給予支持。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印度計劃在第十和十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增加3.4萬兆瓦的水力發電能力,主要是小水電的開發。目標是到2012年使每一個家庭都能用上電,實現電氣化并把電費控制在l盧比/千瓦時(約0.2元人民幣)以內。

3.加大投資的同時積極研發新燃料核電站印度核電設計和應用技術在第三世界國家中名列前茅,除個別是當年美國和加拿大援建的外,絕大部分核電站都是印度本國設計和建造的。印度的第一座國產快堆于2005年1O月l8日完成了20年的運行,它極大推進了印度使用釷基燃料反應堆的研發。目前,印度已有l4座核電站和8個重水工廠,核電在整個電力供應中所占的比重為3%。當前印度正在加快建設8座核電站,其中6座為重水反應堆核電站,2座為輕水反應堆核電站,計劃到2008年核電裝機容量將由目前的3000兆瓦增至670o兆瓦,2015年計劃增加到4萬兆瓦。印度的鈾儲量約占世界總量的0.8%,對于印度目前建造的反應堆的容量來說是非常不足的,因此印度目前仍需進口大量鈾礦。但印度釷的儲量十分驚人,約占世界釷儲量的32%。印度核電發展的長期計劃已經集中于開發可以使用釷燃料的快中子增殖堆。印度原子彈之父,總統卡姆拉在2005年8月15日印度獨立日的講話中指出了印度釷基反應堆的計劃,指出這是印度能源獨立的有效保證。

4.保持在風能利用中的領先地位印度位于南亞次大陸,屬于印度洋季風氣候,風力資源豐富,潛在風能為4.5萬兆瓦,其風能利用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印度是繼德國、西班牙、美國和丹麥之后世界第五大風力發電國家。印度的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在2005年達到3000兆瓦,風力發電設備的生產已形成規模,國內已形成一定規模的風力渦輪機生產基地,最先進、現代化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風力渦輪機正在印度生產和安裝。為保持印度在風能利用中的領先地位,同時也為了解決日益嚴峻的能源短缺問題,印度政府也對風能事業給予了大力支持。政府通過推廣示范為風力發電的技術開發開辟新的思路,使工業界更多地了解風力發電的作用;制定綜合指導方針以保障風能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建立風能創業園為私人投資提供各種優惠服務;通過建立風能技術中心加快風能利用技術的轉移。印度政府的目標是到2012年,使風能發電的裝機容量達到9OOO兆瓦,在整個電力供應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到6%。

查看全文

獨具特色的印度美食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獨具特色。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鐘,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場

上還出售各種調料粉,赤、橙、黃、綠、棕,五顏六色。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虔誠的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殺牛和吃牛肉常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沖突的導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數(82%),牛肉是禁忌,因而,在歐洲市場上價格最貴的是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10至15個盧比一公斤,價格之低廉令人咋舌。豬肉也比較便宜,因為穆斯林和高種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豬肉,低種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豬肉。羊肉價格最貴,因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誠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義者,不沾葷腥。耆那教徒更是嚴格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酪和黃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筆者在德里大學留學期間,女研究生宿舍樓的女孩子們約有一半吃素。她們大都出身于婆羅門或剎帝利種姓,以吃素而自豪,認為自己純潔,出身高貴。印度的牛奶價格便宜,質量也很好,男女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質量也屑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幾十個盧比。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萊、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每樣菜都燒得爛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黃色。長時間的熬煮使維他命盡失,令人覺得可惜。印度人的早餐已經西化,一股是一杯牛奶,幾片面包,果醬、黃油,但中午飯和晚飯則是地遭的印度風味,每餐都有豆子湯。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印度最馳名的一道菜大概是“燉杜里雞”,其名聲猶如北京烤鴨。做法是把雞腿、雞塊沾滿香料,放在爐子里用炭火燒烤而成。出爐時味鮮肉嫩,十分可口。

印度人進餐時一般是一只盤子、一杯涼水,把米飯或餅放在盤內,菜和湯澆在上面。多數印度人進食時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餅內,或用手把米飯和菜混在一起,抓起來送進嘴里。留洋的知識分子或中產階級家庭則使用刀、叉和勺子。

查看全文

印度國家水政策(下)

2007世界水日

移民和重建

10水資源的優化利用需要建設蓄水設施,必然會導致人口搬遷和家園重建。因此,國家必須制定移民和重建政策以使受到項目影響的居民可以通過適當的重建從項目中獲益。各邦應該在考慮到當地條件的情況下研究制定詳細的移民和重建政策。詳細的規劃是必須的,以保證項目建設和移民重建活動可以同時和順利地進行。

財務可持續性

11除了為不同的用途建設所需的額外水利設施外,需要重點考慮現有水利設施的財務可持續性。因此,這需要對不同用水進行收費,而且水費應該至少回收提供服務所需的運行和維護費用,以及一部分建設投資。水價應該與服務質量直接關聯。對社會弱勢和較貧困人口,應該對水費進行補貼,而且補貼應是透明的。

水資源管理中的共同參與

查看全文

印度電影營銷策略探析

摘要:印度電影在世界上的出口量位居第二,出口主要圍繞中東、北美和英國,在印度電影市場的海外收入中,這三個國家和地區占印度電影海外總收入的五分之四左右。2008年印度電影海外銷售額近100億盧比。印度電影票房獲得佳績的主要原因是,印度電影對海外市場的開拓和對國外電影廠的合資并購,以及對印度文化市場的開發等一系列營銷手段。本文主要對印度電影的營銷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印度電影;海外市場;營銷策略

與其他行業相比,電影行業的收益風險比較高,“一夜暴富”“血本無歸”等屢見不鮮。如今各國電影的制作成本迅速增加,僅靠本土市場難以實現利潤。因此,走電影國際化道路勢在必行,這樣不僅可以拓展電影市場,還有利于提升影片的國際影響力,確保營銷效率。而印度作為電影出口大國之一,許多出口影片不僅獲得了良好的國際口碑,票房數據也十分可觀,對印度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1印度電影在海外的市場發展現狀

20世紀90年代,印度電影開始進行商業輸出,直到21世紀,開始逐漸打開海外市場,走出國門、走向國際,電影行業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印度的經濟發展。1.1印度電影海外市場分布。印度電影最初主要出口歐美和南亞等地。而票房貢獻最多的國家和地區是法國、北美和中東,特別是北美地區。2012年印度電影《愛無止境》《甜點先生》等熱映,并進入北美地區票房排行榜前三十名,在北美賺取了相當大的利潤。2013年電影《金奈快車》在英國上映,再次創造票房奇跡,最終以218萬英鎊的票房收入成為該年度寶萊塢票房最佳。中東也是印度電影的主要市場之一,中東居住了許多印度華僑,出于對故鄉電影的自然熱愛和支持,他們成為了中東地區印度影片的忠實觀眾。因此,這三個地區成為了印度票房三大票倉。近年來,許多印度影片在中、日、韓等亞洲國家受到熱捧。其中最著名的影片當屬《三傻大鬧寶萊塢》,該片于2011年在中國上映后,僅4天的票房就達到了742萬美元,創下了印度電影在中國上映票房新高。近些年來,印度不斷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開拓力度,先后推出了多部經典印度電影,贏得了票房和口碑雙贏。2017年5月5日,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正式上映,一舉拿下12.95億元(人民幣)的高票房,為印度電影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遇。此后,2018年1月19日,印度又在中國推出《神秘巨星》勵志喜劇電影,同樣獲得了大賣,充分印證了印度電影的影響力。另外,根據相關統計,印度在全世界擁有37億觀眾,相比好萊塢還要多出十億,可見印度電影產業的發達。1.2印度電影海外市場規模。現階段,印度不斷加大了電影產業的出口力度,電影產業收入不斷增加。在20世紀后期,印度電影的出口額高達1億美元。直到21世紀,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印度政府允許私營資本參與補貼藝術片在海外電影節上映,之后印度電影的海外收入不斷增長,成為本國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也成為印度國內的支柱性產業。僅在2001-2002年間,印度電影的出口額就超過了1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出口國之一,高居世界第二。電影的發展,帶動了印度DVD銷售、視頻點播行業的發展,使得印度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截至2008年底,印度電影海外市場總收入近2.1億美元。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觀眾對電影的需求度下降,使印度電影的發展受到了影響。直至2011年,世界經濟開始復蘇,電影產業也重新煥發生機,印度電影海外收入得到了穩步增長[1]。1.3印度電影海外市場單片票房。隨著印度寶萊塢電影在國際上影響力的加大,單片票房的增長速度也越來越快。尤其是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電影消費能力顯著增強,對于一些較為“特殊”的影片,經常會出現高票房的情況。2018年3月2日,印度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在中國上映,共獲得9800萬美元的票房。在這之前,《神秘巨星》《摔跤吧!爸爸》分別獲得12.95億、7.47億元(人民幣)。這些電影的出現,逐漸刷新了世界電影觀眾對印度電影的認知,為印度電影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受眾基礎。

2印度電影的營銷策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