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理范文10篇
時間:2024-04-04 14:13: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學理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科學理財交流
科學理財,是指通過財政體制、財政政策、財政預算以及財政管理,全方位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財政資金。科學理財是提高公共經濟效能、有效發揮財政資金改善人民公共福利作用的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理財對科學發展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要實現科學發展,就必須做到科學理財。
建立健全制度是實現科學理財的根本。通過科學理財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直接通過公共部門的職能活動,向居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滿足居民公共需要,改善居民公共福利,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二是通過財政政策引導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經濟行為,優化經濟結構和地區布局,激勵企業及其他組織更有效率地提供私人物品或參與提供公共物品。這兩個渠道作用的充分發揮,都有賴于完善的制度。一是財政體制。它是界定公共經濟各方面、各層次主體之間財政責任與權力劃分的規則體系,包括財政供給范圍的界定、財政責權橫向和縱向的劃分。財政體制科學與否,即財政供給范圍界定得是否適中、財政責權橫向和縱向劃分得當不得當,不僅從根本上影響公共資源的配置和運行效率,而且影響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發揮和經濟發展環境的優劣,進而影響科學發展。二是財政政策。它是國家運用財稅手段解決經濟社會問題的施政對策,其直接調節對象是公共經濟,間接調節對象則是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生活。財政政策的調節目標、手段運用、支點選擇、力度設置和出臺時機等,都有是否科學的問題。如果缺乏科學性,財政政策就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就會影響科學發展。三是財政預算。它是國家配置公共資源的基本計劃,也是落實財政政策的主要工具。財政預算科學與否,對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必須高度重視預算編制與執行,不斷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四是財政管理機制。它是財政收入、支出、預算、監督各個環節管理方式、手段、措施的通稱,與財政資金籌集、分配、運轉和使用效率、效果的關系極大,直接影響公共經濟效率,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科學發展。必須高度重視財政管理體制和制度創新,保證以科學的體制和制度規范公共理財行為;必須認真實行財政管理責任制,并切實強化監督。
提高人的素質是實現科學理財的關鍵。實現科學理財的目標,對公共財政管理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財政管理者在處理財政問題時或在具體財政管理工作中,必須始終堅持以科學態度、科學精神進行科學決策和完成各項事務,綜合運用各個領域的科學理論和方法動態地設計制定財政體制、財政政策和財政管理機制,科學編制和有效執行財政預算,不斷檢視財政體制、財政政策、財政預算和財政管理機制對科學發展的效應,從而不斷創新財政體制和財政管理機制,不斷調適財政政策,不斷改進和完善財政預算,進而使公共理財始終對科學發展最大限度地發揮促進作用。實現科學理財,尤其需要大力提高公共財政管理者特別是財政部門工作人員的素質。應通過考試、考察和民主選拔,讓素質高的人掌管財權、從事財政工作;通過在職教育培訓以及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使公共財政管理者的素質不斷得到提高。
企業哲學理性思考
哲學是求根本的學問,根和本是同一個意思,大多數人只注意花和果,枝和葉,實際上,一棵樹長成什么樣子,是它的樹根和樹干決定的。(當然,還有“種子”的問題,但是“種子”本身也有一個它的根本和要害是什么的問題。)任何一門具體學科里面都有哲學問題,所以才有經濟哲學、數學哲學、社會哲學、政治哲學等等分支學科。任何學科的革命都是在哲學的意義上發生的。較為淺近的例子是,你的人生哲學發生了變化,你的人生也就發生了變化,或者說盡管你的人生有很多變化,但是,你的人生哲學還沒有變化,那么你“本身”并沒有變化。
企業哲學,是以企業家文化為主導的企業核心群體對于企業如何生存和發展的哲理性思維,它是一種人本哲學,是企業解決如何在外部生存以及企業內部如何共同生活的哲學,是企業對內外部的一種辨證式的哲學思考,這種哲學思考又決定了企業對于各種事物的偏好,所以企業文化是個性化的,這就是其根本原因所在。
企業哲學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立身哲學,即企業家如何做人做事的哲學思想;第二類是經營哲學,企業家在經營活動中的哲學思想,其中包括差別哲學、資源哲學、共贏哲學、生存哲學、危機哲學等;第三類是用人哲學,即企業家如何用人的哲學思想。
企業哲學是企業家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轉化器:一是企業哲學應該是一個群體的思維,而不是某一個企業家的思維,它可能包括了企業幾任企業家文化的高度凝煉;二是企業哲學不只是停留在企業家階層,也包括了企業核心團隊的智慧。要深刻理解這些,就必須認真分析企業哲學與企業文化、企業家文化與企業文化之間的關系。
企業哲學與企業文化之間,企業哲學是一種存在,而企業文化是一種現象;企業文化是基于企業哲學辨證思考之后確立的基本假設,并由此產生的價值觀,以及價值觀所指導下的行為模式(這其中包含了行為實施影響下的物化環境);企業文化是企業哲學的外在表達,企業哲學是塑造企業文化的根本。通常,企業會在企業文化的企業理念系統部分,詳細地闡述其關于企業哲學的三大命題:那就是“為什么存在”、“成為什么”、“如何存在”。
第一層,即核心層是“企業為什么存在”。問題是解決企業存在的價值,即“我是誰,who”的問題,就是企業的使命(mission)、企業生存的價值或者說意義。它是跟企業的發展階段,企業家的精神密切相關的。這個結論跟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是相吻合的。當一個企業剛剛成立時,要更多地考慮企業的生存問題,就是如何去賺錢,即需求層次中最底層的生存需要;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的生存價值也就慢慢提升,到了最高一層,自我價值的實現,就是我們這里所講的企業的哲學境界了。杜拉克認為,創辦企業第一問題就是“本企業是個什么樣企業?”這個問題貌似簡單,但回答起來就不那么簡單。
護理學理論的教學創新
在開展“信息技術與護理學基礎教學的整合研究”課題研究過程中發現,借助于信息技術確實能夠有效地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合格人才。為了找出適合高校《護理學基礎》教學的新型教學模式,我們以“護理學理論”的教學內容作為改革試驗的內容,現將具體做法介紹如下。
1試驗依據
1.1理論依據以研究性學習理論為指導,借助于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目的是使所有學生都能在開放性的現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獲得科學研究的親身體驗,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對探究和發現的內在興趣。對于成人來說一般使用“基于資源的學習”方式[1]。
1.2選擇依據選擇“護理學理論”作為教學改革的試點,一方面這一節內容是高校《護理學基礎》課程中非常基礎而又非常重要的內容,它既是學生深入學習的關鍵,又對學生進入實習和工作后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另一方面,“護理學理論”一節的教學難度相對來說較小,學生學習和掌握起來相對比較容易,改變教學方式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比較明顯。
2“護理學理論”的教學實踐
2.1知識背景“護理學理論”是在學習完解剖知識、生理知識、藥理學知識以及護理學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之后,在進入臨床護理課程學習之前的基礎內容,是護生從理論走向臨床實際的橋梁。
中學地理教學理念的轉變
摘要:本文闡述了新課標下的中學地理教學理念,并在此基礎上具體闡述了地理教師應該怎樣去應對新課標的要求,改變以往的傳統的沒有什么新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教師心教學模式的指導下進行主動、自覺、創造性地學習,以期促進學生地全面發展,體現當今社會提出的素質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中學地理;轉變;教學理念
地理是我們最古老的學科之一,地理教育是一件頭等大事,不僅僅關系到我們國家地理學科的發展,還關系著我們全民族人民素質的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地理教育有很重大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初中的地理教育要比高中還有大學的更重要,即使初中學的比較淺,也比較簡單,但是中學我們學的地理知識是對我們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可以影響到我們一輩子。初中地理教材上呈現的內容主要有我們國家的主要交通線路的走向,我們國家資源的主要分布,以及我們國家的大江大河等等。要求我們學生必須掌握這些知識,進而進一步順利人地協調的思想,進一步懂得我們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的密切關系,自覺地保護我們國家的資源。20世紀以來,我們的資源環境問題日漸突出,我們應該認識到面臨的這些問題,比如說自然災害、氣候變化、原始森林的破壞,環境污染,資源浪費嚴重,這些都與我們的地理學科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地理教學觀念的轉變變得很重要,而地理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本文對怎樣轉變地理教師的教學觀念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1對地理教學理念的認識
教學理念是這樣的一種理念,它是人們對地理教學以及學習活動內在規律的認識也是人們對地理教學活動持有的最基本的觀念和看法,是教師從事教學活動的一種信念。正確的地理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在20實際跨21世紀的結合點,新的課程標準走進了我們的校園,新的課程標準對我們地理學科提出了六大理念,這些理念分別是:
1.1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麻醉生理學理論教學研究
【摘要】麻醉生理學是基礎的生理學與臨床的麻醉學之間的橋梁課程,關于如何提高麻醉生理學教學質量,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都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這樣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我們嘗試將傳統講授法與案例式教學及角色互換等方法相結合使用,這樣改革教學方法后,確實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并且培養了臨床思維,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麻醉生理學;案例式教學;教學效果
麻醉生理學是麻醉學專業本科學生在三年級第一學期開展的課程,屬于麻醉學專業的必修基礎課,它是聯系生理學和麻醉學的橋梁課程。這門課程主要介紹生理學在臨床麻醉、疼痛治療及急救復蘇等方面的應用,并詳細講述麻醉和手術影響機體生理活動的規律,理解出現的相關現象和處理原則,為麻醉學專業后續課程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生理學是二年級第一學期所學課程,它與麻醉生理學息息相關。在麻醉生理學教學中,我們既要帶領學生回顧生理學中相關理論知識,又要引導學生去吸收臨床麻醉學中的新鮮知識,讓他們學會用臨床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學會從整體去尋找關鍵所在。因此在麻醉生理學的理論教學中我們嘗試用多種教學方法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盡量培養他們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
1傳統講授法
目前受各種因素影響,我們的授課方式仍然是以講授法為主,這是一種老師通過語言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老師作為課堂的主體[1]。講授法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它傳承至今仍然作為主體授課方式被使用,其優點不可忽視。因為講授法是以老師多年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為基礎的,所以老師可以在非常有限的教學時間里,將大量系統專業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并且重點突出、層次分明、條理清楚。近年來,老師都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圖片、視頻、音頻等各種靈活多變的方式融入傳統講授過程中,一方面從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聽課熱情,另一方面節約了板書的時間,能夠有效的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獲取的知識量增加。并且在章節講述前和章節結束后,老師可以用一些圖表進行大體展示和概括總結,有利于學生從總體把握重點知識框架。但是,傳統講授法也有著其不可回避的缺點,就是這種教學方法,老師作為傳道者以輸出為主,學生被動接受,整堂課師生互動較為有限,學生參與感差,思考過程少,容易使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為使課堂效果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尤其麻醉生理學課時較少,28學時,可是書本要求掌握的內容較多,難免講授速度較快,這些都是造成學生感覺麻醉生理學難學的原因。
2老師與學生角色互換
病理學理論與教學透析
本文作者:曹相玫董儉達景麗黃睿工作單位:寧夏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學系
教材的編寫應該有適合留學生教育的教學大綱和教材
制作英文多媒體課件,自己編寫英文教學大綱、實習指導、復習資料、習題集[7];以章節為單位將教材分解,每位教師負責制作所分配授課章節的多媒體課件,并準備該章節的教案、講稿,編寫英文實習指導、復習資料、習題集。這樣可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使其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最充足的精力進行較少內容的準備。寫英文講稿時查閱大量英語原版專著,同時將經典的病例討論翻譯成英文,通過對臨床知識的聯系,提高留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改革運用互動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提問式教學方法
印度教學條件有限,普遍缺乏電腦等多媒體設備;學生的課業負擔較重,例如在印度學習病理學,幾乎所有的切片都要求繪圖,學生幾乎天天要去實驗室。而且印度教育普及程度較低,留學生們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學生之間知識水平差異較大。所以改革教學方法,使用多種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8]。傳統的教學方法為灌輸式講解,并不是以問題為中心的授課[9]。而現代教學強調啟發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互動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提問式教學方法”無論對中國學生還是留學生都顯得尤為重要。病理學作為一門連接基礎與臨床的橋梁課程,既要綜合基礎理論,又要聯系臨床知識。而且病理學各個章節間相互都存在著承上啟下的聯系。在實踐中發現,教師一味的講解往往使學生昏昏欲睡,而通過一個個問題啟發教學,學生則有較高的學習熱情。而且提問式教學還可以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一個問題大多數學生都能回答,就可以直接轉到下一個問題;相反,如果大部分學生不能正確回答,則會做詳細講解。這種方法在實驗課中尤為適用,先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出現了怎樣的病理改變,正確的病理診斷是什么,診斷依據是什么,然后再系統講解。尤其使用2個貌似相同的標本為例,要求留學生做出正確的鑒別診斷并陳述依據時,他們也像中國學生一樣,爭先恐后地回答,正確的一方歡呼雀躍。留學生紀律性差,如果他們對課程內容不感興趣會中途退堂。全英語教學中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比較生僻的專業詞匯。教學中盡量將相關內容和臨床病例相結合,留學生課堂思維較活躍,習慣于和教師有積極的互動,教學效果較好。而且,開始上課時專門抽出一定時間討論復習前次課的內容,解決學生的困惑;快下課時,針對下次課的內容留些與本次課有延續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10]。另外,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并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互動教學設備
中學教學理念和辦學模式研究
通過在文津中學和教院附中兩個月的培訓學習,筆者感受頗多,收獲很大。時間雖然很短,但筆者被文津中學和教院附中嚴謹扎實的工作作風,新時代最先進的教育理念,愛崗敬業,自強不息的工作精神和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所感染,并深受教育和啟迪,現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歸納整理如下:
1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
1.1文津中學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
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致力于學生全面發展,實現師生和諧發展;辦好一域教育,服務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市民,把文津中學建成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
1.2教育附中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貫徹“育人為本,教學為主,素質全面,學有所長”的辦學思想;“學生留戀的學校,教師幸福的家園”。
心理學理論若干研究論述
心理學理論是一項具有悠久的歷史的項目,是關系到人們行為和心理的關鍵因素。以教育事業為例,科學地對心理理論進行應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活動,科學的對學生進行組織,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專注度得到提升,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需要科學的對心理學理論進行研究和分析,發揮心理學理論的功能性。
一、心理學理論的相關概述
心理學理論是一種針對心理學和精神疾病領域的重要理論,可以根據人們的行為情況,對對象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活動進行預測,甚至可以通過心理學理論將對象的行為進行誘導。心理學理論可以廣泛的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部分,可以應用到教師教學的過程中,醫生治療的過程中,緝查辦案中,其功能的全面發揮可以使得的各類問題得到良好的處理,促使社會的和諧安定。心理學理論的主要研究內容有對象的心理活動情況,對象的行為等,心理學理論通過對研究對象的心理活動揣摩和分析,將對象的下一步活動進行猜測,從而有效的提高行為問題、意識問題和主觀能動性的問題,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學理論的應用,可以提高對象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對象的潛能。
二、心理學理論的意義
隨著心理學理論的進步和完善,心理學理論的具有良好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對推動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心理學理論的理論意義
當代文學理論教學困難與策略
文學理論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課,在傳統課程體系中一直很受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卻一直面臨困境,即使是在文學理論曾經短暫繁榮的20世紀80年代也是如此。只不過正如有論者指出的那樣,“這種活躍和繁榮的氣氛遮蔽和掩蓋了這一學科所固有的問題,也使當時的人們無暇對它進行必要的學科反思”[1]。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著新傳媒手段的興起,文學理論這一學科的問題剎那間被放大了。一時間,“文學之死”、“文學理論”之死的論調此起彼伏,文學理論教學的合法性也備受質疑。在這樣的語境下,傳統的文學理論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如教材問題、教學內容問題,以及教法問題顯得更加突出,如何擺脫困境和尋找出路就成了每一個文學理論教學工作者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新傳媒時代文學理論教學的困境
新傳媒制度為文學理論教學帶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新傳媒制度對文學活動產生了革命性影響,對文學觀念造成了極大的沖擊,使文學理論教材顯得嚴重滯后。新傳媒制度對文學活動造成的影響,正如美國學者希利斯•米勒指出的那樣:“新的電傳制度就通過改變作為其先決條件或伴隨狀況的所有那些因素而終結了文學。”[2]米勒當然不是說文學會因新傳媒的出現而死亡,其本意在于強調依存于傳統的印刷制度等因素的傳統文學觀念的終結。米勒說:“文學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溝溝坎坎、因特網之神秘星系上的黑洞,雖然從來生不逢時,雖然永遠不會獨領風騷。”[3]新傳媒時代終結了傳統的文學觀念,文學卻依然會存在于網絡之間,只不過文學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獨領風騷的時代將不會再來。舊的文學觀念的終結使希利斯•米勒憂心忡忡,但卻導致了我國網民的文學狂歡。在網絡世界,先是“下半身”詩人震撼著人們的神經,然后是“口水詩”,接著是“梨花派”。“忽如一夜春風來,文學之花網絡開”,文學活動陷入了空前狂歡時代。網絡文學的興起對文學理論教學的打擊是致命的,文學理論對網絡文學現象完全失去了闡釋力。面對新的文學現象,文學理論教材顯得陳腐不堪,文學理論的權威形象也轟然倒塌。其次,文學理論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對象嚴重分離。就當前文學理論教學內容而言,大致有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大而空;第二,脫離學生文學經驗;第三,忽略了學生的現實需要。大而空是就教材體系而言。當前的文論教材大多熱衷于文學理論體系的建構,希望能夠把古今中外的理論成果一書打進,而且不懼難度。因此“理解起來,不要說是低年級學生,恐怕就是一般的非專業課教師也會十分吃力的”[4]。而這樣龐大的體系往往建立在所謂“經典文本”的閱讀經驗之上,這些“經典”則又是教育機構遴選出來的文本,通常是遴選者都不大樂意去讀的東西。而今天的學生大多是伴隨著電視、網絡長大的,他們閱讀的是當下的作品,喜歡的是網絡文學、玄幻小說,迷戀的是文學的“小時代”,他們已經不再像以前的學生那樣對經典文本一往情深。文學理論教學與學生閱讀經驗的隔膜勢必造成對學生內在理論需要的漠視,其結果便是教師覺著難教,學生覺著難學,教、學雙方都對文學理論失去了興趣。第三,教學方式簡單化,導致“教”與“學”的倦怠。新傳媒手段雖然使傳統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革,為文學理論教學帶來了便利,但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一,便利的教學手段逐漸滋生了懶惰思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不必再為板書所累,他們只需帶著筆記本,或者U盤,打開PPT課件,就可以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有的教師干脆把要講的內容全部制成PPT課件,到時候照著念就行了。學生也懶得再去認真聽講,費力地記筆記,只需拷貝教師的課件就可以了。這樣的教學手段自然導致了第二個問題———整個教學過程了無趣味。從教師的“教”來看,教師雖然不再為板書所累,但也喪失了傳統教學的激情。課堂教學原本是一種藝術,是教師展現個人魅力的舞臺,但高科技手段的運用卻對這個人魅力的展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戕害。教師被束縛在操作臺前,不再是充滿激情的說話人,成了了無生氣的機器操作員。對于學生而言,一方面教師的授課過程喪失了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師所講的東西又都可以拷貝下來,所以上課不再是一種需要,而僅僅是為了拿到平時成績,或者是為了表示對老師的尊重而已。
二、文學理論教學的出路
文學理論教學遭遇到了極大的危機,這從近幾年它在培養方案中占的課時量也可以看出。在上世紀末,文學理論在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方案中占144課時,后來變成108課時,而今在很多院校變成了72課時。文學理論課程在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中似乎成了可有可無的“雞肋”。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堅持認為它在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堅持認為文學理論在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方面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我們堅信人類不能沒有文學,當然也就不能沒有文學理論。正如伊格爾頓所說,“如果沒有某種文學理論———不論多么奧秘和含蓄———我們首先就不知道什么是‘文學作品’,也不知道怎樣去讀它。對理論的敵視態度一般意味著對他人理論的反對,同時也意味著忘記了自己的理論”[5]。而且新傳媒制度盡管為文學理論教學帶來了嚴重危機,但也提供了新的機遇。只要我們能夠正確面對問題,就能夠為文學理論教學探索出新的出路,尋找光明的未來。如何突破當下文學理論教學的困境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重構文學觀念,恢復文學理論的闡釋力。幫助人們認識文學現象是文學理論的基本職能,但當前文學理論教材,包括童慶炳先生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所提供的文學觀念,卻都不免有僵化之嫌,他們的理論也因之被稱為“本質主義”的,并受到“非本質主義”者的攻擊。我們在此無意理清二者的是非,但傳統教材的文學觀,如童先生的“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是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6](P72)顯然是精英主義的、小眾的,對當前的網絡文學現象明顯缺乏闡釋力。面對紛繁錯雜的文學現象,我們需要文學觀念的重構。“本質主義”文學觀念不可取,“反本質主義”的策略也有問題,因為“反本質主義”的歸宿必然是“取消主義”。正如法國學者馬利坦所指出的那樣,對關于事物本質任何思考的摧毀與取消的做法,都只是“顯示了智慧的徹底失敗”[7](P20)。對事物本質的探求是人類的屬性,我們應該不是去取消“本質”,而是不要陷入“主義”。亞里斯多德說過:“詩的起源仿佛有兩個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8](P11)這就是說文學不是個別人的專利,人人都有文學藝術的天賦。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當網絡打破傳統文學觀念的束縛時,為何人人都成了詩人。傳統的、審美的、本質主義的文學觀抑制了人們文學的天性,同時也戕害了人們的思想,所以當詩人趙麗華的“口水詩”出現時,就出現了人們一邊謾罵、一邊與詩歌偷情的奇觀。文學是人類的天性,是人類為獲得良好的感覺而使語言變得特殊的藝術。在我們祖先喊著“杭育杭育”號子抬木頭的年代,在他們“坎坎伐檀”的時候,他們都是我們今天所謂的藝術家。而今,文學已經被神圣化、精英化得太久,所以我們今天對文學的理解必須回到亞里斯多德那里去。文學觀念的重構,就是讓文學去精英化,回到大眾,恢復大眾與文學的天然聯系。這樣一來,理論便不再令人畏懼,而會成為學生樂于親近的對象。其二,更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針對文學理論課堂教學與學生閱讀經驗脫離的狀況,教師應該從三方面著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一,讓文學理論回到文學。我們要明確該學科的教學目的應該是賴大仁先生所說的“幫助學生掌握一定文學理論基礎知識,樹立正確的文學觀,為使他們能正確認識判斷分析文學現象奠定基礎”;“努力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理論學習不是終極目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最好少談些大而空的理論,多談些文學作品。通過引導學生領略文學之美,激發學生對理論的興趣。文學理論教學只要能夠把中外文學共同涉及的幾個基本問題與重要概念闡釋清楚,幫助學生形成最基礎的觀念和知識結構就可以了。反之,“將文學的生命變成概念,將創作的過程理性化、邏輯化,文學成了蝴蝶的標本”[10],這必然會扼殺文學之美,也必然會扼殺文學理論的生命力。第二,引導學生閱讀文本,使教學建立在學生的閱讀經驗之上。在文學理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經典文本中遴選一些可讀性強,能夠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作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生有了相關的閱讀經驗,教學互動才能夠進行,學生方有學習興趣。第三,教師應該多閱讀當下的網絡作品,把它們充實到文學理論教學內容中去。網絡文學是當代大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而教師往往缺乏這方面的閱讀經驗,所以教師應該補上這一課。擁有了共同的話題,學生就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一來,文學理論教學將不再是一個填鴨式的枯燥無味的知識傳遞過程,而是在教師引導下,師生雙方共同研究文學現象,富有情趣地討論人生、真理的探索之旅。其三,改進教學方式,實行多元化教學。科技是把雙刃劍,如果能夠很好地加以利用,就會為文學理論教學插上自由飛翔的翅膀。對于文學理論的教學方式,筆者認為可以作如下改進:第一,要進一步發揮高科技優勢,使教師從操作臺前解放出來,使講臺重新成為展現教師個人魅力的舞臺。科技的目的是拓展人的自由,而不是加重人的異化。教學部門應該加快科技更新步伐,進一步利用科技優勢實現多媒體操作自動化,把教師從技術操作中解放出來,使科技更多地展現出其人文的一面。第二,利用網絡資源,把名師、名家以至國外名校的教學資源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網絡中有許多國外大學的文論、美學等課程的教學視頻,也有許多國內精品課程的教學視頻,這些資源都可以被運用到文學理論教學中來。學生不但可以通過視頻進行學習,也可以對視頻中所講的內容進行討論。這樣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當然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的熱情。第三,利用網絡平臺,實行開放式教學。教師可以利用電子郵箱、博客、微博、QQ群以及網絡論壇等平臺與學生展開教學互動,把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外,而學生則可借助網絡和教師進行平等的對話。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更具吸引力。
汽車教學引導式教學理念研究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車專業也成為了熱門專業之一。現階段在汽車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了汽車教學的效果。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學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行為引導式的教學能夠有效的改善目前汽車教學的現狀,因此本文對行為引導式教學理念在汽車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汽車教學;行為引導式;教學理念
汽車教學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專業的汽車修理人才,因此,學校要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利用新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汽車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將行為引導式教學理念有效地應用到汽車教學中,對于提高汽車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1汽車教學現狀
1.1教學手段單一。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汽車教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學手段單一,特別是對于汽車理論知識的教學,很多教師還是使用最為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一般情況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前一段時間由教師先帶領學生復習之前學過的內容,然后再開始新知識的講解,完成之后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這樣一來,學生沒有發揮出學習的主動作用,與教師之間也沒有良好的互動,久而久之,學生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影響汽車教學效果[1]。1.2實踐教學不足。汽車教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優秀的實用型人才,因此對實踐能力的教學非常重要,理論知識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實踐教育。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卻不夠,很多學校仍然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將學生的理論知識成績作為評價的標準,所以說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理論知識的教育占大多數,導致學生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因此學生在畢業之后,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就業壓力背景下,自身具備的能力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影響了學生的就業和職業發展。
2行為引導式教學理念在汽車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