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陽法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6 15:52:2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溫陽法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溫陽法治療雜病研究論文
【摘要】溫陽法治療虛寒久瀉、頑固性哮喘、頑固性背痛、頑固性流涎等內傷雜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辨證準確,選藥得當,可明顯提高療效。
【關鍵詞】溫陽法;腹瀉;哮喘;背痛;流涎
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創立四逆湯、理中湯、大建中湯等方,開溫補學派之先河,溫陽法可謂源遠流長。現代社會關系復雜,人們精神壓力較重,在四川地區人們常年進食麻辣火鍋與燒烤炙搏之品,如遇內傷雜病,四川人常以濕熱郁火為主。然筆者觀察,男女老少虛寒之癥亦頗常見;且有時對熱癥痼疾稍用溫陽之藥,療效比單用寒涼藥好,因此深感溫陽法之重要。現將溫陽法治療頑固性雜病的四則案例與體會報道如下,歡迎同道雅正。
1背痛頑癥,附桂善后
例1:女,35歲,初診:20010815。持續性后背痛5年。日間較輕入夜重,尤其早晨4~5點,常因背痛嚴重而哭泣,病者苦惱不堪,有時兼有腰痛,不向胸前區放射,與氣候無關;身體略胖,面有痤瘡,口渴尿赤,舌紅苔黃略厚,脈滑數有力;經醫院X光、ECG等檢查無異常,經中藥、芬必得、杜冷丁、理療以及封閉等治療始終未完全緩解,停止治療后即恢復原狀。處方:中焦宣痹湯加減:
防己15g,杏仁12g,赤小豆18g,連翹15g,苡仁18g,梔子15g,滑石18g,法夏12g,葛根30g,羌活15g,三棱12g,莪術12g。
溫陽法治療糖尿病研究論文
【關鍵詞】溫陽法糖尿病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病”范疇。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內經》一書中就有記載,數千年來的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且內容豐富的理、法、方、藥。縱觀古今,中醫論述消渴病常以陰虛燥熱為主,慣用滋陰清熱之法。筆者通過對消渴病的深入研究,認為溫陽法在消渴病的治療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溯流尋源
中醫對糖尿病的研究已有久遠的歷史,對消渴病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并發癥等積累了豐富理論及實踐經驗。
首先在消渴病病機方面,消渴之證,首辨三消別臟腑,以定病位。因本病是全身性疾病,可影響體內多個臟腑,主要涉及脾、腎、肺、胃、肝臟,其病位多責之于腎。腎藏真陰而寓真陽,為水火之宅,腎火蒸化腎水,以滋養五臟之陰,使之滋潤而不燥,水火相濟,陰平陽秘,生化無窮。陽化氣,陰成形。若稟賦不足,腎陽虧虛,命門火衰,不能蒸化陰液,以榮養五臟,則五臟脆弱。腎陽虛不能蒸精化氣,上潤肺胃,則肺胃燥熱,出現口渴喜飲,多食善饑等消渴之征象。故消渴病的病機當以腎氣(陽)虛為本,陰虛燥熱為標。重視腎陽虛對消渴病的影響,歷代醫家皆有論述。如唐·王燾《外臺秘要》曰:“腰腎既虛冷,則不能蒸于上,谷氣則盡下為小便者也,故味甘不變……又肺為五臟之華蓋,若下有暖氣,蒸即肺潤,若下冷極,即陽氣不能升,……陰無陽而不升……譬如斧中有水,以火暖之……則暖氣上騰,故板能潤也。若無火力……此板終不可得潤也。”《景岳全書》“三消證無不由乎命門者也”。“有陽不化氣,則水津不布,水不得火,則有降無升,是所以直入膀胱,而飲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涸枯者,是皆真陽不足,火虧于下之消癥也。”明·趙獻可《醫貫》亦曰:“命門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氣,不能熏蒸,上潤乎肺,如斧底無薪,鍋蓋干燥,故渴,至于肺……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經,其所飲之水,未經火化,直入膀胱……飲一斗溺一斗,試嘗其味,甘而不咸而知矣。”故腎氣虛弱,陽氣衰微,上不能蒸騰津液于肺,下不能氣化達于膀胱,致開闔失職是消渴病的根本原因。在消渴病辨證論治方面,雖多運用滋陰清熱之法,而重視腎虛,溫陽治本,也屢見不鮮。《金匱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張仲景以腎氣丸溫補腎陽治療消渴病,開創了溫陽之法。《醫宗金鑒》云:“……飲一溲一,其中無熱消耗可知矣。故與腎氣丸從陰中溫養其陽,使腎陰攝水則不直趨下源,腎氣上蒸則化生津液,何消渴之有耶?”腎氣丸在補腎養陽的基礎上,振奮下焦陽氣,增強人體氣化,而使水津上布。該方歷代引用不絕,開辨證論治之先河。李挺《醫學入門》論糖尿病之治:“治消渴初宜養肺降心,久則滋腎養脾,蓋本在腎,標在肺,腎暖則氣上升而肺潤,腎冷則氣不升而肺焦,故腎氣丸為消渴之良方也。”基于對腎虛的認識,認為消渴多本元虧損,當從根本滋養化源,在養陰的基礎上以補陽,在補陽的基礎上以益氣。多以補腎為要,當以右歸類八味、玉女煎、左歸丸、秘元煎類主之。唐代孫思邈在治消渴日飲一石水者方中選用了附子,同時在茯神丸等治消方劑中配伍了蓯蓉、桂心、巴戟天、杜仲、菟絲子等溫腎助陽之品,可見制方時亦不忘溫陽之法。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亦有:對于下焦火衰的消渴證“當以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清代林佩琴《類證治裁·三消》曰:“惟引火歸原,宜八味丸,使火歸釜底,水火既濟,氣上熏蒸,肺受津潤,消病自止……火衰不能化氣,氣虛不能化液者,益火之源,加減腎氣丸,或八味丸、右歸飲。無火而滑,小溲無度者,益陽固陰,鹿茸丸。”可見運用溫陽法治療消渴病具有重要作用[1]。
近代及現代許多醫學家治療糖尿病造詣深邃,用溫陽法治療糖尿病也不乏其人。主要以施今墨、祝諶予、任繼學、岳美中、趙錫武等為代表。
溫陽法治療糖尿病論文
【關鍵詞】溫陽法糖尿病
糖尿病屬中醫“消渴病”范疇。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內經》一書中就有記載,數千年來的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且內容豐富的理、法、方、藥。縱觀古今,中醫論述消渴病常以陰虛燥熱為主,慣用滋陰清熱之法。筆者通過對消渴病的深入研究,認為溫陽法在消渴病的治療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溯流尋源
中醫對糖尿病的研究已有久遠的歷史,對消渴病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并發癥等積累了豐富理論及實踐經驗。
首先在消渴病病機方面,消渴之證,首辨三消別臟腑,以定病位。因本病是全身性疾病,可影響體內多個臟腑,主要涉及脾、腎、肺、胃、肝臟,其病位多責之于腎。腎藏真陰而寓真陽,為水火之宅,腎火蒸化腎水,以滋養五臟之陰,使之滋潤而不燥,水火相濟,陰平陽秘,生化無窮。陽化氣,陰成形。若稟賦不足,腎陽虧虛,命門火衰,不能蒸化陰液,以榮養五臟,則五臟脆弱。腎陽虛不能蒸精化氣,上潤肺胃,則肺胃燥熱,出現口渴喜飲,多食善饑等消渴之征象。故消渴病的病機當以腎氣(陽)虛為本,陰虛燥熱為標。重視腎陽虛對消渴病的影響,歷代醫家皆有論述。如唐·王燾《外臺秘要》曰:“腰腎既虛冷,則不能蒸于上,谷氣則盡下為小便者也,故味甘不變……又肺為五臟之華蓋,若下有暖氣,蒸即肺潤,若下冷極,即陽氣不能升,……陰無陽而不升……譬如斧中有水,以火暖之……則暖氣上騰,故板能潤也。若無火力……此板終不可得潤也。”《景岳全書》“三消證無不由乎命門者也”。“有陽不化氣,則水津不布,水不得火,則有降無升,是所以直入膀胱,而飲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涸枯者,是皆真陽不足,火虧于下之消癥也。”明·趙獻可《醫貫》亦曰:“命門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氣,不能熏蒸,上潤乎肺,如斧底無薪,鍋蓋干燥,故渴,至于肺……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經,其所飲之水,未經火化,直入膀胱……飲一斗溺一斗,試嘗其味,甘而不咸而知矣。”故腎氣虛弱,陽氣衰微,上不能蒸騰津液于肺,下不能氣化達于膀胱,致開闔失職是消渴病的根本原因。在消渴病辨證論治方面,雖多運用滋陰清熱之法,而重視腎虛,溫陽治本,也屢見不鮮。《金匱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張仲景以腎氣丸溫補腎陽治療消渴病,開創了溫陽之法。《醫宗金鑒》云:“……飲一溲一,其中無熱消耗可知矣。故與腎氣丸從陰中溫養其陽,使腎陰攝水則不直趨下源,腎氣上蒸則化生津液,何消渴之有耶?”腎氣丸在補腎養陽的基礎上,振奮下焦陽氣,增強人體氣化,而使水津上布。該方歷代引用不絕,開辨證論治之先河。李挺《醫學入門》論糖尿病之治:“治消渴初宜養肺降心,久則滋腎養脾,蓋本在腎,標在肺,腎暖則氣上升而肺潤,腎冷則氣不升而肺焦,故腎氣丸為消渴之良方也。”基于對腎虛的認識,認為消渴多本元虧損,當從根本滋養化源,在養陰的基礎上以補陽,在補陽的基礎上以益氣。多以補腎為要,當以右歸類八味、玉女煎、左歸丸、秘元煎類主之。唐代孫思邈在治消渴日飲一石水者方中選用了附子,同時在茯神丸等治消方劑中配伍了蓯蓉、桂心、巴戟天、杜仲、菟絲子等溫腎助陽之品,可見制方時亦不忘溫陽之法。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亦有:對于下焦火衰的消渴證“當以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清代林佩琴《類證治裁·三消》曰:“惟引火歸原,宜八味丸,使火歸釜底,水火既濟,氣上熏蒸,肺受津潤,消病自止……火衰不能化氣,氣虛不能化液者,益火之源,加減腎氣丸,或八味丸、右歸飲。無火而滑,小溲無度者,益陽固陰,鹿茸丸。”可見運用溫陽法治療消渴病具有重要作用[1]。
近代及現代許多醫學家治療糖尿病造詣深邃,用溫陽法治療糖尿病也不乏其人。主要以施今墨、祝諶予、任繼學、岳美中、趙錫武等為代表。
溫陽法治療糖尿病論文
1溯流尋源
中醫對糖尿病的研究已有久遠的歷史,對消渴病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并發癥等積累了豐富理論及實踐經驗。
首先在消渴病病機方面,消渴之證,首辨三消別臟腑,以定病位。因本病是全身性疾病,可影響體內多個臟腑,主要涉及脾、腎、肺、胃、肝臟,其病位多責之于腎。腎藏真陰而寓真陽,為水火之宅,腎火蒸化腎水,以滋養五臟之陰,使之滋潤而不燥,水火相濟,陰平陽秘,生化無窮。陽化氣,陰成形。若稟賦不足,腎陽虧虛,命門火衰,不能蒸化陰液,以榮養五臟,則五臟脆弱。腎陽虛不能蒸精化氣,上潤肺胃,則肺胃燥熱,出現口渴喜飲,多食善饑等消渴之征象。故消渴病的病機當以腎氣(陽)虛為本,陰虛燥熱為標。重視腎陽虛對消渴病的影響,歷代醫家皆有論述。如唐·王燾《外臺秘要》曰:“腰腎既虛冷,則不能蒸于上,谷氣則盡下為小便者也,故味甘不變……又肺為五臟之華蓋,若下有暖氣,蒸即肺潤,若下冷極,即陽氣不能升,……陰無陽而不升……譬如斧中有水,以火暖之……則暖氣上騰,故板能潤也。若無火力……此板終不可得潤也。”《景岳全書》“三消證無不由乎命門者也”。“有陽不化氣,則水津不布,水不得火,則有降無升,是所以直入膀胱,而飲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涸枯者,是皆真陽不足,火虧于下之消癥也。”明·趙獻可《醫貫》亦曰:“命門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氣,不能熏蒸,上潤乎肺,如斧底無薪,鍋蓋干燥,故渴,至于肺……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經,其所飲之水,未經火化,直入膀胱……飲一斗溺一斗,試嘗其味,甘而不咸而知矣。”故腎氣虛弱,陽氣衰微,上不能蒸騰津液于肺,下不能氣化達于膀胱,致開闔失職是消渴病的根本原因。在消渴病辨證論治方面,雖多運用滋陰清熱之法,而重視腎虛,溫陽治本,也屢見不鮮。《金匱要略》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張仲景以腎氣丸溫補腎陽治療消渴病,開創了溫陽之法。《醫宗金鑒》云:“……飲一溲一,其中無熱消耗可知矣。故與腎氣丸從陰中溫養其陽,使腎陰攝水則不直趨下源,腎氣上蒸則化生津液,何消渴之有耶?”腎氣丸在補腎養陽的基礎上,振奮下焦陽氣,增強人體氣化,而使水津上布。該方歷代引用不絕,開辨證論治之先河。李挺《醫學入門》論糖尿病之治:“治消渴初宜養肺降心,久則滋腎養脾,蓋本在腎,標在肺,腎暖則氣上升而肺潤,腎冷則氣不升而肺焦,故腎氣丸為消渴之良方也。”基于對腎虛的認識,認為消渴多本元虧損,當從根本滋養化源,在養陰的基礎上以補陽,在補陽的基礎上以益氣。多以補腎為要,當以右歸類八味、玉女煎、左歸丸、秘元煎類主之。唐代孫思邈在治消渴日飲一石水者方中選用了附子,同時在茯神丸等治消方劑中配伍了蓯蓉、桂心、巴戟天、杜仲、菟絲子等溫腎助陽之品,可見制方時亦不忘溫陽之法。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亦有:對于下焦火衰的消渴證“當以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清代林佩琴《類證治裁·三消》曰:“惟引火歸原,宜八味丸,使火歸釜底,水火既濟,氣上熏蒸,肺受津潤,消病自止……火衰不能化氣,氣虛不能化液者,益火之源,加減腎氣丸,或八味丸、右歸飲。無火而滑,小溲無度者,益陽固陰,鹿茸丸。”可見運用溫陽法治療消渴病具有重要作用[1]。
近代及現代許多醫學家治療糖尿病造詣深邃,用溫陽法治療糖尿病也不乏其人。主要以施今墨、祝諶予、任繼學、岳美中、趙錫武等為代表。
糖尿病屬虛寒者,主乎溫陽補虛、填髓固脫。施老最喜用黃芪配山藥,蒼術配玄參,認為黃芪補脾,山藥益腎,蒼術健脾,元參滋腎,一陰一陽,一脾一腎,用于治療糖尿病,可有降低血糖、減除尿糖之功。
任繼學教授善于吸取現代醫學的知識,融匯貫通。力主病位以散膏為本(“散膏”相當于西醫的胰腺),肺、脾胃、肝、腎、三焦為主之標,病機以燥為核心。然燥邪傷人必隨人身之氣而化,故有寒熱之分。任老認為:治療消渴病補陰養津不能成為正法,必須先辨其陰虛、陽虛,然后再動靜結合,陽虛補陽,以動配靜,于“陰中求之”,則陽動陰生,陰津自足;陰虛補陽,以靜配動,于“陽中求之”,則陰靜陽復,陰液乃化。終使“陽化氣,陰成形”,陰陽協調,津血自復,燥邪當除而病乃愈。任老常用自擬消渴方以附子2g,肉桂3g,溫陽氣而生津化液,即取“陽生陰長”之義,屢用屢驗。
張仲景治心病探究論文
【摘要】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中將心病分為“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證,其內容包含著豐富的治心病的學術思想。文章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張仲景治心病的溫補心陽法、溫通心陽法、清心安神法、養心安神法、和解安神法、補脾益心法、溫中寧心法、疏肝通陽法、溫腎寧心法、補腎瀉心法、陰陽并補法、化飲行氣法共十二法,充分體現了張仲景治心病的辨證論治的學術思想。
【關鍵詞】張仲景心病《傷寒論》
心病屬“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證的范疇。如《素問·臟氣法時論》云:“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靈樞·厥病篇》曰:“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張仲景繼承和發展了《黃帝內經》治心病的學術思想,在其《傷寒雜病論》中包含著豐富的心病辨證論治學術思想。現探討總結如下。
1溫補心陽法
心之搏動,脈之通暢,皆賴心陽之鼓動。若心陽虛無力鼓動心脈,則可見心煩,心悸,甚則驚狂。治宜溫補心陽。《傷寒論》61條:“下之后,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本條為下后發汗,津傷太過,陽隨津脫,故晝夜煩躁不得眠。干姜附子湯,即四逆湯去甘草,用干姜附子以勝陰復陽,不用甘草,恐其緩助陽之功。《傷寒論》64條:“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本條為發汗過多損傷心陽,空虛無主,故心下悸,虛則喜按。桂枝甘草湯用桂枝溫陽,炙甘草益氣,且可甘緩桂枝溫而不熱,不致汗出,并可辛甘化陽。《傷寒論》118條:“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本條為誤用火療而復下之,致心陽虛損,心神浮越。方用桂枝甘草湯加龍骨牡蠣溫補心陽并鎮心安神。《傷寒論》112條“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傷寒脈浮,本應解表,本條為誤用火劫,陽氣散亂而亡陽,驚狂不安。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用桂枝湯去芍藥以解表,因芍藥性味酸收陰柔,非陽虛所宜。加蜀漆以散火邪,加牡蠣龍骨以固亡脫之陽氣,并鎮浮越之心神。
2溫通心陽法
關于心力衰竭的中西治療進展
心力衰竭患者在經過標準的三聯(地高辛、ACEI和利尿劑)治療,對可能祛除的導致心力衰竭惡化的原因也得到糾正以后,其心力衰竭的癥狀仍然反復發作或持續存在,則稱為頑固性心力衰竭或難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heartfailure,RHF)。此類患者多是心肌病變進入了不可逆階段。近年來西醫對RHF發生發展機制有了深刻認識,但療效并不顯著,而中西醫結合治療擴寬治療途徑,成為治療的新趨勢。現就近幾年的中西醫治療RHF進展作一綜述。
[關鍵詞]難治性心力衰竭;中西醫結合
1西醫進展
RHF的病理生理[1]歸納為:(1)嚴重的基礎疾患;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嚴重、高心病高血壓未能控制、心律失常未得到控制等;(2)內分泌機能失調;(3)心臟受體異常變化;(4)難以糾正的電解質紊亂;(5)氧自由基增加;(6)微循環障礙。
1.1洋地黃RADIANCE和PROVED研究表明嚴重心力衰竭、胸部X線心臟增大以及NYHA心功能Ⅱ~Ⅲ級心力衰竭病人對洋地黃的長期應用具有很好的效果[2]。在嚴重心肌病變特別是一些心力衰竭的基礎心臟疾患發展到不可逆的程度時,洋地黃的中毒量和治療量非常接近,此時選用小量快速的洋地黃制劑可能會減少中毒的可能性。
1.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對羥苯心安等[3]。間斷滴注多巴酚丁胺(每周滴72小時)可使RHF患者的心功能持續改善,同時還能促進心肌超微結構的修復。此外發現兩種口服多巴胺類似藥物——左旋多巴(Levodopa)和多巴胺異丁酯(ibopamlne)對RHF亦有療效。
傷寒方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研究論文
【摘要】《傷寒論》為一部以治療外感疾病為主的專著,但其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其中許多方藥同樣可用于內傷疾病。高血壓病為現代西醫病名,可歸入中醫內傷雜病的范疇。目前,中醫界不少人一見高血壓病不辨證即對號入座認為“肝陽上亢”,套用清肝、平肝法,已落入“中藥西用”的窠臼,療效有限。筆者采用辨病和辨證結合的方法,用傷寒方五苓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承氣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吳茱萸湯等配合降壓藥治療高血壓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五苓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大承氣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吳茱萸湯;原發性高血壓
發性高原血壓是指目前尚未闡明其原因的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中醫學無高血壓病病名,而早在《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中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的記載。“眩暈”、“頭痛”等病癥的描述與高血壓病的一般臨床癥狀相近。對高血壓病患者發生心、腦、腎并發癥進行中醫診斷時,則可分別歸于“心悸”、“胸痹”、“中風”、“水腫”等病證中進行辨病辨證治療。筆者在臨床中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掌握傷寒方所治病證的病機,運用傷寒方結合西藥治療高血壓病,取得較好療效,現介紹如下。
1五苓散
五苓散首見于《傷寒論·太陽病篇》,由豬苓、茯苓、澤瀉、桂枝及白術組成。五苓散作為“太陽膀胱蓄水證”的主方具有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之功能。
水飲、濕邪蘊結于下焦,本可就近從小便而去,但膀胱氣化不行,水無去路,反逆而上行,則吐涎沫而頭眩,腹脹滿或水腫身重,小便不利,水動于下,則臍下悸動沖逆。飲在下焦,當從小便去之,治用五苓散化氣行水,使水氣下行。方中重用澤瀉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達膀胱,利水滲濕;茯苓、豬苓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增強利水蠲飲之功;加白術健脾氣而運化水濕,桂枝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助膀胱氣化。澤瀉、白術有降壓作用,澤瀉、茯苓有降脂作用,整方有利尿、降壓等作用。筆者臨床用本方加減治療具有頭眩、心悸、小便不利及舌質淡胖有齒痕等特點的高血壓。
心律失常治療研究論文
【關鍵詞】心律失常痰瘀阻絡溫陽化痰祛瘀通絡瓜蔞桂枝湯溫膽湯
心律失常,屬于中醫“心悸”“驚悸”“怔忡”等范疇,臨床表現為自覺心搏異常,忐忑不安,神情緊張,心跳快速或緩慢,或忽跳忽止,癥狀呈陣發性或持續不解,常伴胸悶咽堵,頭暈乏力,心煩等癥,老年患者可伴胸部陣痛、氣短,甚則汗出、肢冷,嚴重者出現暈厥或猝死,可有疾、數、緩、遲、促、結、代等異常脈象。心電圖可見頻發、偶發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或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及房顫等。
1痰瘀阻絡是心律失常發病的重要因素
氣血虧虛是心律失常發病的根本原因。《內經》中形象地記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心中澹澹大動”“心惕惕如人將捕之”“心如懸若饑狀”。究其病因,不外六淫外襲,內侵于心;或七情損傷心脈;或飲食失節,損傷脾胃,痰濕內生,阻礙氣機而發病;或病后虛損,氣血陰陽不足等。屬本虛標實之證,虛者為氣、血、陰、陽虧損,使心失所養而生心悸;標實為痰火擾心、水飲凌心、心血瘀阻,使氣血運行不暢,引起心悸。病本在心,關乎五臟,其證候常因人而異,一般以虛實夾雜為多見,辨證以虛實為綱。痰濁、瘀血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是頑固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產物。痰濁、瘀血既可相互轉化,又可相互為病。痰濁既成,留而不去,阻滯氣機,氣之升降出入不暢則血流滯緩,留而成瘀;又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運血無力則留而成瘀。《素問·痹論》云:“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醫宗金鑒》云:“(脈)沉弦細滑大小不勻,皆痰氣為病。”《證治匯補·驚悸怔忡》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者血,心血一虛,神氣失守,神去則舍空,舍空則郁而生痰,痰居心位,以驚悸之所以肇端也。”《諸病源候論·痰飲病諸候》云:“諸痰者,此由血脈壅塞,飲水結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可見瘀血可以轉化為痰濁,瘀有堅結之性,痰稟膠著之質,無論何者為先,終成痰瘀互結之勢。因虛致瘀生痰是心悸發病的根本,痰瘀互結是心律失常發病的重要原因[13]。
2溫陽祛痰、化瘀通絡是其主要治法
此型患者除心悸外,還兼見胸悶胸痛、心慌氣憋、脘痞納呆、舌青苔膩等,痰濕化熱者則有苔黃膩,脈濡數等證候。治療的基本方法是通陽化痰,祛瘀通絡。筆者臨床常用瓜蔞桂枝湯合溫膽湯加減。方藥組成:瓜蔞12g,桂枝10g,丹參15g,枳實10g,竹茹10g,半夏10g,遠志10g,茯苓15g,陳皮10g,紅花10g,炙甘草6g。方中桂枝、瓜蔞溫通心陽,化痰宣痹;半夏、茯苓、遠志、竹茹祛痰除濕,茯苓又有助桂枝溫陽利濕的功效;丹參、紅花活血化瘀通絡;枳實、陳皮行氣舒脾;炙甘草既可補益心脾,又能調和諸藥[45]。
心力衰竭的中西治療進度
1西醫進展
RHF的病理生理[1]歸納為:(1)嚴重的基礎疾患;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嚴重、高心病高血壓未能控制、心律失常未得到控制等;(2)內分泌機能失調;(3)心臟受體異常變化;(4)難以糾正的電解質紊亂;(5)氧自由基增加;(6)微循環障礙。
1.1洋地黃RADIANCE和PROVED研究表明嚴重心力衰竭、胸部X線心臟增大以及NYHA心功能Ⅱ~Ⅲ級心力衰竭病人對洋地黃的長期應用具有很好的效果[2].在嚴重心肌病變特別是一些心力衰竭的基礎心臟疾患發展到不可逆的程度時,洋地黃的中毒量和治療量非常接近,此時選用小量快速的洋地黃制劑可能會減少中毒的可能性。
1.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對羥苯心安等[3].間斷滴注多巴酚丁胺(每周滴72小時)可使RHF患者的心功能持續改善,同時還能促進心肌超微結構的修復。此外發現兩種口服多巴胺類似藥物--左旋多巴(Levodopa)和多巴胺異丁酯(ibopamlne)對RHF亦有療效。
1.3磷酸二酯酶抑制劑代表藥有氨聯吡啶酮(amrinone)和氫甲苯咪酮(fenoximone)。有人提出酌情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短期使用甲狀腺激素[4].
1.4利尿劑病情穩定的心力衰竭病人癥狀復發或惡化,大多數是由于沒有維持適當的體液平衡,因而利尿劑是心力衰竭病人最有效的藥物[5].正確的利尿劑劑量應當是以防止過量的體液儲留為原則。襻利尿劑最重要,以速尿最為常用。一些病人對布美他尼反應更好,但價格較貴并有引起肌痛的副作用。Tosemide更容易被胃腸道吸收、藥物峰水平更高、作用時間更長,但是臨床應用的資料較少。
中醫藥防治心力衰竭的方式
【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發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心力衰竭在中醫屬“胸痹”“喘證”“水腫”“痰飲”等范疇。近年研究發現,中醫藥在防治心力衰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與西醫治療具有協同作用,能夠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改善生活質量、改善心功能、減輕心室重構。本文通過綜述近幾年中醫藥防治心力衰竭的研究,分析中醫藥干預心力衰竭的機制及存在的問題,以此為深入研究中醫藥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及優勢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醫藥;心力衰竭;機制;綜述
心力衰竭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據統計,至2030年,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將增加25%,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療支出將增加2倍[1]。因此,深入研究心力衰竭的發病機制及相關治療,對于降低心力衰竭發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心力衰竭在中醫學屬“胸痹”“喘證”“水腫”“痰飲”等范疇。中醫藥防治心力衰竭有獨特而顯著的優勢,能夠改善心功能、緩解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本文對近幾年中醫藥防治心力衰竭的研究現狀做簡要綜述。
1病名、病因、病機
根據傳統中醫對心力衰竭病因病機、癥狀、治法的描述,推測其與“心痹”“心水”“心脹”“水腫”“痰飲”“喘證”等病有相通之處。《素問·痹論篇》曰:“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干善噫,厥氣上則恐。”《靈樞經·脹論》云:“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又云:“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云:“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論心病治法》提出“心臟麻痹”,曰:“心者,血脈循環之樞機也,心房一動則周身之脈一動,是以心機亢進,脈象即大而有力,或脈搏更甚數;心臟麻痹,脈象即細而無力,或脈搏更甚遲,是脈不得其平,大抵由心機亢進與心臟麻痹而來也。予以知心之病雖多端,實可分心機亢進、心臟麻痹為二大綱。”心力衰竭之病因,可分為外邪、飲食、情志、過勞等方面。如《素問·痹論篇》:“脈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心……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于風寒濕之氣也。”外感風寒濕之邪,反復犯心,至心脈不通,發為心衰。《素問·五臟生成篇》曰:“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曰:“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甘,心氣喘滿。”《素問·舉痛論篇》提出的“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說明過食肥甘厚味、思慮過度過勞皆可致心衰。心力衰竭的病機多屬本虛標實,虛實夾雜。初以各種原因導致心氣被耗,陽虛為氣虛之漸,久之則心陽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血行漸緩則為血瘀,《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曰:“血不利則為水”。血瘀則生水濕,聚而生痰飲。故心力衰竭的病機以心氣虛、心陽虛等為基礎,血瘀為其核心環節,主要病理產物是水濕和痰飲。其病位在心,久之可累及其他臟腑如脾、腎、肺等。
2心力衰竭的辨證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