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治療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30 03:25:00
導語:心律失常治療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心律失常痰瘀阻絡溫陽化痰祛瘀通絡瓜蔞桂枝湯溫膽湯
心律失常,屬于中醫“心悸”“驚悸”“怔忡”等范疇,臨床表現為自覺心搏異常,忐忑不安,神情緊張,心跳快速或緩慢,或忽跳忽止,癥狀呈陣發性或持續不解,常伴胸悶咽堵,頭暈乏力,心煩等癥,老年患者可伴胸部陣痛、氣短,甚則汗出、肢冷,嚴重者出現暈厥或猝死,可有疾、數、緩、遲、促、結、代等異常脈象。心電圖可見頻發、偶發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或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及房顫等。
1痰瘀阻絡是心律失常發病的重要因素
氣血虧虛是心律失常發病的根本原因。《內經》中形象地記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心中澹澹大動”“心惕惕如人將捕之”“心如懸若饑狀”。究其病因,不外六淫外襲,內侵于心;或七情損傷心脈;或飲食失節,損傷脾胃,痰濕內生,阻礙氣機而發病;或病后虛損,氣血陰陽不足等。屬本虛標實之證,虛者為氣、血、陰、陽虧損,使心失所養而生心悸;標實為痰火擾心、水飲凌心、心血瘀阻,使氣血運行不暢,引起心悸。病本在心,關乎五臟,其證候常因人而異,一般以虛實夾雜為多見,辨證以虛實為綱。痰濁、瘀血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是頑固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產物。痰濁、瘀血既可相互轉化,又可相互為病。痰濁既成,留而不去,阻滯氣機,氣之升降出入不暢則血流滯緩,留而成瘀;又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運血無力則留而成瘀。《素問·痹論》云:“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醫宗金鑒》云:“(脈)沉弦細滑大小不勻,皆痰氣為病。”《證治匯補·驚悸怔忡》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者血,心血一虛,神氣失守,神去則舍空,舍空則郁而生痰,痰居心位,以驚悸之所以肇端也。”《諸病源候論·痰飲病諸候》云:“諸痰者,此由血脈壅塞,飲水結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可見瘀血可以轉化為痰濁,瘀有堅結之性,痰稟膠著之質,無論何者為先,終成痰瘀互結之勢。因虛致瘀生痰是心悸發病的根本,痰瘀互結是心律失常發病的重要原因[13]。
2溫陽祛痰、化瘀通絡是其主要治法
此型患者除心悸外,還兼見胸悶胸痛、心慌氣憋、脘痞納呆、舌青苔膩等,痰濕化熱者則有苔黃膩,脈濡數等證候。治療的基本方法是通陽化痰,祛瘀通絡。筆者臨床常用瓜蔞桂枝湯合溫膽湯加減。方藥組成:瓜蔞12g,桂枝10g,丹參15g,枳實10g,竹茹10g,半夏10g,遠志10g,茯苓15g,陳皮10g,紅花10g,炙甘草6g。方中桂枝、瓜蔞溫通心陽,化痰宣痹;半夏、茯苓、遠志、竹茹祛痰除濕,茯苓又有助桂枝溫陽利濕的功效;丹參、紅花活血化瘀通絡;枳實、陳皮行氣舒脾;炙甘草既可補益心脾,又能調和諸藥[45]。
3體會
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西藥治療有較好療效,但長期服用西藥出現療效減弱,或限于毒副作用而不能堅持服藥者,也不在少數。運用中醫理論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即可掌握心悸發生發展規律,認清病變深淺,悉知病情輕重,看透疾病轉歸,如心悸涉氣、涉血病淺,傷陰者病深,陰傷及陽者病重,陽衰欲脫者病危。中醫藥從氣血陰陽及五臟的根本變化而治,療效確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及減少終末事件的發生率,取得較好療效。
【參考文獻】
[1]陳可冀,陳耀青.中醫藥抗心律失常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雜志,1991,11(7):45.
[2]楊連利.心律失常的辨證治療[J].中華現代中西醫雜志,2001,4(5):30.
[3]龔少愚.心律失常中醫治法淺析[J].陜西中醫雜志,2002,4(26):23.
[4]上海市衛生局.上海市中醫病證診療常規[M].2版.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3:35.
[5]孫建芝.痰濁證微觀辨證指標的實驗研究[J].河南中醫,1996,(2):21.
- 上一篇:哮咳喘顆粒抗炎作用研究論文
- 下一篇: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療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