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生產范文10篇

時間:2024-03-24 14:57:0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晚秋生產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晚秋生產

鄉晚秋生產的意見

今年上半年,我鄉小春糧油喜獲豐收,大春實現滿栽滿插,畜牧產業蓬勃發展。為了繼續保持這種良好發展勢頭,充分利用秋季自然和農業資源,確保全年增產增收目標的實現。現結合我鄉實際,特對發展晚秋生產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

晚秋生產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中央、省、市、縣相繼出臺的支農惠農政策,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種植、養殖熱情,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各村要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要早謀劃、早準備、早安排、早行動,做到思想上有目標、工作上有安排、措施上有保障,切實抓好服務,加強督促檢查,大力發展晚秋生產,千方百計挖掘農業生產潛力,極力提高晚秋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確保今年晚秋生產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二、明確目標,科學布局

(一)目標任務

各村、鄉級有關部門要根據農業生產特點,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優勢和農戶種、養習慣,搞好晚秋生產規劃、布局,全面落實晚秋生產計劃。全鄉規劃種植晚秋作物3300畝,其中晚秋糧食作物3800畝(蓄留再生稻1000畝,栽種秋玉米200畝,秋紅紅苕300畝,秋洋芋1500畝,秋大豆、秋高粱、秋蕎等100畝),力爭晚秋糧食總產335200公斤以上;秋菜3000畝。晚秋畜牧生產種植飼料作物及牧草200畝,增養家畜4500頭,增養家禽4500只。晚秋蠶桑生產飼養秋蠶18張,產繭453公斤以上,平均單產突破26公斤。實現人平二分糧二分菜,人均增收100元的總體目標。

查看全文

市晚秋生產現場會上的講話

今天,經*市長同意,受*常務副書記委托,決定在*召開全市晚秋生產現場會。主要目的是傳達貫徹省政府8月29日在南充召開的全省晚秋生產現場會精神,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防災抗災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安排部署全市晚秋生產、防汛抗旱等工作。會前,大家參觀了*縣的晚秋生產現場,聽了經驗介紹。希望大家認真傳達落實好會議精神,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抓好晚秋生產,確保全市大災之年,糧食穩產,農民增收不降,實現“重災少減產、不減收;輕災要穩產,不減收;無災要增產增收”的目標。下面我就全市晚秋和防汛抗旱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抓住時機,搞好“三秋”工作

(一)抓好“秋收”。今年,除*部分地區因旱情對水稻產量有一定影響外,全市水稻總體上是一個豐收年。當前正值水稻收獲期,截止8月30日,全市已收割水稻127.1萬畝,占37%;已收玉米52.3萬畝,占79%。各地要抓住晴好天氣搶收大春作物,成熟一塊,搶收一塊,做到顆粒歸倉。在搶收工作中,要切實落實好燃油補貼,組織機手,加大機械收割力度。同時,要抓好秸稈禁燒工作。

(二)抓好“秋種”。據8月30日統計,全市已播栽晚秋作物86.6萬畝,占計劃的40%。晚秋生產在我市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利用晚秋光熱資源,大力發展晚秋生產,對滿足城鄉人民生活需要,促進農民增收,增加社會有效供給意義重大。要確保完成全市秋種為農民人均增收10元錢的任務。

(三)搞好“秋養”。抓好家禽家畜的秋養和秋防工作,增養小家禽畜,實現多養促增收,力爭秋養為農民人均增收15元。

(四)抓市場。全市要顧全大局,給各兄弟市、州讓出成都市場、讓出口岸、讓出利益。千方百計開辟境外市場。各區(市)縣政府應組織蔬菜、水果營銷大戶同境外有關經銷商,召開營銷會,主動出擊占有境外市場。*縣、大邑縣、彭州市要率先垂范,作出表率。

查看全文

晚秋生產工作會的講話

同志們:

在今年這個特殊年份,奪取晚秋豐收具有特別的意義,不僅可以有效彌補地震災區損失,促進全省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而且可以為奪取抗震救災全面勝利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為實現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今年晚秋生產,早在今年7月中旬召開的全省夏季農業工作座談會上就對晚秋生產作了安排部署,7月下旬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切實抓好2008年晚秋生產的意見》。當前,正處于再生稻蓄留的關鍵時段,也是其他晚秋作物生產準備的重要時期。我廳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落實省政府的安排部署,進一步細化晚秋生產的各項措施,并研究謀劃明年小春生產。

剛才,瀘州、自貢、宜賓、眉山和南充5個市,分別就晚秋生產、糧油高產創建等工作,作了很好的發言。他們的發言各有側重、各有所長,值得各地學習借鑒。廳糧油處、經作處、植保站分別就相關工作講了很好的意見。下面,我著重講四個問題。

一、關于晚秋生產

今年以來,全省農業部門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先后克服了去年秋播的濕害、年初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5.12”特大地震災害以及大春病蟲為害等帶來的不利影響,小春已豐收到手。據統計,全省小春糧食總產達到761.7萬噸,比上年增產6萬噸,連續五年增產。油菜籽總產達到189.5萬噸,比上年增產17.4萬噸,增10.1%,再創歷史最好水平。從各地調查的情況看,全省1400萬畝春玉米已基本收獲,預計總產增加2億斤以上,是上世紀末大抓“玉米工程”以來,生產水平最高的一年。不少地方也反映,水稻生產是近七、八年以來形勢最好的一年,如后期不遇大的自然災害,有望獲得豐收。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要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當前生產上還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水稻穗期病蟲害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受7月下旬以來雨日明顯增多的影響,川東南再生稻區稻縱卷葉螟,川西北穗頸瘟、稻曲病和近期大量遷入的稻飛虱,對水稻后期生產構成較大威脅。二是農資貨緊價高。目前全省尿素平均市場零售價每噸2300元左右,部分地方化肥價格突破最高零售限價。農藥價格總體上也比去年漲10%~20%,直接影響農民晚秋生產投入積極性。三是秋馬鈴薯種薯供應問題多。受“5.12”地震災害影響,部分馬鈴薯良繁基地遭到破壞,產量損失較大,據測算,全省秋馬鈴薯種薯缺口在30萬噸左右,約占種薯需求量的一半。而且種薯價格高,部分地方每公斤達到2元左右,比去年高40%左右。此外,地震災區農民財產損失大,災后恢復重建任務重,直接投入農業生產的資金極為有限,勞動力不足的矛盾將更加突出。以上因素都將直接影響今年的晚秋生產。

省政府今年下達的晚秋生產目標任務是:晚秋糧食作物面積達到1600萬畝,種植秋菜500萬畝;力爭晚秋糧食總產量達到190萬噸以上;實現農民人均增收5元。各地要進一步增強抓好今年晚秋生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按照“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主作,開發特色,增加產量,提高效益”的思路,堅持抗災奪豐收的思想,加強領導、明確責任,突出抓好面積、技術、資金、物資“四落實”。

查看全文

晚秋生產任務通知

各街鎮鄉人民政府(辦事處),縣府有關部門: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目標。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將**年晚秋生產任務下達給你們,請各地認真研究狠抓落實。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晚秋作物具有成本低、時間短、產量高、品質優、商品率高、效益好的特點。特別是再生稻、再生高粱、稻草覆蓋秋洋芋等商品率高,效益十分可觀,被譽為農業的“新三絕”。各級各部門務必要加強晚秋生產的領導,把發展晚秋生產作為調整種植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強宣傳,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推廣典型增收經驗和技術,引導群眾多種和種好晚秋作物,做到領導到位、宣傳到位、認識到位、措施到位,確保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

二、合理規劃,狠抓關鍵

再生稻是晚秋生產的重點,其次是秋洋芋、再生高粱、秋紅苕、秋大豆、秋花生。各街鎮鄉和農業有關部門一定要按照“講求條件,科學規劃,注重規模,突出效益”的原則,以街鎮鄉為單位,實行整村、整社集中規劃,成片種植,提高農業比較效益。一是要適時施足促芽肥,以社為單位,以“四統一”(統一收款、統一購肥、統一施肥時間和用量、統一組織專業隊施肥)為手段,確保大面積施足尿素15公斤/畝,高產示范片施足尿素20公斤/畝。石馬、萬古片區務必在7月30日前完成施肥,其余片區(龍崗、三驅、龍水、郵亭等)在8月2日前施完。二是大春生產已進入關鍵時期,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突出抓好以三代螟蟲、稻縱卷葉螟及紋枯病為主的病蟲害防治。三是堅持看芽收割頭季,高留稻樁,保留到二芽,在稻樁行間采取稻草覆蓋,實行保護性耕作。同時抓好蓄水防旱工作,力爭奪取大春和再生稻豐收。

查看全文

晚秋生產及來年小春生產會發言要領參考

一、準確把握今年特大干旱給我區農村、農業和農民帶來損失的嚴峻形勢,統一思想,進一步提高對抓好晚秋及明年小春生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一定要有足夠清醒的認識,對于這場特大旱災所帶來的嚴重后果。要有一種危機感和責任感。區是山區,原本能排能灌的耕地就不多,人均占有量就不大,近年來鄉村、公路、鐵路等建設用地卻在大幅度增加,耕地在逐年減少,全區生產出的糧食也就只能大體堅持供求基本平衡;同時由于近幾年來天氣總體比較風調雨順,農業生產連年獲得豐收,農民群眾貯藏糧食的習慣也隨之發生改變,多數農民采取留足基本口糧后,就將多余的糧食賣了或加工成飼料發展養殖業了多數家庭余糧不多。而這場災害使大面積的農民減產減收,特別是水稻、玉米等大春糧食作物減產嚴重。可以推斷:第一,因為這場干旱,有少數農戶由于大春收不上、家里沒有余糧,馬上就可能要鬧秋荒了第二,今年農村的冬餓水平將遠遠高于往年,量大而面廣,完全靠政府的慣例救濟肯定是不行的第三,明年的春荒將會加重,對2007年的農業農村發展帶來不穩定因素;第四,今年的減產減收會造成局部越溫人口返貧,將會加大扶貧攻堅、整村推進的難度;第五,從長遠看,還將影響我區“十一本文來自轉載請保管此標記。五”規劃的實施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順利推進。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貧困群眾、局部災民的吃飯問題,也就是一個糧食問題,總理曾經指出:糧食始終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基礎,任何時候都不能出現閃失。陳光國副市長在全市農業工作會上指出:今年的晚秋生產一仗是非打不可,而且是非打好不可,必需守住晚秋生產這一道防線。學普書記在抗旱救災緊急工作會上月日區委常委會上多次指出,要抓好晚秋糧食和小春糧食生產,并要求迅速召開會議,集中安排安排,旱災損失晚秋、小春補。因此,全區各級各相關部門務必引起高度重視,按8月10日全區抗旱救災工作緊急會上提出的三保三防”要求,抓好保人畜飲水和防森林火災工作的同時,緊急動員起來,把抗旱救災的重點轉向生產自救,把大種晚秋、大種小春作為當前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重點工作,抓緊、抓實、抓好。以達到大種晚秋緩解冬餓救濟壓力和早抓小春減輕春荒救濟壓力”目的從根本上保證2007年農業農村工作開好局,起好步,確保大災之后無大荒,促進農村人心安寧,社會穩定。

區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夏旱連伏旱,入春以來。繼續干旱高溫超越100天,全市10個遭受50年一遇特大干旱的重災區之一。日以來,全區總降水量僅為173.8mm而蒸發量卻高達573.6mm極端高溫大于35℃的天數達到19天,大于37℃以上的天數達到4天,最高溫度更是高達39.5℃,年有氣象記錄以來,降水量最少、蒸發量最大、溫度最高、干旱繼續時間最長的年份。全區的旱情特別嚴重,旱災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全區30個街道鎮鄉222個村(居委)不同水平受災,截止月日,全區農經作物受旱面積達44.88萬畝,絕收面積高達8.21萬畝。更為嚴重的特大旱災造成全區19.6萬人、19.5萬頭牲畜飲水困難。有64個村(居委)6.7萬人嚴重缺水,其中7個鎮鄉20個村(居委)1.25萬人有一個多月時間完全靠車輛送水吃。初步估計,旱災造成糧經作物的直接經濟損失近1.5億元,全區農民人均損失達350元以上。如新華從月日開始,僅下過一場雨,糧經作物大面積絕收,烤煙嚴重缺水假熟,煙葉質量下降,可以說是局部地方的農民群眾受到傷元氣”性的損失。

二、緊急行動起來,廣泛深入發動,科學合理規劃,切實抓好晚秋和明年小春生產,努力搞好生產自救

特大旱災已給我區農村和農民造成了巨大損失,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但只要因勢利導、趨利避害,也可能給農村和農業帶來一次機遇,通過大種晚秋和大抓小春生產,有可能給我區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和晚秋、小春種植習慣帶來一次變革,使農業種植結構和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要把今年晚秋和明年小春生產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第一,扎實抓好以秋洋芋和秋菜為重點的晚秋生產,努力彌補災害損失。要及時廣泛動員群眾,充分利用青蒿、烤煙采收后的空地和絕收后的水稻、玉米地等,特別是新華、水田、兩河、濯水、鄰鄂等重災區,要把晚秋當成一季大春來辦,大種以秋菜、秋洋芋為主的晚秋作物。全區規劃種植晚秋作物8萬畝,其中秋紅苕0.5萬畝,秋洋芋3.5萬畝(稻草覆蓋秋洋芋1.5萬畝),秋蕎1萬畝,秋菜種植3萬畝。要扎實抓好新品種、新技術推廣,促進晚秋生產,今春我區繁殖了近500萬公斤脫毒馬鈴薯鄂薯3號,可滿足種植需要,區政府將下決心推廣稻草覆蓋栽培技術,抓好1.5萬畝脫毒馬鈴薯和高山蘿卜、蔬菜基地建設。

查看全文

全鎮抓好晚秋生產工作意見

為確保全面完成我鎮全年農業農村經濟目標任務,實現糧食增產穩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現就切實抓好晚秋生產工作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抓好實施。

一、目標任務

全鎮計劃種植晚秋作物4400畝,其中晚秋糧食作物播面達3900畝。糧食作物中秋洋芋3000畝,(稻草履蓋栽培300畝),秋玉米600畝,其他雜糧(秋大豆、秋高糧)300畝;秋菜1500畝。

二、工作重點

各村、社區要按照“主攻秋洋芋,擴大秋玉米,開發秋雜糧,多種秋季菜”的思路,因地制宜抓好晚秋生產。

(一)主攻秋洋芋。秋洋芋種植技術成熟,經濟價值高,是我鎮晚秋生產的重點。一是主推技術。繼續推廣稻草履蓋免耕栽培技術和秋洋芋油菜套種技術。二是選用良種。選用脫毒高產良種作為秋洋芋主推品種。三是實行小整薯催芽播種,增放有機肥,提高產量,增加種植效益。

查看全文

局長在晚秋生產動員會講話

同志們:

一、關于晚秋出產

本年以來,全省農業部分在各級黨委、當局的剛強指導下,先后克制了上一年秋播的濕害、年頭的低溫雨雪冰凍災禍、“5.12”特大地動災禍以及大春病蟲為害等帶來的晦氣影響,小春已豐盈到手。據計算,全省小春糧食總產到達761.7萬噸,比上年增產6萬噸,延續五年增產。油菜籽總產到達189.5萬噸,比上年增產17.4萬噸,增10.1%,再創前史最好程度。從各地查詢的狀況看,全省1400萬畝春玉米已根本收成,估計總產添加2億斤以上,是上世紀末大抓“玉米工程”以來,出產程度最高的一年。不少當地也反映,水稻出產是近七、八年以來情勢最好的一年,如后期不遇大的天然災禍,有望取得豐盈。然則,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要攫取全年糧食豐盈,當時出產上還面對一些不容無視的堅苦和問題:一是水稻穗期病蟲害防治情勢仍然嚴肅。受7月下旬以來雨日分明增多的影響,川東南再生稻區稻縱卷葉螟,川西北穗頸瘟、稻曲病和近期很多遷入的稻飛虱,對水稻后期出產組成較大要挾。二是農資貨緊價高。當前全省尿素均勻市場零售價每噸2300元左右,局部當地化肥價錢打破最高零售限價。農藥價錢總體上也比上一年漲10%~20%,直接影響農人晚秋出產投入積極性。三是秋馬鈴薯種薯供給問題多。受“5.12”地動災禍影響,局部馬鈴薯良繁基地遭到毀壞,產量損掉較大,據測算,全省秋馬鈴薯種薯缺口在30萬噸左右,約占種薯需求量的一半。并且種薯價錢高,局部當地每公斤到達2元左右,比上一年高40%左右。此外,地動災區農人財富損掉大,災后恢復重建義務重,直接投入農業出產的資金極為有限,勞動力缺乏的矛盾將愈加凸起。以上要素都將直接影響本年的晚秋出產。

省當局本年下達的晚秋出產目的義務是:晚秋糧食作物面積到達1600萬畝,栽種秋菜500萬畝;力爭晚秋糧食總產量到達190萬噸以上;完成農人人均增收5元。各地要進一步加強抓好本年晚秋出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依照“量體裁衣,發揚優勢,凸起主作,開拓特征,添加產量,進步效益”的思緒,抗災奪豐盈的思維,增強指導、明白責任,凸起抓好面積、技能、資金、物資“四落實”。

(一)抓好面積落實。沒有面積,就沒有產量和效益。要經過審核面積義務、組織種子(種苗)、供給農用物資、展開技能培訓等辦法,確保晚秋面積義務落實到田。再生稻歷來是我省晚秋糧食出產的重點,務必包管全省再生稻有收面積到達425萬畝以上,總產到達40萬噸以上。各再生稻主產區和適合區要確保蓄留技能落實到位,完成蓄留一片、成功一片;次適合區要落實好留樁、施肥、化控等要害技能,全力進步蓄留成功率。秋馬鈴薯以其開展敏捷、效益較高,已成為我省晚秋出產的又一亮點。各地要實時落實種源,搞好組織供給,經過增種、套種,確保全省面積到達480萬畝以上,總產原糧46萬噸以上。秋菜是農人增收的主要起原。要依據區域特點和市場需求,指導農人穩妥開展秋菜。淺丘平壩的城郊重點開展速生葉菜類,遠離城區的深丘、低山區重點開展儲運便利的根莖菜類,高山區要充沛應用反時節優勢,出產9-10月份上市的優質蔬菜。還,秋紅苕、秋玉米和二季玉米、秋大豆等,也要包管落實方案栽種面積。

(二)抓好技能落實。各地要經過多種方法,培訓晚秋作物高產栽培技能,進步技能到位率和到田率。要層層樹立示范樣板,輻射帶動大面積出產技能推行。還,要及早研討制訂晚秋作物防災減災技能預案,防止和削減災禍損掉。再生稻重點抓好健身栽培、早施重施促芽肥、完熟收割、高留稻樁、“九二〇”化控及病蟲防治等技能。秋馬鈴薯重點抓好催芽播種、稻草掩蓋免耕栽培、套作栽培等技能;秋菜重點抓好培養壯苗、設備栽培、病蟲綠色防控等技能。

查看全文

農業局發展晚秋生產工作匯報

6月份以來我縣遭受嚴重的旱災,農業生產損失較大。為彌補大春損失,農業局積極采取措施,大力指導發展晚秋生產。現將我局指導晚秋生產一月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制定了縣晚秋生產實施意見

按照縣政府大春損失晚秋補的要求,縣農業局代縣政府擬定下發了《縣2014年晚秋生產的實施意見》。根據《意見》要求,我縣2014年晚秋生產總面積18萬畝,其中秋洋芋6萬畝,秋蕎3萬畝、秋紅苕3萬畝、秋菜6萬畝。力爭全縣晚秋糧食總產達到1萬噸,實現農民人均增收30元。

二、積極搞好晚秋生產技術培訓

組織農業科技人員深入晚秋生產第一線,抓晚秋生產技術培訓。共計開展技術培訓15場次,培訓人員達3000余人,印發技術資料3000余份,設立培訓現場15個。

三、抓好晚秋生產示范現場

查看全文

秋冬農作物生產工作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府有關部門:

持續干旱少雨天氣,給我縣小春、大春農作物生長造成很大影響,導致全縣農作物損失嚴重。為促使大災之年糧食總產穩定和農民增產增收,抓好今年的晚秋生產極為重要。各鄉鎮部門要高度重視、及早謀劃,按照“大春損失晚秋補”原則,把晚秋生產作為全年糧食生產的重頭戲”作為促農增收的重大舉措抓緊抓實,筑牢全年糧食生產的最后一道防線。現就做好年晚秋生產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理清思路,明確任務

(一)指導思想。全面奪取抗旱救災攻堅戰的勝利,充分發揮區域優勢,突出區域特色,努力增擴面積,科學合理布局,優化品種(質)結構,狠抓科技興糧,加強技術集成,著力提高單產,確保增產增收。

(二)總體思路。主攻秋蕎,狠抓秋洋芋,突出秋紅苕,開發秋大豆,大種秋季菜。

(三)目標任務。全縣晚秋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3萬畝,其中秋蕎9萬畝,秋洋芋8萬畝,秋苕4萬畝,秋大豆2萬畝;實現晚秋糧食總產4.1萬噸以上;秋菜種植面積12萬畝,總產18萬噸以上。

查看全文

農業局小春生產工作安排

各鎮鄉(民族鄉)、涉農街道農業服務中心,委屬各單位:

為切實抓好晚秋和年小春生產,確保全年農業生產的全面豐收,現就年晚秋生產和年小春生產工作通知如下:

一、突出工作重點,狠抓晚秋生產

(一)發展思路。根據我區生態特點,本著“宜糧則糧、宜菜則菜”的原則,中、高山區域以種秋洋芋為主;在低海拔區域大力發展秋紅苕和稻草洋芋,適度發展再生高粱、秋玉米和早秋蔬菜;在海拔400米以下區域有水源保證且頭季病蟲較輕的稻田蓄留再生稻。

(二)晚秋生產計劃。晚秋糧食生產計劃面積25萬畝,其中秋洋芋15.5萬畝(稻草洋芋5萬畝);秋紅苕4.5萬畝;再生稻2.5萬畝;再生高粱、秋大豆等其它作物2.5萬畝。晚秋蔬菜計劃面積20萬畝。

(三)晚秋生產的主要技術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