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規模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4 14:47:5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適度規模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債適度規模研究論文
一、基本結論。
通過以上對四個指標的對比分析,關于我國的國債發行規模,我們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結論:1、西方國家國債依存度較低,國債負擔率較高,與我國的情況正好相反。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西方國家年度國債規模發行絕對量較大,但與其年度巨額財政收入相比,相對量顯得較小。以美國為例,1993年的財政收入高達11535億美元,而同期我國財政收入僅有4398億元人民幣。若按現有匯率計算,相當于我國財政收入的22倍。二是這些西方發達國家實行市場經濟的歷史比較長,因此,國債發行時間也早,尤其是以發行中長期(10-20年)的國債為主體品種,因此,歷史累計額較大,比較起來,其國債負擔率自然比較高。2、從上面判斷國債規模的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很難簡單講,中國國債規模是大了還是有較大的回旋余地,一個讓人們較易接受的事實是,中國國債規模處于國民經濟應債能力寬松而財政債務重負的矛盾當中,即既有寬松的一面,也有嚴峻的一面。那么,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解決這一矛盾,既要充分發揮國債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以及對經濟運行的反周期調節作用,又要防止國債規模過大對財政收支造成難以承受的壓力,避免像某些發展中國家那樣因政府債務問題而陷入信用危機和財政危機。3、從動態趨勢看,中國國債發行規模經歷了自1994年以來的以30%多的速度急劇擴張,正面臨者巨大的壓力和與日劇增的風險。今后的若干年內,只要國內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不發生大的突變,對國債發行規模進行增長中的“微調”或許是一種有效的政策選擇。考慮到國債總量政策的慣性作用,未來幾年要壓縮國債發行規模是不現實的,也不符合當前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客觀要求,但國債發行規模要想連續保持這幾年的增長勢頭也是難以維繼的。所以,現實的選擇只能是增長中的“微調”,而且,這種“微調”只能建立在“振興財政”和“優化國債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即要在提高“兩個比重”的或國家可支配財力水平的基礎上適度擴大國債規模。同時,要繼續調整國債政策,規范國債市場,優化國債結構,是國民經濟應債能力得到較好的釋放。
【摘要】自1994年以來,我國國債規模急劇膨脹。本文引用國際上國際上公認的衡量國債規模的四項指標,并結合西方發達國家的這些指標狀況,對我國的國債規模進行了理性的比較分析.最后,得出了關于我國國債發行規模的一些基本結論。
二、衡量國債適度規模的主要指標及其國際比較。
國債不是一個孤立的經濟范疇,它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和財政收支狀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判斷與確定一國的國債是否適度不能僅僅看國債本身的絕對值,它不能準確的反映一個國家的應債能力與財務負擔狀況,而必須用被國際上公認并經常使用的指標和經驗數據來對各國的國債規模進行考察,并依此對中國的國債發行規模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斷。而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國債規模的指標主要有:(1)國債負擔率=當年國債余額/年度GDP;(2)借債率=當年國債發行額/GDP;(3)國債依存度=當年國債發行額/財政支出;(4)償債率=還本付息額/財政收入。前兩個指標是從國民經濟大局角度考察國債規模,而后兩個指標是從財政收支的角度來考察國債規模的。對于我國的國債發行規模,具體比較分析如下:
(一)對國債負擔率的比較。從理論上講,國家財政支出的需求壓力和償債能力、居民收入和儲蓄水平以及國內生產總值規模和國債的收益率高低都是制約國債發行規模的重要因素。但這些因素集中在一點,就是國內生產總值的規模。換句話說,影響國債規模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國內生產總值。那么,考察國債的相對規模最有意義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國債負擔率。自80年代以來,大多數國家的政府債務規模都有大幅度的擴大,如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債務規模(國債負擔率)都幾乎翻了一倍,不過,在經濟發達程度相近的國家中,債務規模有很大差別。有的國家的債務規模只相當與GDP的22.5%(如1995年的瑞士),而有的國家超過了120%(比利時)。而發展中國家的國債負擔率則大都經歷了一個先升后降的過程,表明發展中國家的國民經濟對國債的依賴程度有所減弱。正確分析和認識我國的國債負擔率,并在與國外的這一指標進行比較時,不能僅看數量上的對比關系,還必須把握如下重要因素,否則有可能對我國的國債取向產生誤導:其一,隨著國債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國的國債負擔率亦出現了較快增長的趨勢。1980年僅為1%,1990年為4.8%,1995年為5.6%,到1998年已上升到8.2%,增長的勢頭非常的迅猛。其二,西方發達國家的高債務是建立在雄厚的財政基礎之上的,整個國家對債務的應債能力比較強。而中國做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不僅經濟發展與國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而且國家的財力集中程度也要低得多,1999年預算內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僅為12.6%,即使加上政府部門的各種預算外收入,也僅為20%左右。因此,從整體上講,我們對債務的承受能力比國外要相對弱一些,債務負擔率不能簡單的和國外進行對比。其三,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其國債的累計規模之所以年能達到今天這樣高低水平,是上百年累計下來的結果。而我國舉債的歷史不長,從1981年發行第一批國債至今,也不過20年的歷史,但我國的國債規模按目前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自1994年以來,我國國債余額的年平均增長速度高達30%左右)就很可能會達到難以控制的程度,甚至會趕上有著較長舉債歷史的西方發達國家。其四,各個國家的政府債務規模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經濟結構、法律制度和債務管理機制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在進行債務規模的國際比較時,,要充分考慮到其經濟結構、法律制度和金融市場發達程度等方面的制約因素。一般的,證券市場越發達,對國債規模的承受能力也將越強。一美國為例,1995年的國債余額約為3.6萬億美元,國債負擔率達51%,但由于美國政府債券市場是世界上最發達的政府債券市場,美國政府債券的發行一直較為通暢。這主要得益于美國政府債券是證券市場中流動性最好的金融商品,大多數證券中介機構和美國居民都青睞政府債券,而不是其它金融工具。因此,雖然我國的國債負擔率到1998年僅有8.2%,但考慮到我國的財力集中程度和證券市場的發育程度等因素,我國的國債負擔率在近期內不易過高。
適度規模養殖牛疫病種類探索
摘要:畜牧業的發展在提高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個人收入水平上發揮重要的作用,其中牛肉因其肉質鮮美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養牛業的發展勢頭也越來越好,不少鄉鎮地區的農戶們開始發展養牛業,越來越多適度規模的養殖場開始崛起。但是養殖中的疫病流行問題比較常見,嚴重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獲得。該文主要論述適度規模養殖中牛疫病種類及防治。
關鍵詞:適度規模養殖;牛疫病;防治
目前牛養殖技術和疫病防治水平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牛疫病發生的種類越來越多,因此養殖戶在養殖中也面臨較大的防治難度,有些養殖戶經驗主義較強,沒有學習科學的養殖方式,也沒有重視起疫病的防治工作,導致養殖場的經濟效益不高,因此有必要重視起牛疫病的防治工作,保障適度規模養殖場的健康發展。
1牛疫病種類
1.1傳染病
傳染病是一種經常發生且危害較大的疫病,在各種規模的養殖場中都極易流行,常見的牛傳染疫病有口蹄疫、結核病及布氏桿菌病等,隨著牛養殖密度的提高及養殖種類的增多,一些傳染病也發生變異,治療難度極大增加,單純的藥物治療效果收效甚微,需要養殖戶能重視起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適度投資規模分析論文
長期以來,我國理論界和實際部門的同志對投資規模的研究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在對適度投資規模標準的研究中仍存在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從適度投資規模的理論標準、實際標準和數量標準3個方面進行深入探討。
適度投資規模的理論標準
眾所周知,投資增加促使經濟增長,同時又引起經濟關系的一系列變化,從這個意義上講,適度投資規模從理論上應服從于整體宏觀經濟目標。即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長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然而在經濟實踐中,這些客觀經濟目標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協調宏觀經濟目標之間矛盾的宏觀政策是采取適當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通過對需求的調整來達到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在我國長期的經濟實踐中,上述宏觀經濟目標之間的矛盾具體表現在3個方面:(1)經濟增長的客觀需求與投資增加有限之間的矛盾;(2)現實資源未實現優化配置與經濟結構調整之間的矛盾;(3)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矛盾。要解決.以上矛盾,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主要是通過擴大投資規模來達到協調的目的,這就不得不從理論上對適度投資規模的標準加以限定。勵以寧教授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對合理投資的理論描述可作為適度投資規模的理論標準。具體描述如下:“就投資在促進經濟增長、防止物價劇烈波動,提供較多就業機會,提高勞動者的實際收入水平,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等方面的作用而言,投資之后,至少其中有一個方面的情況比過去好轉,而沒有一個方面的情況比過去惡化,那么這樣的投資就是合理投資”。
這一描述更多的是側重于某項投資目標的合理性。要把這個合理性作為適度投資規模的理論標準,還需要回答一個重要問題,即用什么來衡量“至少有一個方面的情況比過去好轉,而沒有一個方面的情況比過去惡化”呢?這就涉及到適度投資規模的實際標準問題。
適度投資規模的實際標準
探析牛適度規模養殖的疫病防治
摘要:近幾年,在適度規模養殖方式的影響下,養牛業水平不斷提高,但在實際養殖的過程中,最難以解決的始終是牛的疫病防治問題。為了確保養牛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圍繞適度規模養殖展開深入研究,在介紹適度規模養殖期間常見病疫類型的同時,從環境、免疫措施兩方面提出適度規模養殖疫病防治途徑。
關鍵詞:牛;病疫防治;適度規模
養殖隨著畜牧科技的發展,多數養殖戶逐漸意識到適度養殖的重要性以及帶來的好處,不再如過去一般單純地追求養殖規模和數量。適度養殖使畜牧出現疾病的概率有所降低,然而在牛的成長過程中,依然難免會受到一些病疫的傳染,一旦出現危害巨大的嚴重性病疫,就會造成牛大量死亡,為養殖戶帶來巨額的經濟損失。因此,在適度養殖的同時,也不可以對疫病傳染問題掉以輕心。
1牛場常見的各類疫病
1.1傳染類疾病
當前,在對牛進行適度養殖期間,較易出現且出現最多的傳染疾病為口蹄疫、結核病、布氏桿菌病,相比其他類型疾病,傳染疾病可對牛造成極大的危害,一旦出現,極易造成牛的大量死亡現象。同時,這類疾病治愈的難度相當大。近年來,傳染類疾病的病發率逐漸增高,對我國養殖行業造成了嚴重的威脅,除了上述3種嚴重的傳染疾病,其他傳染疾病的病發率也有所增加。
適度投資規模探討論文
(一)適度投資規模的界定與測度
一、適度投資規模的界定原則
衡量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是否適度的基本原則,就是要看投資規模與國力是否相適應。但從一個地區情況看,還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現狀及今后發展目標來確定。根據國內外歷史經驗,在確定適度投資規模時,一般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要堅持投資穩定增長的原則
二是要堅持投資優先增長的原則;
三是要堅持投資率適度原則;
適度投資規模研究論文
(一)適度投資規模的界定與測度
一、適度投資規模的界定原則
衡量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是否適度的基本原則,就是要看投資規模與國力是否相適應。但從一個地區情況看,還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現狀及今后發展目標來確定。根據國內外歷史經驗,在確定適度投資規模時,一般應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要堅持投資穩定增長的原則
二是要堅持投資優先增長的原則;
三是要堅持投資率適度原則;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及實現路徑
摘要:隨著河南省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呈現出轉型升級并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的趨勢。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具備現代化農業生產特征的生產經營方式,可以進一步推進河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通過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河南省農業實際發展狀況的綜合分析,有助于研究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方案來解決河南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河南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建設發展,也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做出探索。
關鍵詞:河南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實現路徑
1引言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良好發展是關乎河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實現了良性發展,才能更好的促進河南省農業現代化轉型升級發展。因此,本文通過分析河南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模式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實現路徑來促進河南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模式的發展。
2河南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存在的問題
2.1農村土地流轉程度低。要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其首要重點在于土地的自由流轉,只有土地產權明晰,流轉限制少才能夠實現土地集中化的可能。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全省土地流轉總面積3393萬畝,占全省承包經營土地面積的34.81%。由此可見,河南省承包經營土地流轉程度低,土地的生產經營使用效率并未達到最大化。農村土地產權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等,我國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農戶有承包經營權而不具備所有權和流轉處置權,因此造成土地流轉不暢通,政策調整頻繁,不利于土地的集中經營。2.2農業資源分散阻礙規模經營的形成。要實現農業規模經營就必須能夠將農業資源聚集在一起,形成產業集聚效應,不斷的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業生產產出。農業資源主要包括土地、資金、人才、農業技術、設備等資源,只有將這些資源集聚在一起才能夠不斷地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然而目前在河南省境內,各項農業資源分散程度過高。土地資源尚未集中在少數經營效率高的農業生產組織那里,就導致了土地耕種經營無法使用現代化的設備技術、阻礙高科技知識應用、農業人才無法聚集等一系列農業資源的分散。2.3農業經營者經營管理素質有待提高。農業經營者是實現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的核心人才,他們的經營管理水平決定了農業規模化經營的發展效益。通過筆者的走訪調查發現,在河南省境內有超過80%以上的農業經營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們大多數沒有上過小學且年齡很大,沒有掌握一定的文化理論知識,對先進的農業科技知識也了解甚少,更缺乏規模化經營的眼光與能力。他們雖然對于農業種植和生產有著豐富的經驗,但是極其缺乏農業規模經營理念和能力,導致他們對整個農業產業發展趨勢沒有準確深入的認知,對農業市場供求關系認知不足,以及缺乏現代化的生產經營素質,導致農業經營者的經營管理素質不足以承擔起引領農業規模經營的發展重任。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研究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問題的論述,近幾年來經常見諸報刊。許多農經界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和見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識,即必須改變當前狹小的農戶生產現狀,擴大和優化農戶土地經營規模。但是,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經濟學理論依據、土地規模大小與生產成本、經濟效益之間的經濟數量關系,以及適度規模的量化標準等,卻鮮有論述或者論述很不深刻。從經濟學的角度,特別是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來研究,最終一般都要歸結于數量關系,才是明確的,具體的,才能對解決實際問題有所幫助。本文試圖根據經濟學的觀點,以定量的方法,探討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理論依據。
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經濟理論依據
規模,按照一般定義,是指事物在一定空間范圍內量的聚集程度。一個生產單位的規模,是指在生產單位這一空間范圍內各種經濟數量的聚集程度。生產單位內的經濟數量,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講,既包括投入量,也包括產出量。投入量中又可分為變投入量和固定投入量。因此,關于生產單位的規模,有許多不同的描述。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種:第一種以勞動力數量作為衡量生產單位規模的標志;第二種以固定資產原值作為生產單位的規模;第三種以產量作為生產單位的規模。規模定義的內涵不同,則有關規模經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也不同,得出的結論也不同。現在的問題是:在農業這一特定的生產領域內,應當采取哪個“量”作為農業生產單位的規模。我們認為,農業生產單位的規模一般應當以固定投入的數量為衡量標準,在我國農業現代物質技術水平較低的條件下,土地是農業的主要的固定投入,因而采用土地數量作為衡量農業生產單位規模的標準,具有現實的意義。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目前我國農村實行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除個別集體農場或專業隊經營外,絕大多數為農戶家庭經營,即一個農戶家庭為一個農業生產單位,土地規模過于狹小。目前,許多專家學者所論述的農業適度經營規模及其提出的各種擴大和優化農戶土地規模的措施,也是以農戶經營土地數量為依據。因而,為保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研究的連續性,把土地數量作為農業經營規模標準,也是適合的。原因之三,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土地是農業中最稀缺的生產要素,無論國家還是農戶,為了獲得最大收益,都必須充分發揮土地這一生產要素的潛能。因此,把土地數量作為農業生產單位規模標準,研究土地規模與經濟效益的關系,更具有現實的意義。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理論依據,主要是規模經濟理論。所謂規模經濟,描述的是生產規模與單位產品平均成本的關系。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單位產品平均成本不斷下降,下降到某一點,開始上升,如下圖所示。生產單位的規模在Q之前,隨著規模擴大,單位產品平均成本不斷下降,只要小于Q的規模投入仍然處于規模經濟區;規模擴大經過Q點繼續擴大,單位產品平均成本則隨著規模擴大而不斷上升,故大于Q的規模投入,則處于規模不經濟區。而Q點的規模則為產品市場成本最低點,是最佳經濟規模。(附圖[圖])規模與單位產品平均成本的這種關系,是由內在經濟與外在經濟決定的。所謂內在經濟是指生產單位的規模擴大時,可從其自身內部的經濟資源配合與利用而引起其收益的增加。如規模擴大,可以使用更先進的技術,可以綜合利用副產品和原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勞動潛力或相對減少管理人員,可以減少一些共同生產費用等。但是,如果生產規模過大,則又會由自身內部資源配合不協調或利用不充分,而引起收益的減少,這叫做內在不經濟。如,由于規模擴大而引起管理不便,或某種資源閑置,或某種費用增多,或某些效率減低等。所謂外在經濟,是指由于生產單位規模擴大,能給有關的生產單位帶來收益的增加。如由于生產規模的擴大,而使相關的原材料供應、信息、技術和銷售服務等生產單位,得到較多的業務量,獲得較高的收益。與外在經濟相對的是外在不經濟,這是指由于生產單位規模擴大,而會給別的有關生產單位帶來損失或損害,如引起競爭加劇、銷售困難、運輸緊張和環境污染等。規模經濟還可以用廠商理論中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來說明。如下圖所示。圖中,SRAC表示短期平均成本曲線,LRAC表示長期平均成本曲線。SRAC的每一條曲線代表一個生產規模狀態,曲線上的每一點都具有相同的規模。LRAC表示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在這條曲線上的每一點都代表著不同的規模狀態。從圖中可以看出,短期平均成本曲線SRAC在開始階段是下降的,即隨著可變投入的增加,單位產品平均成本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單位產品平均成本開始隨可變投入的增加而上升。長期平均成本曲線LRAC,在開始階段,隨著規模的擴大,單位產品平均成本不斷下降,但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單位產品平均成本開始不斷上升。在圖中,SRAC這一規模狀態下的實際成本是T[,1]所在點表示的成本C[,1],而這一規模下的最低成本在A點表示的成本C[,2],這表示SRAC[,1]這一規模不是最佳規模。生產者可以在長期內不斷調整規模。隨著規模沿LRAC繼續擴大,直至SRAC[,3]這一規模此時短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與長期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重合,單位產品平均成本最低,該規模即為最佳規模。這里需要說明,單位產品平均成本的降低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可變投入,使單位產品平均成本從T[,1]下降至A。另一種是通過擴大規模(包括固定投入和可變投入),使單位產品平均成本從T[,1]降至T[,2]直至T[,3]。我們所說的規模經濟指的是第二種方式,即由于規模擴大而導致單位產品平均成本下降,收益增加。與規模經濟相類似的有一種叫做比例經濟或比例報酬,實際研究中,二者往往混淆。比例經濟是指所有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產出變化。用生產函數表示,Y=f(x[,1],x[,2]),當投入按同一比例K(K>1)增加時,生產函數變為Y·K[n]=f(K[,x[,1]]K[,x[,2]])。n是一個指數,n=1表示比例報酬不變;n>1表示產出增加幅度大于投入增加幅度,比例報酬增加;n<1則表示比例報酬下降。下面用柯布——道路拉斯函數舉例說明。Y=A[,x[α][,1]][,x[β][,2]],所有投入按同一比例K增加,上式變為:A(kx[α][,1])(kx[β][,2])=AK[α+β][,x[α][,1]][,x[β][,2]]=K[α+β]y。在這里n=α+β,根據α+β大于1、等于1、小于1,可判斷比例報酬增加還是減少。(附圖[圖])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理論依據應當是規模經濟而不是比例經濟。實際上,可能有的單位也混有比例經濟因素,但從規模經營的主體來講,種植業主要是擴大土地規模,而不是土地、勞動力、資金同比例擴大。特別是目前我國農業勞動力已嚴重過剩,如果再增加勞動力,將使農業生產要素組合更加失衡,更加不經濟。所以,比例經濟不是我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理論依據,而且實行規模經營,還必然導致投入生產要素比例的變化。規模經濟將會產生規模效益,但是規模經濟與規模效益不是等同概念。規模經濟,是指由于規模擴大而導致單位產品平均成本下降。規模效益是指規模擴大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的增加。從表面文字來看,似乎沒有多大差別,但只要做點數量上的仔細分析,就可看出其區別和概念上的差別。我們可以通過下面圖示,來分析規模經濟與規模效益的區別。圖中,P表示產品價格,LRAC是長期平均成本曲線,D點是單位成本最低點。在C點,單位產品成本為P′,高于價格P,總成本為P′OQ[,1]C;規模擴大至A點,單位產品成本與價格相等,總成本為CQ[,1]Q[,2]A,CQ[,1]Q[,2]A與P′OQ[,1]C相比較,減少的這部分即規模效益,是由規模擴大帶來的。規模從Q[,2]至Q[*],由于單位產品成本繼續下降低于產品價格,總成本小于總收入,產生規模經濟與規模效益。從Q[*]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單位產品成本開始逐漸上升,進入規模不經濟區域,但由于單位產品成本仍低于價格,擴大規模仍會增加收益,因此,規模擴大將持續到Q[,3],即單位產品成本上升至產品價格P為止。在Q[*]至Q[,3]這一階段上,盡管已處于規模不經濟區域,但卻仍會產生規模效益。所以,規模經濟只是考慮成本的下降,而不考慮價格因素。規模效益則是由成本和價格共同決定的。也就是說,規模經濟未必產生規模效益,比如當前一些成本高,價格低的農產品生產;規模不經濟也可能有規模效益,比如成本低,價格比較高的農產品生產。同時,通過對規模經濟與規模效益的綜合分析,可以推出一個重要的結論。農戶為了經濟利益,獲得最大的規模效益,在最佳規模Q[*]以后,仍會繼續擴大規模。但是,如果單位產品成本上升,是由于土地生產率下降的原因造成,如廣種薄收,粗放經營,那么,這種擴大經營規模的行為將會導致社會總產量的下降。盡管農戶會因此而增加收入,但是不可取的。這就是說,在講求微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講求宏觀經濟效益,講求各種資源利用的最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經濟組合原理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經濟組合原理,是反映規模經營的調整變動及其求取規模效益的規律性關系。規模經營原理,主要包括滿負荷原理、規模要素組合原理、階躍原理和包絡原理等。(一)滿負荷原理是指當生產單位的實際生產能力與設計規模(潛在)生產能力相一致時,有該規模狀態下的最低生產成本,能獲得一定技術經濟條件下的最大收益。在農業上,特別是養畜場、園藝場、大棚菜等,均有一定技術條件下的設計規模生產能力。盡管當前由于經濟管理水平不高,一般估算的多,精確計算的少,但這種客觀存在的設計規模生產能力,卻是很普遍的。滿負荷原理的目標,是要使生產單位設計的規模生產能力,能得到充分地利用、運轉,使固定投入與可變投入有最恰當的比例配合關系,能更好地發揮生產要素的作用,有最低的生產成本和最大的投入產出效益。按經濟數量分析,在投入和產出價格不變,技術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生產單位的總生產成本為TC=TVC+TFC(TVC是總可變成本,TFC是總固定成本),其總可變成本取決于產出水平,為TVC=AVC·P(AVC是單位產品可變成本,P是實際產出水平);總固定成本為原設計規模生產能力的固定投入成本,TFC=AFC[,2]·S(S表示潛在產出,AFC[,2]表示達到潛在產出時的單位產品固定成本)。如果實際產出與潛在生產能力不相符,即P≠S,則總固定成本不變,但單位(二)生產要素組合原理這是指一種生產規模在一定的技術經濟條件下,有其客觀的生產要素配合比例關系。各種生產要素合理搭配組合,就能充分發揮其技術功能,形成最佳的組合生產能力,實現最大的規模效益。眾所周知,每種生產要素都有若干種類型,每種類型均有其利用特點和可能形成的生產能力。各生產要素實現何種類型、何種比例結合關系,則是由技術條件和生產規模所決定。如大土地面積農場、畜場、果園,若采用現代化技術設備、則只需要較少的人力配備;若使用老式的畜力和畜力農具,則需要配備較多的牲畜和勞力。又如,小土地面積農場、果園,若采用大型現代化技術設備,就會無法使用、或者利用率很低,而只有相應地配備一定人力和畜力。所以,講求適度規模,就是要根據科學技術水平和一定規模的生產需要,科學地選擇生產要素及其比例關系,使之形成一定生產規模的生產能力,即充分發揮一定規模的每一要素的技術功能和利用效率,達到技術上和經濟上的最佳效果。比如,在一定技術條件下,假設20畝土地、1個勞動力和1臺手扶拖拉機是最佳組合,那么土地規模擴大為200畝,就要相應地配備10個勞動力和10臺手扶拖拉機;若改為選用中、小型拖拉機,則可能只需要3—5個勞力和2—3臺中小型配套的拖拉機組,就可形成新的最佳組合生產力。所以,一定的生產規模,要有一定質量類型和一定數量生產要素相結合,才能使各種生產要素充分利用,避免出現某種要素超負荷使用,而另一種要素閑置的不合理局面。(三)階躍原理這是指規模擴大要以基本規模單位為基礎,從較低水平的規模狀態擴大到較大規模狀態,規模效益才能不斷遞增。假設生產規模及其規模效益關系如下圖所示。(附圖[圖])S[,A]、S[,B]、S[,C]是三個規模狀態下的規模效益,在A、B、C點達到最大值。從S[,A]這一規模狀態向S[,B]規模擴大,在擴大到b之前這一階段,規模效益遵循S[,B]曲線,可以看出,這一階段的規模效益與S[,A]規模狀態相比是下降的,只有規模擴大至b點之后,規模效益才超過S[,A]狀態,開始遞增,逐漸達到最大值B。同理,從S[,B]到S[,C]的規模擴大過程中,規模效益的變化也是如此。階躍原理說明,要保持規模效益不斷遞增,規模的擴大必須以基本規模單位為標準,從一種規模水平跳躍至另一個高一級的規模水平,而不能是連續地和緩慢地漸進擴大。例如,從20畝/1勞/1機擴大到40畝/2勞/2機,而不是20畝、21畝、22畝這種微小的連續擴大。因為每一規模階躍擴大,必然伴有相應的生產技術設備和新的科學技術的應用,形成新的生產要素組合生產力和效益,以構成規模效益。(四)包絡原理這是指當投入結構不變時,只有短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與長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相等,才能使生產單位的總平均成本最低,收益最大。下面通過數量分析,來說明這種關系。設成本函數C=f(F,V,S)其中F為固定成本,V為可變成本,S為規模。短期內,V可變,F、S不變。長期內,F和V都隨S變化。設最低長期平均成本為T(S)固定成本為F(S),可變成本為V(S),則T(S)=f〔F(S),V(S),S〕,設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為T(F,S),此時只有V變化,設其最小值為V(F,S),則有T(F,S)=g〔F,V(F,S),S〕。T(S)由于是在F和V都可變化情況下的最低長期平均成本,那么最低的短期平均成本必然不小于T(S),即T(F,S)≥T(S)。顯然,只有F=F(S)時,即固定成本等于長期規模變動中最低成本時,才有T(F,S)=T(S)。因此,生產單位總平均成本的最小值應等于長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而只有短期平均成本的最小值等于長期平均成本的最低值,才能實現總平均成本最低。由于長期平均成本曲線是每個短期平均成本的包絡線,因此這種包絡原理,說明短期平均成本最低所形成的最大收益要與長期平均成本最低所形成的最大收益一致,才能有最大的經濟效益。如某階段農機平均作業成本或某季農產品平均生產成本最低,要能使全年或一個輪作周期的農產品成本最低,要能使全年或一個輪作周期的農產品平均成本最低,才能表明農機作業的全年利用效率與效益,每季作物的茬口安排、投入措施、土地肥力和全年自然經濟條件利用的恰當與效益,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短期效益要與長期效益一致,或者說,短期效益要服從長期效益,才能有最大的效益。所以,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要根據各種農產品生產的技術經濟特點和市場價格水平,按照規模經濟理論,確立規模效益后,選擇最佳規模效益點;同時,按照生產單位的生產能力設計、生產要素組合、生產規模階段和生產過程包絡原理的要求,充分利用生產條件、合理組合,充分發揮各種生產要素的利用潛力,才能達到生產平均成本最低、經濟收益最大的目的。
農地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及借鑒
摘要:以世界典型農業發達國家為例,梳理了以家庭農場為主要模式的美國、以租賃經營為主要模式的法國和以農業法人為主要模式的日本,并對我國農地規模經營的現狀及現存模式進行總結性介紹和歸納整理,結合各國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土地經營規模的確定、規模經營主體的培育、政府引導及相關政策的制定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關鍵詞:適度規模;經營模式;經驗借鑒
一、國外農地規模經營模式
(一)美國的家庭農場模式。美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為規模化經營奠定了基礎。1776年,美國獨立后政府將公有土地無償或低價的方式分配給軍隊人員及家屬。1862年,政府頒布《宅地法》規定:凡是美國公民,只需繳納10美元登記費,就能夠在西部得到一塊160英畝的土地,連續耕種滿5年該地即為自身所有,該法案的頒布使美國家庭農場的發展更進一步。1929年至1933年,美國經歷了“經濟大危機”,為了緩解危機帶來的經濟及社會問題,羅斯福政府實施新政,1933年頒布《農業調整法案》,通過“減耕減產”的辦法來穩定提高農產品的價格,并對實施該計劃的農場主給予補貼等。1979年,聯合國召開的世界改革和發展會議上認為:最適合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式是家庭農場制度,應該在全世界推廣該制度。大型家庭農場是美國主要的農業經營模式,其主要特點是經營面積大、機械化水平高等[1]。(二)日本的農業法人模式。日本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短缺,人均耕地僅為0.5畝,不足世界平均的10%,由于耕地資源的短缺,造成日本農業兼業化現象明顯,土地細碎化、私人所有及小規模經營問題嚴重。存在土地細碎化及農業兼業化問題的原因是日本實施的“耕者有其田”的農地制度。日本政府認為兼業農戶不可能成為現代化農業生產的主力軍,隨后開始制定政策和制度來培養現代化農業———自立經營農戶和農業法人。20世紀60年代頒布的《農地基本法》中提出要盡快培養250萬戶規模超過2.5公頃的專業農戶;在修訂的《農地法》中創設農業法人制度,破除了法人不得擁有農地的限制。比如農事組合法人、農業生產法人、有限公司等,這些農業法人組織更加靈活有效,更加接近于現代化農業的經營形式[2]。(三)法國的租賃經營模式。法國大革命的爆發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為了鞏固革命成果和獲取人民的支持,政府先后頒布《人權宣言》《民法典》兩部法案。政府通過將沒收的封建領主土地及其他國有土地分配給農民的方式促進了家庭農場的發展。二戰以后到20世紀80年代之間,法國同我國一樣面臨著人多地少,土地分散化經營的矛盾,為了解決該問題,法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動土地集約化利用、促進規模化經營的措施,為實現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提供了保障。租賃經營、土地所有者直接經營和分成制經營是法國三種主要的規模經營模式,其中租賃經營占據主要地位。到1987年,法國農田租賃經營面積較1970年增加了7%,土地所有者直接經營面積下降了5%,分成制經營面積下降了1%,盡管法國采取了一系列擴大經營規模的政策和措施,但成效不明顯,中小農場仍占很大比重。國家主要支持中等規模農場的發展,隨著土地規模經營的逐步擴大,法國農場的數量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而逐年減少[3]。
二、國外農地適度規模經營經驗借鑒
(一)規模經營主體的培育。規模化經營主體在農地適度規模經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美國、法國和日本這三個典型農業國家的發展歷程來看,農場是農業生產過程中數量最多的經營主體。但是不同的國家存在著差異,在以大規模經營為主的美國,大型家庭農場是占據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在以中等經營規模為主的法國,中等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是規模經營的主體;在以小規模經營為主要特征的日本,其農地規模化經營的主體主要是農業法人。各個國家在經營規模上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差異化的發展政策是培育規模經營主體的重要因素。比如,美國和法國采取的信貸政策、價格政策、補貼扶持政策等措施來保障經營主體的收益;日本則主要采取農業者認定制度、農業法人制度等來培育規模經營主體。在我國也先后出現了農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規模經營主體。對此,我國通過土地流轉制度、金融支持、政府農業補貼等措施向培育規模化經營主體一方傾斜[4]。(二)土地經營規模的確定。農地適度經營規模的確定需要自身的邏輯和一定的科學依據,與該國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及經濟發展水平密不可分,大規模土地經營并不是現代化農業的必然要求。美國、法國和日本均屬于典型的農業大國,農業現代化水平均處于世界先進水平,但是這三個國家的土地經營規模存在著明顯差異,美國農場平均規模2670畝,法國農場平均820畝,日本組織經營主體平均為370畝,農場為32畝。較美法日而言,我國農場平均規模為200畝左右,而普通農戶僅為8畝,這與我國地少人多的國情是相適應的。現代化農業需要規模化經營,但不是一刀切,因此我國各地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應結合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農業勞動人口的轉移程度是實現上地規模經營的前提,在勞動力實現大量轉移就業的地區,可以適度擴大規模經營主體的規模,小農經營與規模經營主體可以并存[5]。(三)制定相關政策,促進農村土地流動與經營。雖然農地規模化經營帶動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但是農民的收入水平仍然低于平均水平。因此我國在發展農地適度規模經營的同時,政府這一重要角色不應缺位,應該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廣泛應用農業科學,為農地適度規模化經營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四)政府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鼓勵農戶開展適度規模經營。農地適度規模經營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趨勢,是實現農業快速、健康發展、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農業生產的規模化為農業科學技術、現代機械的應用提供了便利條件,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對于人均耕地資源匱乏的中國,農業大規模經營在短期內不可能實現。要充分發揮政府指路人的作用,完善土地流轉制度,修訂完善農地適度規模化經營法律,鼓勵農戶開展適度規模經營。
外匯儲備適度規模研究論文
摘要;外匯儲備在一個國家金融制度中的作用主要是“緩沖器”。足夠的外匯儲備表明一國干預外匯市場和維持匯價的能力,它對穩定匯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一國外匯儲備規模過大,往往會抑制經濟增長。因此我國應保持適度外匯儲備規模。詳細分析了適度外匯儲備規模的重要性,并針對目前我國適度外匯儲備規模的研究現狀做了較為全面的評述。
一、引言
國際儲備是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備用于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維持本國貨幣匯率的國際間可接受的一切資產。當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MF)會員國的國際儲備包括貨幣性黃金、特別提款權(SDRS)、在IMF的儲備頭寸和外匯儲備。在日益發展的世界經濟中,黃金已遠遠不能為國際流動資金提供充足的供給。在牙買加國際貨幣體系下,黃金的國際儲備功能一直在退化,實際上已成為潛在的國際儲備。SDRS具有嚴格限定的用途,只能在IMF及各國政府之間使用,在各國彌補國際收支逆差時所發揮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一國在IMF的凈儲備占其國際儲備的比重相當小,且較穩定。而外匯儲備是各國貨幣當局持有的對外流動的資產。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后,外匯儲備發生了大規模的擴張,在國際儲備總額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維持在80%以上,1990年達到了88%,現在已超過90%。因此,現行國際儲蓄體制的不合理決定了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其國際儲備的增長往往只能依靠外匯儲備的增長。因此,維持一個適度的國際儲備水平,目前主要是從外匯儲備人手,尤其是本幣不能作為國際貨幣的一些國家來說更是如此。
二、適度外匯儲備規模的提出
足夠的外匯儲備表明一國干預外匯市場和維持匯價的能力,它對穩定匯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一定的外匯儲備可以維護本國的國際信譽,可以作為國家向外借款的保證。目前,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需要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原因可分析如下:
1.充足的外匯儲備增長可使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較大的對外支付需求得以滿足。按美國經濟學家R·特里芬所提出的儲備/進口比例法,一國的外匯儲備與其貿易進口額之比,應保持一定的比例關系,這個比例以40%為標準,以20%為最低限。我國尚處于經濟“起飛”階段,進口富有剛性,僅從貿易的角度出發,按1996年的進口額和發展中國家普遍采用的35%的儲備水平計算,就需要外匯儲備486億美元;外商直接投資增加較快,在我國實際利用外資中所占比例日益上升,截至1997年6月底,我國累計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近2000億美元,未來一個時期將逐漸進入投資回報的高峰期,每年可能有170~300億美元的利潤匯出;我國外債規模較大,截至2001年已達到1701.1億美元。盡管近年來我國已有效地控制了外債增幅,但總的來說仍是一個債務大國。目前及今后一段時期內還處于外債償還的高峰期,每年償還外債本息約3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