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疑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4 02:54:3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設疑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學課堂教學技巧性設疑論析

[摘要]設疑是有意識的創設疑問以激發學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種教學藝術。課堂設疑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巧妙的提問,能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還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習信息,發現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和不足,便于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方式,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激發學生興趣,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就要讓學生會“疑”、愛“疑”,這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設疑方法探究思考

一、善于提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科學課教學往往是從學生日常生活現象中提煉出問題進行研究。所以在設計時,很多是以提問的方式來揭示課題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疑問中看到“遠處的燈光”,學習更有目的性,也更有動力。

如在教學《淀粉的蹤跡》時,首先以小魔術的形式演示“白紙顯字”的小實驗,教學《混合身邊的物質》部分時,首先演示“清水變牛奶”的小實驗等等,教師趁機通過設疑來揭題:“你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從而使學生感到十分新奇,紛紛質疑“怎么回事”,個別學生甚至懷疑有假。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進而引導學生對自己產生的疑問展開探究。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自然而然地也就產生了質疑意向。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質疑意識對正確開展科學探究的重要性。

二、積極引導學生,啟發學生興趣

查看全文

語文教學設疑藝術管理論文

課堂提問是教師授課過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方式手段,它往往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既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理解運用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成為課堂學習主體的主要形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設疑提問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影響著學生思維的訓練。怎樣做好語文課堂中的設疑提問呢?我認為,必須達到四個基本要求:

一、問要有值。就是問題的設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學內容。設疑提問不能為設疑而設疑,搞形式。設疑不是教師提一些與課堂教學無關的問題去考學生,也不是提一些簡單的本身帶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或是學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費力氣就可以回答的問題問學生。這種只圖課堂表面熱鬧的做法,是不利學生思維發展的,也收不到什么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備課中就要鉆研教材,發掘問題,巧設疑問。要善于于“無疑之處見有疑”。一句話,設疑提問要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引導學生掌握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我認為,語文設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學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與課文內容關系密切的。2、課文的重點、難點。3、文章的畫龍點睛處。4、承上啟下處。5、觸發學生聯想、發展學生創造思維處等等。

二、問點要準。“準”一是緊扣教學目的,抓住主要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二是合乎學生的認知水平。中學生的生活閱歷尚不豐富,認知水平尚處在“初級階段”,因而課堂提問必須考慮中學生的認知水平。若問題的難度過大,學生一時無從回答,勢必導致思維“卡殼”和課堂“冷場”,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智能的發揮。所以對一些難度大的問題,我們不妨作比較淺易的處理。例如,教《故鄉》最后一段:“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話具有深刻的哲理,學生較難理解,我們可以從淺處進行提問:魯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簡單的地上路嗎?(當然不是。這路還包含人生之路,社會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間有何聯系呢?(路是靠人走出來的,希望也是靠人奮斗得來的。)那么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沒有的,只要我們為之奮斗,便有了希望。)這樣,一個深奧的問題解決了。

三、發問要活。“活”就是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設計出靈活多樣的問題。同樣一個問題,因為學生的素質差異,提問方式也應有所不同。教師在提出問題時應考慮不同的年齡特點的學生的心理因素。要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式,做到直問與曲問相結合,正問與反問相結合,明問與暗問相結合。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先生十分講究這種“曲問”藝術,他在執教《愚公移山》時,有兩個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錢先生沒有直問其意,而是問:“愚公九十幾歲?”學生稍感疑惑之余,頓悟“且”為“將近”意,愚公還沒到九十歲,只是將近九十。二是“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的“孀”字與“遺”字,錢先生也沒有直解其意,而是問:“鄰居小孩去幫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嗎?”學生看了課文都高興得笑了起來,說:“他沒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為他媽媽是孀妻,他是遺男呀!”這樣就使“孀”“遺”二字之義迎刃而解。如果說學生掌握知識的最佳動力是興趣,那么曲問便是巧妙撩撥學生興趣的藝術魔捧,通過它,產生了“錯綜見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直題須曲問,曲題也可直問。例如《孔乙己》一文的最后有句話:“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看似矛盾的話,就是一個很“曲”的問題,我們不妨這樣直問:“為什么說孔乙己‘大約’死了?”(無人關注過孔乙己的生死,“我”也沒有得到孔乙己死了的確切消息。)“為什么說孔乙己‘的確’死了?”(孔乙己的性格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注定他必死無疑。)結論:魯迅用看似矛盾實則精當的語言,揭示出封建社會和科舉制度的罪惡。可見,通過直問,理清是非,曉暢易懂、達到“減頭緒、立主腦、脫窠臼”的目的。直題曲問,要獨辟蹊徑,以曲求伸,忌故弄玄虛。曲題直問,要平中見奇、簡潔明了,忌袋底抖盡。

四、問要適時。教師既要抓住課堂提問的恰切時機,又要根據問題的難易作適時的停頓,讓學生有進行思維的時間。在學生想求明白但又不能明白的時候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釋疑”,這樣,就可以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查看全文

靈活設疑在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善于設疑是教師教學藝術的主要表現之一。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教學進程,精心設置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通過巧妙設疑可以為學生制造“憤”“悱”情境,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與熱情,從而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可以開闊學生思路,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抓住學習重點和難點;可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師生的思路能協調一致,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在導入中設疑

直接利用課題導入設疑,可以使學生從開始上課就興奮起來,產生求知欲望和探求愿望,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例如:在學習“物質的跨膜運輸的方式”一課時,先從前面學過的知識入手,通過提問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及特點,在學生回答完這個問題后,然后提出問題:小分子物質及離子是如何通過細胞膜的呢?這樣來導入新課,既可以承上啟下,又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在重點上設疑

教師在設疑時應根據教學目的,在重點和難點上設疑,而不能沒有目的性的處處設疑,這樣就會使問題太多,而缺乏思維深度。在重點與難點上尋找有代表性的問題,從而以點帶面。例如:在《減數分裂》教學中,在學習減數分裂過程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減數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各有什么變化?原因是什么?通過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就抓住了染色體數目和行為變化這個重點,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減數分裂內容,就容易掌握這節課的重點知識了。

三、在比較上設疑

查看全文

高中歷史設疑教學實踐探討

摘要:課堂設疑是激活課堂氛圍,優化課堂教學,誘發學生思考,啟迪學生智慧,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對高中歷史課堂設疑教學的實踐策略進行探討,從而構建靈動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歷史;設疑教學;實踐策略

古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思維從疑問開始,通過課堂設疑,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深化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時反饋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便于教師改變教學策略;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歷史教學偏重于教師的知識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扼殺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緊扣教學內容,靈活巧妙設疑布疑,留置懸念,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勇于探究,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從而改善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

一、課前設疑,點燃熱情,巧妙引入

新課引入是一堂課的“序曲”。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課前引入,往往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導課這一環節,圍繞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能力以及思維水平,精心設置疑問,巧妙引入新課,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內在驅動力,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比如,學習“鴉片戰爭”一課,在“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虎門銷煙”的導課階段,我首先呈現一首竹枝詞:“竹槍一支,打得妻離子散,未聞炮聲震地;銅燈半盞,燒盡田地房廊,不見煙火沖天。”這樣就引出了鴉片的危害。然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大量鴉片走私,作為當時皇帝的道光帝采取什么了行動?林則徐為什么要領導禁煙運動?有人說是因為林則徐的禁煙運動打擊了英國商人的利益,如果沒有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英國就不會發動鴉片戰爭,那么鴉片戰爭的爆發真的是林則徐惹的禍嗎?這樣,通過課前設疑,既激發了學生的探究動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課堂氛圍。

二、課中設疑,引領思維,培養能力

查看全文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疑點分析

在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文件精神的過程中,國家新農村建設項目如春雨般的頻頻下達到縣、鄉(鎮)和村組。隨著這些項目的實施和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面貌日新月異,國家新農村建設的惠民項目落實到哪里,哪里就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新氣象。但筆者在高職院校審計課程實務教學的調查過程中,發現審計部門在審計新農村建設項目時,一些項目在修建過程中存在疑點。因項目在修建和實施過程中的疑點,使得這些專項建設項目的審計流于形式,項目審計的質量大打折扣,審計結論成了工程承包方辦理工程結算的令牌。為此,本文就目前新農村建設項目存在的問題和項目專項審計的疑點及對策談點個人見解,僅供決策者們參考。

1新農村建設項目專項審計的疑點

什么是審計疑點?簡單說:審計疑點就是證據、資料與事實不符,是被審計單位所提供會計憑證和相關資料與實際存在的事實不相吻合而存在的重大遺漏。新農村建設項目專項審計疑點是指審計人員在實施項目的專項審計時,發現該項目在建設的某些節點存在重大疑點,而項目建設的承包方所提供的會計憑證和工程文件資料又是正式的,單從這些會計憑證和工程文件資料中是找不到真實有效的證據證明其重大遺漏,而事實上遺漏又確實存在。在項目審計結束時,審計人員只能從現有的會計憑證和工程文件資料來出具審計結論。這樣就使得專項審計成了為項目而審項目,審計質量大打折扣。

2新農村建設項目專項審計的疑點產生在項目建設

過程中為了準確說明疑點產生的原因,筆者以自己曾經歷過的項目審計為例,2016年9月筆者在調查審計事務所審計四川某縣某鎮同濟村(注:不便使用真名)兩個小水利項目時發現:該項目是2013年由同濟村提出,為本村兩個村民組各修一個堰塘,一個造價80萬,一個造價60萬。兩個項目都是由村組、鄉(鎮)、縣逐級上報,經由下而上論證申報;再由省水利廳審批,由上而下下達;項目醞釀的時間長達兩年之久。項目批下來以后,由縣水利局主持,縣招標辦招標,鎮政府參與,把項目承包給了一家工程公司施工修建。工程公司按合同如期完成項目建設。工程結算時需要辦理審計。在審計人員進場時,工程公司已經把工程建設的全部資料完整提供。經審計,沒有發現工程公司有任何不合規不合法的地方。審計人員從工程公司所提供的憑證、資料去找項目建設的重大遺漏,結果沒有找到任何可以證明重大遺漏的證據。因為建設承包方的會計資料是正規的發票,正式的收據,發票收據都是合規合法的,工程人員把資料也做得天衣無縫,無懈可擊,工程的預算和決算都是經過專業公司專業人員審查過的,可以說是無可挑剔。項目資金由縣財政按承包合同如數撥付給了承包公司。財政不撥款是不行的,因為該項目程序合法,建設合規、財務合理,而且有審計結論,一切沒得挑剔。但堰塘修好已快兩年,卻沒有真正發揮預期效益,項目的使用方(村民組)怨聲載道。好在工程公司在施工修建時,兩個村組的村民對工程的用工用料都做了詳細記載,村民的記載與工程施工方提供的原始記錄差距較大。審計人員明知疑點存在,但卻沒有辦法接受村民組的資料,因為村民組不是發包方,無權監督項目施工,村民的記錄不具備法律效力。審計人員只得違心的根據工程公司提供的憑證資料去審計,違心的出具審計意見。除這個調查項目的審計外,筆者還調查了該縣的其它專項建設項目的審計,諸如新農村建設土地整理項目,新農村建設危房改造項目和新農村建設農田基本建設項目等的審計,無一不存在這方面的疑點。為了進一步搞清疑點產生的原因,筆者對這些項目的申報、審批、預算、發包、建設、結算等程序進行了詳細調查,終于搞清了疑點產生的真正原因。疑點產生在新農村建設的三個問題上:一是疑點出在項目建設的指導思想上。項目建設的決策層在指導思想上忽視了村民組,忽視了群眾,忘記了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受益者是村民組,是群眾,新農村建設是村民群眾的建設,村民自己的建設應由村民自己作主。而決策層錯誤的認為:“新農村建設是國家專項建設,資金由國家專項撥付。專項建設應該由政府來建,政府建好后交給村民使用就行了。政府只管建,村民只管用,這就是惠民工程”。二是疑點出在項目建設的發包機制上。工程招標機制有蕸癡,工程發包監管沒到位,相關部門廻避了責任。從表面上看,工程的申報、審批、招標、投標、合同、修建、預算、竣工、驗收、審計、決算,這一切程序都合規合理的,工程的各項程序都是公平、公正、公開的,不存在任何貪污腐敗問題。建設施工方的施工人員按圖施工,工程的預算和決算都按國家規定的定額標準核算,項目資料按規定都做得很好,什么問題都沒有。但在項目建設的招標發包機制上忽略了一個關鍵人物,那就是項目的使用方---村民組,村民組是項目使用人,是項目的受益方,而使用人受益方不能參加項目的發包,不能參加項目的建設管理。項目建在那個村,本應該由那個村的村民組參加管理。但這兩個項目都避開了村民組。由上級直接包辦了項目的發包,項目管理,項目的預決算。工程的發包、施工、管理,完全由上級包辦代替。三是疑點出在工程的用工用料上。工程監理缺位,因為工程監理的工資由工程公司發放,工程的受益人使用方監管缺位,項目使用方沒資格參與監管。承包公司虛增材料購進和使用、虛增方量、多報人工等無人督查。整個工程由于監管缺位,承包公司一切資料都是由施工方提供,從基礎資料上就開始作假,審計調查也只是施工方說了算,明知有假也無從查證。讓相關人員把假賬做成了真賬,審計人員只能依據而審。審計就成了為項目而審項目,審計結論成了承包公司領錢的令牌。

3破解新農村建設項目專項審計疑點的對策

查看全文

小學科學課堂中的設疑技巧論文

[摘要]設疑是有意識的創設疑問以激發學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種教學藝術。課堂設疑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巧妙的提問,能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還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習信息,發現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和不足,便于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方式,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激發學生興趣,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就要讓學生會“疑”、愛“疑”,這就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設疑方法探究思考

一、善于提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科學課教學往往是從學生日常生活現象中提煉出問題進行研究。所以在設計時,很多是以提問的方式來揭示課題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疑問中看到“遠處的燈光”,學習更有目的性,也更有動力。

如在教學《淀粉的蹤跡》時,首先以小魔術的形式演示“白紙顯字”的小實驗,教學《混合身邊的物質》部分時,首先演示“清水變牛奶”的小實驗等等,教師趁機通過設疑來揭題:“你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從而使學生感到十分新奇,紛紛質疑“怎么回事”,個別學生甚至懷疑有假。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進而引導學生對自己產生的疑問展開探究。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自然而然地也就產生了質疑意向。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質疑意識對正確開展科學探究的重要性。

二、積極引導學生,啟發學生興趣

查看全文

課堂教學設疑分析論文

課堂提問分兩方面:一是教師提出問題。一是學生提出問題。這兩方面,其實是兩個層次,教師提問,是為了促使學生思考;而學生發問,則是思考了的結果。課堂設疑提問要有目的性、藝術性。

一、問點要準“準”一是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從課文內容的重點出發,抓住主要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二是合乎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所提問題的難度應與中等以上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所提問題能讓學生“跳一跳”,確實能摘到“果子”。三是要抓住課文知識的邏輯關系,所提的問題應絲絲入扣,不蔓不枝。忌空、大、難。教師所提的問題如果不適合學生的實際,超過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學生也就不愿費那種“勞而無功”的氣力,去做那種煩瑣的探求。筆者曾聽過有的教師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時,板書課題后問學生,“孔乙己叫什么?”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教師又問:“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嗎?”學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綽號。”教師緊問一句:“孔乙己讀了一輩子書,為什么連個名字都沒有?”學生面對這個問題“反常”現象,沉思起來,教師就在學生這種情緒之中開始講述課文,造成較好的教學氣氛。

二、問要有值問題的設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學的內容。設疑提問不能為設疑而設疑,搞形式,圖花架。設疑不是教師提一些簡單的本身帶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或是學生完全不加思索,不費力氣就回答的問題。這種只圖課堂表面的熱鬧,是不利于學生思維發展的。這就要教師在備課中充分鉆研教材,發掘問題,巧設疑問。教師要善于在“無疑之處見有疑”,在教學中適時“抖”出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變“有疑”為“無疑”。一句話,設疑提問有要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引導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清一篇文章的實質。根據有經驗的語文教師體會,語文課設疑應從以下幾個地方入手:(1)學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與理解課文內容關系密切處。(2)課文的重點,難點處。(3)文章畫龍點晴處。(4)“鋪路架橋”處。(5)觸發學生聯想,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處等。例如,介紹魯迅時設疑:“為什么魯迅學醫又棄醫?”鑒于這個問題在魯迅一生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對中學生的人生道路的選擇也不乏重要的啟示。因此這個問題問得有價值。

三、發問要活“活”就是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設計了靈活多樣的問題。同樣一個問題,因為學生的素質差異,在這個班級與那個班級的提問方式也應有所不同。提問是否具有藝術性,其效果顯然不同。教師在提出問題時應考慮不同年齡特點的學生的心理因素,提問方式,做到直問與曲問相結合,正問與反問相結合,明問與暗問相結合。特級教師錢夢龍在教《愚公移山》時,他要檢查學生是否理解“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跳往助之”一句,不是按通常“什么叫孀妻?什么叫遺男?”那樣直問,而進行“曲問”:“有個孩子也去幫助老愚公移山,他爸爸舍得讓他去嗎?”學生看了課文都高興得笑了起來,說:“他沒有爸爸呀!”“你們怎么知道的?”“因為他媽媽是孀妻——寡婦,他是遺男——孤兒呀!”由于問題拐了個彎,學生多動一下腦筋才能解答,因而大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四、問要適時教師既要抓住課堂提問的恰切時機,又要根據問題的難易作適時“停頓”,讓學生有進行積極思維的時間,以達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否則只能“引而不發”。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說,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這就是教師的設疑提問要在學生“心求通而未提,口欲言而不能”之時,抓住學生處于“憤悱”之時的有利時機,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去“釋”疑,以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答問時機的把握,是整個答問過程中關鍵的一環。因為它決定著作用和結果,也體現了藝術的程度。《禮記·學記》中說:“善待問者如撞種,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這里用撞鐘比喻學生的發問,鳴聲當作教師的答問。撞鐘之聲有強弱,表示答問程度有分寸。教師不肯把結論輕易地告訴學生,必待學生反復思考,將要觸及問題的實質,發問有一定水平時(從容:喻學生有所進而復問),才予以指引,使問題得到揭曉而“盡其聲”。可見,答問的時機其實是一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契機和過程,是對最佳答問效果的超前認識。學生已是“山窮水頸,我們一步步地加以誘引點撥,使之“柳暗花明”,“茅塞頓開”,有登岸成功的愉悅和仙人指路的感激,這樣的答問效果及答問效應定將非同一般。

五、反答為問顧名思義,對學生的提問,教師本該正面回答,但卻不答,反而為問。反答為問,不變換“主體”,“被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謬誤,然后為之講說”,(《論集》)只不過這里的“講說”變成了反問,故教師仍為“主導”。

查看全文

課堂設疑提問教學論文

[內容]

課堂提問分兩方面:一是教師提出問題。一是學生提出問題。這兩方面,其實是兩個層次,教師提問,是為了促使學生思考;而學生發問,則是思考了的結果。課堂設疑提問要有目的性、藝術性。

一、問點要準“準”一是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從課文內容的重點出發,抓住主要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二是合乎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所提問題的難度應與中等以上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所提問題能讓學生“跳一跳”,確實能摘到“果子”。三是要抓住課文知識的邏輯關系,所提的問題應絲絲入扣,不蔓不枝。忌空、大、難。教師所提的問題如果不適合學生的實際,超過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學生也就不愿費那種“勞而無功”的氣力,去做那種煩瑣的探求。筆者曾聽過有的教師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時,板書課題后問學生,“孔乙己叫什么?”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教師又問:“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嗎?”學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綽號。”教師緊問一句:“孔乙己讀了一輩子書,為什么連個名字都沒有?”學生面對這個問題“反常”現象,沉思起來,教師就在學生這種情緒之中開始講述課文,造成較好的教學氣氛。

二、問要有值問題的設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學的內容。設疑提問不能為設疑而設疑,搞形式,圖花架。設疑不是教師提一些簡單的本身帶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或是學生完全不加思索,不費力氣就回答的問題。這種只圖課堂表面的熱鬧,是不利于學生思維發展的。這就要教師在備課中充分鉆研教材,發掘問題,巧設疑問。教師要善于在“無疑之處見有疑”,在教學中適時“抖”出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變“有疑”為“無疑”。一句話,設疑提問有要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引導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清一篇文章的實質。根據有經驗的語文教師體會,語文課設疑應從以下幾個地方入手:(1)學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與理解課文內容關系密切處。(2)課文的重點,難點處。(3)文章畫龍點晴處。(4)“鋪路架橋”處。(5)觸發學生聯想,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處等。例如,介紹魯迅時設疑:“為什么魯迅學醫又棄醫?”鑒于這個問題在魯迅一生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對中學生的人生道路的選擇也不乏重要的啟示。因此這個問題問得有價值。

三、發問要活“活”就是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設計了靈活多樣的問題。同樣一個問題,因為學生的素質差異,在這個班級與那個班級的提問方式也應有所不同。提問是否具有藝術性,其效果顯然不同。教師在提出問題時應考慮不同年齡特點的學生的心理因素,提問方式,做到直問與曲問相結合,正問與反問相結合,明問與暗問相結合。特級教師錢夢龍在教《愚公移山》時,他要檢查學生是否理解“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跳往助之”一句,不是按通常“什么叫孀妻?什么叫遺男?”那樣直問,而進行“曲問”:“有個孩子也去幫助老愚公移山,他爸爸舍得讓他去嗎?”學生看了課文都高興得笑了起來,說:“他沒有爸爸呀!”“你們怎么知道的?”“因為他媽媽是孀妻——寡婦,他是遺男——孤兒呀!”由于問題拐了個彎,學生多動一下腦筋才能解答,因而大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四、問要適時教師既要抓住課堂提問的恰切時機,又要根據問題的難易作適時“停頓”,讓學生有進行積極思維的時間,以達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否則只能“引而不發”。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說,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這就是教師的設疑提問要在學生“心求通而未提,口欲言而不能”之時,抓住學生處于“憤悱”之時的有利時機,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去“釋”疑,以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答問時機的把握,是整個答問過程中關鍵的一環。因為它決定著作用和結果,也體現了藝術的程度。《禮記·學記》中說:“善待問者如撞種,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這里用撞鐘比喻學生的發問,鳴聲當作教師的答問。撞鐘之聲有強弱,表示答問程度有分寸。教師不肯把結論輕易地告訴學生,必待學生反復思考,將要觸及問題的實質,發問有一定水平時(從容:喻學生有所進而復問),才予以指引,使問題得到揭曉而“盡其聲”。可見,答問的時機其實是一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契機和過程,是對最佳答問效果的超前認識。學生已是“山窮水頸,我們一步步地加以誘引點撥,使之“柳暗花明”,“茅塞頓開”,有登岸成功的愉悅和仙人指路的感激,這樣的答問效果及答問效應定將非同一般。

查看全文

課堂設疑教學管理論文

課堂提問分兩方面:一是教師提出問題。一是學生提出問題。這兩方面,其實是兩個層次,教師提問,是為了促使學生思考;而學生發問,則是思考了的結果。課堂設疑提問要有目的性、藝術性。

一、問點要準“準”一是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從課文內容的重點出發,抓住主要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二是合乎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所提問題的難度應與中等以上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所提問題能讓學生“跳一跳”,確實能摘到“果子”。三是要抓住課文知識的邏輯關系,所提的問題應絲絲入扣,不蔓不枝。忌空、大、難。教師所提的問題如果不適合學生的實際,超過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學生也就不愿費那種“勞而無功”的氣力,去做那種煩瑣的探求。筆者曾聽過有的教師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時,板書課題后問學生,“孔乙己叫什么?”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教師又問:“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嗎?”學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綽號。”教師緊問一句:“孔乙己讀了一輩子書,為什么連個名字都沒有?”學生面對這個問題“反常”現象,沉思起來,教師就在學生這種情緒之中開始講述課文,造成較好的教學氣氛。

二、問要有值問題的設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學的內容。設疑提問不能為設疑而設疑,搞形式,圖花架。設疑不是教師提一些簡單的本身帶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或是學生完全不加思索,不費力氣就回答的問題。這種只圖課堂表面的熱鬧,是不利于學生思維發展的。這就要教師在備課中充分鉆研教材,發掘問題,巧設疑問。教師要善于在“無疑之處見有疑”,在教學中適時“抖”出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變“有疑”為“無疑”。一句話,設疑提問有要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引導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清一篇文章的實質。根據有經驗的語文教師體會,語文課設疑應從以下幾個地方入手:(1)學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與理解課文內容關系密切處。(2)課文的重點,難點處。(3)文章畫龍點晴處。(4)“鋪路架橋”處。(5)觸發學生聯想,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處等。例如,介紹魯迅時設疑:“為什么魯迅學醫又棄醫?”鑒于這個問題在魯迅一生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對中學生的人生道路的選擇也不乏重要的啟示。因此這個問題問得有價值。

三、發問要活“活”就是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設計了靈活多樣的問題。同樣一個問題,因為學生的素質差異,在這個班級與那個班級的提問方式也應有所不同。提問是否具有藝術性,其效果顯然不同。教師在提出問題時應考慮不同年齡特點的學生的心理因素,提問方式,做到直問與曲問相結合,正問與反問相結合,明問與暗問相結合。特級教師錢夢龍在教《愚公移山》時,他要檢查學生是否理解“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跳往助之”一句,不是按通常“什么叫孀妻?什么叫遺男?”那樣直問,而進行“曲問”:“有個孩子也去幫助老愚公移山,他爸爸舍得讓他去嗎?”學生看了課文都高興得笑了起來,說:“他沒有爸爸呀!”“你們怎么知道的?”“因為他媽媽是孀妻——寡婦,他是遺男——孤兒呀!”由于問題拐了個彎,學生多動一下腦筋才能解答,因而大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四、問要適時教師既要抓住課堂提問的恰切時機,又要根據問題的難易作適時“停頓”,讓學生有進行積極思維的時間,以達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否則只能“引而不發”。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說,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這就是教師的設疑提問要在學生“心求通而未提,口欲言而不能”之時,抓住學生處于“憤悱”之時的有利時機,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去“釋”疑,以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答問時機的把握,是整個答問過程中關鍵的一環。因為它決定著作用和結果,也體現了藝術的程度。《禮記·學記》中說:“善待問者如撞種,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這里用撞鐘比喻學生的發問,鳴聲當作教師的答問。撞鐘之聲有強弱,表示答問程度有分寸。教師不肯把結論輕易地告訴學生,必待學生反復思考,將要觸及問題的實質,發問有一定水平時(從容:喻學生有所進而復問),才予以指引,使問題得到揭曉而“盡其聲”。可見,答問的時機其實是一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契機和過程,是對最佳答問效果的超前認識。學生已是“山窮水頸,我們一步步地加以誘引點撥,使之“柳暗花明”,“茅塞頓開”,有登岸成功的愉悅和仙人指路的感激,這樣的答問效果及答問效應定將非同一般。

五、反答為問顧名思義,對學生的提問,教師本該正面回答,但卻不答,反而為問。反答為問,不變換“主體”,“被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謬誤,然后為之講說”,(《論集》)只不過這里的“講說”變成了反問,故教師仍為“主導”。

查看全文

課堂教學設疑提問分析論文

[內容]

課堂提問分兩方面:一是教師提出問題。一是學生提出問題。這兩方面,其實是兩個層次,教師提問,是為了促使學生思考;而學生發問,則是思考了的結果。課堂設疑提問要有目的性、藝術性。

一、問點要準“準”一是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從課文內容的重點出發,抓住主要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二是合乎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所提問題的難度應與中等以上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所提問題能讓學生“跳一跳”,確實能摘到“果子”。三是要抓住課文知識的邏輯關系,所提的問題應絲絲入扣,不蔓不枝。忌空、大、難。教師所提的問題如果不適合學生的實際,超過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學生也就不愿費那種“勞而無功”的氣力,去做那種煩瑣的探求。筆者曾聽過有的教師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時,板書課題后問學生,“孔乙己叫什么?”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教師又問:“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嗎?”學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綽號。”教師緊問一句:“孔乙己讀了一輩子書,為什么連個名字都沒有?”學生面對這個問題“反常”現象,沉思起來,教師就在學生這種情緒之中開始講述課文,造成較好的教學氣氛。

二、問要有值問題的設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學的內容。設疑提問不能為設疑而設疑,搞形式,圖花架。設疑不是教師提一些簡單的本身帶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對不對”的問題或是學生完全不加思索,不費力氣就回答的問題。這種只圖課堂表面的熱鬧,是不利于學生思維發展的。這就要教師在備課中充分鉆研教材,發掘問題,巧設疑問。教師要善于在“無疑之處見有疑”,在教學中適時“抖”出來,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變“有疑”為“無疑”。一句話,設疑提問有要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引導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清一篇文章的實質。根據有經驗的語文教師體會,語文課設疑應從以下幾個地方入手:(1)學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與理解課文內容關系密切處。(2)課文的重點,難點處。(3)文章畫龍點晴處。(4)“鋪路架橋”處。(5)觸發學生聯想,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處等。例如,介紹魯迅時設疑:“為什么魯迅學醫又棄醫?”鑒于這個問題在魯迅一生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對中學生的人生道路的選擇也不乏重要的啟示。因此這個問題問得有價值。

三、發問要活“活”就是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設計了靈活多樣的問題。同樣一個問題,因為學生的素質差異,在這個班級與那個班級的提問方式也應有所不同。提問是否具有藝術性,其效果顯然不同。教師在提出問題時應考慮不同年齡特點的學生的心理因素,提問方式,做到直問與曲問相結合,正問與反問相結合,明問與暗問相結合。特級教師錢夢龍在教《愚公移山》時,他要檢查學生是否理解“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跳往助之”一句,不是按通常“什么叫孀妻?什么叫遺男?”那樣直問,而進行“曲問”:“有個孩子也去幫助老愚公移山,他爸爸舍得讓他去嗎?”學生看了課文都高興得笑了起來,說:“他沒有爸爸呀!”“你們怎么知道的?”“因為他媽媽是孀妻——寡婦,他是遺男——孤兒呀!”由于問題拐了個彎,學生多動一下腦筋才能解答,因而大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四、問要適時教師既要抓住課堂提問的恰切時機,又要根據問題的難易作適時“停頓”,讓學生有進行積極思維的時間,以達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否則只能“引而不發”。孔子在《論語述而》中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說,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學生想說而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這就是教師的設疑提問要在學生“心求通而未提,口欲言而不能”之時,抓住學生處于“憤悱”之時的有利時機,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去“釋”疑,以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答問時機的把握,是整個答問過程中關鍵的一環。因為它決定著作用和結果,也體現了藝術的程度。《禮記·學記》中說:“善待問者如撞種,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這里用撞鐘比喻學生的發問,鳴聲當作教師的答問。撞鐘之聲有強弱,表示答問程度有分寸。教師不肯把結論輕易地告訴學生,必待學生反復思考,將要觸及問題的實質,發問有一定水平時(從容:喻學生有所進而復問),才予以指引,使問題得到揭曉而“盡其聲”。可見,答問的時機其實是一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契機和過程,是對最佳答問效果的超前認識。學生已是“山窮水頸,我們一步步地加以誘引點撥,使之“柳暗花明”,“茅塞頓開”,有登岸成功的愉悅和仙人指路的感激,這樣的答問效果及答問效應定將非同一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