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協范文10篇

時間:2024-03-02 02:50: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協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協考察報告

我們赴日農經考察團一行五人于20*年7月10日至21日,對日本農業協同組合(農協)的發展過程及現狀進行了考察。考察團拜見了大阪府農協中央會,走訪了基層農協會員。通過日本農協職員的情況介紹和實地走訪,對日本農協的形成、發展、職能和作用有了粗略的了解,特別是對日本農協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有了些粗淺的認識。

一、日本農協的基本情況

(一)日本農協發展的歷史簡況。

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日本制定了《農地改革法案》,實行農地改革,解決農村中地主與農民之間長期存在的社會矛盾。主要內容就是將大地主所有的大量土地無條件地分給農民,從而確立了戰后日本農業家庭經營的基本制度。然而,由于農業生產受到分散經營、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束縛,家庭經營的弊端和問題相繼顯現出來,主要表現為生產上的盲目性,供求關系失衡,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均得不到保證,歸根結底就是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為解決制約農業發展的矛盾和問題,日本也曾效仿其他國家的做法,如搞美國的家庭農場的辦法,只是由于日本農戶耕地面積過小,平均每戶只有1.2公頃,僅相當于美國家庭農場的一百五十分之一,加之東方農民特有的視土地為生命的傳統觀念影響,使日本不得不放棄實行家庭農場的作法。1947年日本頒布了《農業協同組合法》,通過法律的形式確定了農協的特殊地位。《農業協同組合法》的宗旨是:“促進發展農民的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生產力和農民在社會上的經濟地位,同時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按照這一宗旨的要求,日本農民通過協作的方式來謀求農民經濟性和社會地位的提高,發展農業生產力。從1947年到1950年,在不到三年時間里,日本各地的基層農協都建立起來了,全國成立的基層農協約有4000余個,有99%以上的農民都加入了農協組織。

(二)日本農協的主要職能

日本農協在組織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它是農民意志的統一體,代表著農民的利益,所以其職能非常廣泛,概括起來主要有:

查看全文

大學農協情況報告

對于農村社會工作協會來說卻是一個快速成長并充滿希望的一年。10年對于整個中國而言是一個悲喜交加的年度。

現今協會理事會的學長學姐的帶領下,上半年。現今協會大二主要負責人的共同努力下,協會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

協會迎來了新的力量—社工系08級新生。大一新成員給協會注入了新的血液,下半年。早已涌動的心在新成員的加入之后更是奔放了

大家為了協會的工作活動,一整個學期。都辛苦了!此,向在座的各位深深鞠一個躬,跟大家說一聲,辛苦了謝謝大家的付出!

也是為了總結經驗,為了讓大家理清我一個學期的工作。開創未來,特在此之際做這一個工作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介紹協會本學期開展各項的活動,介紹協會本學期取得的突破性的進展以及工作的不足。

一、本學期開展的活動

查看全文

學校農協工作報告

10年對于整個中國而言是一個悲喜交加的年度,對于農村社會工作協會來說卻是一個快速成長并充滿希望的一年。

上半年,在現今協會理事會的學長學姐的帶領下,在現今協會大二主要承擔責任人的一同努力下,協會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

下半年,協會迎來了新的力量——社工系08級新生。大一新成員給協會注入了新的血液,早已涌動的心在新成員的加入之后更是奔放了。

一整個學期,大家為了協會的工作活動,都辛苦了!在此,我向在座的各位深深鞠一個躬,跟大家說一聲,辛苦了,謝謝大家的付出!

為了讓大家理清我們一個學期的工作,也是為了總結經驗,開創未來,特在此之際做這一個工作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介紹協會本學期開展各項的活動,介紹協會本學期取得的突破性的進展以及工作的不足。

一、本學期開展的活動

查看全文

農村合作體系構建的綜合農協道路

上世紀80年代推進農村改革以來,農村發展一直面臨著深層次組織和制度創新任務,其中核心是構建家庭承包制基礎上的農村合作體系,以確保小農戶在大市場中具有平等地位,分享涉農產業和涉農服務利潤。但農村合作體系的組建和發展多年來一直處在目標不明、零敲碎打的困境。

對農村合作體系的目標模式,目前理論仍然停留在粗淺了解國外模式上的簡單化爭論,針對我們自身的特殊的農民合作需求研究不夠,對有關的制度創新實例的深度研究不夠,對合作體系的具體制度設計的研究則更為缺乏。但就在理論研究不夠深入的情況下,政策已經在大幅回應實踐中的農民合作體系創建要求。《農村專業合作社法》已于*年7月正式推行;各涉農部門為爭取國家財政資金,或擴張部門地位和利益,正在出臺和實施大力發展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政策;各級地方政府也在系統制定并開始實施促進合作體系發育的政策。

這些政策努力由于不能共享對合作體系目標模式的共識,自覺明確合作體系的功能,其效果不可避免會打折扣。其中尤為嚴重的是,各涉農部門的有關政策很多是基于爭取資金和擴張利益的目標,因而片面強調其專業性,人為割裂合作體系應有的綜合性,導致財政資金使用效率降低,合理的合作體系建立的任務無法提出或實現。一句話,農村合作體系的制度創新由于缺乏理論指導,在部門利益分立條件下可能陷于根本無法建立的困境。

對讓小農在農業生產以及之外的其他涉農經濟活動中獲得收益,日、韓等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已經有了綜合農協的經驗。這一經驗是比較有效的:就是層層建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并開放流通、金融、技術推廣等領域給這些合作經濟組織經營,并將這些領域專屬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其他經濟主體不得輕易進入,依照區域大小和專業化程度高低建立縱向體系,直至在全國有統一的農會或農民合作協會。國家對綜合農協體系的創建和運作給與資金、人力、法律政策上的扶植。

這時候,我們一方面必須從基本理論甚至是常識上確立對綜合農協在中國必要性的認識,另一方面必須找準綜合農協在中國發展的現實路徑。

一、綜合農協道路不可避免

查看全文

學校農協工作發展匯報

對于農村社會工作協會來說卻是一個快速生長并充滿希望的一年。

現今協會理事會的學長學姐的帶領下,上半年。現今協會大二主要負責人的共同努力下,協會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

協會迎來了新的力量—社工系級新生。大一新成員給協會注入了新的血液,下半年。早已涌動的心在新成員的加入之后更是豪放了

大家為了協會的工作活動,一整個學期。都辛苦了此,向在座的各位深深鞠一個躬,跟大家說一聲,辛苦了謝謝大家的付出!

也是為了總結經驗,為了讓大家理清我一個學期的工作。開創未來,特在此之際做這一個工作報告。演講的主要內容包括:介紹協會本學期開展各項的活動,介紹協會本學期取得的突破性的進展以及工作的缺乏。

一、本學期開展的活動

查看全文

大學農協工作情況匯報

10年對于整個中國而言是一個悲喜交加的年度,對于農村社會工作協會來說卻是一個快速成長并充滿希望的一年。

上半年,在現今協會理事會的學長學姐的帶領下,在現今協會大二主要負責人的共同努力下,協會實現了一個質的飛躍。

下半年,協會迎來了新的力量——社工系08級新生。大一新成員給協會注入了新的血液,早已涌動的心在新成員的加入之后更是奔放了。

一整個學期,大家為了協會的工作活動,都辛苦了!在此,我向在座的各位深深鞠一個躬,跟大家說一聲,辛苦了,謝謝大家的付出!

為了讓大家理清我們一個學期的工作,也是為了總結經驗,開創未來,特在此之際做這一個工作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介紹協會本學期開展各項的活動,介紹協會本學期取得的突破性的進展以及工作的不足。

一、本學期開展的活動

查看全文

韓國新農村運動及日韓農協發展情況考察報告

韓國新農村運動及日韓農協發展情況考察報告

5月12日至5月26日,我有幸隨鴻舉市長率領的市政府代表團訪問了加拿大、日本、韓國。特別是韓國新村運動及日韓農協的做法,對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具有直接借鑒意義。現將日韓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韓國新村運動及日韓兩國農協發展總體概況

訪問期間,我隨團先后訪問了日本廣島農協、韓國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農協),考察了日本廣島安佐南區塑料大棚栽培、韓國現代農業,拜會了兩國農協高管人士并與之進行了交流,進一步加深了對韓國新村運動及日本、韓國農協發展的認識。

韓國新村運動始于上世紀70年代初并延續至今,是韓國在城鄉失衡的背景下由政府實施的一個實驗性項目。韓國新村運動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歷程,70年代主要是精神啟發、創新經營、改善環境和幫扶貧困;80年代主要是對農業機械進行改造升級,實現政府與民間的互動共助;90年代主要是發展國家級服務組織,對農民福利進行改革;21世紀以來主要是發展以高科技為支撐的現代農業,近來又發起了第二輪新農村運動--泛國民的“城市關愛農村”運動,核心是推進“一社一村”結對子,組織一個企業或學校對口一個村,幫助農村進行宣傳、采購其農副產品,組織城市義工參加農業生產勞動,開展農業旅游觀光活動。韓國的新村運動主要實施了三類工程項目,即改善生活環境條件項目、發展生產和增加收入項目、精神啟蒙項目。新村運動實施初期,改善生活環境條件項目主要包括換房頂、修院墻、綠化荒山、整修村內小巷以及建公共澡堂、公共洗衣處、公共飲水設施等,發展生產和提高收入項目主要包括農田水利建設改造、合作耕種、發展養殖業和牧業、普及農業新技術和高產優質品種、建立新村工廠、發展非農產業等,精神啟蒙主要是指通過機制的建立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韓國在上個世紀60年代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40%的村不通汽車,80%的農戶不通電,80%的農民住茅草房。經過40多年的持續發展,目前基本上實現了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同步提高,有效解決了城鄉發展失衡問題。這一運動受到世界上眾多國家關注,“新村運動”已列入《大不列顛大辭典》,稱之為“漢江奇跡”。據介紹,韓國新村運動已成為韓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精神動力,原創:大幅度增加了農民收入。到2004年,人均國民收入由70年代初的70美元,發展到2004年的14000美元,增長了200倍,城鄉居民收入為1:0.84,在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過程中,實現了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日韓兩國都建有非政府組織性質的農協。日本ja農協是由集結人出資、自主性的非盈利法人組織,在全國擁有872個分支機構。農協向入會農民收取會費,年終按投資分配利潤并接受會員監督。其職能主要包括:一是統一為入會農民購進農藥、農用器材等農業生產資料和銷售農產品;二是進行經濟指導性工作;三是開展以金融為主的信用、儲蓄貸款以及農業保險、醫療服務等。作用主要體現為:一是確保安全放心的國產農產品的穩定供給;二是發揮區域農業“指揮塔”作用;三是開展支持區域合作的有關活動;四是提供城鄉交流所帶來的農業價值;五是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韓國農協成立于1961年,目前大約有24000名成員及1327個分會,是一個綜合性的農業服務機構。它不僅組織農產品銷售,而且在器材購買、促進農業產業化與流通化以及農業信用合作社等領域有廣泛的業務,在韓國整個經濟結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通過農協進行的市場份額占整個韓國農業流通的40%,由農協為主組建的農業銀行目前在韓國整個金融界排名第一。韓國農協發展貫穿于新村運動全過程,在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平均化、農業機械化升級改良、農業產業化機構改革以及農民福利改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尤為突出的是,通過農協的作用推進了農村合作社事業,根除了農民承受不了高利貸的現象發生。

查看全文

農協糧食增產工作方案

為保證糧食增產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達到預期目標,根據省糧食增產工程項目管理制定分區聯系責任制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實行分區聯系負責制

省農委由省農技總站負責聯系我市。市糧食增產工程聯系工作由市農推站、市植保站、市種子站、市土肥站聯合組成三個聯系小組負責聯系指導。

二、工作要求

(一)督促檢查

各聯系小組必須在關鍵農時(育秧或育苗、移栽、中期管理和收獲四個關鍵環節)到各自聯系區(市、縣)巡回督促檢查項目實施情況。督促檢查要做到“七查七看”:一查項目組織領導和技術隊伍建設情況,看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小組是否建立,管理干部和技術人員是否到位;二查項目區布局情況,看是否真正在中低產和邊遠落后地區實施;三查示范點與科技示范戶落實情況,看示范點選擇是否恰當、面積是否達標,科技示范戶是否落實,技術是否完全到位;四查核心技術與配套技術到位情況,看其是否按計劃完成;五查培訓宣傳發動情況,看技術培訓是否扎實,宣傳發動是否到位;六查補貼資金使用情況,看物資補助是否公示和到位,補貼資金是否真正按規定用到實處;七查工作檔案情況,看有關資料是否收集齊全。針對查找出的問題督促實施單位及時認真整改。

查看全文

農民合作組織建立分析論文

【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是主體,要真正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將農民的各項權利落到實處,調動農民積極性,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加強農民組織化程度,建立農民協會有助于實現農民政治權利,同時還能保障農民社會權利和經濟利益的實現。

【關鍵詞】農民合作組織新農村必要性

一、引言

長期以來,農民始終生活在社會最底層,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貧富差距拉大,社會分化加劇,農民成為社會公認的弱勢群體。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卻是國民經濟基礎性行業——農業的主體,保障社會最基本的運行。在現實生活中,農民各項權利利益沒有得到很好地實現,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農民的政治權利沒有得到有效實現,參政議政趨于形式化,農民對國家政策的影響力不夠;二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農民赤手空拳、力量分散、市場風險大、經濟利益沒有保障;三是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體制所造成的城鄉居民在住房、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權利上的不平等。

農民之所以是弱者,是因為她們力量弱小,分散的農民與有權力和資本做支撐且高度組織化的社會強勢集團之間力量不平衡,因此,團結聯合農民,實現農民組織化是壯大農民力量的必然出路。在當前形式下,建立農民合作組織(以下稱農協)是聯合農民的有效途徑。一個和諧的社會不僅要有公共部門(政府部門)和私營部門(企業部門),而且還必然有社會部門。所謂農協是由廣大農民在自愿聯合的基礎上,依靠聯合力量、自力更生、追求共同利益(集體利益)的一種社會組織。

二、建立農協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日本農業公共管理研討

一、一體化管理的政府架構實施科學有效的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的重要目的是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促進整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農業公共管理是提供農業公共產品的重要手段。盡管很多社會組織(包括公共企業)參與公共管理,提供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但無疑,政府機構是實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產品最重要最核心的組織。日本政府對此有深刻理解和成功經驗,突出表現在政府架構設計充分體現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為實施科學有效的公共管理提供了組織保障。日本是實行地方自治的國家,政府機構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包括都道府縣和市町村兩個層次,他們都是自治體,盡管存在很多業務聯系,但沒有上下級關系。中央政府設農林水產省(內閣12省之一),是主管日本全國農林水產業的振興、食品的穩定供給、國土與自然環境的保護,以及農村、山村、漁村社區的發展等諸多事務的一個綜合性政府機構。農林水產省設置1個大臣官房(辦公廳)、6個“內局”(內設機構)和2個“外局”(直屬機構,包括林野廳、水產廳),定員約5000人左右。此外,農林水產省在各地有各種派出機構(定員約20000多人),如地方(地區)農政局,是農林水產省按農業地域劃分設置了東北、關東、北陸、東海、近畿、中國四國、九州7個地區農政局,地區農政局下設農政事務所(北海道農政事務所由農林水產省直接派出),日本全國有38個農政事務所。在地方層面,日本各都道府縣均設有主管農業的政府機構———農政部,農政部下也有若干個派出的獨立行政法人性質的科研、教育、推廣和技術執法機構。由此可以看出,日本農業政府機構是一個比較龐大的體系,但各層面、各機構間分工協作配合良好,保證了公共管理的有效實施和公共產品的有效提供,為日本現代農業發展和新村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二、專業化服務的社會組織提供健全完善的社會服務

日本農戶每戶耕地面積不足1.2hm2,屬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國家,提高農戶經營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水平是其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出路。為適應這一要求,日本于1947年出臺了《農業協同組合法》(簡稱《農協法》),隨后還陸續制定了12項附屬法令,這些法規制度保障了日本農協組織的健康發展。根據日本法令,農業協同組合(農協)是進行農業生產的農民,為了共同進行產品的銷售、農需物資的采購、機械或設施的使用、存款的接收及貸款等,通過個人出資參股而設立,并作為會員進行運營的組織。日本農協組織由全國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JA全中)、都道府縣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JA中央會)和市町村基層農業協同組合(綜合JA)三級網絡組成,日本各級政府對不同層次農協都有扶持補貼政策。日本農協的業務主要有6項:務農指導、金融信用、產品銷售、農資采購、共同利用(設施)和互助共濟(保險)。經過戰后幾十年發展,日本農協組織體系非常健全,幾乎100%的農戶都是農協會員(組合員)。值得一提的是,農協設有“營農指導機構”,聘用營農指導員(全日本約16000人),走村串戶,提供信息,幫助農民制定增收計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手把手地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農協營農指導員還配合政府農政事務所或農業改良普及中心的普及指導員(全日本約8000多人)共同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普及工作。日本農協是受農林水產省監督的社會組織,依據法令獨立開展業務,其理事會和監事由農戶會員選舉產生,日本農協的運行充分體現“自愿、平等、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通過綜合農協和專業農協兩類社會組織提供高水平、廣覆蓋的社會化、專業化的服務,為農戶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為開展健全完善的社會服務奠定了體系基礎,極大地促進了日本農業現代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

三、對中國改善農業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啟示

日本人多地少的農業經營特點與中國有相似之處,因此其在促進農業現代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過程中健全完善農業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做法和經驗很值得中國參考借鑒,但由于兩國政治制度、社會制度和發展水平的不同,我們還需要根據中國國情有選擇、有重點地推動國內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