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9 21:43: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凝聚力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班級凝聚力形成研究
【摘要】一個好的班級體是學生成長的沃土。班主任應是這沃土的開墾者。素質教育在班主任辛勤耕耘中落實。學生的高尚情操在養成教育中閃光。回顧自己的教育實踐,匯聚點滴小事,深深感到,要實現以上目標,班級的凝聚力是保障。
【關鍵詞】班級;凝聚力;學生;素質
【Abstract】Agoodclassandgradebodyisthefertilesoilwhichthestudentgrows.Theteacherinchargeshouldbethisfertilesoilopeningupwasteland.Theeducationforall-arounddevelopmentindustriouslydoesfarmworkintheteacherinchargetohitcarriesout.Student’snoblesentimentinfostersintheeducationtheflash.Reviewsowneducationpractice,thegatheringintravenousdripminormatter,deeplydeeplyfeltabove,mustachievethegoal,class’sandgrade’scohesiveforceisthesafeguard.
【Keywords】Classandgrade;Cohesiveforce;Student;Quality
學校是養成健全人格,培養人才的場所。班級是促進其奮發努力,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培養高尚品德的主陣地!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靈魂,是班集體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應該深諳教育,教學規律,深諳學生生理、心理規律,掌握教育、教學藝術。肩擔祖國重擔,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一個好的班級體是學生成長的沃土。班主任應是這沃土的開墾者。素質教育在班主任辛勤耕耘中落實。學生的高尚情操在養成教育中閃光。回顧自己的教育實踐,匯聚點滴小事,深深感到,要實現以上目標,班級的凝聚力是保障。如何提高班級凝聚力呢?
增強班級凝聚力研究
摘要本文從如何給學生制定明確的參與目標、提供可行的參與形式以及如何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參與機會三個方面論述了要想建立一個具有較強凝聚力的班級集體,必須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的論點。
關鍵詞參與目標參與形式參與機會
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關鍵在于能否通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來建立一個優秀的班級集體。因為班級集體建設的過程,就是一個教育學生、塑造學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有師生的共同參與,只有讓學生親自參與,才能使他們受到啟迪和教育。下面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我是如何引導學生在參與班集體建設過程中的一點體會,也是我從事班主任工作的一點探索和嘗試,與同行商榷。
一、要給學生明確的參與目標:
目標具有導向作用。班級集體的奮斗目標,在班級集體的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個班級,學生和班主任之間必須在思想上達到某種程度的一致,并讓學生認可,才能使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成為可能。尤其是技工類學校的學生,正處于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自我意識普遍較強,容易沖動,所以在我接收班級的第一個會上,就坦誠向學生明示我的處世原則,三個字:禮、理、義。禮是指以禮待人,理是指以理服人,義是指以義交人。同時,又對他們進行寬容教育,告訴學生:“寬容能松弛別人,也能撫慰自己,它會讓你把愛放在首位,萬不得已才動用恨的武器;寬容會使你隨和,讓你把一些人看的很重的事情反而會看的很輕;寬容還會使你不致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沖突,都不會在寬容的心里過夜,于是每個清晨,你都會在希望中醒來。”看到學生們思索的眼神,我知道他們的心靈已經受到了震動。這樣的教育為后來形成一個團結,友善,尊師,上進,刻苦學習的良好班風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班級有了目標,關鍵是如何使其變成學生主動參與的目標。行為科學的激勵理論認為,人在從事某項工作或進行某一活動時,都有一種參與意識,都希望自己擁有一份發言權和自主權,而不是一臺供人操縱的機器。300年前的西方教育家夸美紐斯就曾這樣說過:“地位低的人更應該受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使他們聰明地、謹慎地服從他們的上級,不是出于強迫,而是出于他們的自愿,出于人類愛好秩序的本性。因為一個理性的動物不應當受呼喚、禁錮與鞭笞的領導,應受理智的領導。”學生們在心理上都有獨立自主,主動參與的要求。他們的這種需求若能得到滿足,就會對由老師組織的教育活動產生積極的情感,進而在行動上采取合作的態度,反之,則會產生消極和不合作的態度。為了鍛煉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我要求學生二、三人一組輪流當主編,半個月出一期班報,能力較差的一個月出一期。同時為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學期內我制定了系列主題班會方案,并以不同形式實施,啟發學生自由發言,如班級干部競選演講會;正副班長輪流進行周工作總結等;針對學生經常上網的問題,召開了《上網的利與弊》分析會,并舉行了辯論會,從而使學生清楚了問題的嚴重性,杜絕了現象的再發生;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我為他們列出了書單,以人物傳記為主,包括一些雜文,小品文等,學生們積極性很高,你買一本,我帶一本,有《康熙傳》,《誰動了我的奶酪》,《找對方式愛自己》,等等,并指導學生怎樣讀書,怎樣領會書中的道理,在班會上,同學們能夠由衷地談出讀書心得,從中受到教育……
“零距離”產生凝聚力
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是一個重要基礎。近年來,武漢市漢陽區按照“創新、親民、務實”的要求,建立領導干部與群眾“零距離溝通”機制,察民情、解民難,以心恤民,以情感人。實踐證明,“零距離溝通”機制的建立,變“對立”為對話,變上訪為下訪,變“背對”為“面對”,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架起了黨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成為構建和諧漢陽的“安全閥”。
“零距離溝通”機制的基礎是深入群眾,了解社情民意。無數事實證明,黨只有扎根于群眾之中,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為了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處理好各種矛盾,漢陽區推行了區領導與群眾面對面的對話溝通機制,要求領導干部不能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看材料,而必須深入群眾、心系民憂,按照“從群眾中來”了解問題、到“群眾中去”解決問題的原則,下基層與群眾對話。當區領導與12個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深入社區,就居民群眾關心的社區建設問題進行對話時,居民個個暢所欲言。對于群眾提出的10個“急、難、盼”問題,區領導當場提出解決辦法、敲定解決期限。對這些問題在規定時間內逐一得到解決,群眾感到非常滿意。從此,漢陽區就把與群眾“零距離溝通”作為一項制度確立下來,并逐步拓展其內涵,開展了“企業對話”、“公共事務對話”、“民營企業家對話”等活動,并將其與“領導干部蹲點制度”、“黨員干部聯系點制度”、“社區、企業掛職鍛煉制度”、“機關黨員參與社區活動制度”、“黨員干部走訪群眾制度”等有機結合起來。兩年來,通過40多場對話活動,解決了400多個群眾反映的疑難問題,4萬多群眾直接受益。實踐證明,“零距離溝通”機制的建立,對于凝聚人心、聚合力量、促進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零距離溝通”機制的核心是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就是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通過“零距離溝通”機制,領導干部可以更好地關心群眾的疾苦,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民情、民意、民愿作為決策的依據,把滿足群眾的迫切需要與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真正體現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比如,漢陽區有20萬外來人口,其子女上學問題一直是困擾他們的大問題。為了讓這些民工子女享受平等就學機會,政府承諾不讓一個農民工子女失學。目前,全區1.38萬名農民工子女在漢陽區中小學接受義務教育,基本做到“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再如,漢陽區是一個老工業基地,伴隨大拆大建、企業改制,出現了許多下崗職工和特困家庭。領導干部定期下到社區與群眾對話,了解群眾疾苦,為困難家庭出謀劃策。現在,全區納入低保范圍的困難家庭達1.1萬余戶共3萬余人。政府為幫助這些困難家庭,每年財政支出達4000多萬元。同時,采取結對幫扶、送溫暖等形式,對居住難、就業難、就醫難、上學難的特困家庭實行“援助工程”,攜手渡難關。實踐證明,只要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不掩蓋矛盾,不回避困難,真心與群眾面對面對話、“零距離溝通”,就能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零距離溝通”機制的關鍵是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必須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群眾的支持,使黨組織的各項工作得到群眾的認同。這就要求我們自覺增強工作的透明度,確保黨組織的純潔性和決策的科學性。通過“零距離溝通”機制,把政策明明白白地交給群眾,把工作一五一十地告訴群眾,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就能不斷獲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近年來,漢陽區堅持政策透明、實施“陽光操作”:一是堅持黨務、政務公開制度,如村務公開、廠務公開、財務公開、干部任職公示等制度,接受群眾評議、監督。二是開通政務網、熱線電話,多渠道、多層次地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自覺接受監督。熱線開通后,每天都有百余人打進電話,數百人發來電子郵件,大家群策群力,為建設新漢陽獻計獻策。三是定期舉辦“政策咨詢會”、“民主議事趕集會”等活動,吸引群眾參政、議政。把每年“五一”、“十一”、“元旦”三大節日前的4月29日、9月29日、12月29日定為“民主議事日”,數千群眾踴躍“趕集”,從而實現了信息在溝通中交流、政策在溝通中明晰、疑慮在溝通中消除、人心在溝通中凝聚。
共青團凝聚力調研報告
內容摘要:該調研報告分析了此次參加調研的青年的基本情況,并從成長與發展、收入與消費、婚姻與家庭、工作環境與人際關系四方面分析了目前青年公務員的需求,分析了目前團組織工作上存在的問題。并從青年需求角度出發,對增強團組織凝聚力提了四點建議:一是建立青年需求變化調查研究機制,二是把青年需求作為團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是樹立黨政中心工作與服務青年需求協調發展的理念,四是建立一支具有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奉獻意識的團干部隊伍。
關鍵詞:青年公務員需求凝聚力
團的事業是服務團員青年的事業。服務團員青年,就是團組織要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就是盡可能地滿足團員青年的需求。團組織缺乏對新時期團員青年需求狀況的調查了解和準確把握是影響團組織凝聚力的主要原因。
為此,工商分局團委組織了一次團員青年需求調查。調查對象是區公務員隊伍中的87名團員青年。我們通過發放青年需求問卷的形式調研。共發放問卷87份,回收82份,回收率94.3%。問卷具有一定的廣泛性與代表性,問卷回收上來以后,我們以嚴謹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對所有問卷進行了細致地分析,并作了初步討論。
一、青年公務員基本情況
(一)年齡分布情況
凝聚力工程調研報告
服務資源,是“凝聚力工程”的資源支撐。從其涵義上來說,“凝聚力工程”的服務資源是指為鞏固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增強黨對群眾、對社會凝聚力這一特定目標服務的資源。能否成為“凝聚力工程”的服務資源,根本的一點就是看其能否為一個特定的基層黨的組織所掌握、支配、動員,從而起到“教育、管理、關懷黨員,服務、團結、組織群眾,了解、聯系、整合社會”的作用。“凝聚力工程”的服務資源內容十分豐富,按資源的形態來分,包括有形資源(人力、財力、物力資源)和無形資源(信息資源、精神資源、文化資源等);按資源所屬和作用領域來分,有黨內資源、行政資源、市場資源、社會資源;按資源的組織方式來分,有制度資源、組織資源、載體資源等。
服務資源開發新模式的目標與挑戰
來自社會的服務資源開發模式的總體目標是:廣泛、全面地動員、整理和積聚能夠滿足廣大群眾的特定社會需求、政治需求和文化需求的各類資源,使其能夠為基層黨組織開展相關活動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智力和文化支持。
隨著社會改革的逐步推進,社區正在成為具有特定地緣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需求的現代社會單元,凝聚力工程的多種要素也沉淀到社區,這包括:人員到社區,需求到社區,問題到社區,任務到社區,資源到社區。“凝聚力工程”服務資源的來源、內容和組織渠道都發生著變化,并集中體現為各項資源由單一行政配置向多渠道、社會化配置轉變。這樣,對服務資源進行開發與整合也必然由主要來自行政轉向“來自社會”的渠道。然而,社會變革
正在進行,資源的分化、流動、重組仍在持續,改革帶來的利益調整使各方的利益需求也隨之變化;加之服務資源來源多樣,領域多變、內容豐富等特點,都使服務資源開發面臨挑戰。
一是社會管理體制變革不完全帶來的挑戰。社會管理體制變革一方面弱化了政府所控制的基本生活資源、就業、福利等資源,使其從傳統的行政渠道中脫離,另一方面相應的資源進入社區有一個過程,社區對資源的掌握和控制力尚不成熟。
把住增強黨委凝聚力的切合點
黨委班子是單位建設的領導核心,其凝聚力向心力如何,直接關系到單位的整體建設。增強黨委凝聚力,必須把住切合點,用事業、形象、知識和感情來凝聚單位,這既是班子自身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領導和推進單位全面建設的現實需要。
用事業凝聚。共同的事業追求是集聚人心的基礎。事業興,人心齊;事業衰,人心散。用事業凝聚,首先要求每個黨委成員以事業為重,牢固確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人人懷著一顆公心,處處為單位全局著想,時時為廣大民警服務,盡公仆之責,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其次要強化敬業意識,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艱苦創業的思想、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鍥而不舍的精神,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為推進場所建設、完成黨在新世紀的三大歷史任務,奮斗不息,拼搏不止。再次要端正工作指導思想,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堅持從實際出發,走好群眾路線,切實把基層需要和民警意愿作為指導工作的“第一信號”,把服務基層、服務民警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把群眾公論作為衡量政績的重要尺度,靠實干求作為,以實績贏人心。
用形象凝聚。“居高身自遠,非是藉秋風。”班子形象具有很重要的導向作用。形象好,有如一面旗幟,無形中產生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每個黨委成員要自覺講大局、講團結、講協作,遇事商量通氣,不爭高低,不搞“內耗”,樹立團結協作的形象。要正確行使手中權利,特別是涉及民警職工切身利益的熱點、敏感問題,要堅持公開促公正,不分親疏厚薄,不拿原則交易,樹立公道正派的形象。要認實理,知實情,說實話,辦實事,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抓基層、打基礎、提高單位建設上,樹立求真務實的形象。要堅持與時俱進,更新思想觀念,積極創新謀發展,樹立改革創新的形象。要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為原則,以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規定作要求,嚴格自律,樹立清正廉潔的形象。
用知識凝聚。凝聚力的大小,往往與班子成員的知識、能力成正比。知識淵博、能力水平高,群眾就敬服,黨委凝聚力就強。因此,每個班子成員務必加強理論武裝,用知識催生凝聚力。要結合“創建學習型黨委、建設學習型場所”活動,以學習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線,扎實抓好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夯實班子成員的理論根基,增強理性思維、把關定向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要以提高教育挽救質量為牽引,認真抓好教育學、心理學、法律知識等專業知識的學習,加注專業含量,增強信心和能力。要以理論成果轉化為動力,積極研究探索新情況新問題,深入進行理性思考,創新思想觀念和工作思路,謀求場所建設的新變化新發展。
用感情凝聚。“撼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是聯系群眾、凝聚人心的橋梁紐帶。生成感情凝聚力,前提是知民情。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特別是要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群眾意見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深入體察民情,了解群眾疾苦,知悉群眾意愿,增加工作感情。關鍵要順民意。要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來衡量一切工作,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盼,幫群眾所難,改群眾所不滿,努力營造舒心順氣的優勢環境。落點在謀民利。要重視群眾的切身利益,真正關心他們的成長進步,努力把個人理想追求與工作需要、物質利益需求與無私奉獻、“講大道理”與解決實際問題有機統一起來,讓辛苦者不再“心苦”,讓流汗者不再流淚。要辯證看待物質利益原則,科學建立利益激勵和保障機制,努力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群眾的根本利益,真正達到激發動力、凝聚人心的目的。
零距離產生凝聚力交流
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是一個重要基礎。近年來,武漢市漢陽區按照“創新、親民、務實”的要求,建立領導干部與群眾“零距離溝通”機制,察民情、解民難,以心恤民,以情感人。實踐證明,“零距離溝通”機制的建立,變“對立”為對話,變上訪為下訪,變“背對”為“面對”,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架起了黨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成為構建和諧漢陽的“安全閥”。
“零距離溝通”機制的基礎是深入群眾,了解社情民意。無數事實證明,黨只有扎根于群眾之中,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為了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處理好各種矛盾,漢陽區推行了區領導與群眾面對面的對話溝通機制,要求領導干部不能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看材料,而必須深入群眾、心系民憂,按照“從群眾中來”了解問題、到“群眾中去”解決問題的原則,下基層與群眾對話。當區領導與12個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深入社區,就居民群眾關心的社區建設問題進行對話時,居民個個暢所欲言。對于群眾提出的10個“急、難、盼”問題,區領導當場提出解決辦法、敲定解決期限。對這些問題在規定時間內逐一得到解決,群眾感到非常滿意。從此,漢陽區就把與群眾“零距離溝通”作為一項制度確立下來,并逐步拓展其內涵,開展了“企業對話”、“公共事務對話”、“民營企業家對話”等活動,并將其與“領導干部蹲點制度”、“黨員干部聯系點制度”、“社區、企業掛職鍛煉制度”、“機關黨員參與社區活動制度”、“黨員干部走訪群眾制度”等有機結合起來。兩年來,通過40多場對話活動,解決了400多個群眾反映的疑難問題,4萬多群眾直接受益。實踐證明,“零距離溝通”機制的建立,對于凝聚人心、聚合力量、促進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零距離溝通”機制的核心是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就是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通過“零距離溝通”機制,領導干部可以更好地關心群眾的疾苦,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第一標準,把民情、民意、民愿作為決策的依據,把滿足群眾的迫切需要與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真正體現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比如,漢陽區有20萬外來人口,其子女上學問題一直是困擾他們的大問題。為了讓這些民工子女享受平等就學機會,政府承諾不讓一個農民工子女失學。目前,全區1.38萬名農民工子女在漢陽區中小學接受義務教育,基本做到“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再如,漢陽區是一個老工業基地,伴隨大拆大建、企業改制,出現了許多下崗職工和特困家庭。領導干部定期下到社區與群眾對話,了解群眾疾苦,為困難家庭出謀劃策。現在,全區納入低保范圍的困難家庭達1.1萬余戶共3萬余人。政府為幫助這些困難家庭,每年財政支出達4000多萬元。同時,采取結對幫扶、送溫暖等形式,對居住難、就業難、就醫難、上學難的特困家庭實行“援助工程”,攜手渡難關。實踐證明,只要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不掩蓋矛盾,不回避困難,真心與群眾面對面對話、“零距離溝通”,就能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零距離溝通”機制的關鍵是自覺接受群眾監督。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必須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群眾的支持,使黨組織的各項工作得到群眾的認同。這就要求我們自覺增強工作的透明度,確保黨組織的純潔性和決策的科學性。通過“零距離溝通”機制,把政策明明白白地交給群眾,把工作一五一十地告訴群眾,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就能不斷獲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近年來,漢陽區堅持政策透明、實施“陽光操作”:一是堅持黨務、政務公開制度,如村務公開、廠務公開、財務公開、干部任職公示等制度,接受群眾評議、監督。二是開通政務網、熱線電話,多渠道、多層次地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自覺接受監督。熱線開通后,每天都有百余人打進電話,數百人發來電子郵件,大家群策群力,為建設新漢陽獻計獻策。三是定期舉辦“政策咨詢會”、“民主議事趕集會”等活動,吸引群眾參政、議政。把每年“五一”、“十一”、“元旦”三大節日前的4月29日、9月29日、12月29日定為“民主議事日”,數千群眾踴躍“趕集”,從而實現了信息在溝通中交流、政策在溝通中明晰、疑慮在溝通中消除、人心在溝通中凝聚。
增強黨在城市基層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黨的**提出的“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是我們黨為應對新世紀的新情況、新問題而確立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黨建思想。如何隨著城市化發展進一步增強黨在城市基層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這是目前黨建工作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必須高度重視、深入研究城市基層的新情況,抓住影響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突出問題。城市是人口和人才最為密集的地方,城市人口密集度遠遠高于農村;具有大學以上文化和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人才,80%以上都集中在縣以上城市。人口和人才的高度集中,決定了黨的建設在這個領域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城市是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最突出的地方。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傳統的生活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人民群眾越來越追求豐富多彩的生活,城市人求知、求美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多樣化。但也要看到,這種多樣化帶有明顯的自發性、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加強對群眾文化生活的服務和引導,是廣大城市基層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
另外,城市是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最突出的地方。大量社會組織的存在和發展,從一定意義上說是經濟快速發展的結果,社會組織的多樣化,給基層黨建工作帶來了難題,要求我們必須因勢利導,加強管理。
必須清醒認識和高度重視城市基層黨建的新問題,把握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基本方向和著力點。城市化在衡量一個地區發展狀況,甚至在衡量綜合國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速度很快,到去年底已達40%以上,近10年間有1億多農民轉入城市生活。但必須清醒地看到,與加速發展的城市化相比,一些地區黨的組織建設相對滯后。這一切不僅給我們提出了要在城市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群眾基礎的問題,更提出了黨在城市的工作、特別是城市基層黨建的重點和著力點應該是提升黨在城市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必須按照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和凝聚力覆蓋的工作思路,提升黨在城市基層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某種程度上是由于黨的建設滯后于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不足。為此,我們提出了以“民得實惠,黨得民心”為目標,以“兩大重點”、“三大行動”為抓手,以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和凝聚力覆蓋為載體的城市黨建工作思路。
增強黨在城市基層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是我們黨為應對新世紀的新情況、新問題而確立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黨建思想。如何隨著城市化發展進一步增強黨在城市基層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這是目前黨建工作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必須高度重視、深入研究城市基層的新情況,抓住影響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突出問題。城市是人口和人才最為密集的地方,城市人口密集度遠遠高于農村;具有大學以上文化和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人才,80%以上都集中在縣以上城市。人口和人才的高度集中,決定了黨的建設在這個領域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城市是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最突出的地方。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傳統的生活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人民群眾越來越追求豐富多彩的生活,城市人求知、求美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多樣化。但也要看到,這種多樣化帶有明顯的自發性、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加強對群眾文化生活的服務和引導,是廣大城市基層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
另外,城市是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最突出的地方。大量社會組織的存在和發展,從一定意義上說是經濟快速發展的結果,社會組織的多樣化,給基層黨建工作帶來了難題,要求我們必須因勢利導,加強管理。
必須清醒認識和高度重視城市基層黨建的新問題,把握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基本方向和著力點。城市化在衡量一個地區發展狀況,甚至在衡量綜合國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速度很快,到去年底已達40%以上,近10年間有1億多農民轉入城市生活。但必須清醒地看到,與加速發展的城市化相比,一些地區黨的組織建設相對滯后。這一切不僅給我們提出了要在城市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群眾基礎的問題,更提出了黨在城市的工作、特別是城市基層黨建的重點和著力點應該是提升黨在城市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必須按照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和凝聚力覆蓋的工作思路,提升黨在城市基層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某種程度上是由于黨的建設滯后于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不足。為此,我們提出了以“民得實惠,黨得民心”為目標,以“兩大重點”、“三大行動”為抓手,以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和凝聚力覆蓋為載體的城市黨建工作思路。
增強黨在城市基層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黨的十7大提出的“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是我們黨為應對新世紀的新情況、新問題而確立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黨建思想。如何隨著城市化發展進一步增強黨在城市基層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這是目前黨建工作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必須高度重視、深入研究城市基層的新情況,抓住影響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突出問題。城市是人口和人才最為密集的地方,城市人口密集度遠遠高于農村;具有大學以上文化和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人才,80%以上都集中在縣以上城市。人口和人才的高度集中,決定了黨的建設在這個領域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城市是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最突出的地方。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傳統的生活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人民群眾越來越追求豐富多彩的生活,城市人求知、求美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多樣化。但也要看到,這種多樣化帶有明顯的自發性、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加強對群眾文化生活的服務和引導,是廣大城市基層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
另外,城市是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最突出的地方。大量社會組織的存在和發展,從一定意義上說是經濟快速發展的結果,社會組織的多樣化,給基層黨建工作帶來了難題,要求我們必須因勢利導,加強管理。
必須清醒認識和高度重視城市基層黨建的新問題,把握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基本方向和著力點。城市化在衡量一個地區發展狀況,甚至在衡量綜合國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速度很快,到去年底已達40%以上,近10年間有1億多農民轉入城市生活。但必須清醒地看到,與加速發展的城市化相比,一些地區黨的組織建設相對滯后。這一切不僅給我們提出了要在城市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群眾基礎的問題,更提出了黨在城市的工作、特別是城市基層黨建的重點和著力點應該是提升黨在城市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必須按照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和凝聚力覆蓋的工作思路,提升黨在城市基層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出現的一些新問題,某種程度上是由于黨的建設滯后于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不足。為此,我們提出了以“民得實惠,黨得民心”為目標,以“兩大重點”、“三大行動”為抓手,以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和凝聚力覆蓋為載體的城市黨建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