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9 10:25:2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內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小議德育重在內化上下功夫

摘要:德育內化是德育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主體因素發揮作用的最突出表現。德育在內化上下功夫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突顯德育教育的主體性;堅持情理交融;增強德育教育的情感性,就是要堅持知、行統一,注重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德育內化實效性

眾所周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職院教育的奮斗目標,德育教育是搞好這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堅持德育在內化上下功夫,將學生的道德認知轉化為道德行為德育論文則是當前提高德育教育實效的關鍵,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愿與同行商榷。

什么是內化?德里克·朗特里把內化稱作"內在化",即將從別人處聽來的看法,價值準則與主意化為自己的思想或把自己想出的看法,價值準則與主意隱在心中(或化為自己的品格)的過程。可見,內化是一種內在的心理活動,是將外在要求化為自己內在需要的過程。它是一種感染、感受、也是一種精神的傳遞,當外在的思想道德要求進入教育過程中,如果沒有激起個體內在的需要,個體是不可能真正接受的,即使由于外力的強大影響包括硬性灌輸,有時表面上接受了教育,但由于沒有引起內部矛盾,也形成不了內化過程,因此,德育內化就必須對抽象、空洞的德育理論進行分析、研究,針對高職生的年齡階段,知識層次,心理特征等實際情況,本著"夠用、必需、適度"等高職教育教學要求,遵循"因材施教、因人管理"等教育教學規律,通過多種方式、手段,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產生情感共鳴,讓其理解、認可、接受,并在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實踐中,不斷地自覺修煉,從而將其外部要求轉化為內部的需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筆者認為,要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一、堅持以人為本,突出主體性

如前所述,內化既然是人對外部事物普遍通過認知轉化為內部思維的過程,那么這種內化就不是照相式的,生吞活剝的不自覺過程,而是一種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自愿、自覺獨立完成的。教育作為一種以促進人的發揮,社會的發展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其功用德育論文就在于把人類所創造科學文化知識或經驗內化為個體性的精神財富,發展、提高他們的主體性,造就未來社會的行為主體。這就是說現代教育培養的人應是有主體性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生活,為社會進步做貢獻。而以往的德育教育只重視德育目標的制訂和德育道德規范的灌輸,缺乏對人的關注,忽視了道德的個體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忽視了自我教育、自我修養,重外律、輕內省,難以體現德育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從而偏離了教育的宗旨。因此,德育教育在內化上下功夫.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教育的主體,應該自己教育自己體現自己的價值。可采取不是束縛、強制灌輸的方法,而應是體驗、醒悟,通過發揮人的主體素質,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格,讓德育成為學生的一種需要。例如,學校在制定規章制度后,不妨把規章制度交給學生,改變傳統習慣下的"學習"為"討論",對學生在討論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議,應及時改進,不太合適的意見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解釋說明,這樣即可使規章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得到學生的認可,又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更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而當今社會人缺失的恰恰就是責任。另外,可以建立學生自我管理體系,充分發揮班委會、團委、學生會的重要作用,還可以開始各類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生自己組織、設計、安排,最后取得成功,體驗到作為主體的一種精神滿足感。

查看全文

內化德育原理分析論文

從許許多多優秀教師的事跡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共同的現象,即他們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除了熱情、耐心、無微不至等特點外,在方法上也有一個共同點一一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積極肯定的態度入手,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從而使學生在態度和行為等方面發生預期的變化,這就是教師的教育影響在學生身上的內化作用。

為什么教師從與學生一致的觀點和態度入手,進行教育引導工作,就容易產生良好的內化效果?讓我們首先考慮一下人內化外部影響的心理進程及其心理機制。

一、“內化”的心理過程及其機制

人是一個能動的主體。在不斷地與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過程中,主體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并在頭腦中以觀念的方式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認知結構。

人的認知結構是一個能動的系統,它是發展變化的,有著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斷地理觸新事物、接納新事物、解決新問題、適應新環境。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任何外部(刺激)影響都是通過“同化”和“順應”這兩種機能而被接受到主體認知結構中來的。同化是指主體認知結構對外部刺激進行過濾或改變而把它接納到認知結構中來,而認知結構在同化外部刺激的過程中,自身結構也發生相應的改變即順應。同化和順應實質上是同一心理過程的兩個方面。

所謂“內化”即同化和順應兩方面的統一。

查看全文

試析道德規范內化的心理效應

內化是外在的道德規范轉化為個體內在的道德品質的必然過程,也是個體汲取道德營養,形成符合社會需求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的必由之路,而道德規范的內化與個體的心理因素是密不可分的。歸納道德規范內化的心理效應,并分析其成因,不僅是道德教育所必須,也是倫理學所必須。

外在的道德規范內化為內在的道德品質是一個相對的有始有終的過程,因之,內化的心理效應則包括過程效應和結果效應。所謂過程效應,指在道德規范內化過程中引起的個體的心理反應,這些反應包括同化效應、順應效應、失調效應和斥拒效應等。

所謂同化效應,指個體的道德認知結構吸收新的道德規范,并把新的道德規范有效地納入個體的道德認知結構之中。在這一效應中,并非所有的道德規范都能被納入個體的道德認識結構中,因為個體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和選擇性。外在的道德規范只有經過個體的認知結構的整理、分析、組合、轉換,才能形成具有整體性、一般性的道德認知結構。在這一心理活動過程中,個體的認知結構發生了量的變化,亦即新的道德規范被有效地吸收并促使個體認知結構發生某些預期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認知結構,而是使個體認知結構具有了更強的同化能力。

所謂順應效應,是個體與道德規范相互作用過程中道德規范對個體的改變,順應使個體認知結構符合道德規范的性質。原有的認知結構只能同化那些與產生舊認知結構的環境基本相同或變化不大的道德規范,當道德規范發生較大變化時,認知結構不再能夠有效地適應新的情況,同化也就不能取得成功。這就迫使個體運用自我調節的能力進行結構更新,變舊的結構為新的結構,以新的動作方式進行同化活動。這時,個體必須首先響應道德規范,然后才能同化道德規范,否則就會遭到道德規范的抵抗而陷于失敗。顯然,傾應是個體改變舊的認知結構,建立新的認知結構,從而適應已經變化了的道德規范的過程。但是,改變舊的認知結構并不是拋棄舊的認知結構。新的認知結構的建立是對舊的認知結構的揚棄,是把舊的認知結構整合到新的結構中去,使之成為新的結構的一個組成都分。在這一心理過程中,認知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認知結構不斷地由同化到順應,再由順應到新的同化,從而經歷了一個不斷的量變--質變--新的量變的發展過程。同化與順應的更替過程就是個體認知結構不斷發展的過程。

失調是同化或順應的前奏或先期心理反應。它一方面連接新的道德規范,另一方面連接著個體心理結構,是個體道德認知結構與新的道德規范之間的必然的、有效的反應。說它是必然的,是因道德規范不可能“純粹自然”地或完全無意識地注入舊的道德認知結構之中;舊的道德認知結構也不可能對外在的道德規范長驅直入而死水不驚。說它是有效的,是因為新的道德規范成為個體的道德認知結構中有效的成分,或者促使道德認知結構發生改變。個體的心理失調是必要的,只有引起個體心理失調才能打破個體道德認知結構的“靜止”狀態,在動態中形成新的結構。如果個體對外在的道德規范或“視而不見”,或“麻木不仁”,要想引起個體道德認知結構的變化是難以想象的。

所謂斥拒效應,是指在道德規范內化的過程中引起個體的強烈的排斥反應,從而使道德規范游離于個體道德認知結構之外。排斥效應是個體道德認知結構的“自我保護”效應,產生這種效應的直接動因來自個體道德認知結構與外在道德規范之間的格格不入或者水火不容。這種心理效應雖然不是道德規范內化的主要反應,但是在特定的時期在特定的條件和群體之中,它卻是一種有代表性的客觀存在。

查看全文

道德規范內化的心理效應分析論文

外在的道德規范內化為內在的道德品質,內化的心理效應包括過程和結果效應。過程效應是指在道德規范內化過程中引起的個體心理反應,包括同化、順應、失調和斥拒效應。同化效應是指個體道德認知結構吸收新的道德規范,并納入個體道德認知結構中。效應中并非所有的道德規范都能納入個體道德認識結構中,個體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和選擇性。外在的道德規范,經過個體認知結構的整理、分析、組合、轉換,形成整體和一般性的道德認知結構。

順應效應是個體與道德規范相互作用過程中道德規范對個體的改變,使個體認知結構符合道德規范的性質。原有的認知結構,只能同化那些與產生舊認知結構的環境基本相同或變化不大的道德規范,當道德規范發生變化時,認知結構不能適應新的情況,同化就不能取得成功。這就迫使個體運用自我調節的能力進行結構更新,變舊的結構為新的結構,以新的動作方式進行同化活動。

這時,個體必須響應道德規范,才能同化道德規范,否則會遭到道德規范的抵抗。順應是個體改變舊的認知結構,建立新的認知結構,以適應變化的道德規范過程。改變舊的認知結構不是拋棄舊的認知結構,新的認知結構的建立是對舊的認知結構的揚棄,是把舊的認知結構整合到新的結構中,成為新的結構一個組成都分。在這個過程中,認知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不斷地由同化到順應,再由順應到新的同化,經歷不斷地量變到質變到新的量變的發展過程,同化與順應的更替過程,就是個體認知結構不斷發展的過程。

失調是同化或順應的前奏或先期心理反應。連接新的道德規范,連接著個體心理結構,是個體道德認知結構與新的道德規范之間的必然、有效的反應。必然是因為道德規范不可能“純粹自然”地或完全無意識地注入舊的道德認知結構中;舊的道德認知結構也不可能對外在的道德規范長驅直入而死水不驚。有效是因為新的道德規范成為個體的道德認知結構中有效的成分,促使道德認知結構發生改變。個體的心理失調是必要的,只有引起心理失調,才能打破個體道德認知結構的“靜止”狀態,在動態中形成新的結構。

拒效應是指在道德規范內化的過程中引起個體強烈的排斥反應,使道德規范游離于個體道德認知結構以外。排斥效應是個體道德認知結構的“自我保護”效應,這種效應的直接動因,來自個體道德認知結構與外在道德規范之間的水火不容。其心理效應,不是道德規范內化的主要反應,在特定時期、特定條件和群體中,是一種有代表性的客觀存在。

結果效應是指個體道德認知結構同化某種道德規范,使個體道德認知結構產生某些變化,它的出現會在新的同化過程中影響著過程效應。對于結果效應可以依照社會價值體系進行價值判斷,結果效應分正、負、零和混合效應。正效應是指外在的道德規范作用于舊的道德認知結構,使個體產生和預期期望一致、合乎社會價值需求的變化。其變化有利于道德規范的代表性、先進性和個體道德認知結構的包容力和應變力;有利于個體道德認知結構內化道德規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負效應是指外在的道德規范作用于舊的道德認知結構,使個體產生與預期期望相反、背離社會價值需求的變化。其變化的原因是主觀、客觀和傳播媒介。零效應是指道德規范不能為個體認知結構所內化和對個體道德認知結構本身產生影響。盡管道德規范存在著,但個體道德認知結構對此沒有反應,產生不了內化效果。混合效應是指道德規范內化產生的綜合結果,是正、負效應的疊加,在道德規范內化過程中,混合效應是常見的心理效應。

查看全文

外化制激勵與內化精神約束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行政文化同公務員激勵機制的交互作用;行政文化在公務員激勵機制中的融合路徑選擇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行政文化通過心理和精神因素影響行政人員的行為,激發其自主性和創新精神、行政文化的功能類同于公務員激勵機制、行政文化對行政人員存在導向作用、行政文化對行政人員存在聚合作用、行政文化對行政人員存在約束作用、行政文化激勵功能借助公務員激勵機制表達、行政道德對行政人員的這種激勵作用主要體現在行政主體的道德修養和道德行為上、制度、法則等外在規則由于缺乏內在心理認同的支持、促進公務員激勵機制實施——借鑒傳統行政文化中優秀思想、強化公務員激勵機制效果——培養積極的行政心理、有效發揮考核激勵作用——加強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設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本文通過探討行政文化與公務員激勵機制的交互作用,指出將行政文化融于公務員激勵機制中,將精神激勵融于制度設計中,發揮其對公務員的激勵效應的觀點,最后提出行政文化在公務員激勵機制中的融合的路徑。

關鍵詞:行政文化公務員激勵機制融合

所謂行政文化,指行政活動過程中,影響甚至決定行政參與者行為的一系列行政思想、行政意識、行政理念、行政心理、行政道德、行政習慣、行政規則等。行政文化通過心理和精神因素影響行政人員的行為,激發其自主性和創新精神,這有別于公務員激勵機制外在的制度激勵方式。無論是精神推動還是制度激勵,兩者殊途同歸都會激起組織成員工作熱情。由此,應該努力將行政文化融于公務員激勵機制之中,結合外化制度激勵與內化精神約束,最終將公務員個人需求統一于組織利益之中,借以更好調動公務員工作積極性,實現行政組織共同目標。

一、行政文化同公務員激勵機制的交互作用

(一)行政文化的功能類同于公務員激勵機制

查看全文

思想品德內化過程分析論文

中共中央1985年18號文件要求思想品德課和政治理論課教學“要改變注入式的教學方法,盡量實行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來提高認識,尋求問題的答案”。要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只有當學生自覺地把有關思想品德課的內容內化為個體品德意識和行為習慣的時候才能實現。這就提出了如何使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內化為學生的品德問題。本文試圖對內化問題進行一些探索研究。

一、選題的目的

為了進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在深化教改過程中,我們提出了“發揮思想品德課在學生品德內化過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課題。為了統一認識,我們對課題作了如下論證:

(一)課題符合兒童品德形成的規律和《教學大綱》要求

小學生的品德形成,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由外部要求到內部需要的過程,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識為基礎,在反復訓練中,使道德認識在不斷內化中逐步發展形成的。《大綱》指出:教學要注意科學性,要遵循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使學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己教育自己。這些要求,實際上就是如何發揮思想品德課促進學生的品德內化的問題。

(二)課題反映了教改的必然趨勢和深層次的育人功能

查看全文

內化原理德育意義管理論文

從許許多多優秀教師的事跡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共同的現象,即他們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除了熱情、耐心、無微不至等特點外,在方法上也有一個共同點一一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積極肯定的態度入手,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從而使學生在態度和行為等方面發生預期的變化,這就是教師的教育影響在學生身上的內化作用。

為什么教師從與學生一致的觀點和態度入手,進行教育引導工作,就容易產生良好的內化效果?讓我們首先考慮一下人內化外部影響的心理進程及其心理機制。

一、“內化”的心理過程及其機制

人是一個能動的主體。在不斷地與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過程中,主體積累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并在頭腦中以觀念的方式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認知結構。

人的認知結構是一個能動的系統,它是發展變化的,有著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斷地理觸新事物、接納新事物、解決新問題、適應新環境。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任何外部(刺激)影響都是通過“同化”和“順應”這兩種機能而被接受到主體認知結構中來的。同化是指主體認知結構對外部刺激進行過濾或改變而把它接納到認知結構中來,而認知結構在同化外部刺激的過程中,自身結構也發生相應的改變即順應。同化和順應實質上是同一心理過程的兩個方面。

所謂“內化”即同化和順應兩方面的統一。

查看全文

學生品德內化過程分析論文

中共中央1985年18號文件要求思想品德課和政治理論課教學“要改變注入式的教學方法,盡量實行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要善于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來提高認識,尋求問題的答案”。要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只有當學生自覺地把有關思想品德課的內容內化為個體品德意識和行為習慣的時候才能實現。這就提出了如何使思想品德課教學內容內化為學生的品德問題。本文試圖對內化問題進行一些探索研究。

一、選題的目的

為了進一步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在深化教改過程中,我們提出了“發揮思想品德課在學生品德內化過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課題。為了統一認識,我們對課題作了如下論證:

(一)課題符合兒童品德形成的規律和《教學大綱》要求

小學生的品德形成,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由外部要求到內部需要的過程,是以一定的道德知識為基礎,在反復訓練中,使道德認識在不斷內化中逐步發展形成的。《大綱》指出:教學要注意科學性,要遵循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使學生信服地接受教育;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己教育自己。這些要求,實際上就是如何發揮思想品德課促進學生的品德內化的問題。

(二)課題反映了教改的必然趨勢和深層次的育人功能

查看全文

感恩教育內化措施研究

我校秉承“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最適切的教育”的辦學理念,堅持以“學做人、學文化、學技術”為載體,十分注重學生德育工作。我校將“感恩教育”特色項目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抓手,以感恩教育為特色,整合各種教育資源,積極打造教育文化,多渠道、全方位地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感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實踐研究中,我們采用有研究者認為的“感恩就是對自然、社會和他人給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認可,并真誠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感和行為”。

一、形成感恩教育的體系,確立各年級感恩教育的目標

我校根據上海市《中學生守則》中“學會感恩”的內容,從學校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緊緊圍繞“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社會”四個方面,在全校學生中倡導知感恩、學感恩、會感恩,讓其真正擁有熱情、寬容的心態、真心誠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在實施感恩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確立了各年段的感恩目標。根據分年段目標要求,我們在每個年段,開發了主題為《學會感恩,學會做人》的感恩教育校本課程。各文化課、專技課在教學過程中有機滲透,有機融合,把感恩教育和學科教育有機融合,讓學生懂得感恩、學會感恩,在感恩中提升學生行為品性和人格素養。

二、確立實施途徑與方法

1、知“感恩”

(1)在學校課程中知“感恩”。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在文化學科、專技學科、拓展學科等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科的特點有機地融入感恩教育。在文化學科校本教材編寫中有機滲透,我們把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感恩故事等課文納入教材,如語文校本教材中《握住母親的腳》、《散步》、《背影》等;還把一些體現感恩格言的句子放入教材,如天道酬勤,凡事感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等。在烹飪、面點專技學習中,在引導學生學好技能的同時懂得愛惜原材料、珍惜自己和他人的作品等。

查看全文

國內化工企業安全評價方法探討

摘要:由于化工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較高的危險性,生產安全問題一直是企業管理部門關注的焦點。而作為化工企業安全防范的一種重要手段,安全評價方法在生產中應用最廣,且逐漸發展為一門成熟的技術方法。本文首先闡述了安全評價方法的內涵及當前應用現狀,選取了幾種常用安全評價方法進行了分析,最后討論了安全評價方法在化工企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化工企業;安全評價;方法探究

化工企業在生產中原材料成分復雜,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質,過程中常需高溫高壓條件,屬技術密集型產業,存在巨大的危險性,一旦疏忽或安全隱患難以排除,就會引發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不可估量的財產損失。在該情況下安全評價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安全評價方法源于美國軍工產業,后逐漸推廣至化工產業,目前已成為一門完善的評價理論方法,對安全生產意義重大。

1安全評價內涵及安全生產現狀

安全評價主要以企業安全生產為第一目的,是采用系統科學的安全工程理論方法,監控并分析生產經營、系統以及工程活動中存在的危險和未知有害元素,預測造成事故和危害的可能性并估計損害程度,根據分析研究,提出科學化、合理化對策建議,改善環境進行綜合評價的過程。安全評價往往針對特定的對象或者指定的區域,分析量化生產過程中的危險程度。通過對大量國內化工企業了解及走訪調查,目前大部分企業仍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尤其一些中小型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意識差,職工忽視操作規程,這些問題都有可能釀成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員財產損失。其具體表現在企業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安全方面投入的資金不足;生產設備老化落后,維護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專業能力差,企業安全教育水平低等。這些都是造成安全評價方法難以落實的關鍵。

2常見化工企業安全評價方法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