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9 05:36:3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南通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南通經營模式調研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南通外向型經濟呈持續快速發展態勢,已由傳統的服裝、紡織和機械制造業發展為電力、紡織、服裝、機械、化學纖維、電子等多種行業共存的多元化格局。到2005年底,在南通實際開業經營的外商投資企業已經達到2257戶,它們在南通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2005年入庫兩稅和所得稅達31.24億元,占南通國稅收入的35.97%。為了了解跨國公司在南通投資企業的實際經營業績、經營管理模式,以及這些企業具體的運作模式對稅收的影響,以期探尋更加有效的適應新的國際稅收管理需求的管理對策,維護國家權益,我們特組織了這次對部分跨國公司在南通投資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調查。
一、調查對象的選擇
這次調查主要選取了國際知名的跨國公司在南通投資舉辦的企業,以及與這些企業可以對比的具有相當規模的,經營期達3年以上的外商投資企業共20戶,其中,世界500強投資的企業10戶,投資總額大多在1000萬美元以上,涉及船舶制造、電子、化學纖維等行業,外國投資者主要來自歐美、日本、韓國和新加坡。調查的20戶企業2005年入庫稅款15176萬元,占全市涉外稅收收入的5%。調查年度為2003年至2005年。中外合資企業7戶,外商獨資企業13戶。其中,造船企業1戶,機電企業1戶,光盤制造企業1戶,飼料企業2戶,化學纖維企業3戶,電子企業4戶,皮革制造加工企業4戶,化工企業4戶。20戶企業總投資額為149165萬美元,戶均投資額7458萬美元,總注冊資本93834萬美元,戶均注冊資本4692萬美元,其中外方注冊資本81940萬美元,占注冊資本的比例為87.32%,戶均外方注冊資本4097萬美元。20戶企業中18戶企業有外方派遣的高級管理人員參與管理。2005年度盈利戶16戶,實現銷售額和利潤額分別為830695萬元和55669萬元,占2005年度全市外商投資企業盈利戶實現銷售額5898503萬元的14.08%和實現利潤額588704萬元的9.46%;虧損戶4戶,全年銷售額191683萬元,虧損15355萬元,銷售額和虧損額分別占全市虧損戶1344024萬元銷售額的14.26%和虧損額115586萬元的13.28%。
二、被調查企業的基本運作模式
為了使信息有效快捷的在不同層級上流動,使上級更直接掌握下級的情況,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組織結構的安排方面盡量使之扁平化,這樣可以減少管理層次,增加管理幅度,便于上下級之間的溝通。這次在調查的20戶企業中,中方控股的企業只有1戶,中外方持股比例相同的企業有1戶,另18戶為外方絕對控股。由于大部分企業為外方控股,因而,企業實際運作模式就不可避免地納入跨國公司內部運作系統。從企業在采購、生產、銷售及知識產權運用等方面來看,企業的運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境內集團統一采購原材料,南通公司負責生產并自行銷售,同時向境外支付特許權使用費。這類企業由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公司負責在中國統一采購原材料,采購的廠家、價格由中國投資公司決定,然后由廠家直接向南通公司供應,南通公司自行生產產品并銷售,同時按照協議規定的標準向境外總公司支付特許權使用費。
張謇世家及南通音樂教學起源思索
清末狀元張謇(1853-1926)是中國近代史上集多方面成就于一身的杰出人物。在19、20世紀之交中國內憂外患的形勢下,張謇抱著“父教育、母實業”的救國理念,立足家鄉江蘇南通,興辦實業與教育,為推進中國早期現代化和普及現代教育做出了杰出貢獻。探尋南通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歷程,追根溯源,均與張氏家族三代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一、學堂樂歌運動的躬行者及南通近代藝術教育之實踐
張謇是近代中國最早推動普及學堂樂歌運動的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是推動南通地區現代音樂教育的奠基人。1901年,張謇在他《變法平議》一文中向清政府提出建立各類專門學校的建議,其中就提到音樂學堂。1903年張謇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私立師范學校———通州民立師范,學校開設唱歌課。為了辦好師范,同年,他到日本進行了長達70天的考察訪問。在他的《東游記》中記錄了他廣泛考察各類學校、了解課程設置、參觀音樂教室、觀摩唱歌課的活動。為教育子女和族戚鄰里兒女,1904年張謇家塾章程里,明確規定開設唱歌課。為發揮音樂的教育功能,張謇先后為他創辦的多所學校創作校歌歌詞。1905年,張謇請中國學堂樂歌的發起人沈心工為師范學校校歌譜曲,同年聘用音樂教育先驅夏清貽先生為學校樂歌教師。張謇創辦的通州師范學校,對后來南通及周邊地區的藝術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學校最初的教師隊伍中有國學大師王國維和大畫家陳師曾和兼職音樂教師沈沼周(琵琶演奏家)、徐蒞蓀(南通梅庵琴社創始人)等,另外還聘請八位日本人來校任教,其中的木村先生是日本基礎教育教學法專家,他兼教唱歌課。學校為當時全國各省創辦新興學校提供了樣板,同時也成為南通地區最早傳播現代音樂教育的搖籃。由于學校抗日戰爭期間,被日寇摧毀,遺失大批資料,據南通健在的老人回憶,學校在二三十年代已有相當規模的銅管樂隊。解放后,學校開設琴法課,1984年,學校創辦音樂專業班,為地方上培養了大批音樂教師。如今,學校已升格為南通高等師范學校,該校的音樂教師和畢業生,已成為南通地區音樂教育的重要師資力量。
二、南通近現代樂器制作的歷史回眸及影響
張謇創辦的通州師范學校,起初都是以風琴為唱歌伴奏,當風琴出現技術故障,每次都要花高額費用請上海的日本人來修理(當時中國使用的風琴大多數都是從日本進口)。張謇意識到要發展音樂教育,樂器修理人才必不可少,于是親筆書信推薦張府木工之子周錦林到上海科學儀器館學習風琴修理,在當時,這一行當屬于高技術行業,一般不輕易外傳,完全是為照顧張謇的面子,儀器館的賬房才勉強收下。風琴生產是分工作業,周錦林憑著木工的基礎,經過五六年刻苦鉆研,基本掌握了制造風琴的各項技術。為了回報張謇,周錦林學成回到家鄉帶了一批制造風琴的徒弟,并設立了造琴小作坊,主要從上海引進了造琴材料,進行組裝、調試。據周錦林的兒子,現今86歲的高級鋼琴技師周志明講,當時南通生產的風琴質量還不錯,曾得到了張謇的賞識,主要銷往蘇北的中小學校。這為推動剛剛起步的蘇北地區學校音樂教育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為今后的發展提供了硬件條件。由于當時南通及周邊地區的風琴需求量少,行業無法進一步發展,于是,周錦林帶了一批南通徒弟回到上海“雙鳳”風琴行,之后又逐步學習了鋼琴的制造和維修技術。1928年,周錦林到長沙拓展樂器制造業,而今他的后人都在長沙從事著鋼琴調試、銷售和教學工作。周錦林帶的一批南通學徒在解放后,奔走于全國各地,為新中國的樂器制造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有營口鋼琴廠的樂器制造大師王錦生(八十年代中期他曾長時間到南通樂器廠指導生產“金龍”牌鋼琴),有南京藝術學院的老調律師陳史慈(其子現為該校鋼琴調律專業教授)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周錦林的一個南通徒弟朱云清(其孫現為南通大學鋼琴副教授),他為南通地區中小學風琴、鋼琴的修理服務了一生。張謇送周錦林到上海學修風琴一事雖小,但卻對南通的早期現代音樂教育乃至早期中國的鋼琴、風琴修造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張謇小孫子張緒武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受家庭影響他自小喜歡文藝,鋼琴學習幾乎是無師自通,他也不失時機地向專業人士請教琴藝。解放前還在南通第一中學代過一段時間音樂課。為繼承祖業,張緒武學習紡織專業,1950年南通紡織學院畢業后,響應政府號召,支援東北建設,這一去就近30年。1979年回南通,1982年任南通市政府副市長,當時南通樂器廠正準備生產制造鋼琴,據負責鋼琴生產技術的王夕林先生回憶,張緒武先生非常熱愛鋼琴,他非常希望家鄉也能生產這個“樂器之王”。雖然他當時并不分管這項工作,但還是在原材料等方面給予了充分的支持,為方便給當時主管鋼琴研制工作的王夕林聯系業務,特批一輛自行車票,王夕林笑稱當時的一輛好自行車的尊貴,并不亞于今日的一輛“寶馬”車。張緒武1987年任江蘇省政府副省長后仍時常向王夕林尋問南通的鋼琴制造情況,二人也以鋼琴為緣,并建立了長期的友誼。南通產的鋼琴先后有“金龍”、“環球”、“黑桃”三個品牌,南通是全國第五家鋼琴生產地,八十年代期間,共生產了1000多臺鋼琴銷往了全國各地,其中不少鋼琴進入了當地學校和文化部門以及一部分音樂專業人士的私人家庭。正因為南通生產鋼琴,自然也就催生了鋼琴的維修、銷售和教學。從此,南通的鋼琴普及教育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這與張緒武對家鄉鋼琴制造業的關心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三、張謇家族音樂教育之傳承
政府信息公開指南通知
各委、辦、局,在嘉各單位:
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甘肅省政府信息公開試行辦法》(甘肅省人民政府令〔2008〕44號),順利完成全市《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編制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按照“分級編制、各負其責,由近及遠、重點梳理”的原則,各部門、各單位對本屆政府以來的政府信息,特別是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進行全面梳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科學界定公開和不能公開的政府信息,對屬于應當公開的信息編制目錄,確保7月30前完成《指南》和《目錄》編制及內容公開工作。
二、編制范圍
《指南》和《目錄》的編制范圍在市政府各委、辦、局,在嘉各單位,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以下統稱“各編制單位”)。
政府信息指南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市直機關各單位,駐衡國、省屬各單位:
全省政務公開工作檢查考核領導小組擬于11月25日-27日來衡檢查,現將迎檢有關事項緊急通知如下:
一、報送內容
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包括概況信息、計劃總結、法規公文、動態信息、人事信息、財政信息、其他需要梳理的八大類信息;請各單位抓緊時間自行對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指南內容進行充實并更新。
二、報送方式
信息公開目錄和指南請登錄中國·*黨政門戶網、“在線填報”后臺直報系統進行信息報送;信息公開指南參考格式請登錄中國·*黨政門戶網政務信息公開欄目內的公開規定監察子欄目信息公開規定內查找。
信息公開指南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縣直各單位:
2008年5月1日即將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是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能力和水平,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前不久,市政府專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編制工作進行了動員部署,也舉辦了專門的培訓班,推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目標任務、要求和方法已經明確。為抓緊做好我縣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編制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鄉鎮、各單位、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切實把它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經費到位、措施到位、人員到位、責任到位。目前,還未成立政務公開工作機構的單位要抓緊成立,抽調好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要認真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分解任務,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明確分管領導,指定科室人員和具體負責信息清理、編制、上傳和更新等工作。
二、加強學習,抓好培訓。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學習《條例》,并抓好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分管領導及工作機構人員的重點培訓,切實領會《條例》的精神實質,增強貫徹施行《條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有關部門要將《條例》列為公務員培訓的重要內容,安排開展相關的培訓工作。
三、抓緊編制,按照送審。編制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是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前提。縣政府將于4月11日下午2:30時在縣招投標中心組織召開全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培訓班,就如何編制進行培訓,并提出明確要求。各鄉鎮、各單位、各部門都要根據《條例》第二章和第三章第十九條的規定要求,按應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分類對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全面梳理,立即開展編制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的具體編制工作,確保在4月20日前全面完成該項工作。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還必須在4月21日前將編制好的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送縣法制辦(聯系人)審核。
四、全面梳理,及時填報。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要嚴格按照“誰制定、誰清理、誰公布、誰負責”的原則,由遠及近對本鄉鎮、本單位、本部門的政府信息,特別是2006年、2007年以來的政府信息進行全面梳理,并對照所編制的《指南》和《目錄》將梳理好的信息進行分類。要梳理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切實做到既讓人民群眾知曉政府信息,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又嚴格保守國家秘密,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4月20日前,各單位必須全面完成本單位政府信息的分類、審核工作,做好填報上傳的準備。
議南通民營經濟轉型
摘要:當前南通民營經濟運行的問題和矛盾很多,融資難是當前南通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瓶頸,嚴重影響了企業轉型升級。在調研南通民營經濟的現狀后,歸納出了南通民營經濟的升級路徑,在總結金融支持民營經濟轉型升級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金融支持對策,以便南通民營經濟又快又好的發展。
關鍵詞:民營經濟;轉型升級;金融支持
產業轉型升級是指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不斷淘汰落后產業,扶持引導新興產業,加強傳統產業的高技術改造,提高產業結構效能和效益的過程。產業轉型升級是經濟發展永恒的主題,而快速高效的金融資本流動機制是產業升級得以實現的前提。金融在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中的作用,是經濟學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問題。
1南通民營經濟的現狀
在南通全民經濟騰飛進程中,民營經濟扮演了非同一般的角色。根據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數據統計,到2010年底,南通市個體工商戶達37.43萬戶、私營企業達14.14萬家、私營企業注冊資本3642.8億元,三項指標均位居全省第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板塊經濟彰顯活力,為南通民營經濟加快轉型升級構建了堅實的平臺。2009年,全市34個重點產業板塊匯聚各類企業6752家,從業人數49萬人,實現銷售收入4025.62億元,約占全市工業總銷售收入的68.37%。其中南通家紡產業實現銷售收入694.49億元,占全市規模工業比重11.5%,占據全國家紡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全國家紡品牌前10強中占有3席,南通家紡指數成為行業“風向標”。
實際上當前南通民營經濟運行的問題和矛盾也很多,特別是要素配置優化度亟待加強。融資難是當前南通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瓶頸。大量研究發現,金融對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于產業結構調整而言,無論是改善產業間的比例,還是提高產業結構的質量,都離不開金融資本的注入。金融是保證經濟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結構轉換的直接動力。
南通城市防澇管理論文
一、治澇工程現狀和存在問題
1.治澇工程現狀和治澇標準
江蘇省南通市城市治澇水利工程系統已初具規模,但由于城市化進程中受人為因素影響,原有的水系被打亂或填河埋管,城市水面積進一步縮小,調蓄功能削弱,加之河道淤積,排澇出江口門不足,高、中、低水系控制投施不全,市政排水管網配套建設滯后等原因,致使排澇布局不盡合理、排澇出路舍近求遠、低水高排、雨污不分等現象較為普遍,對城市的水環境保護及防澇保安造成影響。現狀條件下,南通市主城區的排澇能力和標準約低于20年一遇,沿江圩區不足10年一遇,遠不能適應南通市城市總體發展規劃的要求。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原排澇水系被打亂,排澇出路不合理。歷史上按地形特征,將市區排澇水系分為高、中、低三級,因勢就近排澇入江或入區域性干河。由于城市發展、路網建設、開辟海港引河及濠河封閉治理等諸多原因,使部分排澇水系打亂。以主城區為例,海港引河的開辟切斷了主城區城南、城東地區排澇入江的通道,迫使城南、城東部分地區(南川河以北)改向北排,經海港引河再排入區域性干河(通呂河)。因此,出現了中高地形排澇入高水系的局面,水面比降小,排水不暢。濠河封閉治理,一方面使濠河的水環境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切斷了周邊諸小河的引、排水通道,也失去了河道調蓄容積,迫使諸小河向北排澇入通呂河,排水不暢,水體呆滯。因此暴雨后這些地區容易受澇。
(2)治澇工程系統不健全。由于多年來資金不足,排澇工程系統還很不健全。以南通市開發區為例,排澇工程尚未形成完善系統,干、支河不配套,標準不高,澇水不能及時外排;高、中、低水系間缺乏控制工程,高、中水系水位與沿江圩田區(低水系)水位分別超出0.5~1.0m,致使沿江工業走廊地區排澇時常受高水下壓影響。加之干支河淤積嚴重,排澇出江口門不足,故不能有效防治一般澇災。
南通紡織業應對人民幣升值論文
一、南通紡織業現狀
南通的紡織業發展由來已久差不多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現今南通更是中國的紡織品生產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其紡織工業的銷售占全國紡織工業銷售的3.5%左右,紡織業已成為南通經濟發展的地方性經濟支柱產業。據統計,南通有出口企業650多家,共10大類100多個具體紡織品種類出口,產品已走向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當中紡織服裝出口量最大。2002年,紡織服裝出口達11.67億美元,占全部出口總額的46%;2003年紡織原料及其制品出口創匯14.44美元,占全部出口總額的43.96%;其中服裝出口就達到9.9億美元,占紡織品出口總額的69%;2004年紡織品出口創匯18.94億美元,占當年出口總額的43.6%;2005年紡織品出品22.32億美元,占全年出口總額的43%。2006年紡織品出口24.58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42.8%。可見南通的紡織業是南通的支柱產業,其發展的成敗對南通的國際貿易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但是在南通紡織業繁榮發展的水面之下,也存在著嚴峻的總問題。近來物價指數的上漲導致紡織原料價格上漲、紡織工價提升、紡織設備維護成本上揚、運輸等成本也不斷上漲;特別是近來國家對出口退稅的調整使得紡織業的總體利潤下滑。在南通,紡織業企業的平均利潤只有5%左右。南通的紡織出口中小企業眾多,它們的利潤水平基本上是出口商品中最低的。其發展的制約因素主要有:
首先是加工貿易為主,自主生產出口為輔。加工貿易只能收取工繳費,而沒有附加經濟價值,難以提高企業產能和技術,更不能創建自己的品牌特色。這些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年出口額多在200萬美元以下,有時為了爭奪訂單許多企業相互壓價,使得本來就狹小的利潤空間更加窄。
其次是市場開拓能力薄弱,出口方式簡單低級。受觀念、資金、地域、技術管理以及人才等因素的制約,南通紡織業的中小企業一般都是從國內或國外的外貿中間商接單,而缺乏主動走向國際市場的動力和膽識,很多企業一旦失去中間商就陷入經營困境。
最后是裝備水平和創新能力不高,紡織產業生產技術水平不僅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距離,就是與國內的蘇南和浙江及山東相比也相距較大。以棉紡織業為例,發達國家清梳聯合機占有率達50%以上,江蘇為30%,而南通不足20%;發達國家的自動絡筒機占有率為90%以上,江蘇為33%,而南通僅為20%。裝備水平造成產能和生產效率低下,甚至抵消了勞動力成本低的優越性。自主創新能力低,在國際國內買方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除了南通的蘿萊家紡,基本上還沒有一個有特色的品牌,對新技術、新理念接受慢,把握市場機會能力慢反應不快,產品附加值不高。
南通旅游開發與城市品牌建設研究
摘要:我國旅游業已經進入了深入開發文化資源,豐富旅游產品內涵與旅游地形象的新階段。南通市應大力挖掘文博旅游資源內涵,形成特色突出、參與性強、寓教于游、主題突出、科技先進的組合產品,促進本地旅游產業的發展和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
關鍵詞:特色旅游;城市品牌;構建
當前,我國旅游業已經進入了深入開發文化資源,豐富旅游產品內涵與旅游地形象的新階段,〔1〕旅游區域競爭也在加劇。如何進行地區特色旅游開發,構建城市旅游品牌,體現功能優勢成為當前研究的熱點。通常我們把某個地區或是某個空間所擁有的相關旅游品牌總和稱之為旅游地品牌,它們能夠較好地反映出一個城市在旅游業方面的發達程度。〔2〕消費者往往要花費一定時間對旅游地品牌進行識別,而旅游地品牌的建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過程,需要將地區旅游資源特色進行深入考慮分析,然后對資源和市場進行細分,并且與地區品牌定位相結合。
一、南通特色旅游資源開發現狀
南通位于江蘇省東部,東瀕黃海,背依蘇北平原,素有“江海門戶”之稱。區內擁有5A級旅游景點濠河、4A級旅游景點狼山,風光綺麗,文化獨特,但是南通的旅游資源產業開發和城市旅游品牌建設卻明顯滯后于城市自身發展和周邊其他城市。
(一)旅游資源文化特色不凸顯
城管數字化建設指南通知
各市、縣城管(市容)局:
為指導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建設,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水平,我廳編寫了《*省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指南》,現印發給你們,供實際工作中參考。同時,對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建設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快工作進度
未開展數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城市,要按照省政府20*年工作目標任務中"創新城市管理體制,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的要求,加快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的各項前期工作,參考《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指南》結合本地實際,盡早編制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的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
二、因地制宜確定系統框架模式
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的建設,要堅持國家相關行業標準,同時參考《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建設指南》,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條件,合理選擇適宜本地的管理體制、系統架構、運行模式和建設模式。